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你可能聽到了看到了很多和 Web 3.0 有關的內容,你是不是像我們一樣在思考:Web 3.0 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Web3.0 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新階段。它基於現在的網際網路(或者你可以叫他 Web 2.0),同時 Web3.0 帶來的變化把網際網路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水平。計算機科學家和網際網路專家認為,這些變化將使網際網路變得更加智能,我們的生活也將變得更加容易。
而數字加密貨幣行業的從業者則為 Web 3.0 賦予了更高的期待,他們如今已經開始期待打破傳統網際網路巨頭的壟斷,創造一個全新的自由世界。8 月 19 於德國柏林開幕的 Web 3 Summit(Web 3 峰會)也將對 Web 3 的話題進行充分的探討,或許我們能在這場活動了解更多和 Web 3 有關的內容。
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範式轉移的變化,我們先看看網際網路的發展階段。
Web 1.0 -> Web 2.0 -> Web 3.0: 不斷進化
我們即將見證的趨勢是,網際網路將隨著用戶的需求和使用而發展,最終歸於用戶。
Web 1.0——網站投餵信息給用戶
根據 BlockGeek 網站內容顯示,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普及的時候,用戶與網絡的互動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即用戶只能被動地瀏覽文本、圖片以及簡單的視頻內容,網站提供什麼,用戶查看什麼。幾乎沒有互動可言。
對於 90 後、00 後來說,在社交媒體和視頻流媒體盛行之前,曾經有過一個網際網路(早期)版本!上世紀 90 年代中後期,在谷歌、百度發展之前的一段時間,網際網路曾經由 AltaVista 和 Netscape 主宰。當時,網際網路的存在只是為了宣傳他們的實體公司。這些網站是「只讀網站」,意味著你只能搜索和閱讀信息。
(註:AltaVista,全球最知名的搜尋引擎公司之一,於 1995 年創立。2003 年被雅虎收購,2013 年雅虎宣布關閉搜尋引擎 AltaVista 服務。Netscape,網景通信公司,曾經是一家美國的計算機服務公司,以其生產的同名網頁瀏覽器 Netscape Navigator 而聞名。1998 年 11 月,網景被美國在線 AOL 收購。)
而那個時代的電子商務網站實際上跟現在超市發的促銷手冊一樣,只是給你展示內容,你無法在網站上下單。
這就是 Web1.0,緩慢的 Web 1.0,完全受控制的 Web 1.0。
Web 2.0——網際網路開始與人互動
下一代網際網路被稱為「Web2.0」或「讀寫」網絡。現在,用戶不僅僅是單純的訪問者,他們還可以創建自己的內容,並將其上傳到網站上。以著名的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為例,她僅用了 2 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視頻作者變成了月收入數千萬的視頻大 V。
大概從 03 年開始,O』Reilly Media 的副總裁戴爾·杜赫蒂(Dale Dougherty)首先提出「Web2.0」這個詞,隨後「Web2.0」的浪潮席捲全球。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Web2.0」完全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業務運營。
有影響的網紅只需要發一個視頻就可以讓一個餐館排滿長隊,也可以用一句話讓一家網店差評如潮。網際網路人對於網際網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以往網站給用戶投餵信息的時代已經過去。
Web2.0 的主要目標是,使網際網路更加民主,並儘可能地方便用戶訪問。
一言以蔽之——Web3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時代。Web 3.0,通常稱為Web3,是一種範型,這種範型推動網際網路向更民主化的方向轉變。
Web3是通過新技術表現出來,比如加密貨幣、虛擬實境、增強現實、人工智慧等等。在新技術的推動下,Web3運動首當其衝的影響是:我們,集體和大眾,看待和評價網際網路的方式。Web3的使命是創建一個為大眾服務,為大眾所有的網際網路。
Web3.0一個開放協議的世界
Web3是要重新設計現有的網際網路服務和產品,使其造福於大眾而不是企業實體。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Web3的願景是,以開源協議為基礎,以商業作為接口,提供方便的訪問和其他更多特性。Web3是一個對所有用戶開放的網際網路,建立在開放的協議和透明的區塊鏈網絡上。消費者與這些協議交互的方式可能是通過新型應用,這種應用提供了與底層技術交互的便利方法。
當然,數據仍然會被用來驅動決策,但不會被用來剝削消費者。數據權利將受到保護,而不是為了追逐利潤而被踐踏。激勵機制和市場機制將有助於確保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驗證性。
Web3的世界將優先考慮個人的主權,而不是世界上富有的精英和尋租者。重新設計系統和協議的重點是民主化和去中心化。
Web3.0的例子有哪些?
Web3與DeFi相比,更處於起步階段,所以自然就沒有那麼多具體的例子。然而,正如金融有各種各樣的應用,比如借貸,而網際網路是由各種各樣的服務和組件組成。
網際網路架構與服務
網際網路的架構並不是大多數人所關心的。你的網絡要么正常工作,要麼有延遲,要麼掉線。但你可能知道康卡斯特(Comcast)、AT&T或者你的ISP(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在欺騙你,他們承諾快速連接,然後要麼向你收取高額費用,要麼降級向你提供服務。像Andrena和Althea這樣的新服務商通過創建社區網絡來繞過這些現有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在社區中,個人可以運營並獲得報酬,為社區內的成員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例如,業主或租戶可以投資一個Andrena熱點,使所有租戶能夠加入Andrena無線網絡,並為個人的數據消費向業主支付費用。或者,公寓租戶可以購買一個小一點的熱點,為他們的鄰居提供足夠的網絡連接,以抵消他們個人的網絡消費。
其他區塊鏈網絡,如Handshake,以及像Unstoppable Domains的一些公司,都致力於將現有的域名系統(DNS)民主化。DNS是將IP位址映射到一個人類可讀的地址,如Messari.io。域名註冊是由像Verisign和ICANN這樣的組織單方面控制智慧財產權。對於像維基解密這樣的言論自由網站,這些組織可以在沒有正當程序的情況下審查並沒收域名(IP位址)。雖然並非所有這些審查都是負面的,但它的主觀性是令人擔憂的。通常情況下,DNS的決策者是政府的最高級別官員和大型跨國組織的說客,他們的意圖可能很好,但並不總是以公眾的最佳利益行事。
數據存儲、分發和貨幣化
Twitter允許你下載你自己所有的數據。這是很美妙的吧,直到你真正下載數據,並意識到你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它。我的意思是,這是你的數據。你應該能從中得到啟發,對吧?問題是,數據很難在個人層面上貨幣化,但在整體上卻很容易。2020年上半年,Robinhood通過銷售客戶訂單流數據創造了近3億美元的收入。數十家公司都明白這個概念,這就是為什麼Snapchat每年都在虧損,但投資者明白,該公司有數百萬Z世代用戶,他們產生(可能有價值的)數據。
Ocean Protocol、Streamr和Numerai等組織正在構建開放數據市場的協議,任何人都可以分享他們的數據或將其貨幣化。數據是價值在網際網路上存儲和傳輸的基本組成部分。數據的商品化還沒有實現,因為數據是豎井化,敏感的,或專有的。新的Web3協議為市場提供了一種手段,在這種市場中,敏感數據可以共享,專有數據可以準確定價和出售。將數據轉化為有形數據資產(代幣)將釋放價值,發展出更強大的數據生態系統。
數據的另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跨伺服器存儲,這主要由幾家大公司控制。像Sia、Arweave和Filecoin這樣的去中心化數據存儲和web託管服務正在支持創建新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應用程式和其他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服務
讀者使用了如此多的服務,以至於您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WIFI,定位服務(GPS),藍牙連接,消息服務(iOS, Android),視頻和音頻流(Youtube, Twitch, Spotify)等。
少數利益相關者控制所有這些應用程式。更重要的是,這些應用程式使用的服務和基礎設施集中在少數大公司手中(如谷歌、AWS、微軟)。像Helium(開放無線網絡)、Foam(開放位置服務)、Livepeer(視頻轉碼和流媒體)、Orchid(分布式和私有vpn)等新協議和公司都在構建分布式和社區運營的服務。
這些由社區擁有和運營的服務更便宜,因為他們可以避免中間商。例如,Youtube和Twitch不僅僅是內容分發引擎。流媒體巨頭為內容創建者提供的所有視頻提供「免費」數據存儲。Youtube和Twitch還協助視頻轉碼,以確保觀眾可以使用所需格式的特定視頻。無縫地提供所有這些服務的能力有助於將內容生產者嵌入到每個平臺中。
Web3協議可以通過分解公司提供給用戶的服務來分解單個公司的能力。Audius(音樂流媒體),OurZora(開放媒體市場),Mirror(去中心化發行平臺)都在創建平臺,用戶擁有自己製作的內容,並對這些平臺的管理有發言權。
未來,內容創建者將能夠公開地將數據產生與數據消費分開存儲。雖然這些服務現在還不太方便,但將來它們將被內置到您日常使用的底層平臺中。
Web 3.0 效率低、普及難度大
但不可否認,新的 Web 3.0 世界存在很重大的問題:低效。這與區塊鏈從業者們認可的 Web 3.0 去中心化運行有直接關係,去中心化的效率相較於中心化的 Web 2.0 和傳統意義上的 Web 3.0 來說,都要低的很多。
首先是去中心化網絡對於任務處理的速度低下,這一點我們認為,任何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都會表示認可,即便是那些號稱 Web 級的區塊鏈項目也無法掩蓋效率低的事實;然後是使用去中心化網絡需要支付的隱性成本,進入 Web 3.0 的用戶都會被「手續費」概念給弄糊塗,原本的網際網路根本不存在手續費這件事。
Web 3.0 要對用戶科普的內容要遠遠超過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要科普的知識。當然,開發者也可以通過多樣的設計將應用程式設計的和傳統 App 無異,讓用戶根本感覺不到這些複雜的運行機制的存在。但這類開發工具,才剛剛起步。
Web 3.0 的普及難度可能很大,無論是對開發者的普及,還是對用戶的普及,還是對企業的普及,都將異乎常規的難。尤其是在如今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試圖加強網際網路監管的時代,Web 3.0 正在與政客們進行對抗。
再加上通證經濟和人性自私,炒幣遠比做項目賺錢。為了取得大眾信任,開發團隊甚至需要定期露面來證明自己還在工作。如何把區塊鏈運行得跟傳統網際網路一樣,同時又能保持區塊鏈的特性,是目前區塊鏈開發者們仍在頭疼和探索的難題。
Web 3.0 是否值得存在
這是絕大多數反對 Web 3.0 概念的聲音。他們認為,如今的網際網路已經發展到了幾乎完善的階段,用戶已經習慣了出售數據,習慣了訂閱制度,習慣了這一切後就不願意再進入 Web 3.0 世界。
對此,他們認為 Web 3.0 這個概念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 Web 3.0 階段。從用戶接受的角度來看,Web 3.0 似乎是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因為如今的網際網路已經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是從去中心化以及個人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Web 3.0 有它的價值。但它的價值能多大,需要等待市場去檢驗。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從數字加密貨幣市場角度思考的 Web 3.0 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它的存在是否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等待,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開發者、區塊鏈運營者還是用戶,Web 3.0 不再像 Web 2.0 一樣只需要等待就能享受,只有主動地參與才能夠創造這麼一個真正享受權利和值得旅行義務的新網際網路世界。
關於Web2和Web3的最後思考
最初,網際網路需要先驅和企業開發工具,使網際網路成為大眾可訪問的基礎設施,這些前驅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只要現有的網際網路設計繼續去中心化,我們就會繼續把我們的數據、時間和金錢交給大型科技公司,以換取免費訪問便利產品的承諾。老實說,沒有一種解決方案能包治百病。這需要無數的嘗試、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和技術創新。
當我們接近一個越來越受科技控制的世界時,重要的是我們要重新設計系統,並調整激勵機制以有利於大眾。從現有的網際網路——Web2到Web3——的轉變是一個幾十年的過程,它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與網際網路交互的方式。今天所做的決定和工作將會累加並影響後代。就像DeFi領導的金融革命一樣,Web3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將會逐步推進,然後一下子就全部推進。
圖片:網絡
文案來源:黑白數據協議中心、網絡
本篇內容部分文字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即刪除或對此進行說明。
黑白礦業是黑白實驗室旗下專門從事BTC挖礦和FIL挖礦的機構,黑白礦業已經取得了區塊鏈分布式存儲網絡系統、數據存儲有效性證明系統、DAG結構的數據多重加密系統等多項技術專利及軟著證書,將以集成優勢為Filecoin挖礦提供堅實保障。
通過代碼優化、流程再造等措施構建Filecoin挖礦流水線,確保所有設備資源被充分利用;通過搭建廣域礦池網絡,將各自為政的眾多礦場整合成統一協作的挖礦,將挖礦產能最大化!
黑白礦業礦場規劃遍布全球,已經與多家頂級IDC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將以嚴格的現場管控和全自動化的運維管理持續保障挖礦活動的穩定!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微信號 : HEIBAI-DPC
黑白數據協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