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moonstone,又名「月長石」。月光石是長石的一種,是鈉和鉀的鋁矽酸鹽。月光石有著美麗的銀色及淡藍色暈彩而被人們當作寶石。
由於優質的月光石具月光效應,所以稱為月光石。
月光效應:隨著樣品的轉動,在某一角度,可以見到白至藍色的發光效應,看似朦朧月光。這是由於正長石中出溶有鈉長石,鈉長石在正長石晶體內定向分布,兩種長石的層狀隱晶平行相互交生,折射率稍有差異對可見光發生散射,當有解理面存在時,可伴有幹涉或衍射,長石對光的綜合作用使長石表面產生一種藍色的浮光。如果層較厚,產生灰白色,浮光效果要差些。最有價值的月光石應顯示藍色的暈光,帶白色暈光的月光石價值較低。月光石的暈光有方向性,特徵是在某一角度看它時,有一種發光效應,而換個角度可能看不到。暈色的延長方向應與琢磨寶石的外形一致,應聚集在孤面寶石的中心位置。
月光石是幾世紀以來較重要的寶石之一。如羅馬人認為月光石是月光而形成的,且從月光石中可以看到月光之神黛安娜的影子。希臘人還認為其也是美神與愛神維納斯的象徵。在中世紀,人們認為注視月光石會使人陷入沉睡,且從夢境中預言未來。甚至至今在阿拉伯的一些國家,月光石常被縫進衣服中,作為富饒的象徵。在今天的印度,月光石仍被認為是神聖的象徵,且由於認為在晚上可以給予佩戴者美麗的幻想,它們被作為「夢之石(dreamstones)」。在東印度的傳說中,月光石代表著第三隻眼的符號,且可以使靈性的理解力得到淨化。另外,由於人們認為月光石能喚起人內心的情感與激情,月光石又被稱為「戀人之石(lovers'stone)」,有些地方將它稱為「旅人之石」,是由於相信其可在夜晚保護。在一些亞洲國家,其還被作為「沒有眼淚」的象徵。
月光石也是六月的生辰石,象徵著健康、富貴和長壽。它還可以給你帶來好運,每天出門帶著它,並想像著好運圍繞在你的身邊,可以給你帶來好運及好心情。
月光石的品種:
1.白色月光石:顏色和暈色均為白色的月光石
2.藍色月光石:體色為白色,暈色為藍色的月光石
3.橙色月光石:體色為橙色
4.月光石貓眼:具有貓眼效應的月光石
5.彩虹月光石(虹彩月光石):暈彩為多種顏色,較為稀少
6.星光月光石:具有星光效應的月光石
原生月光石產於特殊的巖脈和偉晶巖脈中,但是有價值的來自砂礦和風化層中。此外,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和氏璧就是一種月光石。月光石分布在斯裡蘭卡、緬甸、印度 、巴西 、墨西哥及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 ,中國內蒙古也有出產。其中以斯裡蘭卡出產的最為珍貴。
附月光石的主要鑑定特徵:
1.密度:2.55~2.61g/cm3;
2.折射率:1.518~1.526,雙折射率:0.005~0.008。
3.密度:為2.56~2.59g/cm3
4.摩氏硬度為6
5.螢光性:在長波紫外光下呈弱藍色的螢光,短波下呈弱橙紅色的螢光;
6.內部包體:一般比較特徵,特別是在斯裡蘭卡的樣品中,具平行於晶軸的平直裂理,以成對或多個一組短距離地排列,在垂直方向扭曲,形成「蜈蚣狀」包體。緬甸有些月光石內含有針狀包體,這些針狀包體有可能形成貓眼效應。
分享是一種快樂!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關注官方帳號,最新珠寶資訊隨時送給您!
感謝關注微信公眾平臺:七彩寶貝彩色寶石
微信號:qcbbg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