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移動業績有多好?
前幾天,中國移動發布了2017年財報。詳情點擊剛剛,中國移動發布2017年財報:營收7405億,淨利潤1143億!
其中,營運收入7405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通信服務收入6684億元,同比增長7.2%。EBITDA為2704億元,同比增長5.4%,利潤為1143億元,同比增長5.1%。
這一份業績報告什麼概念?
參照下2017年中國聯通剛公布的業績報告,中國聯通2017年淨利潤為40.03億元,也就說中國移動不到兩周便可掙到中國聯通一年的利潤。
對這份數據,在外人眼裡,移動員工此時應該是充滿了驕傲自豪之感,畢竟如此的業績,如此的收入...
我想,作為一份子,也值得驕傲,除此之外,在留言區看到的更多是吐槽和迷茫,讀到的是憂愁,這些情緒似乎已經把那一點點驕傲籠罩了。
KPI越來越重,流程檢查越來越多
不可否認,公司的發展離不開KPI考核的推動,KPI也成為了移動管理的一個重要標籤,集團、省公司、市公司、到縣公司,最後到一線員工,自上而下地分派KPI。
近幾年,只增不減的KPI也讓員工不堪重負,抱怨的情緒從未像如今這麼集中,不斷新增的手機銷售量、寬帶和電視的新增、物聯網、4G任務量、新產品辦理量...
記得前幾天領導在會議上感慨:這幾年大家真挺不容易的,不知覺間多了寬帶、多了電視、多了物聯網,多了這麼多流程的檢查和考核,可我們的員工反而少了。
這些年我們最大的感觸莫過於,原來悠閒的下班時間不再悠閒,原來的微信朋友圈變成了廣告圈,原來的...
員工的滿意度重要嗎?
很多時候,真正讓人感到疲累的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那些與工作無關又夾雜在工作中的人和事兒,讓人憤怒又倍感無奈。
為了在這些憤怒與無奈中找尋工作本身的意義,我們又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去平衡種種,有時不得不妥協...
一直以來,中國移動對客戶滿意度的追求近乎苛刻,可在大眾眼裡,這樣一家帶著暴利壟斷光環的央企,想要讓人滿意本身就需要付出多得多的代價,甚至難以想像的努力。
比如,讓一線最為頭疼的投訴處理,在這裡,為什麼許多無理甚至可笑的投訴都會被受理,有時還得進行滿意度賠償?
大概是因為,在這裡,只有10分才是滿意的服務,儘管有時我們明明沒有錯,儘管我們有100個理由不報以微笑。
我們常常思考如何提升網絡體驗,如何提高客戶的滿意度?那麼,員工的滿意度誰來關注?
業績越來越好,員工收入持續下降
中國移動在三大運營商之中的優勢持續擴大,儼然已經成為了全球網絡和客戶規模最大、盈利能力領先、市值排名前列的世界級電信運營商。
近幾年的運營收入、淨利潤、通信服務收入等關鍵指標也穩步增長。
可是,讓員工為之疑惑的是,為什麼各項業績指標增長員工收入卻下降了?讓許多人更難以接受的是,這種現象還是出現在全國人力成本持續上漲,各個行業的薪酬都得到一定提升,生活物價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
中國移動每年交出華麗的成績報告也成為了理所當然的結果,但是,我知道這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
除了正確的戰略、決策人的遠見,資源優勢,這一切也離不開那些頂著毫無理由的責罵仍能克制自己面帶微笑去服務的一線人員;滿頭大汗奔走於樓宇之間談業務的客戶經理;
那些烈日風雪之中大街小巷完成任務的裝維師傅;那些荒無人煙的大山村落裡兢兢業業的通信維護人員...
上周有一條留言印象挺深刻:畢業就來到這裡,見證2G、3G到現在的4G,我發現我對移動越發的陌生了;業績越來越好,我卻迷茫了,很多的疑問,對公司,對未來...
從很多視角去看,中國移動是一家了不起的企業,它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也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希望,在落實提速降費的時候,也能關心那些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的基層,在專注提高業績收入的時候,可以讓更多待遇不高卻默默努力的一線享受發展帶來的果實,讓他們得到相應的尊重和回饋。
🔹
蛙哥
才華有限青年
希望你喜歡這裡
私人微信:wage2017
投稿郵箱:cmccer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