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近幾年,伴隨著全球光通信市場的回暖,我國光纖光纜產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的整體實力正在快速提升。如果說,十年前提到中國光纖光纜產業,業界的印象還是廠商數目眾多、市場競爭無序、產品質量不高、缺乏核心競爭力,那麼如今這一局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中國光纖光纜市場規模已經佔據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光纖光纜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已經能夠與國際領先廠商同臺競技。而得益於產業格局的進一步優化,我國光纖光纜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也顯著增強,在全球市場擁有越來越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可以看到,中國光纖光纜產業正走在一條從「大」到「強」的道路上。
產能「No.1」
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
從規模上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纖光纜市場的「No.1」。據CRU(英國商品研究機構)預測,2015年全球光纖需求量將達到3.52億芯公裡,其中中國光纖出貨量將達到1.85億芯公裡,佔據全球市場的一半以上。2014年全球光纖出貨量為3.17億芯公裡,這是全球光纖出貨量首次突破3億芯公裡,其中中國光纖出貨量超過1.5億芯公裡。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國。」在不久前召開的2015亞太光纖光纜大會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丹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國和消費國,是全球光纖光纜市場的重要一極。從過去3年的數據上看,中國光纖光纜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已經佔據全球市場的50%以上,而正是基於這一趨勢,他預測,2015年我國光纖光纜的需求量將達到2億芯公裡,超過全球市場的55%。
中國光纖光纜市場需求的增長,得益於三大運營商積極展開網絡建設。中國移動不久前公布了其2015~2016年光纖光纜產品採購(新建部分)集中招標採購結果,此次招標的光纖總數量高達9452萬芯公裡,光纜總數量高達9821萬芯公裡,打破中國移動去年創下的6000萬芯公裡採購紀錄。在這一「大單」的支撐下,業界對於2015年中國光纖光纜市場規模突破2億芯公裡更有信心。
伴隨著產能的不斷提升,我國光纖光纜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這一方面體現在我國光纖光纜企業正在越來越多地走向國際市場,近幾年我國光纖光纜產品的出口量在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則是我國光纖光纜產業「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斷提升。之前,由於尚未掌握光纖預製棒這一核心技術,導致我國光纖預製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依賴於進口,使得大部分的產品利潤「拱手讓人」。近幾年我國幾大領軍型光纖光纜企業大力展開自主創新,逐漸掌握了光纖預製棒技術,徹底擺脫了受制於人的局面,整個產業的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不久前在光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大型光纖光纜廠商已基本實現了「生產自給」,小廠商仍需要進口光纖預製棒,目前市場上70%的光纖預製棒是自產,只有30%仍需進口。
話語權永遠來自於實力。得益於中國光纖光纜產業整體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市場上的話語權也在不斷增加。不久前在武漢召開的2015亞太光纖光纜大會就是有力證明。這是CRU首次在中國舉辦全球性光纖光纜會議,而鑑於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影響力,CRU更是在本屆大會上宣布,明年CRU光纖光纜全球大會也將在中國光谷舉辦,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纖光纜技術和產業交流的新平臺。而正是基於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莊丹判斷未來中國將成為全球光纖光纜市場的「四大中心」,即將從目前的全球光纖光纜製造中心變為光纖光纜全球的研發中心、製造中心、營銷中心以及業務諮詢和服務中心。
轉型升級
中國光纖光纜企業崛起
中國光纖光纜產業整體實力的提升,本質上源於光纖光纜企業實力的提升。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下,伴隨著產業格局不斷優化升級,我國光纖光纜市場經歷了數輪洗牌,企業數量從曾經最高峰的幾百家縮減到目前的幾十家,而專業人士預計未來真正在市場上立足的企業將不足十家。
從目前我國光纖光纜市場的格局上看,部分積極展開自主創新、掌握光纖預製棒技術企業的競爭優勢更為明顯。同時,這「幾大家」光纖光纜企業根據自身的優勢,走上了特色不一的轉型升級道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
作為我國光纖光纜市場的領軍企業,長飛公司堅持走多工藝路線,目前其已掌握了三種預製棒製備工藝,特別是用PCVD工藝做出的預製棒,已能生產出世界同工藝下最大尺寸預製棒,足以對外進行技術輸出。同時,長飛還在加快國際化步伐,已經在印尼合資建立了光纖廠,在緬甸建立了光纜廠,全球共設立了9個海外辦事處。按照長飛公司的計劃,未來長飛每年都將在海外設立一個光纖或光纜廠。
烽火通信也大步走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據了解,烽火通信是全球唯一家集光通信系統設備、光電子器件、光纖光纜三大戰略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何書平不久前對外表示,烽火通信未來將在「網」的基礎上,向「雲」和「端」發力,不僅將圍繞光纖進入家庭,打造特定的終端,同時還將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支撐業務發展。綜合性優勢顯然是烽火的一大特色,可以預見,未來烽火通信將在保持光通信系統設備優勢的同時,發揮光棒、光纖和光纜的優勢,在光通信市場打造全方位的競爭優勢。
亨通在近幾年實現了飛速發展。2014年亨通光電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光纖產銷量超過3000萬芯公裡。而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亨通的自主創新和戰略轉型。作為一家擁有20餘年歷史的民營企業,亨通實現了從小作坊到高新企業的成功轉型。通過在技術創新上的積累,亨通擁有了自主研發的光纖預製棒技術。在未來發展上,亨通提出了「從低端向高端、從國內向國際化、從單一產品供應商向系統集成服務商轉型」的戰略目標。
通過三次轉型升級,中天科技的業務目前已覆蓋通信、電力和新能源三大領域。中天科技集團總裁薛馳不久前公開表示, 「特種」路線是中天科技一直以來堅持的戰略。中天科技近幾年積極開發特種光電線纜產品,在海纜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與此同時,中天科技還在加快「走出去」步伐。據悉,中天科技目前已經在印度、巴西、烏茲別克斯坦等地設立了海外公司,全球共有52個辦事處,海外市場銷售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