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虎:永不停歇的顧客價值創新,是營銷永遠的主題

2021-02-19 華章管理

華章妹說

12月13日,在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25周年媒體交流會上,《什麼是營銷》作者、科特勒諮詢集團中國區總裁曹虎先生發表了題為《未來25年的營銷,會是什麼樣?》的精彩演講。

他認為:「任何成功的企業不是去適應市場,而是要主動的用創新去創造市場,用營銷實現顧客價值的連接,才能營銷致勝。」

本文為演講全文,乾貨滿滿,建議收藏。以下,Enjoy:

作 者:曹虎

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

祝賀華章25周年,非常榮幸!這是第一次有機會去暢想一下25年這樣一個時間維度我們的營銷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01 市場營銷的演化今天在我們思考25年之後如何看待營銷的時候,我覺得我們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是回顧我們如何走到今天。因為無論是昨天、今天,還是未來,其實都是一條長長的河流在不斷地流淌,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未來也是今天的延展。把時間拉回到1956年,195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的答辯現場坐著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叫科特勒。他對面坐了三個教授,這三個教授是要給他進行博士論文的答辯。一個教授叫保羅·薩繆爾森,另外一個教授叫索羅,第三個教授叫查爾斯·邁爾斯。保羅·薩繆爾森這個教授上來就問了科特勒第一個問題:科特勒先生,請問你是如何看待卡爾·馬克思關於資本和人力創造價值的這樣的學說的,你是怎麼看待的?這是個很難的問題,為什麼?你洋洋灑灑長篇大論,時間很有限。然後你簡單回答,又往往不能夠指出其中要義。當時這個年輕人科特勒先生是這麼回答的:首先,我非常認同卡爾·馬克思關於人力和資本創造價值的學說。但是,真正的價值被決定的時候是消費者經過仔細地比較而選擇掏錢買你而不買他的時候,這個時候是價值被創造、被決定。教授們接著又問了不少問題。三個小時答辯結束之後,保羅·薩繆爾森告訴科特勒先生說,你先出去,我們討論一下。科特勒先生一離開,保羅·薩繆爾森扭過頭對旁邊的索羅長長出了一口氣問,索羅,他通過面試了嗎?索羅說,好像通過了。之後保羅·薩繆爾森出去告訴科特勒先生說,「祝賀你,你過了」。 

這一刻,大家都還不知道,15年後,保羅·薩繆爾森成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在這之後的20年之後,索羅也獲得了經濟學獎,還有查爾斯·邁爾斯獲得了另外一個經濟學界的獎。那個來參加面試的年輕人在20多年之後就成為了被譽為「世界現代營銷學奠基人」,「世界營銷之父」。這個故事為什麼很具有象徵意義呢?這個故事是一個真實的事件,它蘊含著在現代營銷體系當中,在紛紜複雜當中最重要的注釋是什麼。整個科特勒營銷體系洋洋灑灑,今天《營銷管理》已經出到了第15版了,《市場營銷》已經出到第16版了。這六七百頁的書,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呢?其實就是那天他在那個場合的一個回答,什麼定義和決定了價值?是顧客。科特勒先生在多個場合都提到過,說如果我可以被稱為「世界營銷之父」。那麼,德魯克必須被稱為「世界營銷的爺爺」。為什麼?因為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創造顧客,顧客是和企業進行價值交換的。所以,是一脈相承。所以,顧客、顧客價值是整個營銷體系不變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只要人性不變,營銷就不變。所以,25年,250年,500年,2000年,營銷的核心不變——顧客價值。離開了顧客,離開了顧客價值,企業的一切運作都毫無意義。02 不同時代的營銷關注點我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顧客價值是如何在時間的長河當中不斷變遷的,它給我們的營銷帶來了新的關注點,新的可能性。

這張圖給大家非常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從50年代,到現在這個時間維度當中,我們的營銷,我們的顧客價值以什麼樣的方式被關注、被創造?也就是說,不同階段的營銷的關注點。

50年代,談不上營銷,那個時候銷售和營銷的一些知識完全是口口相傳的,那個時代是產品稀缺、消費者過剩的時代。所以,是產品導向。隨著競爭的加劇,我們需要關注顧客,我們需要創造差異化,我們的產品差異本身越來越難做到,所以我們需要在顧客進行細分,圍繞著顧客的需求展開差異化的產品供給。我們需要塑造全新的品牌,用情感的連接,用價值觀的塑造去差異化我們的產品。我們需要數位化,我們需要社交和價值觀導向03 不斷變遷的營銷關注點和新的可能性



圍繞著顧客價值的變遷,我們經歷了營銷從1.0到2.0、3.0、4.0,可以說出很多點零。像科特勒先生,應該是在咱們華章要出他的中文版,就叫做《營銷5.0》。

1.0是滿足顧客的需求;2.0是迎合顧客的心智;3.0是激發人的價值觀;4.0是構築深刻關係。那麼,5.0是什麼?大家可以看這張圖。這張圖加入了管理者,加入了企業家,加入了不同的世代,以及營銷思潮的變遷。04 未來25年營銷的第一個主題——營銷5.0:智能化營銷營銷5.0是什麼?就是我們今天的超越傳統營銷,進入數位化,進入智能化。營銷5.0是通過深度的整合以人為本的技術,以人為本是我們未來25年營銷的主題,我們越來越把過去被當作獵物一般的消費者還原成為豐富的、多層面的、有價值觀、願意互動、願意共創、尋求自己夢想和表達這樣的真實的人。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顧客旅程中創造傳播交付和增強顧客價值,這些技術可以增強人類營銷工作的產能,這些技術包括了很多很多,它們共同構成了《營銷5.0》的基石,這是在《營銷5.0》這本書當中,科特勒開篇的一個簡單的解釋。

我們看一下,在未來25年的營銷當中,有一個不變的趨勢是時間。就是我們今天的技術,數位化和智能技術將會越來越多的和我們管理者,和我們營銷人進行融合,使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我們消費者的需求、欲望、渴望和他的價值。過去我們是要靠搜索,今天我們靠匹配,未來我們靠啟發。就是我們越來越多的機會幫助我們在顧客的整個的購買旅程當中更好地實現交互,更好的預測性的滿足顧客沉浸式的需求。

這張圖左邊列出來了一些關鍵性、通用型的技術,它們不斷在滲透和浸潤到我們的營銷鏈條當中。右側我們高度歸納,簡練總結了一下,一個典型顧客完成一次購買需要經歷的不同階段。我們的技術和這些顧客的購買旅程相互結合之後,可以極大提升我們對顧客價值創造的能力。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人機融合的超頻營銷就成了未來25年營銷當中一個競爭性的常態。也就是說,有些事情需要人去幹,有些事情要通過機器,腦機接口,增強性人類來實現的,使我們的效率、效能和創新獲得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智能化和營銷5.0,就是人文和技術的交匯處構成了未來25年的我們叫做「超頻營銷」,智能化營銷。如果這是25年營銷的第一個主題,25年內我們營銷的第二個主題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越來越會成為從工業資本主義進入到顧客資本主義。它還是圍繞著什麼呢?圍繞著顧客價值展開的。05 未來25年營銷的第二個主題——顧客資本主義:企業在為誰創造價值
如果所有人都能夠承認企業的目的是在於創造顧客,而且大家所有人也都認同我們企業的價值,是我們所有顧客的終身價值之和的淨現值。那麼,大家自然會認同顧客是我們最重要的人。那麼,這麼重要的人,為什麼顧客不能分享企業的利潤呢?為什麼顧客不能從共同創造中獲得額外的收益呢?

在過去我們長期的整個經濟範式當中,實際上是來自於18世紀工業革命出現的資本主義思想範式。也就是我投入機器、廠房、資金,我作為股東,獲得最大化收益是天經地義的。現在我們的思想稍微拓展了一些,說利益相關者進入了管理範疇,他們應該被善待,應該共享收益。但到了最後,你會發現顧客才是最應該分享收益的人。我們能不能圍繞著經營顧客、連接顧客,讓顧客實現參與共創我們的收益呢?從幾年前開始我們就在觀察,真正的那些以顧客為中心型的企業他們是如何實現連接、激勵、經營,從而實現企業最大化的,他們的顧客是如何被激勵的。今天太多的網際網路公司,會展示異常漂亮的數據。比如說,他的用戶增長速會非常快,GMV速度也會非常快。但是,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些企業其實很不健康,不太具備投資價值。為什麼?因為你會發現,顧客增長的比率和它超級粉絲增長的比率是嚴重倒掛的。但是,粉絲是什麼?你的超級顧客,熱愛你的人,你的忠誠顧客,願意到處推薦你的人,這些是叫超級粉絲,這些人是拿錢買不到的。這些人要靠你創造的真實的價值,強力的連接,品牌的忠誠度,他愛你才行。這些人增長速率和你的顧客增長速率,如果嚴重倒掛,你這家公司就是在花錢賄賂顧客,這些顧客拿到便宜之後會離你而去,這種公司,這種數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公司,用戶數增長很高,但顧客保留率非常低,而且顧客獲客成本在升高。想要成為以顧客為中心經營的組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像很多公司在這方面有非常優秀的實踐,他們把顧客參與到公司的利潤分享,把顧客的關鍵性行為認證成為資產創造型的行為,對這些行為的顧客進行追蹤和認證,參與公司的利潤分享池,有很多具體的做法。我們進入到一種全新的思維時代,叫做以顧客為中心的時代,我們的營銷理念也從過去我們希望非常高效地、快速地用網際網路連接,把一個產品賣給更多的人這樣一種工業化時代的思維,變成了今天我們要連接經營顧客,我們要更多地把很多相關的產品賣給一個人。這是一個根本性的範式差別,就是從工業資本主義進入顧客資本主義時代。06 企業的使命在於實現相關社會性目標


我們企業在創造顧客價值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創造社會價值?也就是說,我們新時代的25年來看,我們塑造品牌的新範式會是什麼?我們品牌的新的敘事格局會是什麼?過去我們要塑造一個品牌,和消費者建立強力的連接,我們基本上採取中心化的力量,叫做廣告+品牌形象+明晰定位,這個是OK的,仍舊有效。但是,在今天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品牌塑造的力量不再是單一中心化的,而是去中心化,而是多中心化的。品牌從過去的單一告知型變成了什麼?變成了今天IP化的敘事型,變成今天基於內容的創造型,變成了品牌消費者參與創造的個體表達型。我們每一家企業不僅僅要講述我們品牌自己的故事,我們還要和社會那些主流思潮,和社會事物,和社會的共同關切話題進行掛鈎,把自己企業的簡單經營放入到一個更偉大的、更廣闊的顧客價值創造的格局當中去。科特勒先生提出來叫「品牌行動主義」,這是未來25年品牌敘事的一個主流風格。

什麼叫「品牌行動主義」?就是一個卓越的品牌是那些能夠引領、激發、啟發消費者更好地理解自我,參與社會價值創造的品牌。一個好的品牌不應該是悶聲賺大錢,是應該勇於對社會事物發聲,一個卓越的品牌是那些有自己價值觀的品牌。五年以後,我們今天全球人類當中35歲到45歲這一階段人群數量是最大的,這群人在整個的心理結構,在時間心理學當中來說,他們是高度的「從我到我們」的轉換,叫做社會價值關切性人群。怎麼樣獲得這群人的忠誠,怎麼樣讓這群人喜愛你的品牌,形成共鳴,就需要我們的品牌倡導和他們共同的價值觀,這個有非常多的例子,就是品牌行動主義。一個品牌不僅代表某種情感價值,某種功能價值,某種特別的社會地位,更應該代表我們整個社會潮流,社會思潮的變遷,成為價值觀的創造者、引領者、共鳴者、激發者,和消費者形成最深層次的互動,這樣我們才能吸引最忠誠的顧客。科特勒先生之前有一本書叫《營銷3.0》,這本書裡面列出了180個所謂營銷3.0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品牌行動主義」。他們的願景、使命、價值觀會和社會思潮呼應,這180家公司當中創造的回報率是同期標準普爾指數公司的10倍以上。為什麼?做好事還能賺錢,秘訣在於什麼?在於它塑造了超級顧客忠誠。這個是品牌行動主義。

這是我們總結了,我們認為在未來25年當中非常關鍵的一些營銷理念,這些營銷理念將會幫助我們的企業更好的梳理,在一個超強連接,萬物互聯,智能化營銷時代,我們該如何去理解連接、創造、交付顧客價值。07 如何在市場營銷上致勝未來25年我們的市場營銷該如何去制勝,我們像攀登一個顧客價值的珠穆朗瑪峰一樣,我們給大家提了幾個非常關鍵的建議:

在我們之前的一次談話當中,菲利普·科特勒還有一些建議。

他說我們要應對未來的競爭,首先要管理當下,削減那些對顧客不重要的業務,不創造價值的業務,聚焦到我們當下最重要的,最有利可圖的,增長最快最能夠創造顧客價值業務當中去。同時,我們要選擇性地失憶,也就是開發高可信的產品,擁抱機遇,探索爆發式的增長,優選我們的業務。最後,我們要創造未來。我們在整個社會、技術、世代、人口結構的變遷之下,我們看那些大格局,大未來在哪裡?在戰略方向上進行變革。

無論技術如何變化,無論我們的媒介如何變化,營銷不變的是什麼?是顧客價值。有一家企業,這家企業是做膠捲的,柯達也是做膠捲的。你會覺得這家企業應該隨著數位相機,隨著手機的出現,像這種做膠捲的企業就沒有生存的可能性。但是,實際上這家企業經歷這麼多年,它的生存非常好,它已經成為在當今世界當中,在醫學影像系統,在抗衰老產品、美容產品相關領域的翹楚,全球排在前三位。它沒有因為膠捲市場的衰退而衰退。這家企業是什麼呢?這家企業就是富士膠捲。這家企業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故事?是真正成功的企業需要不斷的適應自己,主動創造全新的市場,圍繞著顧客價值而展開你的技術,你的商業模式等等這樣的變遷。所以,永不停歇的顧客價值創新是我們營銷25年,以及未來不變的主題,任何成功的企業不是去適應市場,而是要主動的用創新去創造市場,用營銷實現顧客價值的連接。08 菲利普科特勒隆重推薦《什麼是營銷》
最後,今天我也推薦一本書,這是華章出的書,疫情期間我難得的在家裡待了4個月,把這本書整理完成,叫做《什麼是營銷》。這本書我強烈建議大家可以有空讀一讀,坐三趟飛機,北京飛深圳,就可以讀完。

今天我們太多太多的書會告訴你很多當下非常熱門的這些技術,各種各樣的技術、私域流量、 IP塑造。這些經典理論都對,但怎麼解決現實問題?另一方面,我看了很多技能型的書,教我怎麼做流量的,怎麼做私域的,自然做爆款、短視頻的,等等很多。但是,這些東西為什麼別人用那麼好,我一用就是錯的,中間缺了一層,就是你要理解經典理論的模型如何放入到具體情景當中去解決問題。這些新時代的工具它如何納入到我們整個營銷系統方法論當中的。所以,在這本書中,我們試圖通過科特勒諮詢的實踐來回答營銷到底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去思考STP,我們該如何去應用4P,我們今天的私域流量,我們今天的顧客經營,它在我們的4P當中,在我們的渠道管理當中,在我們品牌塑造當中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如何發揮作用?這本書我認為是可以幫助大家承上啟下,讓你變得特別專業,而且激發你對營銷的極大的興趣,營銷是特別有興趣的事情。我每天早晨都盼著天亮,為什麼?因為天亮之後可以和客戶溝通,可以工作。我最討厭的是什麼呢?就是放假。一放假的時候,和顧客不聯繫了,感覺營銷沒有價值了。我的工作涉及到營銷,涉及到為別人創造價值,營銷最核心的,用一個詞總結是什麼?就是「利他」。我們怎麼去利他?只有讓自己不斷地強,只有讓自己不斷地更有能力,才能真正是利他。我的人生有一個座右銘,叫做「人生是一個承諾,讓我們實現它」但後來我發現,這句話和營銷的理念是高度相關的,營銷何嘗不是我們對顧客的一個價值承諾呢?我們的營銷人員,我們的企業者,你做的所有的工作,歸根結底就是調動一切資源實現我們對顧客的承諾。所以,對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的,人生是一個承諾,是對我們的顧客,對我們愛的人,愛我們的人的承諾。讓我們不斷地通過學習營銷,通過學習營銷的理念啟發自己,不斷的實踐它,讓我們更有能力實現我們對我們愛的人,對我們顧客的承諾,謝謝大家!

本文整理自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25周年活動演講。華章管理(ID:hzbook_gl)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繫授權。

推薦語:顧客多變,擊中需求全靠運氣?那是你的營銷思路不對。

科特勒諮詢集團中國核心團隊寫作的這本書可視為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體系」的中國實踐版,旨在幫你構建系統的營銷思維和方法。

相關焦點

  • 探尋以色列永不停歇的冒險和創新的原動力
    訪問以色列創新產業,探尋文化之地,DLD特拉維夫創新節近距離感受創新活力,帶你走進千年猶太文明,探索以色列永不停歇的冒險和創新的原動力,找尋產業借鑑與合作機會。用戶可以使用多種Wix開發的第三方應用程式添加相應功能,如:社交插件,電子商務,聯繫方式,電子郵件營銷,社區論壇網站。它使用免費增值商業模式,收入來自於升級服務。  #金融科技#
  • 科特勒《營銷管理》中揭示的營銷底層邏輯是什麼?科特勒諮詢集團官方回答!
    近日,總裁讀書會節目邀請了科特勒諮詢集團全球合伙人、中國區總裁曹虎為大家解讀了《營銷管理》這本經典著作,曹虎用幾個公式解析了這本書涵蓋了營銷亙古不變的底層邏輯。他領導科特勒諮詢中國公司提供市場戰略和品牌戰略諮詢服務,服務的企業超過120家,他將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寫作成書,主要著作有:《什麼是營銷》《數字時代的營銷戰略》《金星上的營銷》等,他就是科特勒諮詢集團中國區總裁全球合伙人曹虎。曹虎: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來自科特勒諮詢集團的曹虎,今天想給大家分享。
  • 曹虎:Z世代茶品牌的崛起機遇
    本文整理自曹虎博士在「品牌的力量」——茶行業影響力大會暨第二屆茶產區創新論壇以Z世代茶品牌為主題的演講:曹虎中國區總裁科特勒諮詢集團(KMG)(中國)合伙人,中國區總監。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學士,加拿大渥太華大學MBA,美國加州大學UCLA營銷學博士。
  • 斑尾塍鷸:永不停歇的飛行
    有那麼一些鳥兒是永遠的旅行家,它們從我們的上空掠過,即便稍事停留,不久又杳無影蹤。它們從哪裡來?要飛到哪裡去?是什麼令它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它們的旅途又是怎樣的?讓我們回顧一位旅行家的旅程,來窺探一下它們的生活吧。
  • 營銷高管沙龍 創新營銷:塑造卓越企業價值的秘籍
    現代企業的基本職能只有兩項:一是營銷,一是創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公司領導者,您是否明晰:● 哪些方面的創新能夠幫助您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出奇制勝?● 如何影響公司管理層接納創新營銷戰略並達成共識?● 如何引領變革,實現不同部門間高效協作從而將創新營銷戰略真正落到實處?● 如何重塑企業文化,將創新思維長久植入公司基因?
  • 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顧客價值主張
    所以,這其中就包含了企業是通過創造一個具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並且通過適當的管道把這個價值傳遞給目標客戶,最後產生可以獲利的正向現金流,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才是商業模式的定義。綜合這兩位學者的說法,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裡面,必定存在著一個顧客很想要的價值元素,這個價值元素可以解決顧客的痛點、解除顧客所遭遇到的難題,因此,顧客願意付出相對的金額來購買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
  • 科特勒《市場營銷》第17版:公司戰略與營銷戰略:合作建立顧客契合、價值與關係
    討論目標關於星巴克故事的簡短討論將有助於鞏固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全公司營銷戰略,並在必要時對其進行改進的重要性。這個主題在第一章開始,並將在第二章繼續。它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審視公司的總體戰略和使命,以及它們與營銷戰略和活動的關係。最後,星巴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以說明公司如何在建立顧客關係和品牌社群方面採取新方向。星巴克幾乎一直專注於品牌體驗。
  • 網絡直播內容價值感知與顧客契合
    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以及消費者話語權的回歸,更好地傾聽客戶、拓展品牌體驗、協同利益相關者並與之共同成長成為市場營銷的重點。科技進步使市場營銷正在向以體驗為核心的分享式參與營銷轉變。組織目標從關係營銷發展到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引導顧客契合,以獲取有利可圖的消費者忠誠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1]。
  • 商業模式九塊畫布|顧客區隔與顧客價值主張
    顧客區隔傳統的客群定義會以年齡層、收入、居住區域來做劃分,而破壞式創新大師克裡斯汀生主張從顧客心中的待完成工作(Jobs to be done),簡而言之,顧客是「僱用」商品和服務來完成他們心中的待完成工作,而不是需要商品本身,也就是說,我們不是真的需要一臺手機,而是「僱用」手機來協助我們隨時向外溝通。
  • 「顧客永遠是對的」不只是一句口號
    顧客的反饋若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其的消極情緒必會擴散到其周圍的人,影響周圍的購買傾向,根據每個人影響250個人的原理,企業損失的市場份額將是巨大的。若顧客對於的產品或服務吐槽都沒有心情之時,你的企業前進的腳步也宣告了結束。  二、客人永遠是對的是服務者處理問題的準則。
  • 顧客終身價值報告
    Criteo調查了英國100位營銷人員和2,023位消費者,並發布了報告「顧客終身價值」,以了解在提供忠誠度方面,市場營銷測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消費者希望從品牌獲得什麼。報告顯示,100%的受訪營銷人員知道「顧客終身價值」(CLV),其中超過1/3完全了解該術語及其內涵(34%)。但是,在實施這方面營銷時也會出現挑戰。93%的企業正在測量CLV,其中69%認為他們可以做得更好。數據是問題的核心,它是解鎖消費者洞察的鑰匙,但是收集恰當的信息並成功應用仍然是至關重要的挑戰。
  • 為「顧客導向營銷」重新定位
    為了留住顧客、維持強勢競爭力,「服務」及其質量就必須瞄準顧客需求和他們的價值認知,也就是要設計一個以顧客為中心的、高度協調性的整合營銷組合(請參閱圖1)。  圖1: 整合營銷組合類似這樣的經理對顧客的表面功夫也許做得很到位,任何對顧客的承諾或讓步都不是問題,但可能一轉身就忘得一乾二淨,或將承諾、讓步成為心中永遠的秘密。毫無疑問地,公司和營銷經理當然可以一方面對外大聲的宣稱他們是以「顧客第一」為理念的,另一方面照舊我行我素。換言之,對外的形象是可以塑造的,但骨子裡卻是「利潤導向」的操作手法。
  • 陳春花:真正影響企業持續成功的是「顧客價值」
    早在1960年,西奧多·裡維特在其影響深遠的《營銷近視症》中就提出顧客導向。裡維特認為許多大量生產的組織錯誤地採取了「產品導向」而不是「顧客導向」,為此他寫文章傳達的關鍵信息之一就是,如果企業從提供大量製造的產品的做法,轉向滿足顧客的真正需求,那麼企業進入市場的方向就應該有重大的改變。
  • 700個4G營銷策劃方法案例:營銷策劃不是為打敗競爭對手,而是讓顧客持續購買更多
    營銷策劃和品牌策劃的區別營銷策劃更注重裡子(利潤),品牌策劃更注重面子(形象);如果品牌策劃是大樓的框架和外表,營銷策劃就是裡面的磚塊和水泥,老闆和營銷總監永遠沒有產品同質化這回事  營銷策劃書中何法、預算以及預測是營銷策劃書策劃書區別於營銷計劃書和其他報告的三個最顯著的特徵。營銷策劃書不易與營銷計劃書混為一談營銷策略「應從經營的最終結果,即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對待整個經營。經營的成功並不取決於生產商,而是取決於顧客。」
  • 陳春花:10年以降,我為什麼堅持說「顧客價值」?
    「顧客價值」是陳春花教授10年來一直秉持的理念。重要的是,在一片創新的呼聲中,她堅持將這個詞彙帶到了營銷的「下一個10年」。
  • 【新營銷】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營銷:讓顧客自己找上門的營銷策略
    什麼是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營銷)?  Inbound Marketing,又叫集客營銷, 是讓顧客自己找上門的營銷策略,是一種「關係營銷」或是「許可營銷」,營銷者以自己的力量掙得顧客的青睞,而非傳統廣告方式去拉顧客。
  • 「營銷星球—數字營銷增長星系圖」產品星球深度解讀(附能力測評)
    2020年8月25日,中國快消品大會平行論壇 《營銷5.0:快消品價值營銷新機遇》,科特勒諮詢集團全球合伙人、中國區總裁曹虎正式發布了「營銷星球
  • 營銷迭代 全屏實力 | 2019跨屏時代在途場景傳播創新發展峰會圓滿落幕
    11月30日,永達傳媒主辦的「2019跨屏時代在途場景創新發展峰會」在中國烏鎮舉行。此次峰會以「營銷迭代 全屏實力」為主題,旨在共同探索高鐵媒體發展新方向,引領行業實現新突破。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梅建平發表了主題為《宏觀經濟的幾個重要趨勢》的演講,他從大數據角度出發,結合人口結構、城市經濟結構以及貨幣發行等多個方面,全面分析了當前消費系統,並指出行業存在的消費升級機會。 他指出,中國目前人口老齡化加速,但是品牌年輕化的腳步不能停歇。
  • 老師,請收下這封溫暖的信《21世紀,永不停歇的鈴聲》
    不管這聲音何時響起,這「鈴聲」永遠是孩子們快樂的音符和歡樂的號角。     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我始終相信:一提到鈴聲,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朝氣蓬勃的校園。因為,那是多少人的回憶,那是每個人曾經的年少時光啊!
  • 【管理評論】技術與創新管理|產品創新社區不同級別顧客的價值共創行為研究——以MIUI社區為例
    產品創新社區不同級別顧客的價值共創行為研究——以MIUI社區為例Research on Value Co-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