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地出現「註銷校園貸」新騙局

2021-02-18 打傳規直聯盟

      近年來雖然政府加大了打擊傳銷力度,但傳銷經濟邪教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遭受嚴重衝擊的情況下,異地拉人頭傳銷猖獗,傳統傳銷轉戰網際網路,龐氏騙局、非法集資與傳銷手段交織,涉及地域廣、人員多、危害大。反傳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希望大家攜手狙擊傳銷邪教的瘋狂蔓延!

  直銷維權QQ群:424468224

QQ群:南派傳銷群:46841228    46575251

 舉報郵箱:huangyi023@qq.com

諮詢電話:18317948005

   打傳防騙官網:www.dcfp110.com

   微信:17623081040

圖源視覺中國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打著「註銷校園貸」名義的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影響非常惡劣。有研究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監測到有關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共計28.8萬餘條,其中涉及「註銷校園貸」的騙局接近9.3萬條,佔32.14%。

10月26日,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廣大青年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註銷校園貸」新騙局

10月8日,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的客服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徵信。

儘管小陳在上學期間並沒有借過校園貸,但是對方提供的信息非常準確,這讓小陳很驚訝。對方提出只要按其說的操作,小陳的貸款記錄就會註銷,個人徵信也不會受影響。

在對方指導下,小陳向多個APP申請了貸款,最終申請到3筆總計6.5萬元的貸款。隨後,按照對方要求,再將貸款分別轉到3個陌生人的帳戶裡。小陳按要求操作後,對方又要他把下載的APP都刪除。此時,小陳才發覺事情不對勁,趕緊把之前貸款的APP一一打開核對,結果發現損失6萬多元。

據記者了解,「註銷校園貸」詐騙手法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針對有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有貸款記錄的,詐騙人聲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註銷帳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二是針對無註冊網貸平臺帳號或無貸款記錄的,詐騙人則稱「你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網貸帳號,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由於詐騙人能夠準確說出對方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學校名稱,甚至消費記錄等隱私信息,容易讓學生放鬆警惕。有的詐騙人還主動將自己的身份證件、工牌等信息向學生展示以獲取信任,導致學生最終將從網貸平臺提現的借款全部轉入騙子提供的名為「清查帳戶」,實為詐騙人的個人帳戶。

「套路貸」等層出不窮

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不良「校園貸」的整治力度,一些不法機構為了逃避監管部門的查處,改頭換面,有的打著「培訓貸」「創業貸」「求職貸」「畢業貸」等旗號,採取更為隱蔽的營銷手段,繼續向在校大學生違規放貸;有的則披上分期購物商城或者貸款超市等「馬甲」作掩護,其本質仍是不良「校園貸」陷阱。

以「套路貸」為例。大學生小李想買一部最新款手機,於是通過QQ群轉發的廣告找到某公司的線上貸款平臺。在提供了相關資料後,順利辦理了一筆5000元貸款。因小李無法按期歸還貸款,導致利息越來越高,短短6個月貸款從5000元增加到十幾萬元。由於害怕,小李瞞著所有人,直到恐嚇簡訊接連出現在家人、朋友的手機上,家門口也被潑上油漆,寫上「欠債不還、天理不容」的字句。

最終,小李選擇報案。經公安機關調查發現,該公司在一年內「套路」了700多名在校大學生。放貸人誘騙在校大學生籤訂金額不實的借款合同,以審核費、保證金為由扣除先期款項,偽造資金銀行流水虛增放款金額,並進行暴力追債。最終,法院以詐騙罪、敲詐勒索罪對該公司11名被告人判處1年至8年不等有期徒刑。

「套路貸」一般會通過微信、QQ、微博等學生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或是在校園學生集中區域發布小廣告,並宣稱「無門檻、零利息、免擔保」,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一旦學生「上鉤」,這些不法借貸公司會迅速為學生辦理貸款,並通過設置合同陷阱、開具遠高於貸款金額的借條、故意讓學生逾期等方式「步步設套」。如果借款的學生無法償還貸款,借貸公司或是主動為其介紹另一家借貸公司,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償還,使學生們的債務越滾越大;或是採用電話恐嚇、圍堵攔截等方式暴力催債。

樹立正確消費觀念

為更好保護廣大學生的財產安全,避免其陷入形形色色的「校園貸」陷阱,中消協向廣大青年學生發出警示。

警惕「註銷校園貸」騙局,不向陌生帳戶轉帳。實際上,相關部門、業內並沒有推出所謂「註銷校園貸」操作,個人徵信信息也無法人為修改,只要大學生借款後能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如果對個人徵信存在疑問的,可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徵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信息服務平臺或是撥打徵信中心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進行諮詢。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避免深陷「校園貸」陷阱的前提,同時還需保管好個人信息。

中消協表示,學生們如不慎踏入不良「校園貸」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校園貸」詐騙的情形,應當積極收集並留存有關證據,可通過「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舉報通道」欄目舉報、提供線索,或撥打110報警求助。

最後,中消協敦促開展「校園貸」業務的借貸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切實落實監管要求,通過提高大學生「校園貸」服務質效,暢通正規、陽光的「校園貸」服務渠道,讓不良「校園貸」失去賴以滋生的環境,維護「校園貸」正常秩序,讓「校園貸」回歸良性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我已加入「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權保護計劃。

相關焦點

  • 來電註銷「分期樂」帳號?警惕!!校園新騙局又來了.
    借過校園貸卻要你在其他平臺借款清除記錄!案例一小玲的手機上看到,來電中有一個顯示為「中國」、尾號是5365的手機號碼。通常我們接到的電話,顯示的地區都是山西太原、四川成都等具體的城市,而這個電話顯示的卻是中國,肯定是用撥號軟體打過來的。
  • 「國家校園貸客服」來電讓你補利息?假的!
    」,到前段時間的「由學生帳號變更為成人帳號」,近期,廈門警方接報一起以「助學貸還款利率已上調」為由的新騙術。今天,廈門警方通過典型案例提醒市民群眾提防新騙術,守好錢袋子。7月12日某市民小張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國家校園貸客服」的來電「應『國家要求』,你在校期間申請的助學貸還款利率已上調,近期儘快補足未償還的利息,若逾期未償還會『影響個人徵信』。」
  • 警惕│手機貸款陷阱多,西昌一市民貸1萬居然多還了...
    扣除貸款的本金,還需多還款6000餘元,折合下來每年的利息高達60%,大大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民間借貸年化利率24%的指標。  當記者問小小當時是否知道利息這麼高時?她說自己根本不知道,否則一定不會貸這個錢,「當時是因為之前按揭了了個手機,因為每月按時還款,對方便打電話告知我,因為信用良好可以擁有30000元的貸款額度,算下來利息是10%。」
  • 「註銷支付寶學生帳戶」?央視曝光→
    網騙手法層出不窮即使是在校大學生或者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也是詐騙分子眼中的「肥肉」 如今「註銷校園貸」騙局翻新成了「註銷支付寶學生帳戶」近日,湖北、江西等地接連發生年輕人被騙的案件。騙子自稱依照國家最新規定,對大學生的支付寶學生帳戶進行註銷。
  • 註銷支付寶學生帳戶?千萬別信!
    詐騙分子立馬緊隨其後,以註銷、更改支付寶學生帳戶為由,實施詐騙。「大學期間,支付寶平臺給您開通了花唄和借唄對吧?現在國家明令禁止學生信息、校園信息出現在各大金融平臺上,您開通支付寶時填寫的是學生帳戶信息,現在需要將其撤銷關閉,並改換成您現在的社會人士身份再繼續使用。」
  • 提高警惕!新騙局「低價為你裝樓梯扶手」出現!
    近日,有網友向我們平臺小編爆料,稱自己遭遇一個所謂「低價為你裝樓梯扶手」的騙局,損失幾千元,同時希望我們發表,讓更多人預先知道這個騙局
  • 「我,剛畢業就遇上網貸騙局,只註冊了個帳號就要交2萬」
    如今「網貸」已經越來越普遍,更成為不少大學生青睞的新型消費方式。
  • 「新騙局」出現,支付寶登上熱搜,儲戶開始轉移資產?發生了啥事
    其實在近兩年支付寶頻繁地登上熱搜,有正面的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支付寶和淘寶一樣屬於阿里巴巴旗下的產業,也是馬雲這些年的成果。因此當阿里巴巴、馬雲、支付寶中間的任何一方出現新聞,大家就會展開討論並且深入剖析,將很多的問題暴露出來。不得不說支付寶雖然有很多地方都存在問題,但是支付的方便讓使用者幾乎忽略了。
  • 1月17日發案通報;最新網絡兼職騙局,愛用抖音、快手注意了
    2021年1月17日,禹州市發生2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其中消除校園貸記錄詐騙1起、其他類型詐騙(網絡返利詐騙)1起。
  • 國家反詐中心權威發布--警惕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
    春節期間,「國家反詐中心」政務號以民警宣講、網絡情景劇、抓捕實錄等多種形式,精心製作發布了一批防範宣傳短視頻,深刻揭批近期高發多發的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退款、假冒熟人、冒充「公檢法」、「薦股」、虛假購物、註銷「校園貸」、買賣遊戲幣等十大類典型詐騙手法,及時發布防騙預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營造了全民防詐反詐的濃厚氛圍。
  • 警惕!這個開豪車問路騙局,又有人上當了!
    近日廣州熱心姑娘小萍逛街時偶遇「華僑」問路她盡己所能地幫助對方沒曾想卻一步步走進對方的圈套中3月28日16時許,事主小萍(女,24歲)在廣州白雲新城逛街時偶遇了一名問路的男子,該男子自稱是來自新加坡的華僑(下簡稱「阿僑」),因為自己的一批貨物被海關查扣了,過來廣州處理,無奈人生地不熟這才攔下事主問路。介紹完前因後果,阿僑稱想給朋友打通電話,並請事主小萍接聽,告訴他朋友現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以便其朋友過來接他。
  • 【言論】校園「裸貸」,無恥之恥
    除了法律方面的追責外,我們更應該思索的是,為什麼這樣沒底線的事情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今天的社會?    最近,借貸寶攤上了「大事」。用這句話來形容校園「裸貸」,不僅是指債權人那種歪門邪道、如同黃世仁一樣的討債方式,「還不上就拿喜兒來抵」,也是指那些只知道遊戲人生、大手大腳,不體諒父母辛勞、稼穡之艱的年輕學子。    但凡有一點羞恥心,就不會冒出「錢債肉償」的荒唐念頭。這哪裡還是借錢,根本就是逼良為娼,把學生往火坑裡推,更不要說基本的商業倫理。
  • 小心是騙局!
    此類詐騙中,騙子往往冒充「公、檢、法」或註銷校園貸款的銀行工作人員、平臺客服人員等,誘導受害者使用騰訊視頻內的「共享屏幕」功能。(如下圖)(在和這個經理語音溝通間,聽到對方很多人在打電話,都說自己是某寶的工作人員,說辭和我上面所說的內容差不多)接下來我就按著他所說的操作,先打開了騰訊會議的共享屏幕,然後在聊天裡輸入名字和申請免息回收多少錢文字發給對方,再進入支付寶點開網商貸
  • 【重要提醒】12月份剛剛出現的新騙局!!!
    這一防範電信詐騙的新措施,在執行第一天就發揮了效果。多起電信詐騙被成功堵截。然而,也有民眾反映,為新規「量身定製」的新型詐騙手法也隨之而出,需要警惕。警方提醒:此類騙局多設有較長抽獎等待期,大家填寫信息盼望大獎時,騙子已利用你的信息開展下一步騙局。切記天上不會掉陷餅,貪小便宜容易吃大虧。「2元拼團買兩盒進口藍莓,還包郵!」
  • 【警惕】奇怪的貨到付款 謹防「盲發快遞」新騙局
    由於單次金額並不高,消費者往往懶得折騰,選擇「不了了之」,很少有人報案,這也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讓他們的騙局得以繼續。年末歲尾,一些網絡詐騙現象有所抬頭,讓人防不勝防。近日,有人就遭遇了盲發快遞的騙局:明明沒有購買商品,卻收到一筆298元貨到付款的快遞,家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付款,打開快遞發現該商品是價值遠低於標價的殘次品,而發貨商所留的電話和地址均為虛假信息。
  • 【警惕】「掃」碼福利誘人「賣」照後患無窮丨大學新生把學生證照片賣了60元片後竟「被校園貸」
    19日,省公安廳反詐騙中心發布近期新發的兩類電信詐騙案,市民遇到時千萬要謹慎。►假師兄師姐「臥底」新生群騙學生證照片申貸9月初,哈市各所大學陸續開始新生入學,為了聯繫方便,學生之間建立了很多微信群。可沒過多久,貸款公司的催貸電話就來了,稱小張等學生申請了「校園貸」,按照相關條款規定要收取第一期還貸的錢。經過警方調查,原來是有人冒充這些大一新生的身份申請了1萬元的「校園貸」預定購買蘋果8手機。
  • 蘋果id貸被抹機怎麼辦?
    一時糊塗用自己的名譽與徵信抵押的校園貸、現金貸等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蘋果ID」也能用來貸款,聽上去就有些匪夷所思。</span></p><p><span>記者調查發現,包裹在「無需抵押、秒速放款」糖衣之下的「蘋果ID貸」,其實是針對蘋果手機用戶的現金貸新變種,其背後暗藏諸多風險。
  • 警惕 微信又出新騙局!「殭屍好友」詐騙 已有多人上當
    北京張女士手機突變靜音 銀行卡六小時被轉走上萬元手機上各類應用軟體的出現,為用戶提供更多便捷的生活方式,同時,應用程式的漏洞也為許多不法分子行騙提供了機會。日前,北京張女士發現手機微信和簡訊突然變成靜音,想調出聲音,結果還是靜音。當時以為是手機出故障,並未在意。
  • 【警惕】驚天騙局!"有錢貸"P2P網貸:坑錢5000萬 建網站只花了60元...
    【驚天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