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榴槤喝可樂會中毒?別信!近期朋友圈十大謠言,你轉過幾條?

2021-02-08 幫你學系列叢書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月朋友圈的十大謠言

你見過哪些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據經濟之聲報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騰迅公司談判,如何監管騰迅的零以及如何向零業務收費,明天下午6點以後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傳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如果傳送超過18個人,你的圖標會變成藍色,代表你可以繼續免費使用微信,否則明晚6點以後,要先付25元才能打開微信,每月25元,看到後快傳,傳給我也可以。



真相


網上關於微信將要收費的各類信息均屬謠言。微信針對個人用戶是不收費的。


這個謠言屬於老謠新傳 ,有兩處明顯疑點:


第一,信息中指出「明天下午6點以後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這個「明天」具體是指哪一天,並沒有說明。一般在正規的通知中,對相關業務的起止日期必定會定出一個準確時間點;


第二,信息中提及的」圖標會變成藍色「其實是微信時刻視頻的明顯標識。用戶發布時刻視頻後,他發朋友圈的時候,頭像的右上角也會有這個藍色小圈圈,並不是什麼身份標識。


個人用戶除了手機上網費用外,使用微信的基礎業務(主要指通過微信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等)不收取費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麵包車裡面一位女士在駕駛室內噴香水,旁邊一位男士接著點火抽菸,當場引起爆炸燃燒起火將兩人活活燒死,奉勸女士們千萬不要在車內噴香水,男士們千萬不要在車內抽菸哦!



真相


經核實,該事件發生於2019年3月19日早7時許,陝西禮泉縣城關鎮柴市村,一輛麵包車發生起火爆炸。據了解,起火的爆炸的麵包車是送煤氣罐的車輛,爆炸聲共有兩聲,現場火勢高達5米,爆炸導致不少民房玻璃被震碎,事故導致司機死亡,事故是煤氣罐爆炸造成。


儘管不是香水引起的爆炸,但由於車內放置物品的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必須引起車主的重視,很多車主喜歡在車內亂放物品,尤其是打火機、摩絲等物品,因為這些屬於可燃品,在烈日的烘烤下,有可能發生洩露引起爆炸或自燃,這不得不引起大家注意,儘量避免在車內放置含可燃氣體液體的物品,特別是在夏天的高溫期間。


雖然汽車香水本身不可燃,但某些劣質產品用工業原料勾兌而成,加上包裝瓶的質量問題,一旦在高溫天氣揮發過快時,會引起其「爆瓶」,危害人身安全。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臺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經初步驗屍,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死者生前每天會服食「維他命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蝦。問題就出在這裡!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


這種物質食入體內,本身對體並無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維生素C之後,由於化學作用,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又稱為三氧化二砷,這就是們俗稱的砒霜!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竅出血。所以;為慎重起見,在服用維生素C期間,應忌食蝦類。


現在很多飲料裡都有維他命C:蝦+維C=中毒、感冒藥+可樂=中毒、榴槤+可樂=中毒


網絡新聞截圖


真相


「蝦+維C=中毒」專家表示,這則傳言純屬謠言。


該說法並不靠譜,實際生活中,大家普遍存在蝦果同吃的現象,從未有類似的報導。同時,藥監管理部門也未發布過相關食物相剋的提醒,這種說法並無依據。


蝦的確含砷元素,但是要想蝦跟維生素c同吃引起中毒,它至少需要滿足3個條件:1、吃海鮮的量要很大;2、要大劑量的服用維C;3、這兩種物質進入體內後,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來完成化學反應,如溫度、酶的條件等等。這三點同時滿足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不符合實際情況。


此外,「感冒藥+可樂=中毒」該說法不靠譜。感冒藥主要成分中大多數含有咖啡因等鹼性物質,與可樂中碳酸飲料中的酸性物質確實會起化學反應。但鹼性和酸性在一起中和的結果是,藥力沒有了。而不是傳說中的會中毒。 


「榴槤+可樂=中毒」也純屬謠言。榴槤和可樂會在一起會中毒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是肝臟需時間代謝脂肪和糖,吃榴槤同時飲可樂,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及腹脹。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請大家不要輕易去點擊任何形式的圖片、連結、二維碼、小程序呢,因為這些連結的背後都隱藏著盜取手機裡使用的銀行卡帳號、密碼,這些盜號軟體會輕易破解密碼,通過遠程操作控制你的手機,然後盜取銀行卡裡的資金。


這些連結很多都是養生知識、小遊戲、小視頻、二維碼、小程序,看似挺安全,其實它背後是龐大的數據運行系統,劃轉銀行卡資金的惡行。因為這些連結的伺服器都在國外,既使破了案也抓不住罪犯,追討資金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警察破不了案,破了案也追不回來錢。


真相


關於「不要輕易去點擊任何形式的圖片、連結、二維碼、小程序」確實有安全提醒意義,但對於會導致「盜取盜取手機裡使用的銀行卡帳號、密碼、資金」的說法過於危言聳聽和武斷。


1、首先,微信團隊會努力提供各類安全防護技術來保護用戶的社交安全。帳號異常時微信會有安全提醒及系統異常攔截。同時在圖片、視頻、小程序裡嵌入釣魚程序,在技術上不容易實現。


2、當發送的表情、圖片和視頻時,這些文件的後綴大多為.gif、.jpg、.avi等專門的格式文件。聊天場景中會直接顯示文件。安全專家指出,用戶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訪問網頁時,微信將判斷該網站是否屬於資料庫白名單,如果網址在白名單上,用戶可直接訪問;如不是,則會被判斷為非安全網址,用戶需通過複製操作才能繼續訪問。


據了解,白名單中的所有網址均經由人工審核確認,確保安全。微信本身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也有很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黑客很難攻破,微信用戶不必過分擔心。


手機安全不能大意,但也不需要過度恐慌。平時使用微信時,要注意微信密碼不要設置得過於簡單,也儘量不要在其他地方使用同一套帳戶名稱。保管好自己微信帳號密碼,不要輕易洩露給他人。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空心菜千萬別吃,因為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裡,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尤其是空心管裡面更是藏著看不見的重金屬,國外種植空心菜主要是為了淨化土壤…



真相


「空心菜是最毒綠葉蔬菜」的說法不科學。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空心菜確實強於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國內外都會吃空心菜,空心菜並不是有毒蔬菜。


專家也表示,農產品的生產取決於三大要素:空氣、土壤和水質。無論是空心菜還是其它蔬菜,對這三大要素都有嚴格的指標要求。據了解,被一些網文廣泛引用的2010年7月湖北宜昌發生的一起空心菜中毒事件中,關鍵性因素是土壤被汙染了,而不是空心菜本身有毒。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吃完雞蛋後吃柿子輕則會得食物中毒,總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一般而言,這兩種食物同時吃會導致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


真相


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危言聳聽。


實際上,我們現在吃的柿子都是經過脫澀處理的甜柿子,它所含的鞣酸含量其實非常低,甜型柿子在自然成熟後鞣酸的含量就很少了(0.5%以下),幾乎沒有澀味。正常飲食,根本不會導致形成結石,完全可以放心地吃。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緊急通知!派出所朋友提醒:騙子又出新招了!現有大批假冒執法人員團夥步入家門,他們有男有女拿著人口或計生普查表,到各家裡去普查,讓你填寫表格或問答。格紙上塗有藥, 只要接觸一會兒或一兩分鐘的時間,就暈過去了,他就把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而且還會把小孩帶走,大家一定要轉發到群裡,並且告訴我們的親人和身邊的人! 一定先告訴你家裡的老人和孩子! 



真相


網絡和微博搜索發現,這則消息已經流傳到全國多地。多地警方已經闢謠。稱並未接到類似報警,而且警方表示並不存在一接觸就暈的神藥。


「目前,最強烈的迷藥需放在鼻口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警方提醒市民,遇到陌生人敲門,還是要警惕,應核實相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再開門,遇到可疑情況,應馬上報警。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想害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看到這個,震驚了,一個孩子玩王者榮耀,白天 夜裡 偷著玩,重度用眼,導致視網膜黃斑病變,從而失明!王者榮耀,吃雞等手遊成了孩子的視力「毒藥」,近視事小,失明事大。望各位家長引以為戒,監督引導孩子健康用眼,真的是除了生命,沒有比失去光明更可怕的事情了!


真相


導致黃斑病變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年齡、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腎病、營養不良等都有可能造成黃斑病變。但目前來說,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玩手機會導致黃斑病變。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我國頒布了新的電動車國標,將於2019年4月15日開始正式實施,2019年4月15日以後所有的違規電動車都不得上路,而且電動車主必須去駕校考駕照,上牌照,還要去保險公司辦理第三者責任強制險。如果沒有做到以上的幾點,騎著電動車上路被抓到一次就要罰2000元。


真相


4月不能上路?假的!


經查詢國家工信部官網發現,2018年5月17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新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應當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腳踏騎行能力:具有電驅動或和電助動功能;電驅動行駛時,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電助動行駛時,車速超過25km/h,電動機不得提供動力輸出;裝配完整的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小於或等於55kg;蓄電池標稱電壓小於或等於48V;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小於或等於400W。


按照目前規定,超標的電動車有3年過渡期,並非消息中所說的4月禁止上路。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市園林辦通知:本月15號至25號室外不要曬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燒烤等露天食物)。儘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飛機撒藥治白蛾,大家把愛心傳遞下去。



真相


市園林綠化部門回應稱:此消息實屬謠言。


飛機撒藥的目的是防治林業病蟲害,這項工作將於4月初開始。使用的藥劑對人畜無毒無害,同時撒藥範圍主要集中在非人口密集區的生態公益林、防護林等林地,遠離居民生活區,因此不會對市民生活造成影響。


近年來,這條謠言不斷在各地出現近年來在山東、湖北、河南、北京、河北、東北、浙江等地都出現過,謠言內容也基本相同,各地媒體和園林部門也都對此進行過闢謠,但每到三四月份,這條謠言總是死灰復燃。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新媒體

友情轉發:幫你學

點擊下方連結,回顧往期精彩內容!

小學生英語閱讀合集(三)

英語這門課,到底該怎麼學?

背單詞不是背拼寫,學會用法更重要!

國學經典:圖文三字經節選(上)

國學經典:圖文三字經節選(下)

小學生成語歌訣900句


本套練習冊配有詳盡的聽力材料,只需手機掃描練習冊上的二維碼,關注「幫你學」微信公眾號,便可輕鬆獲得聽力音頻,在線收聽,方便快捷。

如需購買,請點擊下方按鈕並搜索書名

《幫你學英語課堂練習冊》

策劃編輯:徐揚科

圖文編輯:於雅致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16號


如果對「幫你學」系列練習冊有任何的建議和問題,歡迎加


也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後,在後臺直接留言諮詢。


                         

幫你學系列叢書公眾號             幫你學網公眾號     


幫你學系列叢書微博


購買更多圖書請到北京瀚海書苑、京東旗艦店等網店搜索相關信息。

北京總代理:北京市朝陽區甜水園北裡16號樓圖書市場二層212號批發零售

相關焦點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你信過哪個?
    這是年後的第一篇十大謠言,大家是不是已經期待已久了?事不宜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哪些是你見過的。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千萬別信!尤其第二條
    這是年後的第一篇十大謠言,大家是不是已經期待已久了?事不宜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哪些是你見過的。
  • 謠言止於智者,朋友圈的這些謠言,別信!
    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 「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大盤點!別再中招了!
    謠言不止,闢謠不歇《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謠言類別:健康類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從2017年2月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塑料紫菜」視頻,拍攝者一邊把紫菜泡開
  • 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你都信了嗎?
    最近朋友圈的Top1分享毫無疑問就是垃圾分類了,這一舉動可以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必須點讚。但除了生活環境外,網絡環境也是需要大家去愛護的。「謠言過濾器」微信公眾號近期梳理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讓我們共同淨化、維護我們的網絡環境吧。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 17個人吃蘑菇被毒死了?蘑菇和茄子、小米一起吃會中毒?快別瞎轉謠言啦!!!
    昨天,微信朋友圈裡一條消息被瘋轉,乍一看,還真聳人聽聞呢~「天津醫大已經死17人了
  • 吃草莓等於慢性自殺?榴槤和牛奶同吃會中毒?
    那些與吃有關的「科學」流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評出了1月流傳最廣的「科學」流言榜,其中不少和吃有關,看來飲食已經成為「科學」流言的重災區。而溫室大棚是一個密封性比較好的室內空間,外界的蟲害不易侵入,即使出現蟲害,還可以使用「以蟲治蟲」(比如以瓢蟲殺滅蚜蟲)的方式來解決,無需動用農藥。簡而言之,草莓的生產已經在儘可能少用甚至不用農藥。蘑菇有毒不能吃?
  • 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低鈉鹽是送命鹽、缺維生素B2會致癌、一家六口誤食野生菌中毒身亡,都別信!
    《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緊急通知!!!7月28號上午有境外黑客利用微信散播病毒木馬,利用近期上映的熱播電影《戰狼2》為誘餌,編制很多病毒木馬軟體,通過後臺盜取用戶手機上的信息。
  • 2017年那些震驚了臉書的「真相」,你相信過幾條?
    其中,飲食和健康領域是謠言「重災區」,利用人們的焦慮來帶節奏的事情層出不窮。最近,有臺灣媒體統計出2017年在臉書上最受網友熱議的十大食品相關的謠言。我們挑選出其中幾條,看看這些「震驚過」很多人的「真相」,是否也曾迷糊過你?震驚了!
  •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快看看九月的朋友圈幾大謠言你中招了沒?
  • 闢謠丨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
    今天給大家梳理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讓我們共同淨化、維護我們的網絡環境吧。
  • 2017年朋友圈謠言TOP10,看到不要再相信了!
    謠言不止,闢謠不歇小編已為大家盤點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對於吃了這麼多年紫菜的我們,別再輕易被這種常識性錯誤給忽悠,該吃啥就吃啥,否則今天是紫菜明天就是白菜,最後什麼也不敢吃了...謠言類別:失實類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 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
    」(ID:wx-yyglq)今天給大家梳理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讓我們共同淨化、維護我們的網絡環境吧。2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謠言1:合川有人感染H7N9病毒死亡,醫生已被隔離,暫時別吃櫻桃,特別是重慶合川,合川已有13167人受感染。
  • 2017十大謠言,第一個我就信過...
    回望這一年各種不靠譜的謠言從未停歇讓我們一同回顧下本年度最不靠譜的這些謠言吧
  • 《網絡謠言》往期目錄(請回復序號查看對應內容)
    50.這是真的:白果(銀杏果)吃多了會中毒51.這是真的:山東出現甲醛娃娃菜?不過現在買不到了53.吃核桃可以補腦,開發智力?54.吃豆製品(或高蛋白攝入)會導致結石?54.孕婦吃麻辣燙感染H799死亡?造謠者被刑拘56.柿子和牛奶同食會中毒致死?56.這是真的:吃榴槤+喝酒=酒精中毒!
  • 這是2017年最大的謠言!你上當了嗎?
    回望這一年,各種不靠譜的謠言從未停止。在此,為您盤點出2017年度十大食品安全類、醫療健康類、失實類謠言,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謠言內容網上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的女士從一包買來的「紫菜」中取出幾塊泡在水裡,說聞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開,吃的時候嚼不碎,判斷是廢舊的黑塑膠袋做的。
  • 你還要被這些微信謠言騙多久?
    用一些標新立異的觀點推翻大家在科學常識方面的通常認知,以達到「忽悠」轉發目的。謠言: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還高謠言:晚上鍛鍊等於慢性自殺謠言:吃榴槤喝酒會引起酒精中毒防謠技巧:對於不了解的知識和說法,理性對待,多查證了解。傳播一些公共安全方面聳人聽聞的「秘聞」,利用大眾恐慌心理傳播虛假事實。
  • 吃小龍蝦會長蟲,親吻孩子嘴傳染病毒……朋友圈這十大謠言的真相令人憤怒!
    不知不覺六月已到,我們為大家整理了近期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