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思維,你值得擁有!
文 | 陳慧
近年來,結構性思維被廣泛應用於企業培訓中,其被關注度或影響力越來越高,這也反映出中國企業在人才培養時,開始日益關注企業全員的思維能力的培養。
那麼,什麼是結構性思維?結構性思維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1)我們來看看度娘怎麼解讀
結構化思維在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指一個人在面對工作任務或者難題時能夠從多個側面進行思考,深刻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系統制定行動方案,並採取恰當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開展,取得高效績效。當你這樣做事的時候,你就擁有了結構化思維。
將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流程,並將其養成潛意識習慣。
當然遵循了這個流程並不代表你就具備了結構性思維,這裡的關鍵在於我要怎樣發現問題的方式方法,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角度以及如何系統化的制定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
(2)我們再來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專家在TSC能力模型中提出:人的能力是由「思維→認知→技能」這三個構成的。它的內在邏輯是:思維調動我們掌握的知識(認知)結合技能產生有效的行為。
在這裡,如何實現對知識的有效調用,用得最多的就是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就像我們生活與工作中的幽靈,它是無處不在的。思維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思維的科學性表現在它是系統化的,並且是有套路的。
(3)結構性思維可以被培養嗎
其實,一個人是否具備結構化思維,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學習和訓練。不要覺得自己足夠聰明而不需要培養,也不要覺得自己缺乏天分而放棄。
結構化思維的培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自己創造有效的學習環境和刻意練習。從最基本的邏輯思維訓練開始,邏輯能力提升上去了,系統思維才能夠建構。如果想直接用方法論搭建結構思維,就像不打地基的堆積木,實際是蓋不起樓的。
複雜問題結構化,結構化的問題簡單化。這句話很簡單,其意也不深,但在我的實際體會中,能想到這樣做,能知道這樣做而且也是這樣做的人,少之又少。始終記住一點:思維決定了你的認知水平和成長速度!
(4)結構性思維有助於我們的溝通表達
結構性思維,化混亂為有序:想清楚 說明白。
人的行為不同是因為背後的思維方式不同,表面上的表達不清,實際上是思維混亂。思維決定了行為,而行為決定了結果。所以,如果想要得到正確的結果,就必須用正確的思維來取代錯誤思維。
從感性到理性,從隱形到顯性。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從結構的角度出發,利用整體和部分的關係,有序地思考,從而更清晰地表達,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結構性思維對組織和個人具有雙重收益。對組織而言,它能提升思考能力,使人們善於思考、享受思考,變得更愛思考。使企業具有共同語言、思維、交流和行文標準。對個人而言,它能形成有結構性的思維習慣,在面臨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從多個側面清晰又全面的思考。在日常口頭表述中,保證效率和效果,讓觀點更明確,結構更嚴密,表達清晰有說服力,使人家能清楚的知道你在說什麼。
你擁有怎樣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思維,不一樣的思維將會帶給你不同的人生!
(5)結構性思維的四大原則
★結論先行
結論先行是結構性思維的四大原則之一,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信息複雜、時間緊迫和受眾需要這三種情況下,必須結論先行。
★上下對應
做到上下對應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站在受眾角度反過來思考:這樣對應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就是要回過頭來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上下嚴格對應。」
★分類清楚
從思維的角度看,分類清楚使得結構性思維不再是對問題機械、簡單地肢解,而是內在邏輯的體現。分類充分體現了思維邏輯性、結構性,使得思考更有條理。
★排序邏輯
排序邏輯是讓受眾更容易記憶和理解的一種方式。在文章中、說話時,常常使用「首先、其次、最後」這一類的關聯詞,,受眾就很容易清楚我們所描述的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和邏輯。
【結束語】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思維和情商,凡事別著急去判斷,先想六秒,給自己一個空間。在個人能力上、日常生活中,思維決定人的成長。也請記住思維和思想是有力量的!要懂得去成就更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