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泰安路那座有近百年歷史的衛東園深處,藏著一個二手服裝店,店門口一隻似魚又似貓的 Logo 吸引著路人的注意,這是二手交易平臺多抓魚的第一家服裝店。
將二手書交易做得乾淨又文藝的多抓魚,會開出一家什麼樣的服裝店呢?帶著這樣的疑問,Fashionomy 決定去店內一探究竟。
「從大門直走到底,再左轉走 300 米,門口有綠植的就是了」,根據工作人員發來貼心的指引,穿過一棟棟西式花園洋房,我們到達了多抓魚二手服裝店。
一樓是門店,經過消毒處理的二手服裝,按照價格、品類以及顏色,整齊地陳列在店內,無論是 JW Anderson、Helmut Lang、Comme des Garçons,還是 Cos、ZARA、優衣庫,各種價位的衣服都乾淨、整潔,待人挑選。
二樓是辦公區,有一個布滿綠植的觀景臺,Fashionomy 和多抓魚的對話,便發生在這裡。
01
不是心血來潮,是息息相關。
「二手書」和「二手服裝」,聽起來相差甚遠,多抓魚的創始人貓助也曾說過「二手品類實際上並不相同,在製造業裡是隔行如隔山」,因此,很多人覺得多抓魚這次進軍二手服裝業,是一場心血來潮的冒險,但實際上,多抓魚想做的,從來就不只二手書。
多抓魚曾多次表示,自己做的是耐用消費品的循環,循環服務是自己的核心產品,也是自己的社會價值所在。二手書是起點,但不是終點,「循環」,才是多抓魚的初衷。
服裝業務負責人 Chelly Li 告訴我們,在開設實體門店之前,團隊進行了將近一年的考察。他們與不同的機構展開合作,對用戶進行調研,還開設了快閃店實地考察售賣情況,在獲得了一定經驗後,才決定在上海開設一家線下二手服裝店。
為什麼是「線上回收,線下售賣」?
線上回收,是考慮到便捷性,賣家方便,平臺方也方便。賣家不用帶著一堆衣服特意跑去門店,只需要把衣服交給上門取件的快遞員,節省了用戶寶貴的時間。多抓魚在收到快遞後,統一將衣服運到工廠,交給工作人員仔細比對篩選分類,不需要特意安排工作人員在門店收衣檢查,節省了人力支出。
線下售賣,則是基於用戶洞察的結果。在多抓魚與光澗實驗室的合作項目中,他們發現對於預期的目標用戶——大學生或剛畢業的人而言,「性價比」並不是二手衣的賣點,因為快時尚品牌和淘寶小店已經能夠很好地滿足「性價比」這一需求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這些用戶不能成為二手衣用戶,多位受訪人也表示,如果在線下看見實物,能夠對二手衣的品質產生信任感,也許會考慮購買。
Chelly 告訴我們,門店開設後,確實有不少處於觀望狀態的客戶,她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住在附近的客戶。
偶然間逛到多抓魚二手服裝店後,那位客戶連著三天都來逛店,前兩天都是逛了很久沒有購買,第三天終於忍不住買了。客戶說自己之前沒有購買過二手服裝,不太確定適不適合自己,但是又確實看中了喜歡的衣服,她前兩天來逛的時候,注意到店內的衣服賣的很快,更新換品也比較勤,怕自己心儀的衣服被買走,才終於下定決心試一試,付了款。
目前,由於國內二手服裝相對小眾,很多國人對於二手服裝仍持有觀望態度,無法完全信任,因此,讓客戶自己來到店裡,親眼看一看衣服實貌,摸一摸面料和材質,上身試一試版型,才能促成信任感的產生。
為什麼選在上海?主要與接受度和氣候有關。
對於二手服裝,目前一線城市接受度較高,而且主要受眾是有過海外生活、學習以及旅行經歷,已經接觸過二手或古著的人。在國外,二手服裝店比較普遍,購買二手服裝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但許多國人對於二手服裝的印象還停留在「髒」、「破」、「舊」、「死人衣服」、「掉價」等刻板印象上。因此,第一家門店的選址定在了一線城市。
將目標定在一線城市後,要考慮的,便是氣候問題。多抓魚的本部在北京,北京的氣候相比上海,春秋季節短暫,兩極化嚴重,因此服裝的搭配和選擇上會受到限制,二手服裝的收衣和售衣也因此受限,深圳等華南一線城市亦是如此。反觀在上海,能夠選擇和搭配的衣服更多,此外基於用戶考察,上海用戶更願意嘗試和探索不一樣的品牌,相比之下,北京用戶則喜歡購買自己認定的品牌,較少去探索。
02
誰說二手服裝一定要像「Vintage」一樣高不可攀?
打開多抓魚二手服裝回收小程序,我們注意到,「常見疑問」中明確地寫著「不收奢侈品」。
目前,二手奢侈品市場潛力無窮,據悉預計到 2023 年成交利潤將達到 510 億美元,上月老牌時裝屋 Gucci 也親自下場,聯手美國二手奢侈品寄售網站 The RealReal 開設 Gucci 官方二手網店。作為國內的「二手行業黑馬」,多抓魚難道不想在風口分一杯羹嗎?
對於我們的疑問,Chelly 表示,目前二手服裝店剛剛開始運營,回收系統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等團隊準備好了,就會開放奢侈品回收。目前店內售賣的奢侈品,主要來自於之前幾次活動回收回來的服裝。
Chelly 還進一步補充道,其實多抓魚一直以來的強項,是基於算法的信息處理。機器通過學習來模仿人工,在不斷擴大的市場交易下,一個算法模型慢慢形成。賣家掃描錄入書籍後,由算法決定是否回收、定價如何,省去人工,也更加客觀。未來,多抓魚會把二手書算法模型的經驗,運用到二手服裝上,服務更多客戶。
那麼,除了奢侈品牌和商場品牌,多抓魚目前線上還收什麼衣服呢?
快時尚?收!Chelly 告訴我們,目前優衣庫的衣服他們收的比較多,而像 ZARA、Only 這種,雖然品牌品控做的一般,但是像大衣、襯衫這類,有些質量還是不錯的。大部分人購買快時尚品牌,看中的就是低價多選擇,但是這些衣服經常穿幾次就閒置在衣櫃裡了,有些人的衣服連吊牌都沒剪,這些都很值得拿出來再次售賣。
淘寶服飾?收!淘寶上其實有不少國內獨立設計師的店,他們的衣服有設計感,一般質量也在線。不過多抓魚也不會輕易就收,一般會對老客戶寄來的淘服飾進行考察,畢竟,一個穿 Acne Studios 的人,她穿的淘服飾大概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考察並確認回收後,團隊會把該淘品牌入庫,方便之後回收。
「有些服裝我們是真的不太願意收」,多抓魚也不是來者不拒的,像 Supreme 這種,市面上假的比真的還要多,甄別起來非常費時費力,一次失手還可能會影響品牌口碑。因此在回收品類上,多抓魚會考慮到篩選和甄別的成本。
目前,多抓魚的品牌庫已經收錄了 2000 多個服裝品牌,並仍在持續更新。
許多人覺得,沒人會二手去買優衣庫,畢竟快時尚的原價就已經很便宜了,但實際上,需求是存在的,只是沒人為需求者提供市場。目前,國內做二手服裝比較好的 Vintage 店,要麼主打奢牌,要麼直接朝買手店方向發展,店內服飾價格相對較高,受眾較窄,不是普通大眾會做出的選擇,而廣義上的「二手服裝」,國內還處於相對空白的階段。
普通大眾面對「Vintage」望而卻步,但誰說二手服裝一定要像「Vintage」一樣高不可攀?在多抓魚的二手服裝店內,你能夠看到奢侈品牌、潮牌,也能看到快時尚品牌,甚至淘品牌,多抓魚對它們一視同仁,它們都經過清洗、消毒,最終以原價 2.5 折左右的價格在店內出售。
其實,將優衣庫等快時尚循環利用起來,更加具有環保意義。為了滿足人們對於衣物更新的要求,快時尚品牌每季都會生產大量的衣服,新衣的迅速產生導致了大量衣物被閒置,最終成為生活垃圾。不斷過多地生產衣物,對於環境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如果快時尚的衣服也能夠循環起來,被賦予第二次生命,對於環境保護是十分有利的。
03
原來對於一些人而言,二手服裝,是圓夢的開始。
在開店前的線下考察期間,一位客戶的故事讓 Chelly 和多抓魚團隊重新認識到二手服裝店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觀察客戶,Chelly 親自在快閃店內當起了收銀員,一個學生模樣的女生抱著 6 件衣服來結帳,6 件總共花了 300 元。在結帳過程中,女生很高興地跟Chelly 講:「我現在終於擁有自己購買的衣服了。」Chelly 很驚訝,女生告訴 Chelly,自己大三了,衣櫃裡的衣服都是別人不需要了送給她的,現在終於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衣服了。
這件事讓 Chelly 意識到,原來二手服裝,不只有環保和循環的意義,它對於一部分人而言,具有圓夢的意義。
而其實,多抓魚走到今天,也是從圓夢開始的。
開一家二手書店,一直是貓助的願望,所以當陳拓問她「想不想創業」的時候,這兩個前知乎員工一拍即合。
借鑑日本二手書連鎖店 BOOKOFF 的經驗,他們決定從建立一個二手書交易的微信群開始。買家與賣家都在一個群裡,賣家直接@群主賣書,群主回收書籍後將書單做成 Excel 表格發到群裡讓買家挑選。
一次簡單的試水,卻探知到廣闊的市場。2017 年,多抓魚正式上線;2018 年,因蔣方舟的名人效應而迅速出圈,同年獲騰訊估值約 1 億的融資;2019 年,開設線下門店並開啟百貨業務;2020 年,開出了自己的第一家二手服裝店。
從微信群裡的二手書單 Excel 表格到擁有成熟 C2B2C 模式的二手交易平臺,從一天只賣一本書到一天發單過萬,多抓魚只用了三年。
如今,三周歲的多抓魚,從「開一家二手書店」這個夢開始,一步步踐行著自己的循環理念,從二手書到二手百貨,再到二手服裝,多抓魚不變的,是那份人文心。
多抓魚的名字來源於法語單詞「Déjà vu」,意思為「既視感」,即「似曾相識」。創始人貓助表示:「你去逛一個二手店的時候,不會像在新品商店裡,說這個東西我需要,而是經常說,這個東西跟我有緣。」
這個「有緣」,可以指買家與商品,買家與賣家,也可以指用戶與多抓魚。
在發布於「試客出版工場」的文章中,編輯五山分析道,多抓魚「站在了人文和科技的交叉路口」,而且他們的人文,是「真人文」,具體體現在:早期詳盡的市場調查、認真思考並解決用戶痛點、做好用戶調查、出色的話題製造和市場推廣、各種各樣新奇的腦洞等等。
就以上幾點而言,目前進軍二手服裝市場的多抓魚,依然保持著自己的那份「真人文」,我們也期待著,多抓魚會在二手服裝市場裡造就屬於多抓魚以及漁民們的時尚風格。
那些不在文內卻依然重要的問答們:
「多抓魚百貨」下線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供需不平衡,供應方面一直跟不上,從長遠角度考慮,還是決定關閉。「百貨」包括了從數碼樂器到包裝配飾到眾多類目,很難一下子全部了解,還是一個類目一個類目地開展比較好。
不過以後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來呈現,為喜歡「百貨」的粉絲們帶來驚喜。比如 11 月的第一個周六,我們在上海舉辦了「多抓魚花園跳蚤市集」,讓買家和賣家在線下自行溝通,我們只提供一個契機和場地。來的人很少是為了賺錢,只是為了圖個開心,交個朋友。有的人賣力地喊著「只要三塊錢」,有的人甚至邊喝酒交朋友邊賣貨,十分快樂。
你們怎麼看待你們的用戶群體?他們的風格是怎樣的?二手書的客戶和二手服裝的客戶一樣嗎?
二手書的客戶,賣家和買家不太一樣。賣家的年齡層在 28-35 之間,這一年齡層的人,事業上有一定成就,有時候需要告別過去的自己,需要一種方便快速的方式把自己的二手書進行處理,所以會找到我們。另外就是一些從事出版行業的人比較多。買家的話,年齡層在 18-25 之間,比較年輕,主要是一些大學生或者剛參加工作的人,由於所接受的教育,他們已經能夠很坦然地接受二手書這一形式,同時他們處於學習階段,對書本的需求量大,有時候經濟上可能無法完全支持購買大量新書。當然,也不乏賣家和買家重合的情況,這只是大數據下所進行的分層統計。
二手服裝的客戶,目前來看,重合度相當高,很多人是買家也是賣家,只有少數是只賣東西或者只買東西。
二手書的客戶和二手服裝的客戶並不一定重合。確實很多二手書的老用戶會參與我們二手服裝的新項目,但是二手服裝店本身也開拓了自己的用戶群,長期以往,兩邊的客戶群應該會獨立,並不完全重合。
男裝是收的,只是能篩選出來進行售賣的,太少了。像女裝,我們最後篩選可用的服裝比例可能是 60%,男裝就只有 10%-20%,許多衣服寄過來就已經很破舊了,根本無法售賣。
我們當然也希望能夠多賣不同品類的衣服,但是現實就是比較艱難,甚至有的人因為沒有男裝去大眾點評上給我們打一星,這也很無奈。
因為是二手服裝,為了照顧到更多的用戶,也為了不囤積服裝,我們會在回收男裝時以「中性風」為方向,比如男生的西裝,喜歡中性風的女生也可以穿,做到服裝利用最大化。
我們目前這家店是臨時店,真正的店鋪會爭取在年底在安福路開業。目前供需的數量都很可觀,店內服裝每兩周會更新一次,等正式的門店準備好,就可以展示更多的服裝。
郵箱:general@fashiono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