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學術出版之道

2021-02-08 出版發行研究


摘要: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兼具學術傳播機構和出版企業雙重身份,牛津社致力於傳播學術成果,同時又在全球出版產業中具有重要影響力。本文聚焦數字時代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學術出版發展戰略,從內容生產、數位化轉型和國際化戰略幾方面剖析牛津社學術出版的成功之道。

關鍵詞:學術出版 數字出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也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出版社。在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牛津大學出版社一直致力於促進學術研究交流與發展,在教育出版、學術出版領域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翹楚。在2017年公布的全球出版企業50強排行榜中,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全世界出版社排名中名列第20位,2016年銷售額近10億美元。據統計,牛津大學出版社每年新出學術出版物達5800餘種,遠遠高於劍橋社(劍橋每年新出學術出版物1500餘種),加上每年6700餘種教育出版物,每年新出出版物總計超過12500種。


牛津大學出版社歷經百年而始終屹立不倒,並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國際出版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得益於其自身的定位和經營理念。牛津大學出版社作為一家學術機構和出版企業,努力尋求學術性和商業性的有機結合,堅持嚴謹、開放、創新的學術傳統,並隨著時代發展積極部署數位化轉型,開拓全球市場,擴大國際影響力,實現自身長足發展。


一、內容為本的出版理念

對於學術出版而言,出版內容的質量至關重要,對於大學出版社而言,學術品牌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託於大學本身。牛津大學出版社作為牛津大學的出版機構,其學術出版的成功離不開牛津大學作為世界一流學府的品牌效應的推動,這也保證了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學術出版領域的權威性,加上牛津大學對學術出版物質量的嚴格把關,確保了學術出版的良性發展。


(一)專業化的市場細分及內容生產

在學術出版領域,高質量、專業化的內容資源是最為核心的要素。在學術及專業出版消費市場,專業化源自對不同學術細分領域以及特定職業背景的精準把握和市場細分,並在此基礎上為受眾提供優質的學術內容和專業資源。


牛津大學出版社目前擁有300餘種學術期刊,內容涵蓋醫學、生命科學、法律、社會科學、數學和物理學以及人文科學,每個大的種類之下還有更細分的學科分支,從專業化的角度保證覆蓋到所有可能的學科領域。從規模上來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學術出版物數量大,種類多,而且在出版物的質量方面,得益於出版社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和出版標準,牛津大學出版社所出版期刊中有80%以上的刊物被國際幾大文獻檢索系統收錄。


(二)嚴格的出版物質量控制

在具體的內容質量控制方面,牛津大學出版社主要通過明確編輯角色、同行評審和學術委員會決策三方面對學術質量進行把關。首先,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學術出版流程中,編輯是核心的「領導人物」。


牛津大學本身擁有許多資深的從事學術出版的編審人員,這些編輯人才不僅擁有深厚的學科知識,而且對於所負責的學科背景、學科發展方向有著充分的了解,更為重要的是,編輯本身需要擁有廣泛的人際關係網,並在編審過程中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作為學術評定的同行評審人員,同行評審會對書稿內容進行二次把關。


除了編輯把關和同行評審之外,牛津大學出版社還設立了22人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會所有成員均是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其中既包括牛津大學的教授,也有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專家評審委員。學術委員會對於編輯提交的書稿以及推薦的評審人員進行再次評定,以確保編輯推薦的評審員對於書稿的評定公正客觀,以及書稿的學術質量是否適合出版,最終確定是否進入出版環節。此外,即使已經確定書稿獲得出版「通行證」,出版社也會和作者進行反覆的修改意見交流,最終完成定稿並出版發行。


二、數字運營的業務轉型

在英國,數字出版信息技術與網際網路業務開發已經成為傳統出版企業轉型的重要策略。大型出版企業除了對已有的文本內容進行數位化之外,還以此為基礎進行版權運營,搭建數字平臺。在教育出版市場和學術出版領域,培生、麥克米倫、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巨頭積極部署數位化運營,深入開展網際網路業務,內容涉及在線圖書銷售、信息數據服務、數字版權運營等方面。


作為最早進入數字領域的傳統出版社之一,牛津大學出版社積極嘗試數位化轉型,開拓數字出版業務,並在國際數字出版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數位化轉型,主要包括紙質出版物數位化、學術數據平臺建設、學術資源開放存取、網絡圖書營銷以及其他圍繞著這一系列核心業務的數字版權運營和管理。


(一)學術資源數位化及在線平臺建設

在數字業務轉型中,牛津大學出版社首先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數位化,並以此作為堅實的內容基礎進行學術數據平臺建設。目前,牛津大學出版社已出版40多個在線數字產品,涵蓋人文社科、科學、醫學、法律、參考文獻、辭典,以及300多種學術期刊。自從2000年牛津英語詞典在線(OEDO)上線之後,牛津大學出版社陸續推出了牛津學術在線(OSO)、牛津文獻在線(OB)等數位化產品。此外,牛津大學社還推出了牛津索引(OI)這一免費的搜索服務平臺,用戶可通過牛津索引進行所有牛津數字內容的檢索。


(二)學術資源開放存取

開放存取(OA)是指通過數位技術,在尊重作者權益的前提下,利用網際網路為用戶免費提供學術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務。在國外,開放存取儘管本身存在諸多爭議,但在學術領域多數學者對此持正面的態度。2012年英國公布的《芬奇報告》建議對開放存取實施分類,主要分為金色開放存取和綠色開放存取。


前者是指由作者支付編輯出版費用,經過嚴格同行評審之後進行學術出版,這類刊物完全免費;後者又稱為自存檔模式,出版商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把控開放存取的程度,例如可以在實行開放獲取前一段時間內先限制內容公開,只對收取訂閱費的訂戶開放,綠色開放存取無需經過同行評審,作者可以實現免費出版。


對於牛津大學出版社而言,在開放存取出版領域主要採用金色開放存取以及混合開放存取模式。目前牛津大學出版社有100多種學術期刊採取金色開放存取的模式,此外還有一部分綠色開放存取期刊服務,總體而言「混合型」模式是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內的許多大學出版社在開放存取出版領域的主要運營模式。


(三)數字資源營銷與版權運營

牛津大學出版社針對已有的學術資源,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學術圖書。除了建立自己的官方網上書店,牛津大學出版社還與亞馬遜、谷歌等網際網路巨頭展開商業合作,進行網上圖書銷售和學術產品信息推廣,進一步完善自身數字出版業務。除了數字產品開發、銷售之外,牛津大學出版社還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通過版權貿易推廣自身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數字版權運營。


三、放眼全球的國際化戰略

作為大學出版社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數位化業務運營為其國際化的戰略布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學術出版領域,牛津大學出版社從出版流程上遊的內容生產,到中遊的版權貿易,再到下遊的圖書營銷,整個出版產業鏈的構建最終目標都在於打開國際市場。通過數位化的產品運營,例如學術著作與期刊的數位化、在線數字出版平臺、在線學術檢索平臺等,牛津大學出版社逐漸構建了一整套數位化學術出版產業鏈,並以此打開全球市場。


得益於成功的數位化業務運營,牛津大學出版社能夠順利地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市場開拓。和其他英國大型出版企業一樣,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全球各地設立了眾多的分支機構,目前,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支機構,14個國家設有出版中心,全球僱員6000多人。這些設立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致力於在當地尋找優質的作者資源和內容資源,並根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差異化的圖書營銷,尤其是對牛津大學出版社本身優質學術產品、信息服務的推廣。通過常駐海外分支機構的銷售代表和版權機構,牛津大學出版社在海外市場進行直接的圖書貿易和版權貿易,並與當地的出版企業進行合作,共同開發圖書版權。


以牛津大學出版社與中國出版社的合作為例,早在上世紀60年代,牛津社就在香港設立了辦事處,之後發展成為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上世紀80年代,牛津社與商務印書館合作推出《精選英漢漢英詞典》,並在此後推出一系列牛津雙語詞典系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雙方在2003年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幾十年來,牛津大學出版社積極與中國多家出版社進行版權合作,並在2007年成立牛津期刊北京代表處,進一步拓展中國地區的出版業務。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一方面能開拓更加巨大的國際市場,樹立國際品牌,另一方面也能在更廣闊的空間尋找優質內容資源,尤其是對於學術出版而言,通過整合全球範圍內的優秀學術資源,增進學術交流,推動資源共享,更有利於促進學術出版產業和學科專業領域發展,實現學術出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四、結 語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堅持以內容為本的經營理念,注重專業化的市場細分及內容生產,進行嚴格的出版物質量控制,保證學術資源的高質量。在數字時代積極展開數字業務轉型,放眼全球市場,不斷開拓更廣闊的國際發展空間,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字時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以牛津大學出版社為代表的英國出版企業的發展策略,值得我國出版社的深入學習和借鑑。




參考文獻:

1.吉姆·米爾特. 2017全球出版企業50強名單公布[EB/OL].[2017-09-05]. 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4164.

2.李廣良.牛津大學出版社:豈止於大[EB/OL].[2016-02-17]. 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864.

3. 孫如楓.牛津大學出版社產權關係與經營模式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09(5):66—69.

4.牛津大學出版社學術出版年度論壇舉行[EB/OL]. [2013-01-17]. http://www.dajianet.com/news/2013/0117/197829.shtml.

               (作者單位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相關焦點

  • 科學出版社出版期刊學術指標表現優異
    (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期刊SCI影響因子整體提升顯著,收錄期刊數量和學術指標表現優異。《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GPB)創刊於2003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中國遺傳學會共同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7.051,國際同學科排名位於Q1區(17/177,前10%)。
  • 上海出版·每月書單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邀您共讀好書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李芳:兼收並蓄,學術為先,打造一流出版陣地。
  • 【記錄】初生牛犢——我在美國出版社實習的日子
    因為想結合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決定只關注學術出版領域。幸運的是,我很快發現了兩個非常吸引我的機會,一個是美國國家圖書館聯盟(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旗下的學術書評雜誌《CHOICE》的出版實習項目,一個是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實習生項目。
  • 牛津大學出版社詞典內容助力百度翻譯APP 滿足專業需求
    近日,百度翻譯APP正式上線來源於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專業素材,新版本專業詞庫將全面升級,為用戶帶來更專業、權威的翻譯服務。今年7月,百度翻譯與牛津大學出版社達成授權協議,將源於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專業素材上線百度翻譯網頁端,好評如潮。
  • AIP出版社收購大學科學書籍出版社
    2021年2月4日,美國物理聯合會旗下的AIP
  • 季衛東教授新書《通往法治的道路:社會的多元化與權威體系》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編者按:季衛東教授新書Toward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oci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Power System(通往法治的道路:社會的多元化與權威體系)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通往法治的道路:社會的多元化與權威體系》中文版最早於2014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
  • 2017年中國大學出版社編輯論文徵稿啟事
    為提升大學出版社編輯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充分發揮編輯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升編輯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搭建大學出版社編輯研究平臺,推動大學出版行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將舉辦2017年中國大學出版社編輯論文遴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全球500本學術期刊微信傳播力大排行:2021第一季度,哪些期刊和出版品牌最受關注?| 領研 * Impact Science
    通過計量各出版品牌旗下期刊在微信平臺獲得的傳播量,我們對 2021 年第一季度微信傳播力最高的 50 個出版品牌進行了排名。Nature Portfolio、美國科學促進會、威立、《細胞》出版社、美國化學會、愛思唯爾、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牛津大學出版社、施普林格依次位列出版品牌微信傳播力前十,其中,愛思唯爾以 75 本期刊成為入榜數最高的出版品牌。
  • 【後生可畏】「青年地震」族們如何看待「牛津詞典2017年度詞彙」出爐?
    為了更好地使用SNS傳媒手段來開展英語教學與研究的傳播與交流,2017年5月鄭新民教授創建了「鄭新民談英語教學與研究」的個人學術微信公眾號,堅持講中國故事,堅持公益,堅持原創,堅持以小見大,堅持教研結合;現已推出「上外名人堂」、「學習之道」、「英詩朗讀」、「國別與區域」、「域外教育」、「師生對話」、「同行交流」、「中國英語教師聲音圖書館」、「超短篇小說」、「學術微講堂」、「海外遊學
  • 吳國盛 | 牛津大學自然博物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心
    後來經過整理編輯,出版成冊——《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志》,被稱為「紙上博物館」。牛津大學自然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原名牛津大學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1860年正式開放。1996年改為現名。
  • 【周末薦書】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訓練課
    作者: 福原正大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副標題: 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訓練課譯者: 班健 出版年: 2016-6-1定價: CNY 39.90裝幀: 平裝ISBN: 9787213073380內容簡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哈佛
  • 學術期刊出版是一個窮酸行業?它的利潤率比蘋果谷歌還高!
    ,我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編輯一本商業雜誌。等到開始讀博,接觸了大量的學術期刊,也慢慢發現,原來學術期刊出版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學術期刊不刊登任何商業廣告,讀者僅限於學術界所以發行量也少得可憐;你以為它應該是一個窮酸的行業吧,而事實上,學術期刊出版利潤驚人。從全球整個行業來看,學術期刊出版被視為世界上利潤最豐厚的行業之一。
  • 科學出版社東京分社的精品戰略!
    二、科學出版社在日本出版學術精品的實踐下面具體來談科學出版社在東京出版學術精品的實踐。第一,我們已經出版了一些好書,其中有很多是大套書(如下圖)。第二,我們在東京一直堅持學術精品出版方向。科學出版社,也就是現在的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給東京分社的定位,一是成為科學出版社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橋頭堡」,二是出版傳播中國學術成果,我們一直堅持著總社的戰略思路,不偏離這個方向。
  • 《測繪學報(英文版)》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全文收錄!
    2020年4月,經《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編輯委員會審核同意,《測繪學報(英文版)》(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JGGS)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全文收錄!
  • 科研Time|牛津劍橋教授科研項目匯總
    Aidong Yang牛津大學格林鄧普頓學院工程科學系終身教授·牛津大學格林鄧普頓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兼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系統工程小組研究負責人·NERC環境研究小組首席研究員(致力於研究生物系統工程、食品、能源與水的聯繫和負排放技術·「通過改善氣候條件去除溫室氣體
  • 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期刊精選
    自2008年起,清華大學出版社與Springer陸續合作出版了6種英文科技期刊,涵蓋了基礎科學、建築學和工程技術等眾多領域,旨在反映各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 林鵬: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國科技出版「旗艦」
    可以說,我們迎來了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打造國際化科技期刊出版集團的大好機遇期。但是,我國科技期刊存在學術競爭力總體較弱,期刊的學科分布不平衡,以大學學報為主的綜合類期刊佔相當數量,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期刊數量相對較少,英文期刊較少等多方面問題,我們需要對科技期刊學科布局做出調整,積極推動在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創辦新刊。
  • 資源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所有PDF開放免費下載,一站解決資源荒
    近日,美國的國家學術出版社(National Academies Press,NAP)宣布,將其
  • 書饗 宗教改革與印刷出版
    這一期談談宗教改革中印刷出版的重要作用。《九十五條論綱》原是用拉丁文寫成,供有學問的神職人員和大學教授閱讀,但很快就被翻譯成德文及其他語言的文字出版發行,並廣為流傳。林賽在《宗教改革史(上卷)》(商務印書館,2016.7)中描述道:「《九十五條論綱》的發行量在當時說來是空前的。在短暫的兩個多星期裡,傳遍全德國;四個星期內,整個歐洲都讀到它。」
  • 譯林出版社社長的版權得失錄,關於奧茲、馬爾克斯、基辛格、伯林
    訪英期間,我們造訪了英國的幾家出版公司,Longman,DK,牛津大學出版社,還有Andrew Nurnberg 版權代理公司。此外,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參加英國書展。當時,英國書展在全球書業的影響才剛起步。就在書展上,我見到了奧茲的代理人Deborah Owen女士。Owen女士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學版權代理公司,讓人驚奇的是,她只代理奧茲一個人的作品。她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