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波寒潮來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今年是2008年以來最「冷」的一年,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尋找過冬的定心丸。
視訊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在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及5G等新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技術浪潮中,它煥發出了重塑工作、生活溝通與協作形式的強大能力,在政務(如公安、執法等)及民生(如教育、醫療等)領域一場涵蓋視訊技術的信息化變革方興未艾;但在另一方面,來自太平洋彼岸的「冷風」讓視訊產業也進入了冷靜期。
捷視飛通CEO 蔣延春
此時,跟許多「視訊人」或關注視訊的人一樣,「我們也在向上張望、再張望,思考新形勢下視訊行業的『定心丸』。」捷視飛通CEO蔣延春如是說。
90年代末,以寶利通為代表的海外視訊品牌紛紛布局中國國內市場,並快速成了協助我國政府、金融、能源、教育等眾多行業建設遠程視頻通信的主流供應商,頂峰時期,國內80%以上的國家級視頻骨幹網項目都是由寶利通產品構建的。
近年來,國內信息化建設不斷加速、社會經濟和技術水平也在不斷進步,視訊技術應用的場景與市場規模也跟著「水漲船高」,但寶利通等國外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卻逐步下降,被華為、捷視飛通等國產視訊會議設備廠商取而代之。這「一升一降」雖然有性價比等市場原因,但「從本質上來說是需求側(如政務單位、金融機構等)國產代替策略的結果」。
從國家層面來說,視訊領域已經不存在「有或無」的爭辯,確保「信息安全」才是最核心的訴求,「國家層面的安全感」更加必要。
對於視訊領域的設備廠家及相關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來說,「國產化需求」是一顆有門檻的行業定心丸,沒有視訊核心技術的只能望洋興嘆。「作為多媒體通訊(如遠程視頻會議、視訊通信等)專業領域的領先者和創新者,捷視飛通注重產品設備與技術研究的漸進式積累,主要圍繞高清視音頻通信、交互、處理、智能分析、業務融合、編解碼及網絡傳輸等關鍵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從硬體到軟體的自主研發、生產、升級、維護。」
視訊通信的發展也是一個不斷累加的過程,剛起步時僅局限於「遠程開會」,但在網絡傳輸和使用體驗上「卡了脖子」,很難普及;時至今日,技術天花板正在被突破,標清、高清、沉浸式,甚至全息視頻會議都有可能成為現實;另一方面,視訊技術的應用邊界也在不斷擴大,從政務(泛)執法、可視化指揮協同及應急管理等,到關乎民生的互動式教育、遠程醫療等等,它有無縫融入各行各業的「天賦」。
與此同時,視訊市場規模仍將處於快速上升極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視頻會議系統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視頻會議市場增速將超過30%,至2020年國內視頻會議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590億元,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多樣化場景與規模化應用催生了底層視訊引擎或作業系統研發的必要性。「我們可以預見視訊技術在信息化建設中的蓬勃發展,也看到了視訊是一個門檻相對較高的技術行業,讓視訊在『簡單化』同時不失『專業範』,這既是行業痛點,也是突破點。」
捷視飛通於2018年6月份發布iFOS(「羿」視訊作業系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的「iFOS+生態聯盟」就是基於未來發展,整合實時音視頻通訊/處理、多媒體即時通訊、圖像/視頻拍錄傳、資源管理及AI+大數據等全面的視訊能力,幫助各行各業的用戶快速形成專業級視訊開發能力,「通俗來說,它(iFOS)就是助推視訊快速發展的引擎」。
當然,iFOS既是捷視飛通應對「寒冬」的定心丸之一,也有機會成為促進視訊行業不斷發展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