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我和希捷硬碟糾纏多年的故事,簡直是血淚史。
多年前,我曾經因為錯誤操作,重裝系統安裝去了數據盤上,還好後來只是損失10GB左右的系統覆蓋區的數據,而且那些數據可以重新下載。然而,今年五月份被我摧殘了三年的第一個3TB開始出現大量壞道,後來檢測了三天之後用屏蔽壞道的方法修復成了移動硬碟。上個月第二個3TB竟然直接壞掉,截止今天依然還在數據恢復中心躺著生死未卜。
基於我有大量的影視,照片,不能的秘密數據,加上現在網絡管制相當嚴格,我覺得搭建個人伺服器以及數據中心是非常必要的了。一來不用再受硬碟損壞數據丟失的痛苦,二來可以擁有自己的伺服器進行各種騷操作。至於為什麼選擇群暉?白群暉自帶的DSM套件功能強大,黑群暉折騰起來實在太麻煩就不考慮,至於威聯通啥的自然比不過群暉了。接下來就是各種淘寶比價和狗東比價了。最後決定在淘寶來個全家桶,一頓操作後,集體到貨。
然而。。。。
刷卡一時爽,還錢火葬場。管他呢,先爽了再說。
二話不說,先來開箱
左邊是不間斷電源APC Back-UPS Pro BR550G-CN,右邊是港行群暉DS918+8G版
暴力快遞不解釋
正面貼有註冊信息指引,然而那個網站估計用土豆做的
果然高端Pro系列就不一樣,需要我自己把電池的線路接上去
箱子裡的光碟,數據線。光碟有管理軟體,可以設置自動開關機。數據線是APC自帶的RJ45轉USB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重頭戲出場了
港行Synology DS918+8G。至於為什麼買港行?因為便宜,因為窮
袋子裡的是港行的國際標準插頭,店家送了根國內插頭
兩根千兆網線,電源適配器,說明書。說明書只是告訴你去什麼網站看教程【666】
卡儂頭的電源線,類似上古時代的P/S 2接口,LED燈很多也用這種接頭
打開硬碟匣子的鑰匙,也避免熊孩子手抖把硬碟拔了
DS918+的正臉,五個指示燈,一個USB3.0,一個電源開關
側面LOGO是鏤空的,為了散熱
背面是兩個8cm的風扇,雙千兆RJ45,eSATA藉口【以後上DX517用】,電源插孔,USB3.0,Reset孔,防盜鎖
果然用鑰匙開門這感覺真的酸爽
把四個託盤拿出來後,看到最裡面的SATA3轉接板
側面是兩個內存插槽,土豪可以拓展到16GB
我原本以為是4+4,結果竟然是高大上的高頻版8G???然而群暉的內存賣到天價,4GB都要500+
底部是兩個M.2 2280插槽,支持Nvme。所以要買英特爾還是西數黑呢???
這張圖價值8900軟妹幣,狗東的話價值15196軟妹幣
西數和希捷在NAS盤上戰略都一樣,除了普通版還有Pro版本。然而Pro版本國行稀有,而且自帶的數據服務國內用不了。更重要的是,普通版便宜經濟高性價比。但是群暉對希捷的Iron Wolf有專門的健康體檢服務,就這個是非常值得入手了。最後選擇了酷狼系列。
這是一張價值12890軟妹幣的合照【背景忽略不計】
把硬碟裝上去後。。。。這重量真感人
硬體部分已經講完了,接下來是更為重要的軟體部分
把DS918+接上路由器,去群暉官網下載「Synology Assisant」,安裝後開機後就會自動獲取區域網IP位址,以及DSM的版本,NAS的序列號。
點擊聯機或者瀏覽器輸入find.synology.com就會自動連接上NAS。騷氣的我改了個騷氣的靜態IP,就要66的
開始設置後就要求安裝DSM,DSM其實就是我們電腦的WIN10。。。可以手動安裝或者在線安裝
會提示會刪除原有數據,然而新硬碟哪裡來的數據,除非店家買硬碟送小姐姐
安裝系統中
然後,提示我要10分鐘。我決定去刷個微博。
10分鐘過後,酒足飯飽回來。提示我創建管理員帳戶。伺服器名稱就是個名稱,沒太大問題,當然可以騷。用戶名很重要,以後用來遠程連接,登錄NAS都需要這個用戶名
設置好之後,會提示可以用群暉的QuickConnect的域名來遠程連接,也就是內網穿透
登陸後就是個DSM新手村教程。默默點開了
神清氣爽的界面,還是很簡潔的。右下角是信息提示,可以添加儲存啊,日誌啊之類的。類似於電腦的任務管理器。
打開控制面板,打開存儲空間管理員,要對硬碟進行設置
敲黑板!技術點來了。群暉提供了傳統的RAID模式,以及自己開發獨有的SHR模式。RAID大原則上需要每個硬碟都是同大小容量。SHR則不需要,能夠更大作用發揮硬碟的性價比。作為個群暉的忠實支持者,我選擇了經典恆久遠的RAID模式。
創建新存儲池,可以理解就是個總容量,這是個別墅,再在裡面分主臥,客廳,廚房。。。。
存儲池類型分「性能改善」和「靈活性提高」。其實可以理解為你要高性能臺式還是便攜的筆記本。。。。我當然是需要性能改善了。低性能的話,我估計最先壞的是我的鍵盤。被我拍爛。。。
選擇RAID模式。以我4個10TB硬碟為基準。
RAID 0就是1+1+1+1,四個硬碟的速度相加,雖然快到飛起,但是數據安全度最低,隨便丟一個盤都要GG思密達。容量是40TB,不允許損壞硬碟。
RAID 1就是1=1=1=1,就是四個硬碟數據一樣,這也太安全了,而且每次拷貝速度是SATA口的1/4實在受不了。容量是10TB,允許三個硬碟損壞。
RAID 5就是一種性價比方式。需要四個硬碟以上,3個盤作為數據盤,一個盤作為數據檢驗盤。當任意一個硬碟壞了之後,把壞的換個新的,那麼系統會根據數據檢驗盤上的數據反推出原來數據從而達到恢復數據。容量是30TB,允許一個硬碟損壞。
RAID 6則是R5升級版,兩個硬碟是數據盤,兩個是檢驗盤。容量是20TB,允許兩個硬碟損壞。然而速度。。。。
RAID 10就是兩個硬碟組成R 1,然後兩個R 1組成R 0。擁有R 1的安全性和R 0的速度。只要不是R 1組別同時GG。。。。
慫如狗的我選擇了RAID 10
感人的容量,我的10硬碟到手只有9.1TB。廠商越來越坑
確定確定,一定確定以及肯定。
進行磁碟例行檢查,這是必須的。不然怎麼回去和淘寶黑心商家撕逼。
敲黑板!第二個知識點來了。Btrfs對於NAS來說非常有用,在大量文件比如照片視頻啥的,可以建立索引,也就是縮略圖。瀏覽起來非常方便。
最後一次確認參數設置。。。
然後就開始創建文件系統。跟著開始漫長的奇偶一致性檢驗,40TB硬碟花了接近15個小時。
前面說過,群暉提供了QuickConnect給我們進行內網穿透,方便我們隨時隨地連接NAS。但是這需要中轉一次群暉的伺服器,速度會變慢,而且萬一群暉bug,那麼就bug了。所以外網連接顯得多麼靠譜。
我家是電信,而且剛裝好就怒懟了一波電信客服,給了我公網IP。所以在DSM裡的控制面板——外部訪問——DDNS進行設置。選擇服務提供商【主要是免費】是Synology,主機名字隨便起記得住就行別坑自己,電子郵件,然後確定。
跟著在DDNS隔壁的第二個菜單是路由器。在路由器裡設置路由轉發,其實就是設置路由器——保存。就完事了。群暉會自動在路由器裡設置埠映射。【一定要靜態IP才可以,所以機智的我在最開始就設置好了】
個人建議最好去阿里雲或者騰訊雲買一個域名,解析後順便申請個SSL證書,這樣就完美支持Https加密連接了。
Photo Station因為封禁了80/443埠的緣故,所以必須在路由器內設置80和443埠轉發。同時這也是Wed服務必須的。設置後就可以隨時隨地上傳照片以及看照片了。
Audio Station個人建議網速上行足夠的話,可以設置轉碼為WAV播放,音質一流。
MailPlus Server其實就是個人私人郵箱。在騰訊雲上解析域名添加解析@和mail後,再設置自己的郵箱名字就可以了。每個群暉帳戶最多允許5個郵箱帳戶。
Chat則為群暉自帶的一個通訊工具,簡易版的whatsapp。
Video Station則是可以把已經保存進NAS的視頻進行歸類,我選擇不轉碼。轉碼會佔用空間,可以任意地點看視頻。
UPS是個好東西,我自從買了NAS之後已經遇到兩次停電了。NAS可以在UPS發出指令後卸載硬碟,進入安全模式,這樣可以確保數據不會丟失。
NAS對於我而言,是數據儲存中心,是伺服器,是我在外面隨時與家中聯繫的一個渠道。這個超級費錢費電的玩意好不好,見仁見智。反正我是覺得非常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