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尷尬了!鴻海 270 億美元高價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日本卻不買帳

2021-02-15 雷鋒網

用 10 周時間,讓你從 TensorFlow 基礎入門,到搭建 CNN、自編碼、RNN、GAN 等模型,並最終掌握開發的實戰技能。4 月線上開課,www.mooc.ai 現已開放預約。

雷鋒網按:東芝這幾年可算是撞上多事之秋了,先後拋售、剝離了其在傳感器、PC、電視、光碟機等的業務。在風雨飄搖的2年間,東芝的重要板塊——半導體業務也在尋找接盤手的聲音中浮浮沉沉。

自東芝宣布將拆分半導體業務成立新的子公司以來,美國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蘋果最大的快閃記憶體供應商臺積電、鴻海集團、以及韓國SK電訊旗下公司海力士和歐美投資基金等,都相繼傳出有意參與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的競標。

隨著一些企業或多或少受阻而慢慢淡出併購,此前風聲頗大的臺積電也於近期決定不再參與此次的競購,東芝已經將其晶片的競購方從10家縮減至4家,分別為鴻海集團、韓國SK海力士、私募股權公司銀湖資本和晶片廠商博通。

據最新消息表示,在近期結束的東芝半導體股權首輪競標中,鴻海集團出資將近3萬億日元(約合270億美元),居所有競標企業之首位。標出如此高價,足以看出郭臺銘對本次競購的決心和野望。

而剩餘的其他三家競購企業,其中,銀湖資本和博通此番作為合作夥伴聯手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二者一共提出的報價約為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SK海力士在這次併購中也拉了日本本土的投資力量入夥,二者將組合聯合體,計劃以10萬億韓元(約合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東芝半導體部門50%的股份。由此來看,鴻海集團在首輪競標中的出價正好為其餘競爭對手的出價總和。

雖然在競購價格上鴻海集團頗具優勢,但事實上鴻海精密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面臨著很多阻力。據雷鋒網了解,由於鴻海集團的工廠主要位於中國,如果此番併購成功,鴻海極有可能會在未來把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搬遷至中國。然而日本政府擔心鴻海精密會把東芝的智慧財產權交給中國,特別是半導體事關國家安全,因此日本政府在此番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的競購對象上會多有考慮。

在這種情況下,東芝和日本政府自然希望能多多獲得日本收購方的競購報價,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家企業出價。鑑於此,東芝唯有期望多家日本公司組建財團,聯合出資收購旗下的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此外,雷鋒網了解到,東芝將於本月之內再次篩選競標的候補企業,在進行第2輪競標之後,將於6月下旬的股東大會之前,決定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的最終買家。

而一些消息透露,鴻海集團正在同多家公司進行談判,以期以聯合競價的方式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不過所有的潛在合作夥伴均反對把東芝晶片製造業務搬遷至中國。可以想像,擁有如此堅決的競購心願的鴻海,在這些不可抗力面前是多麼的心累。

如此說來,東芝的此番競購讓多方都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不過,不管尷尬與否,鴻海今年又是高調又是誠意滿滿的高價加入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的競購,這不僅是其去年巨資收購夏普的延續,更多的在於其在NAND晶片的長遠布局。

有了先前收購夏普的獲益,再加上收購的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將讓鴻海在智慧型手機快閃記憶體晶片和顯示面板兩大板塊市場得以快速立足和擴大,這一強有力的組合將幫助鴻海穩固其對於蘋果或其他手機廠商的供應商地位,並抵抗來自三星、和碩、緯創等對手的競爭。如此利好之事,難怪鴻海不想錯過此次的赴約。

相關焦點

  • 日本本土晶片專家怒了!東芝半導體就應該賣給鴻海
    東芝的不良決策範圍廣闊,包括2015年金額達13億美元的假帳醜聞,還有在美國核能業務成本巨額超支之後,減列63億美元的支出,然後在未取得會計師事務所PwC的背書情況下,延遲了兩倍的時間提交財報;而東芝在不久前也宣布要換掉PwC,表示這能解決全年度營利陷入僵局的問題並維持上市。
  • 剛剛,180億美元的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談妥了!
    聯盟成員包括威騰電子、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日本政策投資銀行、KKR & Co.等。而威騰電子未來的投票權將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一波三折之後,東芝出售存儲晶片業務終於就要告成了。這對於處在困境中亟待資金紓困的東芝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不久前,東芝出售晶片業務一事還在僵局之中。
  • 東芝晶片業務要賣給美國博通!
    據CNBC消息,早在今年1月份,東芝已經決定出售公司旗下的記憶晶片業務,吸引了不少買家。之前有媒體報導稱蘋果、亞馬遜和谷歌這三家美國的科技巨頭都對東芝的晶片業務非常感興趣。目前,已對東芝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出價的買家包括鴻海精密、博通、美國KKR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
  • 富士康公布東芝晶片競購方案:蘋果持股20%,鴻海要拚逆轉勝,威騰電子尋求16%投票權;美光竊密案起訴,關鍵人物陳正坤安全過關
    而KKR財團(成員包括威騰電子)的報價為2萬億日元(約合182億美元),恩資本財團的報價為2.1萬億日元(約合190億美元)。  富士康該競購方案的特點是競購成員多樣化,除了富士康本身,既包括美國公司,也包括日本公司。毫無疑問,此舉是為了打消監管部門的擔憂。  胡國輝稱:「我們的競購方案不言而喻。我們能為東芝提供穩定的資金,幫助它推進研發。
  • 貝恩資本籤署收購東芝晶片業務諒解備忘錄;日經:在重建前被掏空人才的東芝;韓國2017年半導體出口有望超900億美元;
    這一不具有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是東芝晶片業務出售過程中的最新進展,這一過程曾引發爭議,距完成交易可能還相當遙遠。  知情人士稱,貝恩牽頭的財團包括蘋果(159.65, -1.21, -0.75%)公司、希捷(32.78, 0.89, 2.79%)技術公司和戴爾公司,對該業務出價逾180億美元。
  • 每日全球併購:康德樂61億美元收購美敦力醫療用品業務, 日本基金或與博通聯手競購東芝晶片業務(04/19)
    掌遊天下2896萬元收購加拿大遊戲公司;睿盟希國際眼視光基金投資以色列Belkin Laser;寵物用品零售商PetSmart以33.5億美元收購
  • 「外訊」迎娶夏普、戀上東芝 鴻海的焦慮與轉型
    為了讓鴻海科技能更快一些躋身製造業產業價值鏈的高端,郭臺銘緊盯全球製造業領域,不放過任何機會。繼2016年2月,用35億美元收購夏普(Sharp)後,郭臺銘準備了270億美元的厚禮,用以迎娶深陷危機的日本東芝旗下的晶片業務。在郭臺銘看來,併購行業巨頭,尤其是在某一技術領域獨佔鰲頭的,不啻為企業快速轉型的一條捷徑。
  • 日本政府阻止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後,東芝終於想通了
    據雷鋒網消息,最近,東芝準備出售旗下半導體業務的消息已經引起了一陣熱議。原本東芝希望通過出售其半導體業務抵消因核業務造成的數十億美元減損,而潛在購買者就包括富士康、SK 海力士以及美光等在內的十多家國內外企業。但隨後因為日本政府的幹預,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的計劃幾乎落空。據知情人士透露,東芝已經在醞釀新的計劃了。
  • 別了,日本東芝!
    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從此以後,東芝電視面對消費者的業務將幾乎消失:白色家電賣給了美的,電視轉讓給了海信。
  • 郭臺銘270億買這公司晶片,它卻寧願180億賣美國,也不給中國
    為了實現這一夢想,郭臺銘於去年12月底宣布,將在格力電器老巢珠海投資90億美元建廠,目的就是為了造晶片。人們或許會十分奇怪,為什麼財大氣粗的郭臺銘不學董明珠,也去直接收購一家現成的公司,從而避免自己花費大量時間以及金錢去造晶片?事實上,這個問題郭臺銘早在前年的時候就想到,並為之付出了實際行動。只可惜的是,郭臺銘在當時遭遇了一些極不公平的對待。
  • 不到8億賣身海信!再見東芝!
    當然,很多日本人的心情也許更複雜,畢竟到2016年,東芝電視在日本的銷量還是前三名! 但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英雄氣短的東芝還是以不到8億人民幣的價格把自己給賣了! 再見,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  11年前的2006年,東芝的全球擴展野心勃勃。時年2月,東芝集團以5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著名的西屋電氣,涉足核電領域。
  • 鴻海集團 | 與SK集團長期策略合作,確定入局次世代存儲產業
    另一方面,鴻海集團也積極在大陸尋找半導體領域投資標的,據了解,鴻海集團半導體擴張布局傾向透過投資與收購,相關計畫都是「現在進行式」,善用大陸資源,促成半導體產業一條龍布局,與集團發揮互補作用。鴻海進軍存儲之心由來已久去年,在東芝宣布將出售存儲業務的時候,計劃改變代工局面,涉足上遊的鴻海集團就表現出了對這塊業務的信心。
  • 東芝晶片業務要賣博通,鴻海心都碎了!
    目前,東芝方面未就此傳聞發表言論,不過自消息放出後,東芝股價大漲4%。博通或強力出線鴻海有蘋果撐腰也徒勞此前,傳博通將搭檔私募基金銀湖(Silver Lake),共同開價2兆日圓(約180億美元)收購東芝晶片業務。
  • 日本東芝!
    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從此以後,東芝電視面對消費者的業務將幾乎消失:白色家電賣給了美的,電視轉讓給了海信。
  • 出資細節披露,東芝存儲業務花落鴻海和蘋果?
    日本政府官員之前表達反對東芝將晶片事業賣給鴻海,因為鴻海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胡國輝警告,東芝若延遲出售決定,將影響到公司前途。他說,東芝除了股票可能被迫下市,他們的晶片業務也將因投資未能迅速到位而落後。尤其是全球最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上個月宣布,將投資70億美元在中國西安建新廠,對東芝來說是一大警訊。
  • 東芝存儲晶片出售風雲錄
    據國內媒體家電網總結分析報導說:東芝連續7年造假、至少涉及4大業務部門、3任社長參與其中,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約合12.7億美元),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東芝(Toshiba)財務醜聞是繼2011年奧林巴斯隱瞞17億美元損失以來,日本企業界最大的一樁財務造假醜聞。由此導致東芝陷入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
  • 紫光2019年要量產64層NAND快閃記憶體;MTK跌出全球半導體榜單前十 | 摩爾內參 5/9
    東芝代理律師在向威騰電子發送的信函中指出,儘管遭到威騰電子的反對,但東芝仍有權銷售其半導體合資公司的股權。東芝在向威騰電子總法律顧問發送的第二封信中表示,在組建合資公司之後,威騰電子未認可正式化兩家公司關係的提議。除非威騰電子在5月15日前遵守約定,否則該公司員工將被禁止進入合資公司。通過2016年斥資158億美元收購SanDisk,威騰電子成為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的合作夥伴。
  • 又一家日本巨頭倒下了!再見,東芝!
    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7.53億元人民幣),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全球科技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前列。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IHS)。2006年2月,東芝集團宣布以54億美元接近3倍溢價收購了西屋電氣,開始涉足核電領域,彼時核電產業正處於上升期。
  • 虧損53億美金,東芝出售Memory業務是唯一出路
    受惠存儲市場價格和需求雙增長,此次東芝的Memory與HDD業務極為搶眼,存儲(Memory+HDD)和電子設備解決方案總營收1.24兆日元,大約佔整體營收32%的比重,營業利潤1546億日元(約14.1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