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已鳴,AI將點雲模型BIM化可取代BIM翻模員

2022-01-05 ShanghaiBIM

今年初,美國老牌的GIS技術公司Geo+在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一個團隊負責的點雲處理軟體visionlidar新版本中,已經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將掃描後的點雲模型進行智能的構件化,並根據IFC不用版本格式的要求將構件的識別到的信息自動映射到對象型資料庫中,最後還可以生產相應格式導入主流的BIM軟體ArchiCAD與Revit中進行編輯。請看以下的短視頻。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利用AI技術進行自動識別的還局限在基本的建築構件:牆,柱,梁,屋頂,門窗等,不包含機電管線,而且點雲模型的建築樣例體型規整,不是異型或者具有較多的裝飾性構件。此外,據內部知情者透露,該AI識別技術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目前僅能識別方盒子建築與基本的構件, 還無法全面應用於所有的複雜建築類型。

儘管如此,我們不能低估AI技術的發展,自BIM在10多年前開始應用於建築業以來,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中國,催生了一個新的工種,美其名曰:BIM工程師,事實上就是BIM的翻模員。

BIM翻模儼然成為一個產業,相關的軟體培訓也蔚然成風,以至於很多人覺得Revit不是一個BIM設計軟體,而只是個翻模工具。但今天AI技術的發展似乎開始敲響了BIM建模員將被取代的喪鐘,雖然目前僅能應用於簡單既有建築點雲模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勢必可用於所有的點雲模型。對於新建建築,如果工作是根據CAD圖紙建模的話,那AI有朝一日完全利用先天就結構化的CAD信息自動生成BIM模型的,屆時當下的BIM翻模員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回到PointCloud-BIM的技術,如果一旦成熟,或許立竿見影的應用點在於既有樓宇的基礎數據採集與分析,例如通過無人機採集的點雲模型自動生成可用於智慧城市平臺的BIM化基礎數據,亦或是通過雷射掃描儀採集到室內點雲模型為樓宇FM運維提供結構化的BIM模型。

總之,讓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翹首以待新的技術,而不能因為會一兩門軟體操作就固步自封。就像凱文凱利所言:

我們確實有一些工作可能會被機器人替代,但是機器人也會給人類創造一些新的工作職位,比如需要更多的創意、創造力以及更多經驗的工作機會給人類做。這是人類擅長的,因為這些不要求高效率。我們更多的會看到機器人所從事的工作是一種提高效率的重複性工作,那麼這種高效率的要求工作就應該由機器人或人工智慧來做,這就是我所看到的一項趨勢,這種趨勢來的非常的快速。

ShanghaiBIM 緣起於buildingSMART在上海的興趣組織成立於2012年10月,同時也是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在中國大陸唯一的international TAP(國際技術聯盟夥伴),秉承非營利性及開放的原則,旨在為國內BIM從業者提供境外第一手高端BIM資訊,並通過線下活動來搭建一個分享與交流的自由平臺與社區。

歡迎任何關於演講嘉賓和會議地點的提議和合作。可關注shanghaiBIM微信公眾號後進行留言,或郵件至:xavier.zhuang@shanghaiBIM.org

ShanghaiBIM is a non-profit open organization aiming to offer a free platform for BIMers to exchange and share ideas. Any suggestions and offers on Speakers and Meeting Spots are much appreciated! Contact  email: xavier.zhuang@shanghaiBIM.org

相關焦點

  • BIM工程師的待遇如何?大揭秘!
    BIM新看點  I  一個有情懷的BIM鋪子bim工程師是近兩年我國建築行業新誕生的一個職位,這完全要歸功於
  • BIM晉升攻略:翻模與建模真正的差別在哪?
    用著差不多的軟體,在外人甚至很多BIM從業者看來工作內容差別不大崗位,有人被稱作BIM翻模員,有的卻是BIM技術員,而收入卻有天壤之別,BIM翻模員一般只有4K-5K左右,而BIM技術員輕鬆過萬很正常。 那麼,都是聲稱自己搞BIM的,BIM翻模員和BIM技術員的差別究竟在哪兒?
  • 盤點20個可免費下載Revit、CAD、BIM等資源、組件的網站
    在該網站,可以下載53,778個成系列產品,349,871個參數化BIM資源和57,643,126個單類產品,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更新中。https://www.arcat.com/bim/bim_objects.shtml對於CAD和BIM
  • BIMBOX | BIM軟體江湖之承影劍ArchiCAD
    Revit模型中所有的元素,都是一個叫「族」的東西,雖然英文名是「family」,但Revit對待他們可從來不像家人那麼客氣。Revit有點像一位盡職盡責又不通人情的保安,不停詢問模型中的每一個元素: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對應的就是族類型、族類別,以及一系列的族參數。
  • BIM工程師和裝配式工程師,哪個更好?
    BIM工程師和裝配式工程師的對比1、針對人群BIM工程師針對計算機與土木工程等建築專業相關的學生、建工行業或想從事建工類行業人員均可考取,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全面應用bim技術,未來十年,bim技術是建築業發展的風口浪尖。
  • .NET 開源軟體開發BIM工具包xBIM
    ,xBIM(eXtensibl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可擴展的建築信息模型。  xBIM具有完整的幾何引擎,可將IFC幾何數據對象(例如IfcSweptAreaSolid)轉換為功能完備的邊界表示(Brep)幾何模型。這些模型支持所有布爾運算,剪切,交集,併集,切片以及計算行為,如體積,面積,長度。
  • 【教程】BIM開發——BIMServer伺服器環境搭建
    ,設計團隊、施工單位、設施運營部門和業主等各方人員可以基於BIM進行協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兩種安裝和配置方法,一種是通過jar包直接進行運行來安裝,一種是通過war包,將其放置在tomcat目錄下,配置。這裡我記錄的過程,是通過jar包來進行配置的。感覺這種方法將BIMServer獨立出來,可以單獨進行配置與運行。不管哪種方法,在運行BIMServer以後,都要對其服務地址、服務名稱等信息進行配置。
  • 施工圖BIM模型建立及圖紙會審
    所以施工單位往往在施工階段無法收到設計院BIM模型,需自己建模;或因設計院提供的BIM模型為翻模所建,故存在大量的圖模不一致的情況。由於施工在建模過程中需要對圖紙進行反覆查閱,所以施工管理人員應在施工圖BIM模型建立過程中同時對圖紙進行會審,將兩者工作結合起來。
  • 這個悲慘世界,喪鐘到底為誰而鳴?
    點,新冠肺炎全球確診人數已達到近280萬,死亡人數近20萬。對於中國來說,一個艱難的春季已近尾聲,但對於世界來說,依舊充滿巨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在需要全球合作、共渡難關的時刻,各國間推諉、指責、誣衊一直在上演。這種時候,很適合回歸書本,我們再讀歷史,回溯人類的光輝與黑暗時刻,並從中得到啟迪。今天,庫叔帶庫友們重讀海明威,看當下的「喪鐘」到底是「為誰而鳴」。
  • BIM百科 Revit二次開發之創建一個簡單的插件
    獲取《每日一技,我的成長軌跡》匯總· 請訪問柏慕聯創官方網站: www.lcbim.com ·Revit插件製作實例步驟:1.創建你的第一步驟插件啟動 Visual C# 速成版開發環境:打開 Visual C# 2010年速成版使用 Windows 開始菜單,選擇所有程序,然後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BIM技能】點雲建模項目應用
    來源丨天寶建築事業部——「小黑」3D雷射掃描儀可以在現場實現全面掃描,並獲取數據信息,且數據可重複使用
  • 【BIM魚塘 福利】Civil3D教學視頻福利免費放送(第二期)
    3、BIM俱樂部是整合BIM行業資源的BIM公共服務平臺,包含有BIM軟體,BIM資料,BIM模型,BIM企業,BIM招投標等板塊。為中國BIM相關企業、BIM技術愛好者及相關行業機構搭建合作平臺,共同促進BIM行業的良性發展。
  • 玩BIM的硬體配置,溫老師給你參考
    首先我們說的是個人學習使用,對於個人而言,很多朋友都會將Revit作為初探BIM的第一款軟體(幹路橋市政的除外,可能直接接觸的就是本特利),如果是筆記本的話,不要超過五六年前的intel晶片的電腦(之前的AMD晶片筆記本屬實坑人,不信去試試),內存4G,硬碟有500g就差不多了,初學是沒有問題的,想一步到位的略過這一段,當我沒說。
  • 【EaBIM軟體熱帖】多款國產BIM軟體粗略測評
    BIM概念本身包含的內容很廣泛,作為協同平臺的作用也日見人心,市面上的軟體如雨後春筍,國產廠商打出了本土化的旗幟走符合中國市場實際的路線。魯班率先實現軟體無鎖收入源自雲服務,廣聯達也推出了審圖軟體和5D等多款軟體,比目雲算量更是直接基於REVIT避免轉化中的構件化,橄欖山在葉雄進大師的領導下已經坐穩翻模第一寶座,易模等也不甘落後,國外的fuzor也找到築雲作代理。。。
  • 【BIM軟體】011:蜘蛛俠—鴻業機電安裝BIM軟體2018
    高效快速建模,和針對龐大的噴淋系統可以準確的快速翻模。管線連接、對齊、排列、升降等功能,提高了管綜調整效率。同時軟體還提供了承重、抗震支吊架的布置、驗算。各系統的水力校核計算等功能,用來驗證深化成果的可行性。同時,淨高檢測、重合管檢查、配電檢測、提資對比等功能還可以檢測出模型調整是否合理。軟體同時支持絕熱層計算及預留洞等功能。
  • 【模型指南第003期】矽膠翻模製作詳解
    ,不溶於水和任何溶劑,無毒無味,熱穩定性好,化學性質穩定,有較高的機械強度。 3 塗抹凡士林在模具內部塗抹上凡士林脫模劑,便於矽膠與模具分離,此處所用亞克力與矽膠不相溶,可不塗抹。 4 灌模將所制矽膠倒入陰陽兩個模具,不要倒太多或太少,有矽膠從模具上氣孔中溢出表示模具中已填滿矽膠, 將兩個模具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