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5G峰會大咖「雲」對話   鄔賀銓、黃宇紅這麼看5G前景

2021-02-25 科技新觀察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2020年搜狐科技5G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受疫情影響,為避免多人線下聚集,本屆峰會藉助搜狐視頻直播互動技術,邀請嘉賓以「視頻分屏連麥互動直播」的方式「同臺」論道,共同探討分享最前沿的5G技術與應用。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致辭

張朝陽在致辭中介紹,去年的5G峰會從應用角度討論了5G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比如網際網路服務、數字娛樂、遊戲、電商、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教育等行業。一年過去了,5G離人們更近了,疫情則更加速了5G的發展,讓人們即使不在現場也能更充分地交流協作。今天的5G峰會就是帶寬不斷加強提升、各種應用發展實現的場景展示,有些嘉賓不方便來到現場,但視頻直播、分屏技術使得線上線下結合的活動能夠進行,並成為非常完美的應用。

5G不僅減少延時還確保可靠性

千元5G手機將在年底出現

技術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峰會上午首先聚焦「5G技術」議題,從技術趨勢、基礎建設與應用、產品打造等產業鏈不同維度來做深入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發表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作了題為《5G載物上雲 融智賦能增效》的主題演講,鄔老強調了「5G與上雲」之間的緊密聯繫。他表示,因為虛擬實境、增強現實、車聯網以及遠程醫療工業生產線上的機器人都需要快速響應。因此,需要把一部分雲的能力下沉到最靠近用戶終端,同時靠近數據產生的源頭,真正用邊緣雲處理一些跟數據敏感的業務。不僅僅是減少延時,減少帶寬需求,同時也確保了可靠性。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髮表演講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5G是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甘斌表示,全球已經有超過7000萬的5G用戶,預計今年年底將有超過500款終端、超過2.5億的5G用戶。年底,5G的千元手機將出現。

高通全球副總裁侯明娟發表演講

高通全球副總裁侯明娟認為,可以把5G理解為電力、網際網路或者蒸汽機那樣的賦能技術,它是泛載的,是無處不在的,可以全面改變每一個物件以及做事情的方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始動力,對網際網路、工業、汽車等行業發展都會帶來改變。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認為,當前加快新基建投資對中國經濟來說有兩重經濟含義:有助於短期增長和重振長期增速。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湧發表了題為《5G應用發展 促進未來生長》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對於5G時代來說,5G商業模式的創新包括以客戶為中心、堅持以應用為場景,堅持開放合作等幾個關鍵,堅持新型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5G帶來全新傳播形態落地可能性

搜狐在5G時代聚焦價值傳播

技術要藉助商業化才能落地開花,而商業化必然要融合當前經濟形勢的大勢,才能借勢起飛。峰會下午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媒體、娛樂、辦公、教育、醫療、無人機、自動駕駛等多個5G應用領域。

搜狐網副總編輯晏成發表演講

搜狐網副總編輯晏成稱,搜狐是5G時代媒體賽道上的一名選手,正不斷革新產品內容與表現形式,發力直播、視頻、帶貨等業務,聚焦價值直播,讓媒體影響力更鮮活。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旗表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有「三硬」和「三軟」,硬體設施是雲網端的設備,加上軟體和工業大數據、工業人工智慧,形成了硬軟整合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發表演講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從傳媒角度解讀5G傳播,他認為,5G高速率的傳播,必定帶來傳播領域的兩個革命性改變:促進了傳播的泛眾化時代到來,帶來了全新傳播形態落地的可能性。

新東方OK智慧教育創始人賈雲海認為,把學習搬到線上真正讓數據發揮重要作用,5G把雲端和終端有效地聯合起來,就把最後一公裡突破了。騰訊互娛品質管理部總經理、雲遊戲GameMartix負責人荊彥青表示,5G網絡高帶寬、低時延、低抖動的優勢,將促使我們更便捷地推動「上雲用數賦智」,數字娛樂行業將以產業網際網路為依託,進入更高級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IBM大中華區Watson Health總經理李少春解讀如何用更好的連接打造智慧醫療,表示需要四個重要要素:深入醫療行業專長、數據的分析能力、數位化的醫療洞察、安全的可信和合規。印象筆記董事長兼CEO唐毅解讀5G的科技賦能,他認為5G將提升在線辦公的整體體驗效果,以及從本質上把在線辦公更貼近企業真正的生產本質。

啟迪遠度無人機副總經理史聖卿發表演講

啟迪遠度無人機副總經理史聖卿認為,5G技術可以更加輕鬆地實現上千架無人機的連接,狀態同步、信息同步可以完全實時。5G時代所有無人機在空中飛行可以同時與地面互動。中智行技術副總裁張振林解讀了無人車主要解決的問題還是交通問題,這主要靠安全、高效、經濟三個方面。

首次採用視頻分屏連麥互動直播

論壇嘉賓線上線下「雲」論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峰會的論壇環節「新商業與5G」和「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應用展望」中,搜狐採用了「視頻分屏連麥互動直播」技術,相繼邀請10位嘉賓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互動直播。

「新商業與5G」論壇嘉賓互動

在「新商業與5G」論壇中,多點Dmall合伙人任中偉、貝殼找房如視事業部運營總經理鄭深圳、有贊新零售學院負責人閆冬、本來生活全國運營總經理卞寧、京東物流2025實驗室負責人者文明「雲集會」,探討新零售遇上5G後的發展機遇。

「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應用展望」論壇邀請了五位來自自動駕駛產業鏈不同環節的重磅嘉賓,共同探討5G對自動駕駛起到的加速度作用。中智行技術副總經理張振林、高德地圖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江睿,以及線上嘉賓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張程、大陸集團自動駕駛及安全事業群未來解決方案及戰略規劃部中國區負責人徐弢、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從各自領域出發,談了5G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影響。

「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應用展望」論壇嘉賓互動

從現場效果來看,視頻延時低,人像清晰,無明顯卡頓,兩場分屏互動直播技術穩定。「我們在見證一個歷史,這是技術上一個小的突破。這是一個關於物流電商的論壇,嘉賓們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感覺在現場一樣,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現場和大屏幕上的人實現無延時互動。」張朝陽稱,如果再延伸一下,加上VR、三維等技術,就可以實現多種實時場景,即便遠在天涯海角也可以充分交流,就如同在現場一樣。

博覽5G技術應用發展,感受5G時代到來。感謝中國移動對搜狐科技5G峰會的大力支持。

更多資訊戳閱讀原文。進入「2020搜狐科技5G峰會」專題報導。

相關焦點

  • 5G演進峰會 | 推動5G發展,科技與產業缺一不可
    在5G演進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表了「著力應用開發,改善5G生態」主題演講。他表示,5G的應用開發腳步,要和關鍵性能進一步對齊。當然,僅依靠手機處理能力支持VR應用仍有不足,還需要雲邊端協同。鄔賀銓強調,當前產業界正在針對網絡部署與應用場景需要開發更多實用技術,並形成標準化,以網絡生態激發業務生態,「5G一定會出現我們現在還想像不到的新業態!」
  • 2019年搜狐財經峰會明日啟幕 李兆前、單霽翔等大咖「坐而論道」
    作為國內領先的門戶網站,搜狐網及搜狐財經始終在關注和報導中國企業及中國企業家的動態和故事,見證他們的進步與創新。11月 13 日,搜狐將在北京舉辦 2019 年搜狐財經峰會,聚焦」企業向上的力量」。聚焦全球經濟與中國發展財經大咖分享企業管理經驗本屆搜狐財經峰會邀請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兆前、北大滙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黃益平、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等
  • 【11月13~15日活動】咖咖對話:聊光通信企業的發展之路
    5G光承載網的市場與技術峰會將於11月14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三層會議廳2隆重舉辦,在第五屆武漢國際光谷論壇期間,光纖在線特別策劃的「咖咖對話及新品發布活動」將於2019年11月13~15日在光纖在線打造的光通信聯展區隆重舉辦。
  • 中國移動研究院黃宇紅 | 5G技術演進:共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在23日下午的「5G演進峰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髮表了《5G技術演進:共創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主題演講,介紹了中國移動對於5G演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實踐。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5G SA精品網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初步實現了覆蓋廣泛、技術先進、性能卓越、資源高效、網絡可定製目標。
  • Hello 5G,我來了!中國電信花樣玩轉5G logo!
    網際網路上突然興起一陣 5G logo設計之風各種設計真是創意滿滿中國電信 Hello 5G logo設計傳統文化與藝術結合的漫畫、手繪、剪紙真是腦洞大開搜狐平臺參與入口連結:https://sohu.intersico.com/2019/chinatelecom/hello5g?
  • 科技前沿 | 鄔賀銓院士:5G技術影響智聯網的關鍵點
    鄔賀銓將這樣的大數據量的傳輸比喻為搬家:「如果點快餐,我們可以找外賣小哥來送;但是如果搬家,我們並不會請數百上千位快遞小哥來做這樣的工作。」所以5G需要在傳輸層做改進,需要有在不同層次的多種轉發單元,以適應不同規模的業務流。即不僅可以在路由器中做IP包的交換,還需要能夠在交換機、交叉連接點層上做交換。根據業務模塊數據量大小,選擇不同交換方式。
  • 蘋果又有大動作!iPhone11不降反漲,中國院士卻早已看破其中緣由
    畢竟華為現在的發展勢頭非常大,即便是在被打壓的情況下,也依舊能夠完成自身的迅速發展就拿蘋果系列之中的iPhone11這款手機來講,這款手機是2019年發布的,可是最近這段時間卻出現了漲價的情況。根據第三平臺反映的情況來看,iPhone11 128gb的機型此前的價格是4599元,可如今卻已經出現了將近兩百元的漲幅,而漲幅最明顯的就是白色的版本。
  • 為什麼 5G 熱度降低了這麼多?
    當然了,有的人可能會說,我要看4k,6k,8k的視頻,不能滿足於1080P的,好了,請你先看看自己的手機屏幕解析度,有沒有4k?甚至有沒有2k?(華為mate30 pro 5g旗艦手機,解析度2400x1176,p排還要打折)要是你的手機屏幕解析度都達不到,你視頻達到有毛用?
  • 5G到底有什麼用?
    整天都說5g建設,感覺有點超前了,想不明白現在有什麼必要,看研報經常吹的幾個應用,高清視頻、vr、雲遊戲、在線教育醫療,難道不是主要應該在家裡用光纖
  • 任正非首次對話美國科技大咖 信息量很大!
    在密集的媒體交流之後,6月17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又與兩位科技界大咖一起在深圳喝咖啡,漫談科技。他們分別是《福布斯》著名撰稿人喬治·吉爾德(George Gilder)和美國《連線》雜誌專欄作家尼古拉斯·內格羅蓬(Nicholas Negroponte),他們也是數字時代三大思想家中的兩位。對話的兩位美國大咖有多厲害?
  • 誰會成為5g概念中的第一隻10倍股?
    嗅覺靈敏的朋友基本都不會反對5g是2019年的投資主線,既然是投資主線,肯定會產生一隻甚至幾隻10倍股。   再結合未來業績支撐,目前看最有可能成為10倍股的是滬電股份,無疑滬電股份是這波5g行情的點火器,點火器我覺得一般都可高看一眼,其目前最高漲幅1.5倍,在目前價位上再漲4倍才可以成為10倍股,有可能嗎?拭目以待。
  • 任正非:華為5G技術只賣給美國!因為只有美國缺啊 【附完整視頻】
    9月26日下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與「平板電腦之父」Jerry Kaplan、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Peter Cochrane以及華為戰略部總裁張文林進行了對話
  • 搜狐財經峰會開幕,聚焦「商業向上的力量」
    張朝陽介紹,搜狐財經峰會是搜狐歷史悠久的一個欄目,「從2009年開始,過去曾中斷了三年,今年伴隨著搜狐回歸媒體強勢崛起的態勢又重新登場,今後搜狐財經峰會將會繼續下去,年年舉行。」對於為何重新舉辦財經峰會,張朝陽表示,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都關心自己的就業、收入、房價等。包括國際局勢、宏觀經濟走勢,所有這些話題在多少年前感覺是比較窄眾的行業話題。
  • 搜狐科技頻道全新改版上線 SoPlus攜手150位創投大咖扶持創業者
    目前,在搜狐公眾平臺上,活躍著超過7000名科技界行業大咖,吸引了4500家企業入駐,為超過百萬名從業者和高端用戶提供豐富專業的內容報導,目前搜狐科技的日均UV已經超過300萬,日均產出內容6000篇。
  • 雲XR是潛在5G殺手級應用,但我們還需要……
    所謂5G 雲XR,即是融合了大帶寬、低時延的5G和雲計算技術,使得終端得到「解放」,將數據計算和存儲放在雲端,包括放在邊緣雲。「原來通信業有個說法是管、雲、端,現在應該叫管、邊、雲、端了。這些技術使得5G 雲XR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業內專業人士表示。「不少專業機構認為,XR孕育千億級潛在市場,作為通用能力可應用於眾多領域。
  • 5G和4G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不止網速快那麼簡單!3分鐘幫你搞懂5G
    現在5g 都推出這麼久了,你知道這個5g 和4g 到底有什麼區別嗎?
  • 5G雲電競產業峰會成功舉辦,咪咕公司攜手行業夥伴引領5G雲電競發展
    12月24日,由咪咕互娛和人民電競聯合發起的「創新地帶,競見未來」5G雲電競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
  • 為什麼2G升3G升4G都沒什麼事,這次升5G鬧得這麼大動靜?
    從整個通信行業不斷迭代的過程來看,2g到3g再從3g到4g的發展並沒有出現特別大的波動。人們剛剛步入4G時代沒多久,如今5G時代已經悄然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讓人們不禁感嘆科技的進步和通信時代的發展如此之快。要知道當初2g時代到3g時代的轉換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節點。
  • 當「會議龍頭」遇上「AI大咖」 !深圳臺電與阿里雲達成合作
    臺電TAIDEN會議系統廣受國內外頂級會堂及大會青睞,裝備了包括聯合國總部、歐洲委員會總部、世界銀行總部、釣魚臺國賓館等在內的高端會堂,同時還在多屆G20峰會、APEC峰會、金磚國家峰會、IMF和世界銀行年會等高端會議上得以應用。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會議行業也將迎來全新的變革。
  • 信息通信科技布道者:倪光南與鄔賀銓
    通信和計算技術緊密融合,ICT(信息通信科技)應運而生。倪光南院士和鄔賀銓兩位院士都在科技發展歷史上功勳巨大,也都是影響很大的布道者。科技老兵戴輝所寫的《華為通信科技史話》近日在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有幸得到了兩位院士的聯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