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Pokémon GO》今年夏天剛剛開始入侵世界各地的辦公室,但將遊戲與工作相結合的趨勢卻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
在勞工權益保護較完善的法國,上班抓精靈依然有風險。勞動法專家Thierry Vallat內容表示,若上班時僱主發現員工玩Pokémon,那麼可以以未盡工作義務為由警告或開除員工。
不過,美國的情況似乎不大一樣。在曼哈頓中城的時髦辦公室裡,一群年輕女士邊笑邊興致勃勃地討論著什麼,但在整個過程中,她們的雙眼卻緊盯著各自的手機。「你們其實應該去布萊恩花園的噴泉那裡看看。」其中一人說,「那裡很容易捉到大嘴蝠。」另外兩位女士拿著手機向窗外看去。這是社交媒體營銷公司Socialfly日常工作的一部分。「Pokémon GO提振了辦公室士氣。」史蒂芬妮·卡婷(Stephanie Cartin)說,她4年前與別人共同創辦了這家公司,目前的12名員工恰好都是女性。
「她們只玩這一款遊戲。」卡婷說,「我們不在意她們在辦公室裡玩遊戲。她們都很努力,工作也都完成了。她們還通過頭腦風暴會議幫助客戶將口袋妖怪的角色整合到自己的營銷方案中。」
儘管《Pokémon GO》今年夏天剛剛開始入侵世界各地的辦公室,但將遊戲與工作相結合的趨勢卻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伊森·莫裡克(Ethan Mollick)表示,很久以前的壁畫證據顯示,古埃及的工人會將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變成一項體育活動。
「他們分成不同的隊伍,並給隊伍起了類似於『孟卡拉的酒鬼』這樣的名字,然後通過比賽看誰搬的石頭最多。」他說,「勝利的一隊可以額外獲得啤酒。」
遊戲似乎早就成為了一種在工作中調動積極性和增強趣味性的方式。莫裡克表示,增強現實幾乎可以算是「遊戲化」的最終目標。「遊戲化」的意思是:「工作很無聊,遊戲很有趣。所以應該把工作變得更像是一場遊戲。」
通過遊戲讓所有人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這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經過了一系列實驗後,莫裡克和他的同事南希·羅斯巴德(Nancy Rothbard)卻發現實際情況遠沒有這麼簡單。
他們將銷售人員分成三組:其中一組在達到銷售目標後便可觀看一段體育比賽的視頻片段,另外一組只能看到簡單的積分表,第三組則不會看到任何內容。他們發現,遊戲可以極大地影響玩家的工作感受,但不喜歡的人卻會感受到極其負面的影響。
這正是賓夕法尼亞梅西赫斯特大學副教授克裡斯坦·維頓(Kristan Wheaton)所觀察到的第一手現象。他為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等機構設計了學習遊戲,他本人也是一名資深遊戲玩家。他表示,《Pokémon GO》除了證明增強現實技術的實際效果外,還有很多重要意義。「它還鼓勵人們站起來四處走動。這款遊戲應該整合到所有公司的健康項目中。」但這款遊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自願參與其中,而所謂「強制性娛樂」卻無法起到作用。但維頓還是認為,以遊戲為基礎的學習對所有組織都十分重要。
「我們知道,所有的千禧一代玩過視頻遊戲。」維頓說,「根本沒有回頭路。」但無論年齡或興趣如何,並非所有人都喜歡相同的遊戲。有的人喜歡跟別人或電腦對戰,還有的人喜歡探險,或者沉浸在虛擬世界中。
維頓表示,如果想要在職場或其他環境中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遊戲就必須能以不同的方式運行,或者要實現相同的目標。例如,在得州奧斯汀的搜尋引擎優化公司Geek Powered Studios,面試者必須玩一局《Super Smash Brothers》,這是任天堂開發的另外一款以口袋妖怪為主角的遊戲。雖然面試官不太看重輸贏,但應聘者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卻是決定是否錄用此人的重要因素,因為這可以展現出一個人如何與未來的同事相處。
該公司創始人吉列爾莫·奧迪斯(Guillermo Ortiz)表示,這款遊戲已經成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他們的20名員工幾乎每天都會玩這款遊戲。事實上,該公司的應聘者在招聘過程中不止要玩這一款遊戲,還要在《Besieged》的前兩關中展示他們建造中世紀戰爭機器的才能。「我們發現視頻遊戲玩家往往具備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這往往也是數字營銷人員所必備的技能。」 奧迪斯說。
但莫裡克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視頻遊戲的力量。他表示,2011年,人們在《憤怒的小鳥》上花費的時間達到110億小時。「相當於每天建造一個巴拿馬運河。看看《Pokémon GO》……它能讓人們走出門去步行好幾英裡。」「這證明了遊戲的另外一種力量,但很多企業尚未真正對其加以利用。」(BBC中文網)
編輯:海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