名創優品將推新品牌「TOPTOY」:要和泡泡瑪特PK,做盲盒生意?

2021-02-22 品牌Vista

有數據顯示,我國潮玩市場在未來3年時間內,預計會達到千億規模。

這麼大一塊蛋糕放在眼前,品牌們自然不會視若無睹,於是越來越多企業涉足潮流玩具,與年輕人做起生意。名創優品就是其中一個。

近日,名創優品又有新動作:將推全新品牌「TOPTOY」。有消息稱,TOPTOY盯上的正是時下大熱的潮玩市場,其定位為亞洲潮玩集合店。

從盲盒到手辦,從拼裝模型到娃娃模型,只要是與潮玩掛鈎的產品,TOPTOY基本都會售賣,全線產品價格跨度較大,既有幾十元的平價單品,也有上萬元的貴价產品。

在名創優品要推新品牌消息剛傳出時,很多網友都猜測,它這麼做是不是想和泡泡瑪特battle,分盲盒經濟一杯羹。

但就目前收集到這些信息來看,名創優品瞄準的似乎不僅是盲盒領域。

當然,由於目前還未正式營業,TOPTOY最終究竟會以什麼形式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仍需靜待時間給予答案。

如無意外,TOPTOY第一家旗艦店將於12月8日亮相廣州。到時候便可以揭開其廬山真面目。

不過有一點確實可以肯定:名創優品對潮玩市場「覬覦」已久。

前不久,名創優品上線兩個系列盲盒產品。一個是可可愛愛的三麗歐夢幻系列,一個是酷炫滿分的迪士尼反派系列。

三麗鷗夢幻系列盲盒共有8款仔仔,包括布丁狗、雙子星、Melody以及雙隱藏款。盲盒如其名,該系列產品極具夢幻色彩,充滿童話氣息,很能戳中少女心。

迪士尼反派系列包含6大反派造型,比如邪惡王后,比如紅心皇后,比如瑪琳菲森,每一款看起來都兇中帶萌。

名創優品並非首個對以盲盒為代表潮玩行業展露出濃厚興趣的品牌。

眼看聖誕將至,各大品牌都已上線系列聖誕禮盒。其中最讓品牌君印象深刻的,當屬星巴克和宜家。

往年每個重要節點,星巴克基本都會靠出限定款杯子獲取熱度,而今年它居然也玩起盲盒營銷,上線多款含聖誕元素的盲盒產品。

宜家的聖誕盲盒套裝也是乖到沒朋友:有抱著聖誕襪子的小熊,有微微晃動身子的趴趴熊,有從禮物盒中驚喜亮相的比約……

潮玩市場這兩年迎來諸多入局者,但玩出名堂的品牌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那麼大一塊蛋糕,為何真正吃到的企業並不多?

如前文所說,以盲盒為代表的我國潮玩市場已然走過初創時期,正加快步伐邁向新階段。諸多品牌看到潮玩領域巨大商業可能性,紛紛參與進來,想要分一杯羹。

這就導致潮玩市場入局者與日俱多,消費者可選擇空間擴大,相對應每個品牌能獲取到的自然流量便減少。

盲盒概念剛火的時候,市場對該系列產品包容度較高,無論品牌怎麼玩,都會有不少消費者買帳。

可現在,情況顯然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越來越多品牌入局潮玩,消費者「眼光」隨之提高,中規中矩模式化產品在市場中的吸引力逐步減弱。

只有具備創造力能帶給受眾新鮮體驗的東西,才有機會突圍。但想做出這樣的產品難度係數頗高,所以才會出現蛋糕大分到的品牌少這種情況。

從小眾到大眾,潮玩這一路走得並不容易。希望未來市場中能湧現出更多讓消費者大呼「oh my god」的優質產品。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崩了!不黑不吹,外媒如何看待盲盒文化?
    靠賣盲盒的泡泡瑪特憑什麼市值千億還能上市?盲盒究竟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外媒對盲盒文化都是如何看待的吧!24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某泡泡瑪特分店買到的盲盒產品已被拆,疑似二次銷售。隨後,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指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也引發了大眾對盲盒經濟的新一輪熱議。
  • 曾靜的翻身仗:盲盒如何「改造」傳統玩具工廠
    這個年齡段和泡泡瑪特董事會成員是相近的。泡泡瑪特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王寧和副總裁楊濤都是33歲,另一位副總裁劉冉32歲,營運長司德31歲。泡泡瑪特「出圈」後,盲盒這個機會,也讓曾靜從負債纍纍的東莞玩具工廠生產線上走出來,打了一個翻身仗。
  • 抽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有質量問題 想退貨為啥這麼難?
    抽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有質量問題能「7天無理由退貨」嗎?泡泡瑪特的微博超話裡很熱鬧。從凌晨0點到早上7點,交易帖佔據了大部分內容,「月光系列拆盒未拆袋,75包郵出」「密林古堡系列出敲鐘人,抽重複了」……交易帖的評論區也充斥著「求私信」「求拉群」的信息。盲盒經濟有多火?
  • 東莞潮玩LAMTOYS創始者曾靜:盲盒如何「改造」傳統玩具工廠
    原標題《曾靜的翻身仗:盲盒如何「改造」傳統玩具工廠》。 曾靜1986年出生,今年不到35歲。 這個年齡段和泡泡瑪特董事會成員是相近的。泡泡瑪特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王寧和副總裁楊濤都是33歲,另一位副總裁劉冉32歲,營運長司德31歲。 泡泡瑪特「出圈」後,盲盒這個機會,也讓曾靜從負債纍纍的東莞玩具工廠生產線上走出來,打了一個翻身仗。
  • 低價玩不轉資本市場,虧了16億的名創優品殺入潮玩盲盒領域
    在最近的一次峰會上,葉國富表示,中國零售經過了三個時代,1.0時代是低價時代,誰的價格更低誰有好生意。2.0時代是性價比時代,從優衣庫、小米和名創優品崛起,性價比時代到來。現在是3.0時代,需要回到以IP和文化創意的產業。「今天產品創新如果只是講性價比,感動不了90後的消費者。」他說。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名創優品憑藉低廉價格,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 盲盒「陷阱」背後,誰在盯著你的錢包?
    其中,熱門盲盒泡泡瑪特的隱藏款潘神天使洛麗,原價59元,現已經被抬升至2350元,漲價39倍。普通公仔一旦被裝進盲盒,身價和熱度雙雙暴漲,隨之而來的是一波質疑,「消費主義陷阱」、「掏空年輕人的錢包」、「求求你們別炒盲盒了,鞋圈都沒人接盤了」.
  • 名創優品兇猛:一半拼多多,一半好市多
    疫情,也未能阻止名創優品一路逆行。 疫情之後,追求高性價比的理性消費漸成主流——渣打銀行的一份調查顯示,疫情之後,82%的受訪者表示要更加理性消費,在購物決策時更為注重性價比,這將導致名創優品、達樂等零售商長期受益。
  • 深度 | 泡泡瑪特(9992.HK):IP+渠道+社群共築壁壘,看好泡泡瑪特長期成長價值【東北傳媒】
    泡泡瑪特憑藉自身平臺價值和市場影響力為籤約設計師提供豐富資源,與此相對,新鮮血液的加盟也將為公司長期穩定、高質量的IP產出持續賦能。截至目前,泡泡瑪特已經成功舉辦多屆國際潮流玩具展,形成一年兩次的固定潮玩盛會,吸引全球潮玩愛好者和數百名藝術家參加。2020年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吸引了500名設計師和超過300個潮玩品牌參加,2020年11月,泡泡瑪特也首次舉辦潮流玩具產業論壇,論壇上發布的《潮流玩具行業發展趨勢白皮書》受到行業內外廣泛關注。
  • 嘉御基金董事長、原阿里高管、泡泡瑪特投資人解讀泡泡瑪特(非常內行)
    A: 我不能代表號碼的創始人的觀點,我覺得他兩個都需要做。比如說很多它的社交屬性,你擁有我也要擁有,這是很有社交屬性的,就拉近距離的。但有一些他為什麼要這麼多IP,甚至有很多IP應該說是已經是長尾的 IP了,甚至在店內理論上不應該佔據這麼重要的位置,但泡泡瑪特的店面還是會把有一些絕對銷售額並不大的產品要保留,保留那些小眾的。
  • 泡泡瑪特「強制開盒」等受質疑 律師: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打開盲盒
    報導稱,上述消費者認為,小程序上有抽一個和全包,點「1」個的時候要點好多次才會觸發響應,但點「全包」時,只要有手指的一點點邊緣觸碰到就會立馬跳出來,認為此舉涉嫌誘導消費。財經網科技留意到,除了上述事件,泡泡瑪特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機在黑貓投訴上的投訴多達近600條,問題涉及付款不發貨、不支持退款等等。有消費者告訴財經網科技,自己在泡泡瑪特抽盒機上花費6000多元,卻未抽中一個想要的產品。
  • 泡泡瑪特盲盒涉嫌抄襲被召回,有人藉機炒作漲價20倍?
    泡泡瑪特盲盒涉嫌虛假宣傳遭群體投訴近日,因為產品涉嫌抄襲泡泡瑪特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泡泡瑪特已於2月18日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並表示將全系列產品下架、召回。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泡泡瑪特官方公布2月8日20:00發售Ayla動物時裝系列。
  • 『出彩西亞斯人丨泡泡瑪特王寧——33歲創始人IPO敲鐘:市值1000億』
    在香港,一家名為LOG-ON的公司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這家店售賣一切有意思的、新奇的文創產品、玩具、雜貨,王寧和團隊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像超市一樣售賣潮流產品。但在最初,王寧做的是一個讓人直呼「看不懂」的生意,因此屢屢被拒絕。
  • 從泡泡瑪特的上市展開 - 聊聊品牌如何激發目標客群的購物慾
    打開Z時代的盲盒利用人類天性和文化趨勢激發購物慾的泡泡瑪特產生消費需要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在有購買能力的基礎上如何去激發購買慾望?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及最近剛剛上市的泡泡瑪特。這並非新鮮事物,日本明治末期的福袋便是它誕生的原型。
  • 名創優品將推出新品牌TOPTOY;華住集團Q3淨虧2億;Netflix籤約《寄生蟲》製作公司
    據央行公示的信息,樸道徵信主要股東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米電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比例分別為35%、25%、17.5%、17.5%和5%。
  • 盲盒第一股來了,A股概念股曝光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今日將亮相港交所。12月10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12月11日正式開始交易。從暗盤市場交易來看,泡泡瑪特被投資者看好。
  • 「泡泡瑪特」來襲! 你剁手了嗎?
    In 2015, the company shifted its focus to blind box(盲盒)toys, which are collectible figures in mystery packaging. Buyers won’t know what they get until they open the package.
  • 泡泡瑪特長時間不發貨,客服排隊1500多人!
    而作為盲盒界的領頭羊,泡泡瑪特更是成功上市,但領跑的背後是售後服務的亟待解決。 前段時間,泡泡瑪特陷入了「盲盒二次銷售」的風波,最後查明是店員拿出了自己心儀的款式之後將其餘的繼續銷售,而涉事店員已經被開除。 最近本喵發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大量關於泡泡瑪特的投訴。
  • 學不會種草,做不好新品牌
    如何講好品牌故事,更好地觸達消費者與之形成正向互動,或許是劇烈變動的商業世界中,新品牌需要習得的解題方式之一。2020:瘋狂的消費元年幾乎所有的消費品牌,都期望自己能成為下一個「完美日記」、「泡泡瑪特」。它們在2020年成功上市,成為首批登陸資本市場的新消費品牌。泡泡瑪特千億市值甚至與創辦於1984年的海爾電器相當。
  • 拼多多和名創優品,都要小心淘寶了
    阿里很擅長做生態生意。在中國網際網路電商當中,誰的商品價格最低?毋庸置疑——拼多多!1元店,最多的就是一些小商家或個體戶開在大街小巷的門店,有的都沒有門店、直接擺攤兒,一個大喇叭就開啟了一天的生意,成本極低。阿里巴巴對標的肯定不是他們,業界人士及媒體普遍認為,這是在對標已經在國內各大商場幾乎都有布局的「10元店——名創優品」。最近名創優品即將IPO ,其背後的投資機構中,騰訊投資的名字赫然在列。
  • 消費升級的獨狼——MINISO名創優品
    在這群餓狼裡面,我眼睜睜看著名創優品這個並不為我所待見的品牌,最終自我迭代到現在,成為一個全球化的零售業態。說句不好聽的,名創優品從2013年起步,到現在1500多家店鋪、一年百億的營業額,他們好像一點都沒有用網際網路+,甚至沒做過廣告,核心還是在尊重商業和產品的規律。至於最終是否可以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它的路徑和格局的確令我意外和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