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都認為PC行業是夕陽產業時,卻有華為和小米兩大重量級廠商「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
繼今年2月華為在巴塞隆納推出Matebook之後,7月28日,傳說已久的小米筆記本終於發布了。
這兩大企業進入全新的PC行業,必然有著深思熟慮。尤其是,與小米布局多種硬體的生態打法不同,華為進入PC市場之時,背後可能也有著當年任正非給剛推出的華為手機下達的指令——要贏利、要做大、要成功。對,這就是華為風格。
從市場分析來看,行業對2合1筆記本的前景看好。如IDC曾預計,2016年將是2合1、平板電腦快速發展的一年,出貨量同比漲幅將超過70%。目前市場上還未出現可以替代PC的智能辦公產品,因此PC市場仍然是一個規模高達萬億元的市場。
2合1、輕薄本筆記本電腦,正是新一代PC產品的發展方向,以戴爾為例,儘管在一片PC「跌跌」聲中,戴爾中國區的PC業務在去年9月時取得連續8個季度的增長。
戴爾中國消費及小型企業事業部全球副總裁王利軍給寰寰姐講過這樣一個真實事件:王利軍一個哥們兒的侄子要上大學,主動給孩子買了某品牌的遊戲本,但孩子卻說「想要外星人。」這哥們兒百度之後,才知道這是戴爾的產品,於是他來質問王利軍,「你們做了這款產品,你怎麼沒跟我講過?」王利軍回答他:「你又不是目標人群,沒必要讓你知道。你侄子主動要我們的外星人,這就對了。」
戴爾在產品上具有極客思維,所以精準地吸引了遊戲本消費群體,戴爾這兩年也開始在傳統銷售渠道之外開拓新的電商渠道,針對年輕人拓展更大的市場。可以說,戴爾的做法已經在引領傳統PC企業之先。不可否認,PC市場的幾大傳統玩家其實一直都在進行著PC產品的變革,但這一變革卻是潛流湧動式的。
所以,此刻當華為、小米以「外來者」身份開始衝擊PC行業時,引發的關注更加空前,這兩家企業發布PC產品時,都達到了自發的刷屏效應。
那麼,這就更讓人深思:華為和小米到底看中了PC行業的什麼機會?而他們進軍PC行業又將帶來哪些變革?
底層:晶片推動PC創新方向——輕薄化
產業革命必然先從底層開始,如果PC產品型態還是以往的粗大笨重,想必華為和小米也找不到切入這一市場的理由。
事實上,今天人們仍需要用PC來完成辦公、學習、遊戲、設計及其它任務。但如果PC產品本身沒有大的變化,為何要換筆記本?而華為的Matebook從外觀來看,已經可以放在大一點的隨身包包裡,就不必再單獨拿一個電腦包。
輕薄化其實是帶動PC變革的第一大因素,這一因素也將是很多人更換新筆記本的核心動力。這也是華為和小米看到的市場機遇。從整個市場來看,隨著USB Type C接口、Thunderbolt等新技術的普及,筆記本的「輕薄化」正在新的創新趨勢。
而實現這一輕薄化的根本原因其實是英特爾在晶片上的突破。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功耗更低、圖形圖像處理能力更強,不僅可以讓新一代2合1筆記本可以做到極致輕薄,更重要的是,英特爾還突破了傳統意義上輕薄本的概念。現在,大尺寸筆記本也可以很輕薄,輕薄本同樣可以擁有超長的續航能力、強大的性能,同樣可以玩遊戲,就如這次小米推出的筆記本產品。
可以說,今天的消費者對於PC的需求正變得越發苛刻,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已經在智能化、人性化、輕薄化等方面實現了全新突破。更重要的是,由英特爾提出的2合1設備的誕生之後,這一產品形態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而在處理器性能上,英特爾進一步升級,帶來了語音和指紋識別、快速充電技術等更多智慧型手機技術和功能的引入。
把語音、指紋識別等PC新能力去突出、放大,這不正是有著手機市場基礎的華為和小米們最擅長的事嗎?
所以,根本來看,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的全新突破,不僅是PC產品未來創新的機遇,更讓華為和小米也看到了這一變革下的新商機。
而華為和小米等新廠商的加入,無疑也將輕薄化2合1設備的市場進一步拓展和放大,引發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帶動這一市場的成長。也許他們未必會選擇華為和小米,但這一消費趨勢的成長,對PC市場向輕薄化方向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市場:聚焦細分領域才能顛覆傳統PC產業
小米筆記本發布後不久,小米還舉行了一次展示會,包括小米筆記本 Air 的拆機和幾個使用場景,分別包括手環解鎖,一機三屏和遊戲測試等環節。
從現場體驗來看,使用小米手環 2 的待機解鎖的確非常迅速,而應對主流的英雄聯盟和穿越火線等遊戲,小米筆記本 Air 13 的表現也都遊刃有餘。
事實上,小米筆記本的細分市場定位選得很精準。這與戴爾此前在PC增長領域非常吻合。這幾年間,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除了上班時間,回到家後基本不用開電腦了,手機可以處理一切。這就是今天的PC挑戰。
這一點與王利軍在分析戴爾PC市場成長時所說一致:商務和遊戲正是PC發展最快也最有前景的細分市場。結合這一發展趨勢,英特爾在推出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之時,已經在晶片層面開始著手於細分市場的變革推動。
比如,面對商用環境筆記本安全、可靠、高效、便攜等要求,英特爾在處理器性能、功能上不斷升級,這次小米筆記本之所以能有商用特質所需的超長續航,半秒喚醒,人臉登錄,無線投影技術等功能,這就是基於這一創新。
針對遊戲玩家,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則是提供了顛覆性的遊戲體驗。與平均使用時間五年的舊電腦相比,新一代處理器可以提升2.5倍的性能,以及30倍的圖形性能,為遊戲玩家帶來4K內容、3D實感等更加震撼的視覺效果和流暢的體驗。
可以說,基於PC市場在垂直細分領域的變化,而英特爾早已察覺到用戶的不同需求,開始在商務、遊戲為代表的PC垂直領域裡進行晶片層面的創新,當然,也包括對未來智能家居領域的能力突破。
如果說,商務本、遊戲本是戴爾等傳統PC企業已經發力的市場,但從未來來看,在未來的智能家居領域中,PC掌控的能力仍然是一個空白點。而這一市場又與智慧型手機緊密相連。
換言之,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針對細分市場的能力突破,自然也給了華為和小米進軍PC市場的核心動力——可以找到更大的市場發展潛力。而從另一方面來看,華為和小米進入之後,針對商務、遊戲以及智能家居等細分市場的突破,也將帶來PC產業的新顛覆和全新發展空間。
商業模式:PC生態創新才是物聯網未來
雖然都打的是生態模式,但樂視與小米的區別很大,樂視是圍繞內容做生態,而小米則是圍繞生活做生態。這也是小米推出小米筆記本 Air的根本原因。可以說,PC仍然是連接整個生態系統的個人計算中心。
雖然華為的生態布局不明顯,但華為路由器、盒子等多種終端的推出也是這一思路。更深來看,布局智能家居、而局未來物聯網之時,PC作為連接核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小米和華為的未來布局中,PC顯然已經成為重要一環,但反過來也可以看到的是,華為和小米在移動領域、在網際網路行業的積累,也將給傳統的PC產品研發模式、營銷模式帶來新的玩法。
比如,PC可以自動同步手機端照片到雲伺服器,自動更新手機系統等,甚至還能滲透到智能家居等。再聚焦到PC產業發展本身,新商業模式探索將對PC行業的新衝擊力。有著巨大影響力和消費者IP力的華為和小米加入PC陣營,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多了一個選擇,而對英特爾而言,則是一個探索PC行業未來發展模式的新機會。
如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夏樂蓓所稱,「英特爾和華為合作研發MateBook從一年前開始。」事實上,英特爾與華為、小米的聯手合作,英特爾早已開始謀篇布局,幫助企業形成完整的生態閉環。
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帶來的新性能、新商機之下,用網際網路打法用面向未來的探索走出物聯網時代的新發展模式。
華為、小米的加入,網際網路元素的融入加速了整個PC市場的更換周期,而未來PC還會帶來怎樣的驚喜,目前仍在進展中,但這更讓人期待。
總結:物聯網未來時代,也是計算的時代
新一代PC的定義正在顛覆傳統PC的形象。英特爾給出的未來PC新定義包括,不再依賴電腦電源,提高續航能力;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有更高解析度、更細膩細節以及更快的幀數;刷臉登陸,無需記憶密碼;無需等待,一鍵開機。
其實不難看出的是,英特爾一直在推動PC產品層面的變革,而正是這一PC產品形態的改變,讓華為和小米找到了發展新商機,而這一商機也與他們在物聯網未來上的布局相輔相承。
從未來行業發展層面來看,華為和小米不會輕率進入一個新的產業,他們進軍PC行業的背後,可以折射出的是,大數據、生態為主的物聯網未來時代,也是計算的時代,PC將是連接的中心,華為和小米都在搶佔這一核心高地。
而從PC市場這一層面來看,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處理器引發的PC革命,不僅給了華為和小米以市場新商機,也帶來PC行業的新衝擊和顛覆性發展思路。
就在小米發布其筆記本的當天,7月28日,在長虹的新品發布會上,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郭德軒真誠地說了一句:電視行業因為樂視而重新變得有價值。三年前,當「電視唱衰論」盛行之時,新型網絡智能電視崛起盤活了整個電視市場。
也許今天華為和小米的2合1筆記本產品還稍嫌稚嫩,但也許三年後,聯想、戴爾和惠普也會感謝今天華為和小米對PC行業的新衝擊和帶來的全產業的關注度。當然,這也要取決於這兩者企業在2合1筆記本上的後續發展。
未來的物聯網、計算時代,英特爾的核心推動力量仍是這個行業變革的發動機。
=================
讀者可以在百度百家、騰訊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博客、UC自媒體平臺、新浪微博等各大專欄查看李瀛寰的文章更新。
「李瀛寰」(ID:yinghuanlee),是覆蓋超過1000w人的Wemedia聯盟成員之一,2013年十佳自媒體、2014年、2015年年度最有影響力自媒體,2015年微博十大科技觀察大V。
轉載、合作請聯繫微信:wkd7728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