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包金,別名鼠乳根、老鼠耳、鴨公青、烏龍根、勾兒茶等。
為鼠李科藤狀或矮灌木。因根的栓毛呈褐色似鐵,木質部色黃似金,故名鐵包金。喜歡攀爬在石頭上或者其他樹木上生長,可達21米。
黃綠色的小枝圓柱狀,覆蓋著短柔毛。
葉紙質,矩圓形或橢圓形,
花白色,通常數個至10餘個密集成頂生聚傘總狀花序,或有時1-5個簇生於花序下部葉腋。
核果圓柱形,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花期7-10月,果期11月。
分布於我國南部各地,喜生長在低海拔的山野、矮林、路旁、坡地及丘陵。
入藥為鐵包金及同屬植物大葉鐵包金、光枝勾兒茶的莖藤或根。夏末初秋,孕蕾前割取嫩莖葉,除去雜質,切碎,鮮用或曬乾;秋後採根,鮮用或切片曬乾入藥。
性味微苦澀平。化瘀止血,鎮咳止痛。
用於肺結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損傷,風溼骨痛,疔瘡癤腫,頸淋巴結腫大,睪丸腫痛。
選方:
1、治肺癆久咳:鐵包金180g,川破石18g,甘草9g。共煎服。(《杏林醫學》)
穿破石,連石頭都可以穿破。其性味苦涼,有散寒祛風利溼,活血化淤,通經絡之妙。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清熱藥。
2、治肺結核,肺燥咳嗽,內傷咳血,肝炎:鐵包金幹品30-60g。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關節風溼痛,流火(絲蟲病淋巴管炎):鐵包金60-90g。水煎加黃酒衝服。(《福建民間草藥》)
4、治風溼關節痛,腰痛:勾兒茶60-90g,燉豬蹄一個或雞蛋二個吃。
5、治胃脘痛:鐵包金30g,蘇鐵乾花15g。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蘇鐵乾花即鐵樹花,止血、下痰、清熱。
6、治蕁麻疹:鐵包金30g。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7、治背癰:鮮鐵包金30g。水燉服;另取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民間草藥》)
背癰,發生於背部的感染性疾患,未潰者背部病灶處紅腫高大,質地較硬、邊緣清楚、疼痛劇烈、壯熱畏寒等。已潰者先滲黃白稠膿,次流桃花色膿,再出淡紅色水液,有熱象,疼痛隨膿出而減,四周硬塊漸消,腐肉日脫、新肉漸出。
病因多為溼熱內生、腎水虧損、陰虛火盛、內蘊火毒、榮衛不從、逆於肉理,素體陰虛、過食厚味,陽氣清浮、熱盛則肉腐成膿。
鐵包金性味微苦澀平,燥溼收澀,化淤止血止痛,正適於此症。
8、治風毒流注,睪丸腫痛:鐵包金30-60g。水煎或加黃酒衝服。(《福建中草藥》)
9、治鼠疣(鼠痣):鐵包金水煎,常洗。(《福建民間草藥》)
10、治膽道蛔蟲:勾兒茶60g,水煎加糖服。
11、治跌打損傷,蛇咬傷:鐵包金浸酒外擦。(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以上就是鐵包金的藥用選方啦!你還知其更多藥用嗎?
提醒提醒:由於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