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財富自由好書的精華

2021-12-17 衛sir說

先明確一下財富自由的標準。

2021年3月31日,胡潤研究院聯合百富眾鑫發布的《2021胡潤財富自由門檻》報告顯示,中國一線城市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1900萬元,中級6500萬元,高級1.9億元。二線城市的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是1200萬,三線城市的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是600萬。

所以,財富自由,在2021年,是600萬~1900萬人民幣,這是入門門檻。

再看看財富自由的定義:

德國的博多•舍費爾被人們稱為「歐洲巴菲特」。他認為:財務自由,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自由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不動用本金,僅花費利息,就可以去旅遊、學習、娛樂、購置家電等等。

本文摘錄了5本書的觀點,如果能理解是最好的,因為人只能實踐他能理解的東西。

如果不理解,可以慢慢琢磨。

說不定哪天你就頓悟了。

主要是這5本書

《財富自由:平民出身的富豪積累財富的原則和方法》 〔美〕託馬斯·J.斯坦利,薩拉·斯坦利·弗洛. 

《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德〕博多·舍費爾. 

《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美〕託尼·羅賓斯.

《富人的邏輯:如何創造財富,如何保有財富》 〔德〕雷納•齊特爾曼.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 神奇的現金流象限》 〔美〕羅伯特·清崎;莎倫·萊希特.

本文會把每本書都概括出10條左右的精華。

有空的話,我寫篇文章把這些精華整合起來。

一、《財富自由:平民出身的富豪積累財富的原則和方法》

這本書的作者是父子倆,父親託馬斯·J.斯坦利是美國喬治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自1973年以來一直潛心研究百萬富翁的生活和理論,是百萬富翁研究的權威。兒子是薩拉·斯坦利·弗洛是美國數據點公司(Data Points)的創始人兼總裁,該公司創建了業界第一個基於生物數據的個人財富評估模型。

他們通過觀察分析「百萬富翁」們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得出我們應該如何致富。這裡面的「百萬富翁」實際上是中產到富人邁進的那撥人,估計就是小几百萬美元那個樣子。

書中的主要觀點如下:

1、他們差不多都61歲(約佔87%)。大多數人是50歲以後才開始富有的。超過六成的人認為勤儉對成功的作用不可忽視,近七成的人認為父母很節儉。

他們穿的最貴的牛仔褲價格是50美元,最貴的太陽鏡是150美元,最貴的手錶也就花了300美元。他們不開豪車,車齡也都在3年以上。

百萬富翁不需要通過購買奢侈品和昂貴的房子來展示他們的經濟實力。他們擁有的成就是他們成功勳章。經濟獨立就是他們的成功勳章之一。

相反,那些沒進入富裕階層的人不出意料地熱衷於展示自己的消費能力,通常情況下,這會使他們一直處於高消費狀態。

2、我們發現那些對別人冷漠,不需要或沒有動力向他人展示自己地位的人,更可能在經濟上取得成功。我們說的冷漠,就是不關心別人開的車、穿的衣服以及買的東西。那些對所有消費類別都表現出高度冷漠的人具有更好的機會去積累財富。 

3、創造財富的最大威脅是我們周圍的人。如果你住在高級社區價格不菲的房子裡,你的行為方式和購物傾向漸漸就會向你的鄰居靠攏,這個社區越富裕,居民花在每件產品和服務上的錢就越多。

創造財富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你要住在一個很容易負擔得起各種費用的房子裡。負擔得起的住房是指每月的住房費用(包括抵押貸款、保險和稅收的本金和利息)要低於家庭總收入的28%。

4、選擇一個既新穎又有前途的職業;選擇一個你喜歡的職業;始終要努力成為你所在領域的佼佼者。如果你是你所在行業中的精英,錢就會主動跑進你的口袋。

5、父母的節儉程度以及父母是否願意教孩子理財,都會影響孩子的財富能力。

父母應該:1、鼓勵孩子省錢。2、讓孩子為他們自己的電子產品買單(包括最新的智慧型手機)。3、教導他們對消費品負責,尊重擁有的玩具。4、為孩子的大學教育存錢(父母和孩子一起做)。

6、要讓你的家庭成為經濟上有生產力的家庭。百萬富翁中80%的人認為伴侶在通往財富成功的道路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經濟成功的夫婦傾向於在經濟上共同努力,並且對所追求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目標沒有爭議。不管怎麼說,你的配偶至少不能是一個追求高消費的人。

7、一個家庭總是需要一個人管理財務,也即家庭需要一個「家庭財務長」,他每年創建、管理、解釋、協商和維護家庭預算,並監督與上述預算相關的支出和儲蓄活動。他需要為家庭的經濟保障和穩定做好計劃,如退休計劃、子女學費儲蓄計劃等。消除債務是他的一個工作重點。

8、超90%的富翁將自制力認定為成功必備要素。經濟獨立屬於那些願意分配時間、金錢、精力和認知資源以實現財務目標的人。

同樣重要的是韌性和毅力。你必須有決心忽視其他東西給你帶來的痛苦,不停歇地向你的目標進發。人們對你的評價就像是浮雲,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成功終將屬於你。這是百萬富翁的共同經驗。

9、超90%的富翁相信自己擁有大多數人沒有的投資能力。

10、要向那些取得了財務成功的人學習,而不是那些裝富的人。

不同道者的建議不足取信。

二、《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這本書的作者博多•舍費爾是德國頂級理財大師,被譽為「歐洲巴菲特」。1960年9月10出生在德國科隆,從小目睹貧窮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痛苦。16歲隻身赴美闖蕩,26歲陷入財務危機,憑著堅強的意志和正確的投資理念,成功擺脫債務,達到財務自由。

博多決心將自己獲得金錢的秘密和成功致富的理論傳播給大眾。他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並著書立說。他的《贏家法則》成為德國最佳暢銷書,《小狗錢錢》全球銷量逾千萬冊。

1、財務自由,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自由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不動用本金,僅花費利息,就可以去旅遊、學習、娛樂、購置家電等等。

150倍原則:如果你需要每月20000元才能滿足你的這些所有需求,那麼,這筆錢應該是20000*150=300萬元。這裡的利率設定為8%。

追求財務自由不是因為崇拜金錢,而是因為不願做金錢的奴隸,使得他不會為了錢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追求財務自由不是為了享受奢華,而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獲得舒適而有尊嚴的生活。

2、百萬富翁按下面的比例分布:74%是企業家;10%是頂尖經理(特別是董事會一級);10%是自由職業者(主要是醫生、建築師和律師);5%是銷售人員;1%是其他。

3、每個人都必須在生活中明確地做出決定:是想優化自己還是削弱自己。

優化自己指的是,學習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來運用時間、方法、才能、金錢以及與他人合作,其目的是達到最優結果。大多數人都毫無計劃地生活著,同時也削弱了自己。很多人過著一種得過且過的生活。

博多•舍費爾說:「我每年大約讀150本書,其中有50本都是在休假期間閱讀的。在聖誕假期時,我會總結過去的一年並規劃新的一年。對於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我都會確立目標。在我的認知筆記中,我記錄我所學到的東西。每一次的失敗都會成為教訓。為了保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把它們全都記錄下來。」

4、將你的事業建立在你最大的愛好之上。花點時間分析一下,你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你的才能在哪方面。之後你才有可能從事一份自己既感興趣又能賺錢的工作。

只有在做一些使自己充滿熱情和力量的事情時,我們才是真正處於最好的狀態。一個從來沒有長期做過使自己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情的人,從來不會知道,他的身體內究竟蘊藏著多少潛力。

你知道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嗎?因為他們缺錢。有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許多人並不去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從中賺錢獲利;他們也就選擇繼續待在原來的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從事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然後,也賺不到錢。

幾年前我結識了一位紐約富翁,他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方懸掛了一條格言:「整天工作的人是沒有時間來賺錢的。」 我問他「應該思考什麼」,他答道:「認識你自己,弄清你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之後再想一想你應該如何用你的愛好來賺錢。最好每天都問自己一遍這幾個問題,一步步地找出最滿意的答案。」

5、將你的時間只花在能夠獲得豐厚收入的活動之上,將你所在領域的此類活動清晰地總結出來。許多人有能力做你在做的大部分工作,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懂得只專注於從事收入豐厚的活動。

6、美國喬治亞大學的託馬斯·史丹利博士,歷時12年之久研究富人的生活。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世界上對自身滿意度最高的人,其夢想、目標、價值觀、戰略行動是協調一致的。

嘗試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你的夢想:假設你有無限的時間和金錢,你會做什麼?你的目標: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做什麼?你想要什麼?你的價值觀:對你來說,什麼是真正重要的?為什麼?你的戰略:你需要什麼知識、能力和計劃?

每個實現了大目標的人,在開始時都會用90%的精力解決」為什麼「,而只用10%的精力解決」怎麼做「的問題。

7、用額外單獨的錢投資股票(只將大約50%資金買入,其餘50%用於補倉),買5~10隻(行業龍頭,買完全不同的行業),但不要超過10隻。永遠不要把安身立命的老本投入股市。

關於補倉:只有嚴格遵守法則,補倉策略才能完全奏效。只有股價比買入價下跌至少30%才能第一次補倉。而且,從第一次購買到低價補倉應有大約6個月的時間間隔。第二次補倉也是如此。如果第一次補倉操之過急,那麼第二次補倉就必須等到股價又下跌30%且時間至少再過半年才能實施。

8、投資者要能從投資項目中定期獲得收益。現金的流向說明一切。負債使金錢最終離你而去,投資則增加你的收入。當你貸款買房後,你需要每月支付利息。金錢就從你的口袋中流走了,因此,對你而言,你的房子不算是投資,而是債務。

就算你還清了房貸,你的房子還是一種債務。因為你需要不停地繳一些費用:稅費,保險費,維修費,裝飾費,置物費。最好不要把房子看作投資資產,而應看作奢侈資產。

9、你至少需要一位導師。99%的傑出人士都曾有過導師。結識高人的最好機會是參加研討會。養成每月結識一位成功人士的習慣。每次會面之前仔細考慮可以為對方做什麼。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與成功人士打交道,自己也容易成功。結識高人往往需要比較厚的臉皮,與導師保持定期聯繫,分一部分利益給導師,使得導師的利益跟你的利益結合得更緊密。

贏得導師的心(不論從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表現得更貼心),對於導師的建議,執行以後需要給導師反饋,用成功嚮導師表示感謝。 

10、儲蓄習慣分為兩步。第一步,每月存儲收入的10%,這筆錢是不能動用的(這就是「先支付自己」),它是下金蛋的鵝。第二步,存一筆消費基金,用以購買計劃購買的大件商品,或是旅遊等大額支出,比如每月劃出5%的錢用以消費奢侈品,攢夠之後去買。

將自己看作一名理財專家:活在當下,同時也為未來做準備。

當你實現了財務安全之後,你就不應該再去動用自己的本金了。我們必須澄清一條重要的原則:你永遠不能殺你的「鵝」,你也不能將它切割成小塊。絕不能動用你的本金,你所有的夢想,能藉助金蛋來滿足。

11、不要等到自己能力足夠了才去做。儘快放權,放權那些別人都能做的事情,把空出來的時間集中用在收入豐厚的活動上。只要你掙到的錢比付給助你做事的人要多,帳單就永遠不會來煩你。

大多數公司都想先成長起來,這樣才有錢聘請自己所需的員工。而正確的做法是:儘快聘請這些人,以幫助公司更快地成長。

12、如果你不經常犯錯,就表明你冒的風險不夠,沒有付出最大的努力。犯錯使人積累經驗,經驗幫你快速做出正確決策。IBM的創始人託馬斯·約翰·沃森曾說過:「在我的公司裡,想要出成績,就必須犯下雙倍的錯誤。」 

三、《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作者託尼•羅賓斯(Tony Robbins)是位暢銷書作家、企業家和慈善家。他靠講成功學發家致富,然後通過投資理財,變得更成功。

他曾為眾多世界名人提供諮詢,包括曼徳拉、戈巴契夫、柯林頓、黛安娜等人。

1、所有財富,所有投資都開始於儲蓄。最重要一步,就是把你月收入的10%~20%儲蓄起來,用作投資。你只有有能力做到有系統、有計劃地持續儲蓄,才能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你未來的財務自由。

西奧多·詹森的第一份工作是快遞員。1924年,他加入了剛成立的UPS,努力工作,不斷升職,但他的年收入從來沒有超過14000美元,他每次領到工資時,都會拿出20%作為儲蓄,每次領到年終獎也會拿出20%作為儲蓄。他用這些錢購買UPS的股票。

西奧多·詹森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每個月水費、電費、煤氣費好多帳單必須支付,但是對於西奧多·詹森來說,這些帳單雖然重要,但是他對自己未來的承諾更加重要——他決定每月要儲蓄20%的收入,他一定要把它拿出來。

UPS股票越拆越多,加上自己繼承了上一輩人的良好耐心,當他年滿90歲的時候,這些股票的市值超過了7000萬美元。他捐贈了超過3600萬美元給各種教育事業,其中包括捐贈360萬美元給兩家聾人學校,因為他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幾乎聽不見了。他還在UPS設立了一項大學獎學金,以資助公司僱員的孩子讀大學。

2、把儲蓄起來的錢去買被動指數基金。

90%的人其實都跑不贏市場,所以要買指數基金,定投指數基金,跟著市場走,就可以跑贏大部分的人。根據統計數據,96%的主動型基金,業績未能追平市場或者戰勝市場,在任何一段持續的時間裡都是如此。

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說,基金經理的業績更多的是靠運氣而不是靠能力,我給你舉個例子:要是你找來1024個人,聚到一個房間裡,一起來比賽拋硬幣。你告訴他們一起拋,連續拋上10次,那麼這1024個人裡面會有1個人連續10次正面朝上。你會說:「這個傢伙真是太幸運了。」對不對?但是換成是在基金行業,你會說:「你真是個天才。」

3、你得到的東西從來不會給你帶來長久的快樂,但是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奉獻了什麼,會給你帶來長久的快樂。正如溫斯頓·邱吉爾所說的:「我們靠自己得到的東西來生存,但是我們靠自己給予的東西來生活。」

4、過去,我們的人生目標是發財致富,然後40歲就提前退休。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發財致富,然後一直工作到90歲。

5、所有人面臨的三個最大挑戰是什麼?我們的投資理財,我們的夫妻關係,我們的身體健康。你的狀態很重要。你只需要明白先改變你的身體,然後就能改變你的頭腦。

6、在任何一個做出決定的時刻,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第二好的事情是做錯誤的事情,而你能做得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什麼事情也不做。

7、改變自己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那些已經成功達到和你擁有相同目標的成功人士,然後你只需要模仿他們的行為就足夠了。

8、個人的理財目標:財務安全:解決住房、水電、吃飯、交通、保險等問題;財務獨立:進一步解決著裝、娛樂、美食等額外需求;財務自由:有品質的生活。

我的高端課程上有個年輕人,在我提問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時,他站起來回答說「10億美元」,他說他需要私人飛機和私人小島,我說不需要這麼多錢也能實現他的夢想。

我說你可以租私人飛機,可以租度假勝地,而且根本不需要考慮維修保養那些設施。仔細分析下來,只需要1000萬美元,他就可以實現他的所有夢想,而且根本不用去工作賺錢來維持這種生活方式——要知道他的夢想可是大得令人吃驚的。

人們的頭腦好像無法弄清楚一個大數字真正意味著什麼,100萬秒前是多久之前?10億秒之前相當於多久之前?1萬億秒相當於多長時間?答案分別是:12天、32年、32000年。想掙100萬和想掙10億,那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事。

9、要有資產配置方案,並定期平衡。瑞·達利歐大大方方地給出了下面的資產配置方案:第一,我們需要把30%的資產配置在股票上。(在這個籃子裡,要進一步分散投資,你可以買股票指數基金,比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或者其他指數基金。)第二,你需要配置一些長期國債。15%配置到中期國債(期限是7~10年),40%配置到長期國債(期限是20~25年)。第三,最後再配置7.5%的黃金和7.5%的大宗商品,這樣瑞·達利歐就完成了整個投資組合的配置。

所有我採訪過的其他專家也都一致贊同這一點: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必須把投資組合定期再平衡。2013年夏,標準普爾500指數正在持續上漲,創出了歷史新高,而這時的債券市場低迷,你會賣出股票,買入債券嗎?不可能!但是再平衡的法則就是這麼說的,這正是你需要做的。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把整個歐洲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約翰東拼西湊了10000美元投資買入了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裡還在交易的股票。當時市場上有100隻股票的交易價格跌到了1美元以下,他用這10000美元分別買了每隻股票100股。約翰知道:夜晚不會永久,白天定會來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經濟飛速增長,約翰變成了身家數十億美元的超級富翁。

四、《富人的邏輯:如何創造財富,如何保有財富》

作者雷納•齊特爾曼博士(Dr. Rainer Zitelmann),德國世界報高級主編,曾在柏林自由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央研究院工作。他還是一名地產市場成功的投資人,是17本著作的作者或主編,他的《敢於不同:成功人士和你我之分》已被翻譯成六種語言出版。

作者研究了很多德國的富翁,並用各種方法做了一些統計研究,找出了富人跟普通人的區別。

他對財富的定義是「富人能夠完全靠投資收益生活而無須工作」。

1、到目前為止,確保你實現目標的最簡單也是最穩妥的方式是,確定你想在今後10年實現的具體目標,然後將其寫下來。10年是一個合理而現實的時間段。許多人高估了他們在一年內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低估了在10年內能做到的事。在你寫下了10年後的總體目標後,將它細分成每年可以實現的較小增加值。

美國作家託馬斯·科利花費五年時間對富人和窮人進行了觀察和調查。他把年收入超過12.5萬美元、資產超過250萬美元的人被歸為富人,而年收入低於2.75萬美元、積蓄少於4000美元的人則被歸為窮人。該研究發現,兩個人群在目標導向方面有著顯著的不同:62%的富人說,他們每天都關注自己的目標,相比之下只有6%的窮人會這樣做。2/3的富人還說,他們將自己的目標寫下來。 

大詩人約翰·沃爾夫岡·歌德說過:「一個沒錢的健康人是半個病人。」

2、富人分為三個不同的群體:隔壁的百萬富翁:淨財富在100萬到500萬美元的人;中間層百萬富翁:淨財富在500萬到3000萬美元的人;超高淨值人士:淨財富在3000萬美元或以上的人。

3、大多數財富都是靠經商創造的,研究表明,僱員創造財富的難度要大得多。95.2%的全世界最富有的100人是企業家。「企業家精神是創造巨額財富的必要前提。」 

「典型的企業家,比起其他類型的人來,是更加以自我為中心的,因為他比起其他類型的人來,不那麼依靠傳統的社會關係,因為他的獨特任務恰恰在於打破舊傳統,創造新傳統。」 

「想法的質量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要防止自己的想法在經濟和技術上變得過時。

4、總體來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健康的生活方式花銷更大。幸福不取決於一個人絕對的收入水平,而是取決於他在社會中的相對地位,即他所擁有的東西(包括聲望、地位)與同輩人相比是多還是少。 

5、真正富有的人,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所擁有的錢數有多少,遠不如用這些錢去做什麼重要,也是富人和普通人的差別所在。 

6、對於普通人來說,嘗試新體驗意味著冒險。但在企業家們看來,什麼都不做才是冒險,因為這意味著錯失機遇。企業家類型的人「尋找困難,為改變而改變,以冒險為樂事」。

7、當問及消費習慣時,這些百萬富翁透露了一些令人吃驚的事實:75%的人沒買過超過599美元的西裝;75%的人沒買過超過199美元的鞋;75%的人沒買過超過1125美元的手錶;50%的受訪者從沒買過超過2.9萬美元的汽車,95%的人沒買過超過6.9萬美元的車。 

在同一項調查中,百萬富翁們被問到他們在邀請朋友或鄰居做客時,會買多少錢的葡萄酒。90%的人說他們最多會買26美元一瓶的酒,如果是買來自己喝的話,價格甚至更低。還有95%的人說他們在自己最喜歡的餐館吃一頓飯的花銷不會超過40美元。

8、不管你的目標是躋身公司高級管理層,還是想作為自僱人士或企業家創造財富——如果不學會推銷都走不了多遠。「一名企業家所要具備的頭等技能是銷售能力。」—如果缺乏推銷能力,唯一的彌補辦法是委託別人去做。

美國市場營銷專家凱薩琳·卡普塔證實:「儘管我們聽到的一直都是像『最終勝出的是才能』這樣的話,現實的情況卻更像是『最終勝出的是知名度』「。

很多人不願意去宣傳自己,有兩方面原因:首先,缺乏衝勁和自信;其次,他們下意識避免高估自己和美化自己。然而,這樣做適得其反。你或許會驚訝於誠實——而不是假謙虛——是在商界取得成功的關鍵條件之一。

9、不要陷入「本土偏好」陷阱,世界各地的許多投資新手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本國市場發行的股票,或者買入投資本國市場的基金,甚至不會考慮到其他地方去尋找機遇。西班牙投資者將95%以上的炒股資金投入本國市場的做法實在荒唐,更別說墨西哥投資者令人難以置信地將全部股本投入他們自己的市場了。

10、不要低估你的財富所面臨的威脅,不要過於自信和過於樂觀。政治因素,通貨膨脹,都有可能引發危機吞噬你的財富。

五、《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 神奇的現金流象限》

羅伯特·T·清崎是第四代日裔美國人,他在夏威夷出生,在紐約接受了大學教育,1977年,他創辦了一家公司,首次向市場推出尼龍「維可牢」褡鏈製作的「衝浪者」錢包,後來這一產品在世界範圍內成長為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產業。1985年,他離開商界,與別人共同創建了一家國際教育公司,向成千上萬的學生教授商業和投資課程。1994年,47歲的羅伯特出讓了自己的公司,實現了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羅伯特他出生於一個教師家庭,所謂的窮爸爸,是指他的父親,在夏威夷州教育部任職。所謂的富爸爸,是一位善於投資理財的朋友的父親。窮爸爸和富爸爸的人生觀、金錢價值觀、投資理念截然不同,並導致二者最終生活方式、財務狀況的不同。

羅伯特推翻了「高薪=財務自由」的財富法則,他認為:財富是用時間衡量的,財富的定義是:「不進行體力勞動(或者你家裡的所有人不進行體力勞動),你所能生存並仍然維持你的生活標準的天數。」

1、書中反覆出現一個現金流象限圖,左邊是E和S,右邊是B和I,E代表僱員(Employee),S代表自由職業者(Self-employed),B代表企業主(Business owner),I代表投資人(Investor)。

大多數人是「E」;

「S」喜歡「為自己做事」,親力親為,工作得越出色,越有可能導致更辛苦的工作和更長的工作時間;

「B」和「S」相反,他認為如果有人能比自己做得好,就沒必要自己做,他們把能委派的工作全分解出去,以便可以做更重要的事,即高質量的思考;

「I」玩得是金錢遊戲,他們不用工作,卻能夠錢生錢。

2、要想實現財務自由,必須在現金流象限圖的右側,也就是B和I象限獲取現金流。人們除了在E或S象限工作外,還要學會在B或I象限工作。比如你把做E的積蓄流入I賺取收益,或者你把做S的專業知識加以商業化獲得B象限的收入,這才有可能財務自由,你可以兩條腿走路。

清崎的爸爸(也即「窮爸爸」)出身名校,擔任州教育廳長,可是他的工作越來越忙,不僅陪家人的時間更少了,生活也並沒有改善,對於B和I象限的事,也從沒有過研究。清崎認為,從工業時代進入資訊時代,工作安全這種觀念早就該被淘汰了,真正應該追求的,是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

富爸爸認為,花掉一生的時間去為錢工作是愚蠢的,但認為錢不重要也同樣是不明智的。他經常說:「一天只有24個小時,你也只能如此努力地工作,為什麼要為掙錢而拼命工作呢?應該學會讓錢和別人為你工作,這樣你才能自由地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

3、做「B」的難度在於如何擁有系統。一個真正的B象限的企業主,可以隨時休假,他不在的時候,公司還能照常運轉甚至運轉得更好。如果不是這樣,他只是給自己創建了一份工作,而不是一個系統。(遊戲的結果是要成為銀行,而不是成為一個忙碌的銀行家。)

「S」擁有的是一份工作,而「B」擁有的是一個系統,「B」僱傭能勝任的人去操作這個系統。真正的「B」可以離開他們的企業一年多,當他們回來時,發現他們的企業比他們離開時更能贏利,運營得也更好。而「S」離開他的S型企業一年多,等他回來時,就會發現他的企業已沒有什麼生意可做了。

如果你購買的是一個特許經營權系統,那你還是「E」,你要嚴格按照別人告訴你的方式去做事。

4、通過B,讓系統(人和機器)為你工作,然後通過I,讓你的錢(投入別的系統)為你工作,這樣,從B和I都有收入來源,你就可以隨時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生計。你就可以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清醒,以便做更重要的工作:「思考」。

獲得巨額財富的秘訣是:1.OPT:Other People's Time。2.OPM:Other People's Money。

很多財務問題來自於佔有沒有什麼價值的東西的欲望,真正應該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是創建自己的系統,讓系統為自己賺錢。這需要有領導他人的能力。你也許能做出更好的漢堡包,你能夠建立起比麥當勞更好的企業系統嗎?

「B」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僱傭那些受過良好教育並知道答案的聰明人,並把他們安排在一起,讓他們做為一個團隊工作。「B」要能夠「讀懂」別人:他知道人們真正想要什麼東西,他必須提供什麼,以及同團隊成員交談時需要說什麼。

5、弄清楚你的資產負債表,控制你的現金流。資產是把錢放到我兜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我兜裡拿出來的東西。只把產生收入、帶來正的現金流的財產列為資產。做你的財務報表,確定你現在的收入來自現金流象限的哪一個象限,確定你希望在五年後你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哪個象限。

一所住房究竟是資產還是負債要依賴於現金流的方向。如果現金流進你的口袋,那麼它就是資產;如果現金流出你的口袋,那麼它就是負債。誰更聰明?你還是你的錢?

每當你欠了某個人的錢時,你就成為了他的僱工;好債務就是由別人替你支付債務,壞債務就是你用你自己的血汗錢支付債務;「不能控制現金流的人在為能夠控制其現金流的人工作。」

在「B」和「I」象限中工作學習,為將發生的任何事情做準備。一個有準備的人,無論經濟走向何方,無論何時發生變動,都會獲得成功。

6、集中精力減少你的個人債務。如果你有多個信用卡,則取消你所有的信用卡,只留下1到2個;信用卡負債必須在每月底消除,不要再借入任何長期債務。對你的汽車和住房貸款儘早償清,如果你夠聰明和努力,你可以在5~7年內還清全部債務。然後你原先償還債務的錢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大多數人在財務方面不能走在前面,因為他們每個月都有帳單要付。這其中有電話單、稅單、電費單、煤氣單、信用卡帳單、食物帳單等。大多數人每個月都要先支付其他人,最後才支付自己——如果他們還有節餘的話。

因此,大多數人都違反了個人財務的黃金規則:「先支付自己」。你需要坐下來,制定出計劃,控制你的消費習慣,將你的債務最小化。

7、有人曾做過一項全世界富人和窮人的研究,想查明出身貧寒的人如何最終變富。該研究發現,這些人無論生活在哪個國家,都具備三種特性:1.他們持有長期的展望和計劃。2.他們相信延遲的回報。3.他們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運用複利力量。

8、與你相處時間最長的6個人,就是你的未來。把你的名字填在你現在所處的象限中,然後把你的名字填在你未來想要去的象限中。如果這6個人基本處在同一個象限,這種情況下你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你身邊圍繞著思想相似的人。如果他們不是,那麼你也許該在生活中做些改變。

列出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人,這些人可能是你的同事、配偶、孩子(所有的孩子計作一人)、同學、朋友,或者是其他任何人。在每個人的名字後面列出他們所處的象限。象限反映了一個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如果他們現在失業或者退休,列出他們過去掙錢時所在的象限(可能不止一個象限)。年輕的孩子和學生不用填,請空出。

羅伯特·T·清崎:「15年以後,我與之相處時間最多的人除了一個人之外全都發生了改變。在我早些時候的名單上出現的那5個人仍然是我的好朋友,只是很少見面了。他們是很不錯的人,並且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我的改變只與我自己有關,我想改變我的未來,想成功地改變我的未來,我就必須改變我的思想,並且因此改變我與之交往的人。」

9、尋找導師,找出既在投資領域又在企業領域中有可能成為你導師的人,向他們學習。同時,找出一個反面的示範,向他們學習。

職業運動員有教練,業餘愛好者沒有教練。聰明地選擇你的教練或導師,這是你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導師應該是一個已做過並且成功地做了你想做的事情的人。不要找一位建議者,建議者只能憑設想告訴你如何去做,因為他本人沒有做過。大多數給出關於金錢問題的建議的人,往往都是來自E和S象限的人。

10、要行動。很多人從來不啟動他們的計劃,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全部的答案。這就好比你要等到所有的燈都變綠時才開車前進。我們事先不可能知道每一件事情,我們經常是在需要學習時才進行學習,因此我建議你們嘗試新事物,並期待失望(也即看上去並不成功),但始終要有一位導師在你身邊用經驗指導你。

犯錯誤。建議你從最初級的步驟開始犯錯誤,不犯錯誤你學不了東西。記住:失敗是成功的一部分。「E」和「S」被告知犯錯誤是不可接受的,「B」和「I」知道犯錯誤是他們學習的一種方式。

六、後記

說實話,這五本書,我覺得最好的是博多·舍費爾的《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和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 神奇的現金流象限》。

這兩本書是從思想上改變人的認知的,而且,也給出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

託尼•羅賓斯的《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也很不錯,但就是囉嗦了一點。

有一些觀念簡直是振聾發聵。

讓我覺得最震撼的是這3個觀念:

1、要犯錯。

2、不能殺「鵝」。

3、和誰在一起,你就是誰。

這篇文章有點長,目的是儘可能多解釋一些內容。

為簡潔起見,我會總結一篇更短一些的。

文|衛劍釩

相關焦點

  • 看了5本書,我總結出財富自由的這些理論
    主要是這5本書《財富自由:平民出身的富豪積累財富的原則和方法》《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 首富教我如何實現財富自由(薦書3本)
    即:六度分隔傳遞信息,三度影響力傳遞能量。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們就能解釋為什麼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思想家賺的錢要比優秀企業家少。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想賺到更多的錢,傳遞能量優於傳遞信息。要分清投資和投機,知道在什麼時候投資,什麼時候投機:1)投資讓錢顯著增加,投資者能從項目中定期獲得收益,如果在轉賣時才獲得收益,那就是投機。
  • 財富自由經典書籍,下載地址在底部
    【內容簡介】點擊文底閱讀原文,獲取更多電子書世界瞬息萬變,不理財就等於財富縮水!理財工具套路深,不學習就無異於虧錢!要避免財富縮水,為未來的收入不確定性做好準備,除開源節流以外,另一種方法就是學會「以錢生錢」。本書是為新中產家庭以及新晉白領量身定製的理財入門寶典。
  • 比爾蓋茨:我在2017年讀了這5本好書
    (《巴菲特蓋茨巔峰對話:成功與智商無關,關鍵在於理智》)  【蓋茨書單】我在2017年讀過的5本好書我最喜歡通過閱讀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今年,我選出了幾本涉及不同領域的好書。我非常喜歡喬比•沃裡克(Joby Warrick)的《黑旗:ISIS的崛起》(Black Flags: The Rise of ISIS)。如果你想要了解恐怖組織伊斯蘭國 (ISIS)是如何在伊拉克奪取政權的,我推薦你去看這本書。
  • 財富自由,追夢更自由
    財富自由,代表你可以有選擇。你乍一進入這種狀態,會覺得忽然就看清了世界上其他一切事物、一切夢想的可能性。越年輕、越早擁有這個,越好。當然,習慣了之後,你並不會永遠都覺得爽快,實際上也爽快不到哪裡去,人生總會有其他煩惱,但你從此,會過不慣財富不自由的生活。
  • 比爾·蓋茨:2017年我讀過的8本好書
    跟著比爾·蓋茨讀書,和財富的增長並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 每日好書推薦:聖經--和合本(掌閱版)
    5、"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這句話就是無比堅定的信念,既是相信上帝,又是相信作為上帝選民的自己。以色列人的輝煌,大半緣自信念。6、"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上帝。
  • 書單 | 想要實現財富自由,你需要讀懂這14本書
    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這樣解釋財富:財富,並不是一個確定不變的概念,事物的價值取決於某個特定時間點上他人的支付意願。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人們對財富的理解的確有所不同,它就像幽靈一樣,自由地穿行於每個時代,永遠飄忽不定。而在現今複雜多變、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社會,如何有效又迅速地為自己積累財富,成為每個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 我是GM高端網際網路推廣平臺財富自由客服
    ,加入之後用了不到4天的時間就回本了,但是由於我們倆還在各自公司上班,也就沒把GM當回事,一直把它當成副業來經營,沒事的時候利用業餘時間做幾單賺點零花錢,用了大概一年的時間純做單賺了5萬多  我的夢想就是實現財富自由這就是我再GM高端網際網路平臺客服名字的由來財富自由客服 財務自由其實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是你不用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靈魂,不必為了錢而討好誰,人只有財富自由了,才真真正正的像個人,才有尊嚴。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今天和大家推薦一個課程——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可以看做是一個課程,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專欄。李笑來,原新東方名師,自稱「中國比特幣首富」,著名天使投資人。2016年7月,李笑來就開始在得到app開設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整個課程文字加音頻一共有328講。聽完李笑來老師的這個課程後,整體來說也是給了我一些啟發的。
  • 2021,你財富自由了嗎
    最近在學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對「個人財富自由」有些清晰明了的解釋,就是我們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聽起來真美好,要是我們可以做到財富自由,最起碼不用為生活所需去奔波,去加班熬夜。而這美好的背後是思維的轉變以及行動的結果。
  • 比爾·蓋茨2017年推薦的五本好書有哪些?
    不過,作為微軟聯合創始人,以及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共同主席,蓋茨4日還是在他的個人博客「蓋茨筆記」上,推薦了今年值得一讀的5本好書。據《西雅圖時報》報導,蓋茨在個人博客上寫道:「閱讀是我最喜歡的滿足好奇心的方法。雖然我在工作中有幸遇見許多有趣的人、到訪迷人的地點,但我仍舊熱內,讀書是探索讓您感興趣的新話題的最佳方式。」
  • 點擊領取【財富自由之路】課程
    教你如何把握最新財富趨勢,新時代,新商業,新模式!如何實現財富穩固增長?②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財商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實現創業夢?③如何快速在短視頻平臺快速打造個人IP成為人氣主播;④周老師的播商變現之路,如何玩轉播商?
  • 北上廣財富自由,真的只要1900萬?
    比如在印度,年輕人購房需求相對較弱,所以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要低得多,只要有足夠的錢能租到好一點的房子就夠了,印度孟買入門級財富自由門檻,相比上海的1900萬元,可能只需要900萬元人民幣。」2018年的《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中,就提到過當時的財富自由標準,一線城市是1.3億,二線城市是8000萬元,而三線城市是6000萬。
  • 40本地理好書
    40本地理好書,探尋地理的秘密!1.彼得·迪肯《全球性轉變——重塑21 世紀的全球經濟地圖》該書是經濟全球化領域的經典和權威讀物,是地理學家對全球化的全面解讀。泰特《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 》這是一本教導人們怎樣從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好書。它涵蓋了這個領域從事項目研究的整個過程,包含了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引導研究者們經歷研究的所有方面。
  • 英文好書 | 比爾·蓋茨 推薦書單:助你重新認識自我(附:2015-2021,7年65本好書)
    本篇微信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比爾蓋茨推薦:7年65+好書,助你重新認識自我(2015-2021
  • 鐵木瑣記 | 財富自由的六個層次
    但總之,財富自由是與欲望正相關的。因此,我就按欲望的層次,也總結了一下財富自由的幾個層次。第一層次:熱水澡冰啤酒自由。家裡要暖和,隨時熱水澡。我自己過了四十歲之後,曾經冒出過一個想法,就是哪一天不工作了,就把財富全部買成母校的年金,這樣一邊不用再操心經濟的瑣碎了,一邊還可以給母校做貢獻。對我而言,財富自由,其本質是手段而不是目標;是 a means to the end, but not the end in itself.  財富自由充其量是個「偽目標」。
  • 找小說網盤2018年好書推薦列表:好看的書2018十大好書排行榜
    讀一本好書您正在和一個品格高尚的人談話。?2018年有哪些好書值得讀?
  • 【90號茶室】你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財富自由,但你可以財務自由
    一般的工薪階層很難達到這個標準,除非你擁有優質公司的原始股份,然後公司上市,身價億萬富翁,像阿里巴巴上市一樣;或者創業,公司做大做強IPO,登陸財富榜。但是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能力和機遇呢?身為普通人的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先來明確一下財富自由和財務自由這兩個概念。大家對財富自由和財務自由這兩個概念產生了混淆,誤以為這倆是同一個概念。如下是兩個概念的對比。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密碼!
    陪你一起提高認知,慢慢變富,早日實現財務自由!四十年前改革開放的先驅——深圳,有一句特別有名的宣傳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這句話道出了一個財富密碼:財富與時間有密切關係。時間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時間就是生命,因為生命的延續就是人生時間的延長,一個人的時間終止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時間就是金錢和財富,因為把時間用於做創造價值的事情,就可以通過交換,換取金錢和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人類社會發展伴隨著社會專業化分工協作,然後通過交換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價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時間。出賣自己能夠創造價值的時間就可以創造價值,換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