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深圳同城"2000萬深圳人都關注!
· 用 心 · 發 現 · 深 圳 · 精 彩 · 城 市 · 生 活 ·
超級月亮你可能見過
月全食你可能也見過
那麼「超級月全食」你聽過沒?
明天,5月26日
年度「最大的滿月」將會遇上「月全食」
形成所謂的「超級月全食」
成為夜空「最閃亮」的天象
「超級大月亮」遇上月全食
你不準備看看嗎?
超級月亮,即是月亮最圓(望)和月亮距離地球最近(月亮過近地點)兩者幾乎同時出現在一起的天文現象。在觀測條件較好的情況下,人們可以肉眼看到視直徑較大、且較平常明亮的月亮。
根據天文精準推算,5月26日9時49分44秒,月亮運行到近地點,地月距離僅為357311.21千米,滿月視直徑達到全年最大的33.5角分,甚至比任何時候的太陽視直徑都要大。同一天的19時13分43秒,太陽、地球和月球將會排成一條直線,從而發生月全食。兩者(最圓和最近地球)的時間相差僅9個多小時。通常,上述兩者(最圓和最近地球)的時間相差少於24小時,都可稱為「超級月亮」。喜歡觀測天象的小夥伴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觀賞和拍攝時機。
當月亮、地球、太陽三者在宇宙中的位置成一直線,地球的影子將月亮擋住時,就會發生月食,部分擋住時發生月偏食,全部擋住時會發生月全食。小編從深圳市天文臺了解到,5月26日,將發生今年唯一一次月全食,深圳地區可見帶食月出。
另外,從月亮進入半影到離開半影,總共時長約5小時5分鐘,從初虧到復圓的時間約為3小時8分鐘,月亮完全位於地球本影中僅持續19分鐘。
半影食始16時46分、初虧17時45分、食既19時09分、食甚19時19分、生光19時28分、復圓20時53分和半影食終21時51分。
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紅月亮 深圳市天文臺 攝
據介紹,由於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各種顏色的光線混合成的。當太陽光經過地球上的大氣層被折射到地球背後影子裡去的時候,它們都受到大氣層中極其微小的大氣分子的散射和吸收。紅色的光線波長比較長,受到散射的影響不大,可以通過大氣層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後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時,公眾看到的月亮是暗紅色的,即所謂的「紅月亮」。根據月全食的成因,其實,每次都是「紅月亮」,只不過,在地平線的時候,「紅月亮」相對明顯,高度較高的「月全食」,「紅月亮」相對沒那麼明顯而已。
當天月亮將在9時50分過近地點,並在同日19時14分滿月,滿月時距離地球約357460公裡為全年最近,當晚的滿月將是全年最大。而此時正是全食階段,因此我們能看到一輪又紅又大的月亮本次月食全食階段開始於19時09分,而當天是19時01分日落,僅隔8分鐘,我們有機會在天空尚白的情況下看見全食階段的紅月亮。2018年1月31日在瀋陽盛京大劇院拍攝的「月食項鍊」照片。(遼寧天文愛好者-孫建鑫供圖)5月26日,深圳月出時間約為18:57,出地平方位角約:113°(東南偏東),拋開天氣的因素,由於這次全食時高度較低,深圳地區想要完美地看到月全食,一定要選擇東至東南方向,無遮擋、視野開闊的地方。
同時,月出後12分鐘,即進入最精彩的全食階段,因此建議在月出前就提前到達觀測地點,估算好月出方位,靜待月亮的出現。
觀看月全食裸眼觀看即可,但本次全食發生時,月亮較暗,加上天空尚亮,藉助雙筒望遠鏡或相機長焦鏡頭觀看,會更容易看到低空的紅月亮!如果想要記錄下這美麗的時刻,這裡提供一組參考曝光組合:感光度ISO1000,光圈F8,曝光時間2秒,拍攝者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同時為了避免手持晃動而導致拍攝畫面模糊,請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或手機進行拍攝。5月26日,深圳天氣預報為多雲、有分散陣雨,天氣較為不穩定,大家可能要在雲縫之間觀賞超級紅月亮了。5月26日18時,深圳市天文臺將在各大媒體平臺對本次超級月全食進行網絡直播,關注深圳同城公眾號,當天在微信對話框發消息【月全食】獲取各平臺直播間觀看入口。
直播期間參與直播話題,就有機會被小編抽中給與深圳市天文臺公眾開放日免預約資格哦!很可能答出主持哥哥的一個問題就能獲得哦!
深圳市天文臺將聯合深圳市天文學會舉辦主題為「影中之月」的月食攝影比賽,參賽作品內容僅限5月26日當天的月食,比賽獎品豐盛哦,包括攝影雲臺、望遠鏡等。
比賽具體細則請查看:
主辦單位:深圳市天文臺
協辦單位:深圳市天文學會
承辦單位:深圳市一思佛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攝影協會
所有有意記錄和分享當天月食美景的人均可投稿,投稿數量不限,但各組別同一位參賽者僅可獲獎一次。
主題「影中之月」,反映2021年5月26日當天月食的照片或視頻,全國範圍內拍攝的均可投稿。
視頻組:不限器材,參賽的短片格式為MP4,解析度不低於720*480,不高3840*2560,時間長度不短於10秒,不長於180秒。
照片組:不限器材,照片格式為JPG,解析度為300dpi,長邊不超過6000像素,大範圍全景圖的長邊原則上不超過10000像素,提供的照片請保留Exif信息,作品可以在不違背科學性的前提下進行必要、合理的後期處理,請在作品介紹中簡要而清晰地描述拍攝和後期處理方法。
創意組:不限器材,不要求符合科學性,可進行藝術創意自由加工,但作品內容必須反映的是5月26日月食,投稿作品格式為JPG。
1.參賽作品拍攝時間:2021年5月26日,參加過其他攝影比賽的作品可以參賽。
1.使用公開遠程天文臺(如itelescope)拍攝的照片不得參加本次大賽。使用自建遠程天文臺拍攝的照片可以參賽。
2.不得使用專業天文臺或者研究機構的數據(如ESO、Subaru、HST)來構建參賽照片。
3.參賽作品可以在不違背科學性的前提下進行必要、合理的後期處理。請在作品介紹中簡要而清晰地介紹拍攝和後期處理方法。針對某張照片的後期處理是否合理的判斷由專家評審團給出。創意組不受此限。
每組別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共18名,每位參賽者同一組別僅可獲獎一次。
獎品:一等獎:一思佛攝影旋轉雲臺1臺
二等獎:星座鏡1具
三等獎:雙筒望遠鏡1具
以上獲獎者都可獲得深圳市天文臺夜間觀測機會一次,可使用天文臺專業望遠鏡進行觀測及拍攝,並由天文臺提供觀測當晚住宿。
另設優秀獎100名,可獲得深圳市天文臺公眾開放日免預約參觀一次。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2021月食比賽-投稿者姓名。
投稿作品文件名格式:投稿者姓名-投稿組-作品標題
示例1:
作品文件名:張某-照片組-射電望遠鏡.jpg
作品說明:VLA藏身於新墨西哥州的荒原中,周圍荒無人煙,但正好給了一片純淨的天空,在大月亮的情況下,還是能看到銀河。
拍攝地點:美國新墨西哥州。
拍攝參數:D810a,適馬20F1.4,iso1600,f2.8,10秒,單張。
後期處理:使用PS對照片進行色階、亮度的處理。
示例2:
作品文件名:張某-照片組-河邊月食.jpg
作品說明:晚飯後散步河邊,偶然見到天上月亮不完整才意識到原來正發生月食,於是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時刻。
拍攝地點:深圳某小區河邊。
拍攝參數:XX品牌手機,XX攝影app,自動拍攝模式。
後期處理:無處理,手機app直出。
投稿郵箱:astrophoto@szas.com.cn,因郵箱容量有限,參賽短片和較大的圖片請使用「超大附件」或「文件中轉站」等功能發送!
2014年10月8日重慶月全食,拍攝者:周雁南
如果採用拍攝星軌的方式拍攝月全食,除了能記錄到月球運行的軌跡,還能記錄到月全食的光度連續變化。拍攝月軌最好選用廣角鏡頭,並且要估算好月食開始到結束時月球的位置,才能將鏡頭位置調整好,以便在同一影像內紀錄下整個月食過程。
圖像來源:Zarcos Palma(APOD)
與月軌攝影類似,都是固定機位攝影,但曝光參數會根據月食的階段不同而做相應調整,使得每張月球都得到正確的曝光,通常每張照片之間會相隔一個固定的時間。間歇攝影主要反映的是月食各階段月球的狀態以及運動軌跡。
圖像來源:Elias Chasiotis(APOD)
如果想拍出本次超級月全食的意境,最好就是使用長焦鏡頭來拍攝。長焦鏡頭可以將月球放大,特別是配合上有趣的地景,將會得到一張特別優秀的月食照片。
2019年1月26日月全食的地球本影 圖像來源:Antonio Finazzi(APOD)
拍攝月食時候的地影(地球本影)是月食攝影中一種比較有趣的類型,這種攝影通常會使用長焦鏡頭,同時需要用到赤道儀,利用赤道儀的追蹤抵消地球自轉所造成的星月移動,隔數分鐘曝光一次,最後進行軟體合成。這種攝影類型主要是反映月球進出地球陰影的景象,並且可以顯示地影的大小與位置。
2018年7月28日拍攝的月全食照片(南京天文愛好者-戚浩存供圖)
如果錯過本次月全食
下一次,我國境內可見的月全食
要等到2022年11月8日
再下一次,則要等到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