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出iPad系列的時候,市面上大多數手機的屏幕尺寸仍然在4英寸左右,這也是iPad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現在已經來到2019年,市面上的大多數手機的屏幕尺寸也突破了5英寸,平板電腦的市場也逐步萎縮,但是蘋果在幾天前的WWDC當中推出了iPad OS某種意義上表現了蘋果想要做好平板的決心。那麼我們下面就藉助這個契機,簡單說一下我使用平板電腦的經歷,以及為什麼在2019年我仍然在使用平板電腦。
我第一款使用過的平板電腦是艾諾的novo7,這款產品採用Android 3.0(Honeycomb)系統,是谷歌當時專門為平板電腦推出的作業系統。此後谷歌在推出Andoid 4.0(Ice Cream Sandwich)的時候不再單獨區分平板與手機的系統版本號,但是我手上的設備並沒有吃上三明治。雖然這款產品的表現很一般,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已經足夠驚豔,這可能也是我在未來堅持使用平板的原因之一。
Android 3.0(Honeycomb),圖片來源:谷歌開發者平臺
Android 3.0(Ice Cream Sandwich),圖片來源:谷歌開發者平臺
升入大學,我並沒有著急換手機,而是把平板換成了iPad mini2。這款產品陪我走過了2年半的時間,課堂上它是小組討論時的白板,複習時它配合pdf成為了我的課本,此外,它還帶我進入了音樂遊戲的世界。
直到今天音樂遊戲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夾
隨後蘋果推出了iPad Pro系列,同時帶來了Apple Pencil。可是12.9英寸的屏幕對我來說還是太大了,所以在iPad Pro 9.7推出後我毫不猶豫的購入了這款目前已經有些不跟手的iPad Pro以及Apple Pencil。更大的屏幕和4個揚聲器讓我在課餘時間有了更好的影音和遊戲體驗,Apple Pencil的加入也讓我在記筆記時能夠更方便的勾勾畫畫,但是2年的時間告訴了我一個現實:2GB運行對於iOS系統來說仍然是不夠用的。至於我為什麼不買新的iPad Pro?還不是因為窮嘛。
iPad mini與Apple Pencil,圖片來源:蘋果
目前我手上的平板一共有三款:iPad mini(第五代)、iPad Pro 9.7、小米平板4,三款平板的尺寸分別是7.9英寸、7.9英寸和8英寸。我日常使用的手機是小米8,屏幕尺寸為6.21英寸,由於屏幕的比例不同,所以並不能直接用數字來衡量大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於手機屏幕的加大,小屏幕平板電腦市場一定會逐漸萎縮。
那麼就又一次回到最初的問題了,為什麼我在2019年仍然在使用平板電腦?
我不想爭論平板與平板電腦之間的差別,畢竟一定意義上平板電腦只是某些優越黨嘲諷別家產品的工具而已。但是無論iPad應該叫平板還是平板電腦,它都有許多目前的手機不能相比的優點。
首先,它的屏幕夠大,更加適合完整閱讀以我手上的小米8舉例,它的屏幕大小是6.21英寸,在長度上已經接近7.9英寸的iPad mini。18:9的屏幕比例使它更適合播放電影,或者未來的流媒體內容,較窄的寬度也讓它更適合單手握持。反觀iPad mini,我承認4:3的屏幕比例非常不適合看電影,因為邊框加上黑邊的寬度基本上已經等同於視頻的寬度。
但是這個比例在瀏覽網頁時體驗非常好,它能夠同時顯示更多內容,在遊戲中同樣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不過前提是遊戲針對這個比例進行了優化。當然你會說7.9英寸的屏幕用來看桌面版網頁還是太小了,所以蘋果還提供了其他更大尺寸的版本。
其次,它的續航更久平板電腦因為有更大的電池,所以即使屏幕變大了,它依然能夠用纖薄的機身提供更久的續航。此外,平板電腦還可以幫我的手機實現更久的續航,比如我在午休時可以使用iPad看視頻或者玩遊戲,所以我的手機可以無壓力的續航一整天。回家後我也可以把平板放支在顯示器旁邊看視頻或者直播,而且不用擔心它是否還有電這個問題,因為即使它沒電關機了,我的主要社交軟體還是在我的手機裡面。
是用平板的話不用太過擔心充電問題
說一個比較主觀的問題,雖然我不排斥異形屏,甚至我還非常特別喜歡小米8的劉海提供的紅外線面部解鎖功能。但是在進行遊戲時我還是想要一塊完整的屏幕。平板電腦因為不用過多考慮邊框問題,或者說平板電腦的邊框如果做的太窄了就不好握持了,所以即使新款iPad Pro加入了Face id功能,蘋果也不需要使用iPhone X系列當中的那種「劉海」來實現這個東西。
iPad Pro在沒有劉海的情況下提供了Face ID功能
一塊完整的屏幕對於遊戲體驗的加成是顯而易見的,再加上平板電腦的屏幕更寬,個人感覺平板電腦在例如音樂遊戲和自走棋、爐石傳說等遊戲時體驗更好。
遊戲《古樹旋律》截圖
遊戲《多多自走棋》截圖
我承認目前安卓系統在平板電腦方面做的並不好,所以國內單獨對其進行適配的軟體屈指可數。雖然iPad部分軟體也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但是相比之下還是好了許多。至少我在休閒時有許多遊戲和視頻軟體,在工作時藉助Apple Pencil使用包括GoodNotes、OneNote等軟體。
經過了半年左右的使用,我認為安卓平板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不堪。小米平板4採用了一塊8英寸16:10的屏幕,由於比例與之前16:9的手機相近,加上安卓系統的軟體都可以自適應解析度,所以多數軟體在這款平板當中都可以正常顯示和使用。不過高通驍龍660處理器的性能在現在來看性能確實有些差距,三星的平板對我來說又太貴了,所以如果國內廠家可以推出一款採用高通驍龍800系列處理器的平板電腦的話,我肯定是會支持的。
最後,iPad OS意味著什麼?經過許多年的發展,平板電腦已經逐漸從當初「介於手機與平板尺寸之間」的產品發展到了一個比較單獨的產品。其中iPad作為平板電腦的代表性產品,其最初搭載的iOS系統與iPhone使用的iOS系統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在iOS 12推出後,我身邊許多使用iPhone多年的用戶在使用iPad時已經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這款產品,這表明蘋果已經開始將iPad和iPhone進行差異化處理,本次iPad OS的推出更是將差異化進行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所以,我認為iPad OS進一步表現出了蘋果將iPad獨立作為一個產品系列的決心,同時未來的iPad也應該會越來越不僅僅是一塊「屏幕更大的手機」,但是我並沒有想讓所有看了這篇文章的人去購買一臺iPad。相反,隨著手機尺寸的變大,平板電腦市場註定也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市場。我只想說,作為一個平板電腦用戶,希望大家可以用一個新的角度去看這些產品,而不是簡單的把它當作一個「放大版手機」。
至於生產力方面,首先我要承認我並不會畫畫,也不會編曲等創作類項目,所以如果iPad有生產力,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平時做一下筆記和打打稿子之類的事情。藉助Apple Pencil,我在做筆記的時候不僅可以進行插圖、打字等工作,還可以方便的勾勾畫畫,這裡就不得不說iPad的防誤觸做的確實不錯,在用筆進行勾畫的過程中,我可以直接把右手放在屏幕上,而且並不會有太多誤觸發生。
蘋果和許多三方軟體開發商為iPad提供了許多優秀的筆記/辦公軟體,比如蘋果自己的備忘錄、iWork套件,微軟的OneNote和Office套件,以及GoodNotes、Notability等都是不錯的軟體,如果入手了iPad和Apple Pencil,建議大家可以順便也入手這幾款軟體。至於打字,不得不說蘋果自家的Smart Keyboard手感確實比較差,機械鍵盤也不適合一直裝在包裡背來背去,所以我一般搭配羅技的藍牙鍵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