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航天文化 暢遊星辰大海
讓我們一起探秘浩瀚無垠的太空
太空垃圾又可稱為軌道碎片,指宇宙空間中除正在工作著的太空飛行器以外的人造物體。它的來源非常廣泛,如退休的衛星、報廢的火箭助推器以及太空飛行器碰撞過程中產生的碎片等等。
目前地球軌道中漂浮著難以計數的太空垃圾,其中至少有2萬塊大尺寸碎片可在地面進行追蹤,最大的碎片相當於一輛公共汽車,可觀測到的最小碎片與壘球相當,而觀測不到的毫米級以上的空間碎片數以億計,總數高達幾千噸。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國至今發射了6500多艘太空飛行器,廢棄的衛星就有5000多顆,他們的每一個零件隨時都可能成為太空垃圾。
更嚴重的是環繞地球軌道的碎片數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按照這個速度計算,如果不加以清理,那麼近地軌道在300年後就可能被垃圾填滿,那麼,太空垃圾到底對我們有多大的危害呢?
由於太空垃圾一般在高300~45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以每秒7~8公裡的速度運動,而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靜止軌道上,所以每秒3公裡的速度高速運動,根據軌道傾角碰撞時的相對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每秒10公裡以上,因此太空垃圾具有巨大的破壞力。
一塊10克重的太空垃圾裝上衛星,相當於兩輛100千米每小時的小汽車相互碰撞,衛星會在1.5秒內被打穿或直接擊毀。
數毫米大小的太空垃圾,若與載人飛船或國際空間站相撞,會立刻使它們無法繼續工作,甚至會危及到太空人的生命。
更可怕的是雪崩效應,就是每一次太空垃圾的相互碰撞不會互相泯滅,而會產生更多的碎片。
如1986年阿利亞那號火箭進入軌道之後,不久便爆炸成為數千塊小碎片,這枚火箭的殘骸使兩顆日本通信衛星命喪黃泉。
雖然太空垃圾非常可怕,但是好在現在技術也非常強大,各國家都有相應的措施來清理這些太空垃圾。
總之,太空垃圾是不容小覷的問題,清理太空軌道上的垃圾物質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實現,需要工程師、科學家、太空人等等的共同合作。
想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識,記得鎖定海南文旅頻道《逐夢星空》。
13:40 (周四、周日)
16:40 (周四、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