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騰訊渠道與內容之爭想到的國產作業系統發展前景

2021-02-13 猴眼看世界

騰訊掌握了微信/QQ這兩個最強大的渠道,而且有極佳的內容(頭部遊戲)為什麼還要跟華為這樣的渠道合作呢?中國的微信/QQ用戶應該比華為用戶多,完全可以通過微信/QQ內置的遊戲推送功能分發一款遊戲,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讓華為、小米等硬體廠商去賺高達50%的渠道分帳比?

既然和硬體渠道合作不睦,為什麼騰訊沒有及早跟它分手,非要拖到最後一刻爆發,而且是華為這邊主動宣布分手?這一點似乎不太符合商業邏輯,畢竟如果早點分手,騰訊遊戲全部走微信和QQ分發,總盤子也不會下降多少。

原因很簡單:國產安卓手機廠商掌握了系統底層,有幾乎無窮無盡的辦法控制APP廠商,即便是騰訊也不敢翻臉。

類似於一流生意是做平臺一樣的理念,底層系統的話語權和重要性可見一斑,掌握了有海量用戶基礎的平臺就有非常大的市場價值,國產Linus作業系統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和布局目前已經浮現出兩大龍頭,一是以deepin為基礎去年成立的UOS,優點是安裝簡單自動安裝30分鐘內完成,界面友好類似WINDOWS,兼容性強與國內不同架構的國產CPU都完美匹配,缺點是主體民營,沒有國家隊背書,娛樂性軟體稀少。二是以中國電子旗下麒麟系統為主體的國家隊,優點是經過多年經營在國有體制內已經佔據一定分額,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體制內的企業的先天優勢,容易在體制內行業獲得份額所以在民用普及率和用戶友好度方面並無太大主動進取心,而且在網際網路行業成功的頭部企業一家國有主體的都沒有,就說明了在基本完全競爭各路資本充分流動的網際網路行業,國有性質天生沒有優勢。初期體制內企業的作業系統用途比較窄,國產替代會更容易,麒麟的先發優勢比較好。隨著市場的擴大,終究是誰的產品性能更好,用戶滿意度更高那獲得的市場份額更大,此處認為兩者實際成本相近,姑且認為在未來的國有系統兩強之爭中,UOS會勝出。

除了完善作業系統本身的基本功能以外,UOS一個亮點在於它的應用商店,類似於手機上的應用市場將來會成為一個主要的應用分發渠道,客戶習慣以後黏性將非常高,目前UOS的主要任務是市佔率,如能成為國產系統頭名,將來通過軟體分發渠道享受到業務增值也是非常驚人的,畢竟中國的民用市場是如此巨大,只要UOS堅持做自己的事,先從黨政大型企業入手,和國產硬體深度綁定,不斷完善自己,和合作夥伴聯手發展,中國人用自己的系統是大勢所趨。未來手機系統看鴻蒙,作業系統看UOS.

相關焦點

  • 騰訊戰華為:一場「渠道」之爭背後,遊戲行業變天了
    從「渠道為王」到「內容為王」,優質內容的價值正在被重估。2.58 億美元,這是《王者榮耀》2020 年 12 月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吸金數目,這款遊戲毫無懸念地登頂全球手遊暢銷榜榜首。實際上,位列這個榜第二位的也是騰訊出品的遊戲——《和平精英》。
  • 聯想手機X2上市,國產手機旗艦與渠道之爭全面開啟
    系統方面,搭配了基於Android4.4的最新VIBE UI 2.0界面,80毫秒極速響應,黑屏情況下雙擊屏幕,屏幕就會亮,不需要刻意的去按解鎖鍵。同樣在黑屏狀態下,雙擊Home鍵,即可自動跳躍到相機界面,無比方便。據悉,包括張暉在內的聯想高管對聯想手機X2上市極為重視。
  • 華為全面下架騰訊遊戲,渠道博弈再升級
    知情人士告訴競核,騰訊遊戲希望能夠將分成比例提升至3:7,但雙方沒有談攏。騰訊遊戲跟華為鬧掰並非無跡可循。此前,米哈遊《原神》、莉莉絲《萬國覺醒》相繼發布公告稱,不上線華為、小米等傳統安卓渠道。遊戲新勢力衝鋒在前,騰訊高管也順勢點讚了這一舉動。
  • 作業系統與應用商店之爭:用戶安全與野蠻生長的邊界在哪裡?
    2016年12月,安智市場以華為手機安全提示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在海澱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華為賠禮道歉並賠償50萬元。 根據安智起訴狀,用戶在通過瀏覽器下載安智市場APP及部分遊戲APP時,華為手機作業系統會彈出「該應用未經華為應用市場檢測,請謹慎安裝」提示,用戶選擇「我已充分了解風險,繼續安裝」後,會彈出安全提示「該應用未經華為市場安全檢測,請謹慎安裝。
  • 國產嵌入式作業系統發展思考
    筆者認為,只要是國人開發的,國人參與維護的開源項目,都是廣義上的「國產嵌入式作業系統」,隨著中國物聯網產業迅猛發展,國產裝備自主可控需求旺盛,國產嵌入式作業系統發展步入快車道。2017 年以前,RT-Thread 還是一個傳統的嵌入式作業系統,經過過去兩年的發展,RT-Thread 在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加快端雲互聯對接和提升設備端軟體質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華為 LiteOS 是另外一個在物聯網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嵌入式作業系統。今天名氣已經很大的華為可穿戴產品,比如 Huawei WatchGT,2015 年開始使用 LiteOS。
  • 華為再下一城!筆電首次用上國產作業系統,阿里、騰訊已加入
    8月10號,華為在榮耀智慧屏上首次搭載了鴻蒙OS,這是華為系統自研的第一步;8月30日,方舟編譯器正式開源,無數位國內開發者自願維護;9月8日,餘承東在B站表示如非不得已,華為P40將用上鴻蒙OS,於明月3月面世。可以看得出,華為的國產系統自研之路已經越走越遠,只需一年左右就可以完成過渡。就作業系統而言,難的不是底層代碼,難的是吸引開發者入駐,建立完善的APP生態服務。
  • 國產PC久等了,華為鯤鵬主機來了:國產芯+國產作業系統
    從前咱們國產智慧型手機與三星、蘋果完全無法比拼,但是現在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已經走在了世界之巔,放眼全球前五的手機廠商,咱們中國佔了三家,足以證明只要肯下功夫,加強自研,就一定可以擺脫技術束縛,主機市場也是如此。9月19日消息,關於華為鯤鵬主機又有了最新消息。
  • 美國谷歌突然宣布,華為措手不及沒想到一切竟來得如此之快
    導讀:美國谷歌突然宣布,華為措手不及?沒想到一切竟來得如此之快!眾所周知,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普及和發展,如今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也開始不斷的崛起,而且在國內還誕生了一大批的科技巨頭企業,其中以華為為首的國產手機企業不僅在國內發展得十分迅猛,而且它們還紛紛走出國門,開始在世界舞臺上發展;這也算是為國爭光了;但國產科技企業想要在國際舞臺上取得大的發展和成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在海外市場發展的困難要遠比國內多!
  • 騰訊敗北,還是「綠茶」華為不講武德?
    如果非要去評價,華為跟騰訊,拋開他們所有的身份與光環,對消費者來說唯一的區別就是:騰訊是內容生產者,而華為是內容分發者。而這場紛爭的實質,也就變成了「做內容、和做渠道的商家,哪個分錢多一點更合理」這麼個問題。就好比寫書的就是內容生產者,而出版商就是內容分發者,是渠道。
  • 華為下架騰訊遊戲風波暫息,渠道與CP博弈日趨激烈,重申推薦遊戲龍頭
    本文來自方正證券研究所於2021年1月3日發布的報告《華為下架騰訊遊戲風波暫息,渠道與CP博弈日趨激烈,重申推薦遊戲龍頭》,欲了解具體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騰訊遊戲隨即發布公告回應,稱因華為平臺與騰訊的《手機遊戲推廣項目協議》未能如期續約,導致相關產品被突然下架。當日晚間,騰訊遊戲再次發布公告,稱經與華為的友好協商,騰訊遊戲相關產品已在華為遊戲中心恢復上架。點評:1、遊戲CP與渠道博弈由來已久,華為與騰訊此舉或因《使命召喚手遊》分成比例發生分歧。
  • 騰訊割肉華為
    遊戲類似於電影,要先有公司開發出來,請具有發行經驗和渠道的公司來代理發行,承擔遊戲的市場推廣和運營工作,最後通過渠道方送到用戶的手裡,比如安卓、蘋果應用商店,或抖音等廣告平臺導流到官網下載。其中,研發和發行(運營)屬於相對較重的資產投入,耗心費力,但手機渠道方不僅收「過路費」,而且還參與用戶付費全過程的分成,這被視為手遊發展的「攔路虎」之一。
  • 華為騰訊突然"掐架",全面下架騰訊遊戲,所為何因?傳統渠道議價能力遭巨大挑戰
    有知情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華為與騰訊此次「掐架」的導火索,或許源於騰訊發行的《使命召喚手遊》和華為應用商店兩者之間在分成上的博弈較量。實際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傳統應用渠道與遊戲研發商之間的分成矛盾由來已久。在買量模式興起以及「內容為王」的趨勢下,傳統渠道議價能力下降。
  • 螞蟻回應渠道之爭;微軟更新致大規模服務中斷;OpenSSH 8.4 發布
    華為在國內正加大力度投資晶片創企,培養供應鏈 騰訊微博正式關閉,用戶已無法登錄但仍可備份數據 螞蟻回應渠道之爭:雙方在客群、服務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別 搜狗達成最終私有化協議 微軟更新致大規模服務中斷,回應
  • 身為用戶,你又白激動了——冷眼看華為騰訊微信數據之爭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兩位神仙打架,主要涉及的是一款機型:榮耀於2016年12月16日發布的榮耀Magic智慧型手機,其採用華為2012實驗室推出的頗具實驗性質的智能作業系統:Magic Live OS。其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可以在機器上直接分析用戶的微信聊天信息,從而智能地提取對應App的服務,以完全沉浸式的體驗,讓用戶通過一個微信聊天框,便能方便的使用各種服務。
  • 螞蟻回應渠道之爭;微軟更新致大規模服務中斷;OpenSSH 8.4 發布|極客頭條
    華為在國內正加大力度投資晶片創企,培養供應鏈騰訊微博正式關閉,用戶已無法登錄但仍可備份數據螞蟻回應渠道之爭:雙方在客群、服務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別搜狗達成最終私有化協議微軟更新致大規模服務中斷,回應:正在調查原因富士康或取消員工假期以加緊生產 iPhone 12亞馬遜公開掌紋識別技術
  • 華為送給騰訊遊戲一堆大獎...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還沉浸於國區iOS發行新面貌時,安卓渠道卻率先迎來了一次新年大「地震」。元旦當日凌晨,由於騰訊提出調整遊戲業務分成比,遭遇華為拒絕,導致騰訊所有遊戲被華為應用商店下架。渠道與手遊廠商間的分成比之爭,再一次受到了全網「吃瓜群眾」的集體關注。
  • 國產的手機作業系統在哪兒?
    但是卻沒有一個企業肯下決心做一個屬於國產的作業系統。  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心。其實做作業系統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中國不缺錢也不缺人才,但是中國人缺心,缺少一顆長期安靜做事的心。學校裡沒有純淨的學術研究環境去給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做研發,社會上沒有不急功近利的商業公司去長期支持創新項目的發展,自己一有點不成熟的想法就高調宣傳不擇手段搞商業模式,一看到對手有好的想法就抄襲和扼殺(像騰訊之流),此外還得想方設法處理有關部門的各種不成文的規定,歸根到底,中國沒有矽谷那樣的環境和土壤。
  • 華為傳來新消息,國產作業系統正在崛起
    華為傳來的新消息預示著邁出替代安卓的重要一步。02徹底替代安卓?鴻蒙和安卓都是屬於開源的系統,所以相對於IOS來說,和谷歌的競爭關係會更大。在推出鴻蒙之初,業內都覺得鴻蒙是未來替代安卓才推出的。實際上華為早在2016年就啟動了鴻蒙的研發項目。
  • 華為恢復上架騰訊遊戲 鬧劇背後:渠道和CP衝突加劇
    絕大部分人都已知道此次主角是騰訊遊戲和華為遊戲中心,雙方的公告都並沒有直接提出影響此次合作的緣由,但在不少從業者看來,事件依然繞不開渠道分成所引發的摩擦。有趣的是,晚間時分,華為遊戲中心重新上架了騰訊遊戲,但這似乎並未是這齣開年大戲的落幕之時。
  • 小米VS華為?別鬧!中興才是華為的一生之敵
    但拋開手機品牌之爭不論,華為與小米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啊。從基因到業務,小米與華為相差甚遠首先看小米,2019年營收2058億元,智慧型手機、IoT與生活消費品、網際網路服務和其他業務佔比分別為59.32%、30.16%、9.64%和0.88%,從業務構成來看,智能終端業務佔比近90%,儘管雷軍自己始終不承認,但小米實打實就是一家智能終端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