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付費音樂服務選哪家?五大音樂平臺橫評

2021-02-08 愛否科技

經過相關規定的頒布和實施,中國終於逐漸進入了音樂付費的時代,大多數用戶都有了向音樂付費的意識。各家付費服務提供的曲庫、收費標準、音質、應用的功能各有不同,給用戶的選擇帶來了難題。因此本文將對目前主流的五家在線音樂平臺 Apple Music(以下簡稱「AM」)、Spotify、QQ 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作對比,幫助你用較短的時間選出適合自己的付費服務。

想把歌單導到其他音樂平臺?長按二維碼關注少數派,在後臺回復「導歌」派君教你這些辦法。

註:實際用戶量最大的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因為曲庫、定價與 QQ 音樂相似,而且筆者也不曾長期使用的緣故,恕不收入此文。

國區 AM 宣傳語(來自官網)

目前所有的付費音樂服務大致可以分為串流播放和非串流播放兩類。串流播放在國內的用戶中還比較陌生,代表有 Apple Music 和 Spotify,這類服務的特點是:

提供付費期內的音樂播放功能,停止續費將無法收聽所有音樂(包括已下載的)或只能聽低音質版本;

大多不會要求用戶對特定數字專輯進行額外付費;

支持離線下載,但下載所得經過加密不可拷貝至其他播放器播放,並且播放前還需要連接網絡獲取用戶信息,只能說是「假離線」。

而其他音樂服務則遵循傳統模式,付費後可以下載音樂文件,可以在多處播放;但對特定數字專輯會額外收費,例如陳奕迅的《C'mon in ~》等。

基本信息

付費服務基本信息對比表(制表:Ben Wong)

首先對五大平臺的基本信息,包括收費標準、能提供的最高音質等進行對比。方便起見,筆者將 AM、Spotify 兩大平臺歸類為「國外平臺」,QQ 音樂、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則為「國內平臺」。

注 1:「下載加密」指通過離線下載獲得的文件若被加密則無法使用其他播放器播放。

注 2:在本文中參與比較測試的是香港區的 Spotify。

修正:筆者使用國區 AM 時,歌曲緩衝時間較長,且連接失敗情況較多,故得出訪問速度差的觀點。但據評論區反饋,國區 AM 連接速度正常,可能已升級服務,因此筆者將國區 AM 的訪問速度由「差」改為「一般」。

國外平臺

AM 和 Spotify 在世界不同地區提供有差異的服務,目前已知的分區有中國區(僅 AM)、香港區、日本區、美國區等。不同區曲庫側重不一樣,像港區粵語歌比較多,美區歐美歌比較多;不同區收費標準也不一樣。

AM 不提供無損音源,最高 256 kbps AAC,數值上雖然比 320 kbps MP3 小,但有賴於 AAC 格式的優越,歌曲中能保留的細節更多(來源);而且因為有 iTunes 加持,AM 的音源基本是唱片公司母帶直接壓制,不像國內大廠多次壓制和用 320 kbps 轉成無損的「假無損」(不過近期也有改善了)。

Spotify 官網給出的方案比較(來自 Spotify 官網)

港區的 Spotify 定價比港區 AM 要高,曲庫上與港區 AM 相似,但還少一點。最高音質從設置中看只顯示 320 kbps,到底指 320 kbps AAC 還是 MP3 就不清楚了,但香港方面的評測大多說成是 AAC(更新:據評論區反映是 OGG 格式)。Spotify 首次開通可以試用 30 天的 Premium,以後可以一直使用免費版,免費版的缺陷在於:不能編輯歌單和播放列表、只能對已有歌單進行隨機播放(不能順序播放)、偶爾會播放語音廣告、音質不能達到最高、部分歌曲聽不到、不支持離線。

國內平臺

三大國內平臺的定價都差不多,有 ¥8 和 ¥12 兩檔,貴一點的多出來的功能只有 DTS 音效、換膚、彈幕之類無關緊要的功能。最高可試聽下載無損音質的歌,但並不是所有歌都有無損的資源,小部分歌甚至只有流暢音質(這個問題在 AM 和 Spotify 也有,但應用中不會直接標記出來)。沒有家庭共享及學生優惠,但是一次性買幾個月或者續一年可以優惠。

曲庫比較

五大平臺曲庫收錄情況(制表:Ben Wong)

雖然五大平臺都公開宣稱自己擁有多少千萬的曲庫,但曲庫大不是重要的,有自己愛聽的歌才是重要的。上表對五大平臺的曲庫進行對比,測試樣本基本涉及了中文用戶可能會聽的歌。筆者平時主要聽粵語歌,因此測試樣本中粵語歌佔比較高;對於其他語種只知道比較火的歌,更小眾的歌就沒辦法了(歡迎提交樣本)。不同音樂平臺所提供曲庫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唱片公司、年代、語種上,在表格中也分別抽取了相對應的代表歌曲。

表格中標記「●」表示可聽,標記「×」表示不可聽,標記「¥」表示單獨購買專輯後可聽。

修正:據評論區反饋,國區 AM 是有謝安琪《家明》的。

粵語歌

按年代看來,國內平臺對於舊歌收錄都比較全,新歌上架速度比不上國外平臺。國外平臺收錄的歌主要集中在 2000 年前後,太舊的歌找不到,例如王菲的《螢火蟲》,在國區的 AM 就聽不到。五大平臺粵語新歌的上架速度基本是:港區 Spotify = 港區 AM > 國區 AM > 蝦米音樂 > QQ 音樂 ≈ 網易雲音樂。

按唱片公司看來,國外平臺上基本沒有獨佔某一唱片公司的現象。國內平臺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只有網易雲音樂沒有英皇的版權,意味著網易雲上一大票英皇歌手如謝霆鋒、容祖兒、洪卓立的大部分歌,以及一部分陳奕迅和張敬軒的歌都是灰色的。

國內平臺常有的「獨播」策略也會影響到其他平臺的曲庫:QQ 音樂和蝦米籤了版權轉授,兩邊標「獨播」的歌大都互通,如蝦米「獨播」的楊千嬅《如果我們都擁有海》和王菀之《Much Feeling Little Thinking》在兩個平臺都能聽,在網易雲音樂就聽不了;但有的「獨播」又不互通,如下文提到的五月天《自傳》只能在蝦米聽。 (修正:《自傳》在 QQ 音樂和蝦米音樂都能聽到。)

特殊因素也會影響曲庫。如政治因素:謝安琪的《家明》在國內平臺上都聽不到,同理,何韻詩、黃耀明的所有歌在這些平臺也是聽不到的。還有原因不明的:My Little Airport 的《攻陷你的西》僅在國區 AM 聽不到,但國區 AM 又上架了同專輯的其他歌。謝安琪、麥浚龍的歌大概有一半沒在港區 Spotify 上架。

QQ 音樂下載頁(來自 QQ 音樂官網)

日語歌

ACG 音樂以及 J-POP 是非日區 AM 和 Spotify 的盲區,因此喜好聽 ACG 歌曲的用戶可能要掂量一下。測試中抽取了剛完結的新番《來自深淵》的主題曲,AM 和 Spotify 上都沒有這首歌。J-POP 中比較熱門的歌都有收錄,像是 EXILE 系、48 系和 46 系的歌都有在 AM 和 Spotify 上架。

國內平臺對這類歌曲的收錄很全,但是有些歌曲的版權存疑。網易雲音樂的 ACG 和 J-POP 歌曲資源非常多,但曾經出現過歌曲上架比首發的 iTunes 還要快的事情。測試列表中的《つなぐ》出自傑尼斯事務所,旗下歌曲基本不會在網絡上架,但是國內平臺都收錄了。測試樣本中,生物股長的《Sakura》和《ハルウタ》等歌曲只有 QQ 音樂聽不到。

英語歌、國語歌

英語歌方面,國外的平臺對此收錄可以說是是非常全的了,國內平臺對於熱門的歌收錄也很全。另外測試了《We Don't Talk Anymore》、《Despacito》、《Sorry》,基本全都收錄了。筆者對歐美音樂涉獵尚淺,不便評論,歡迎補充測試樣本。

國語歌方面,國內平臺收錄很全,熱門的歌有時會標上「獨播」或者要求單獨付費,小眾的歌還有網易音樂人和蝦米音樂人加持。國外平臺對熱門國語歌曲也有收錄。在測試中,李榮浩出道早期作品如《模特》在網易雲和蝦米都聽不到。五月天《自傳》專輯在蝦米是標識為「獨播」,因此 QQ 和網易雲都無法播放,但除此之外五月天的其他歌都有上架。陳奕迅的新專輯在國內基本都需要單獨購買專輯。

更新:感謝評論區,已經有網友補充了關於古典樂和 K-POP 的曲庫情況,有需要的請移步至評論區閱讀。

功能比較

五大平臺應用功能比較(制表:Ben Wong)

修正 1:AM 的定時停止功能依靠 iOS 10 及以上版本系統時鐘應用的倒計時功能,而非表中的「iOS 11」。

修正 2:據評論區反映,Spotify 是可以顯示滾動歌詞的,因此表格中的「無」表述錯誤。

音樂雲盤

利用音樂雲盤,可以把平臺未收錄的歌補充進自己的歌單,在現今各平臺曲庫都不完整的情況下是十分方便的。

AM 利用電腦端的 iTunes,可以上傳歌曲到自己的 iCloud 音樂資料庫,對於曲庫裡有的歌曲,則會替換成 AM 裡的版本。

Spotify 支持電腦端傳歌到手機,然後添加進歌單,因其不存儲你的歌,若手機清緩存則需要你連上電腦再傳一次。

國內平臺中,網易雲最先有音樂雲盤,功能已十分完善。QQ 音樂有微雲音樂網盤,但是常有連接不上的問題。蝦米音樂會把本地音樂文件傳到雲盤,但對於未收錄的歌則不會上傳,被版權的歌倒是可以,而且自己不能控制哪些上傳哪些不上傳。

社交功能

社交方面,AM 到 iOS 11 發布後才支持看好友的歌單,以及對 Connect 裡的帖子評論。Spotify 不支持評論,可共享歌單和加好友,還可以多人協作製作歌單。

國內平臺在社交方面做的比較好,QQ 音樂還支持發彈幕,不過三家平臺的評論質量吧,見仁見智。

搜索功能

搜索方面,AM 和 Spotify 比較弱,僅能搜索歌名、歌手名、專輯名(Spotify 可搜歌單),而且不同地區歌手、歌曲的不同譯名又不通用,日文歌大都要直接輸羅馬音。國內平臺則額外支持搜歌詞內容、電臺,歌曲多個譯名也可搜到,「XXX 電視劇主題曲」這類別名也能搜。

歌詞顯示

歌詞方面,AM 僅有文本歌詞,沒收錄歌詞的情況也不少。

Spotify 官方推薦使用 Musixmatch 看歌詞。同時還有一個「Behind the Lyrics」功能,可以查看部分歌曲的滾動歌詞和歌詞的背景信息。

歌單

個性化推薦歌單,這個各人情況不同。依我來看,我認為 Spotify 的推薦歌單是較為精準的。AM 說是專家挑選的歌單,不過量很少,也並不是很精準,可能還需要一點磨合的時間。網易雲歌單精準程度接近 Spotify,無奈曲庫覆蓋不夠全。蝦米和 QQ 音樂仍在進步中。

AM 的一大亮點就是有專業的歌單,按照不同的作曲人、填詞人、藝術家、流派、年代等整理出不同類別的代表作,如「A-List」、「譜出流行」、「XX 年代流行金曲」等。

另外,國內平臺的歌單共享做的很好,可以方便地看到合乎自己口味的他人製作的歌單。

其他功能

定時停止功能,AM 依靠 iOS 10 以上的倒計時功能實現。其他平臺應用內置定時停止功能。

AM 和 Spotify 都支持按照心情、活動選擇歌單,因此也有跑步歌單。其他平臺還另外有跑步電臺。

關於各家的特色功能:AM 常常推出一些藝人活動,像是之前有請周杰倫來分享歌單,還會舉辦 iTunes Session(QQ 音樂也能聽)。

Spotify 和蝦米音樂都可以在歌單放到最後一首時自動繼續播放相似歌曲,即無限播放,方便找到喜歡的歌,同時不用再特意切歌單。

Spotify 和 QQ 音樂還支持用手機控制電腦端的播放進度。

QQ 音樂有 DTS 音效,以及 SUPER SOUND 音效(雖然沒什麼大用)。網易雲音樂就,該有的都有,創新的又被別人抄了,暫時沒找到什麼特色功能(不過多平臺都有客戶端是一大亮點)。

總結

總結一下。港區 AM 和 Spotify 對於粵語國語英語歌收錄都很全,大部分 J-POP 也都有,缺陷可能只有 ACG 資源不夠豐富了。它們也許是重度國語、港臺、歐美聽眾的最佳選擇,但是在大陸購買它們的服務很麻煩,一般需要有當地信用卡,非正規卡如 MasterCard Gift Card 這種能用但是容易出問題。

AM 為了開闢中國市場,在大陸給出的價格非常低(相比其他國外平臺),學生認證或者家人共享攤分後的花費遠低於其他平臺,但國區 AM 價格便宜也是有代價的:粵語曲庫太舊的沒有,太新的也沒有,ACG 不全,不過 J-POP 還可以,國語歌和英語歌收錄又比較全;連接速度很慢(比港區還慢),經常因為網絡問題報錯。

QQ 音樂宣傳語(來自 QQ 音樂官網)

國內平臺中 QQ 音樂購入的正版資源應該是最多的,缺點是比較小眾的新歌收錄比較慢,有的還不會收錄。功能合乎需求,沒有什麼大亮點。

網易雲在粵語歌中丟了英皇的授權,基本不好找歌了;國語歌也丟了一些臺灣廠牌;不過 ACG 資源是最全的。功能上做得最好的評論社交和音樂雲盤,基本上別家也都做了。但網易雲勝在有一群忠實的用戶,並且應用本身也沒有向做壞了走。

蝦米音樂下載頁(來自蝦米音樂官網)

蝦米音樂購入正版的數量可能不是最多的,但是是國內平臺中曲庫最全的,應了最新圖標中「歌超全」的 Slogan,測試中僅有少量歌曲找不到,相信在使用中找不到歌的機率也不大;ACG 資源少於網易雲,但是多於 QQ 音樂。蝦米在進入阿里後功能越來越多,界面也一天一個樣,雖然新功能很誘人,但是操作流暢度開始跟不上了。

對於各大付費音樂服務,不知各位看官作出了什麼選擇?我的話,一年前從網易雲轉到蝦米音樂,再轉到國區 AM,再轉到港區 Spotify,再轉到港區 AM,現在在用 QQ 音樂主力和蝦米音樂補充。在各家平臺都停留了一段時間(也浪費了不少錢),以後可能還會換。果然是,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更新:按照評論區反饋對文章內容進行了增刪,感謝評論區網友的指正。評測這種東西只看一家之言確實會因為想當然就出現很多漏洞,還需要多看看別人的意見才是。

關注少數派回復關鍵詞,看更多精選文章 🎵

iOS 11┃限免┃攝影┃Pixel┃App┃壁紙┃音樂

Chrome┃Android┃小工具┃生活方式┃iPhone X┃遊戲

相關焦點

  • 【音樂】聽歌軟體哪家強? 4款音樂APP付費體驗
    聽歌軟體哪家強? 4款音樂APP付費體驗QQ、網易和蝦米音樂都支持免費和付費用戶兩種模式,而對於Apple Music來說,三個月免費使用體驗結束後,用戶想繼續使用就必須付費了(個人用戶10元/月,家庭共享15元/月)。那麼說到付費體驗,可能很少有用戶同時都是以上這四款音樂APP的付費用戶。
  • 享受休閒好時光 Android音樂類應用橫評
    戴上耳機選幾首自己喜愛的歌曲,無論是在人聲嘈雜的街上還是在有些無聊的上班途中,聽歌都是一種不錯的休閒方式,既打發了時間又能放鬆一下心情
  • 聽歌軟體哪家強? 4款音樂APP付費體驗
    聽歌軟體哪家強? 4款音樂APP付費體驗QQ、網易和蝦米音樂都支持免費和付費用戶兩種模式,而對於Apple Music來說,三個月免費使用體驗結束後,用戶想繼續使用就必須付費了(個人用戶10元/月,家庭共享15元/月)。
  • 【親測】別花冤枉錢 哪家音樂服務才值得付費?
    而蘋果為了推廣自己的音樂服務,放出了三個月的免費期,並且一併推出Android版,後續收費也和國內音樂APP接近,同樣是每月十元,哪個更值得購買?比如底部的五大功能(Android版可以在左側呼出菜單)中包含為你推薦和新內容這兩個欄目,個人覺得就有點雷同,同樣是歌曲推薦,為什麼不做在同一個頁面,在不同的板塊顯示就可以了吧!
  • 熱門音樂App橫評——誰才是用戶最想要的那一款
    而據相關統計,我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今年將達到126.7億,2017年甚至將高達179億,在這其中,作為軟體方面的主要媒介——音樂App,也同樣對用戶的音樂體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問題來了,在眾多的音樂App當中,誰是用戶最想要的那一個?
  • 三大音樂 APP 深度橫評:無損音樂到底哪一款音質最優秀?
    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想要獲得更好的聽音體驗,直接在音樂 APP 上使用無損音質,最為簡單直接,當然代價是:基本所有的音樂 APP 都需要開通會員才能享受無損音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音樂 APP 不多,主要就是那幾款,那麼到底哪一款更值得衝會員去享受好音質呢?今天我們就以網易雲音樂、QQ 音樂、蝦米音樂這三款應用做一個無損音質橫評。
  • 音樂狂 | 各大音樂平臺付費音樂免費下載
    第七期音樂狂 | 各大音樂平臺付費音樂免費下載(APP下載方法文末提供)這期為大家帶了一款音樂軟體讓你愛而不得的「無損付費」音樂可以輕輕鬆鬆下載到本地|  基本介紹【音樂狂】App是一款「免費純淨無廣告」的收費音樂下載工具
  • 音樂APP哪家強?(終篇)
    但是12款軟體,普通用戶不可能全部都安裝,問題來了,這麼多款軟體,我該選哪一家?我該為哪家的服務付費?編輯部的同事在此給大家按照聽音習慣、使用需求進行推薦。在某應用市場中,酷狗音樂以總下載量5.4億+次的成績排名第一,QQ音樂則以2.6億+次總下載量排名第二,酷我音樂緊隨其後,總下載量為2.2億+次;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的總下載量則分別為5996萬+次和3194萬+次。
  • 2017年中續航橫評 十大熱門機型誰稱雄
    正值2017年年中,手機中國按照慣例舉行年中手機橫評活動。關於快充和續航,此前我們已經率先推出快充手機橫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年中快充手機橫評 哪一款才是「快充之王」》回看。而今天,我們要做的則是續航能力橫評。  和快充比起來,大家對續航無疑更加關注。
  • 難盈利的在線音樂平臺如何自救?
    其一,持續走高的音樂版權費用是橫在在線音樂平臺面前挪不動的大山。在市場競爭中,各大平臺為爭奪獨家版權,高價買斷大量內容版權,致使版權資源愈發稀缺,從側面抬高了版權費用。而據在線音樂平臺的某業內人士稱,平臺每年支付的音樂版權費用以億計算。 其二,用戶付費意識薄弱致使在線音樂平臺盈利難以突破。
  • 網易雲音樂,離Spotify還差一個騰訊QQ音樂
    網易雲音樂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社交化的空間、有才的熱評、精準的音樂推薦等等,這些是早些年其他平臺所沒有,或者沒有網易雲音樂做得那麼出眾的。也正是因此,IT之家小編和許多人一樣,成為了雲村的「村民」。
  • 網易雲音樂QQ音樂競品分析
    一、       一、競品概述1.1基礎信息QQ音樂QQ音樂隸屬於中國在線音樂服務領航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是國內領先的音樂流媒體平臺。 業務發展方面,用戶對於網絡音樂付費模式的接受程度日益增強,推動平臺營收持續增長,表現為以下兩點:一是核心業務上,得益於用戶訂閱業務的增長和網絡音樂版權環境的好轉,在線音樂服務營收呈現穩定發展態勢;二是其他業務上,以直播為代表的社交娛樂服務開始體現出相比核心業務更加強勁的增長能力。
  • 騰訊推出全新音樂App,在線音樂平臺轉型第一步?
    據官方介紹,波點音樂是一款有強烈音樂氛圍的音樂視頻App,用戶可以在音樂中添加視頻背景。值得一提的是,波點音樂擁有3000萬的音樂曲庫,支持包括周杰倫等在內的眾多歌手的歌曲在線免費播放,以及免費下載。近期,蝦米音樂關停傳聞鬧的沸沸揚揚,不禁讓人懷疑,數字在線音樂平臺真的不行了嗎?
  • 無損音樂 付費音樂 版權音樂 音樂素材網站集
    收集了一些付費音樂、無損音樂下載,免版權音樂,有品味的音樂素材網站。
  • 再一次改變音樂 蘋果欲推音樂流媒體服務
    從這個角度來說,移動音樂服務的出現不僅順應網絡發展潮流也能解決音樂播放的空間局限性。具體到大陸的音樂市場,這一個改變似乎還未到來,由於還存在著大量盜版音樂的問題,以及缺少付費習慣和傳統,國內的音樂市場還處在一個低水平的發展階段,目前國內的幾大音樂平臺也是剛剛走過和盜版作鬥爭的時代,目前的當務之急正在致力於提升音樂的品質和購買大量正版版權。
  • 付費音樂動真格!百萬首音樂遭下線
    問題是,一直習慣了享受網絡免費音樂的人們願意掏這筆錢嗎?  國家版權局一紙通知,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並明確規定於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據悉,國家版權局已在通知正式下達前約見了各大網絡音樂服務商。
  • 騰訊音樂IPO前網易百度聯手,音樂平臺變數仍存?
    圖:九天音樂網界面這些網站早期提供盜版音樂試聽和下載服務,其中的頭部網站很快形成了一定用戶規模,並開始進行正版化和付費化嘗試。當時用戶規模領先的九天音樂據稱曾藉此實現過短暫盈利。但隨著2002年百度MP3服務上線,搜尋引擎的巨大流量開始發威,擊碎了九天音樂等網站發展壯大的夢想。
  • 騰訊音樂:全球音樂平臺的盈利「模範生」
    今年4月,全球最大的流媒體音樂平臺Spotify跳過路演、認購等環節,直接在紐約交易所上市,一時間引起了全球音樂行業的廣泛關注。接下來,10月2日,被稱為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尖子生」的騰訊音樂,也正式向SEC提交了招股書,即將登陸海外資本市場。
  • 多米音樂停擺,恐推倒音樂平臺倒閉的「多米諾骨牌」
    多米音樂停擺 深陷版權困境Sonos在給用戶發送的郵件中提及,「受市場因素影響,多米音樂公司計劃終止多米相關業務運營,伺服器於2018年2月28日下架,無限期停止音樂服務,同時將導致您在事實上多米音樂的停擺早有預兆。隨著在線音樂版權保護加大,特別是版權局最嚴版權保護令的出臺,在線音樂版權價格也不斷上漲,一些中小音樂平臺也開始面臨巨大的壓力。多米音樂就是其中之一。從2016年開始,政府加強了對網際網路音樂版權的管理,隨著用戶對於正版音樂的付費習慣逐漸形成,版權成為各音樂平臺爭奪的核心資源。
  • 全音樂平臺通吃 免費下載各種付費音樂 機哥教程
    點擊上方「好機友」可以一鍵關注哦↑↑現在聽歌,付費也就算了,還各種歌曲在不同的音樂平臺上架,這意味著如果你買了網易雲音樂的會員,卻不一定能聽到你想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