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 | 高解析度高性價比標變 SP 24-70mm F2.8 G2

2021-02-24 景明影像

圖文轉自 /蜂鳥網

在數位相機的綜合性能日益向更加均衡和高像素的方向發展之後,第三方的鏡頭廠商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家的產品更好的來平衡這些配置。騰龍便在其中,隨著最近幾年數位相機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用戶對鏡頭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騰龍也是看準時機,時適的對老款的「大三元」鏡頭進行了升級,此次我們評測的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就是騰龍「大三元」鏡頭中最新發布的一支產品。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外包裝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鏡頭編號和型號說明

作為SP家族的新成員,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包裝盒採用了上白下金的配色設計,底部的金色塗裝與騰龍新鏡頭底部的「輝耀金」金屬裝飾圈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騰龍自推出35mm F1.8、45mm F1.8鏡頭後,鏡頭整體外觀設計更加低調、典雅,風格更加貼近數碼時代產品特點,而這款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也延續了這樣的設計風格,獨特的金屬裝飾圈辨識度很高。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V


騰龍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鏡頭用途

標準鏡頭

鏡頭類型

變焦

鏡頭結構

12組17片(包含2片XR鏡片,3片LD鏡片,3片GM非球面鏡片,1個非球鏡片組,eBAND鍍膜,氟鍍膜)

變焦方式

伸縮式鏡頭

濾鏡尺寸

82mm

最大光圈

F2.8

最小光圈

F22

光圈葉片數

9片

最近對焦距離

0.38m

最大放大倍率

0.2倍

防抖性能

光學防抖

鏡頭直徑

88mm

鏡頭長度

111mm

鏡頭重量

905g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採用12組17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含2片XR鏡片、3片LD鏡片、3片GM非球面鏡片、1個非球鏡片組;最大光圈為F2.8,最小光圈達到了F22。

這款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38m,與原廠競爭對手保持在相同水平(佳能和尼康相同規格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均為0.38m)。這款產品配備的VC光學防抖系統,最多可降低約5擋快門速度,這對於高像素機身手持拍攝來說非常實用。

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88.5×113mm、805g)和尼康AF-S 尼克爾 24-70mm f/2.8G ED(83×133mm、900g)其實相差無幾,防塵防滴的全天候密封結構也能保證在更加惡劣的環境完成拍攝。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其他技術亮點:

▶帶有VC光學防抖的24-70mm的標準變焦鏡頭;
▶XR鏡片、LD低色散鏡片和GM非球面鏡片可消除引起紫邊的軸向和橫向色差;
▶氟塗層和簡易防滴構造;
▶精密的eBAND和BBAR抗反射鍍膜;
▶使對焦性能更優化的USD超聲波馬達;
▶雙MPU微型處理器控制系統;
▶兼容對應騰龍多功能調焦器 TAMRON TAP-in Console™。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設計基本延續了騰龍SP家族鏡頭開創的全新設計,整體設計更加低調、典雅,品味更高,與現在時興的極簡主義設計理念相當貼合。這款鏡頭鏡筒較長,而鏡筒底部則配備有騰龍新鏡頭獨特的「輝耀金」配色金屬裝飾圈。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正面,24mm端未變焦狀態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正面,70mm端變焦狀態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採用的外變焦結構設計,鏡頭的最長長度是在70mm端,並且這支鏡頭在全焦段具備約0.38米的最近對焦距離,結合F2.8的恆定光圈近距離拍攝也能獲得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前面提到過,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無論是在體積上還是在重量上都和原廠鏡頭不相上下,其體積為88×111mm,重量為905g,而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體積為88.5×113mm,重量為805g,整整重了100g,也就是二兩的重量;而相比尼康AF-S 尼克爾 24-70mm f/2.8G ED,體積為83×133mm,重量為900g,體積上騰龍佔有小小的優勢,重量上也相差不多。

因為本次用的是佳能卡口的鏡頭,所以我也特意比較了二者在攜帶以及拍攝時候的重量,短時間拍攝二者區別不大,但長時間拍攝騰龍這支鏡頭多100g的重量其實體現的還是比較明顯的。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V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V

而使用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V,可以看到整體並不突兀,視覺感還是不錯的。總的來說,這款鏡頭做工精緻、堅固,符合其專業級別恆定光圈全畫幅標準變焦鏡頭的定位。

騰龍SP 24-70mm G2採用了自家的VC光學防抖系統,官方介紹其在搭載VC光學防抖的同時,還增加了防抖專用的MPU處理器以及控制算法,可實現5擋左右的防抖效果。這款鏡頭除了VC光學防抖系統之外,還配備了USD環形超聲波馬達對焦驅動系統,對焦模式開關與VC光學防抖系統開關均位於鏡頭左側。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的防抖開關撥杆以及對焦模式驅動撥杆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這款鏡頭實現了在全焦段具備0.38米的最近對焦距離,與同級別原廠鏡頭產品在該項數據上保持一致。0.38米的最近對焦距離結合F2.8的恆定光圈在搭配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時,近距離拍攝也能夠獲得明顯的淺景深焦外虛化效果。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的對焦距離提示窗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型號標識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的SP家族標識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卡口尾部的輝耀金裝飾圈

作為SP家族的成員,鏡頭尾部的輝耀金裝飾圈以及「SP」的家族身份標識牌是必不可少的,騰龍 SP (Super Performance) 鏡頭系列,代表出色的表現和更高的性能。設計過程中優先考慮性能指標,同時採用高品質材料。擺脫成本的束縛,以創新的設計理念,使得SP系列成為騰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產品。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前鏡組鍍膜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卡口以及後鏡組鍍膜






鏡頭尾部卡口採用了金屬材質,並且後鏡組最後一枚鏡片固定在鏡頭上,即便是變焦也不會發生任何的位置變化,能有效的防止灰塵的侵襲;通過上圖實際拍攝,我們看到,騰龍這支鏡頭的前鏡組鍍膜以及後鏡組鍍膜都呈現出一種黃綠色,這和騰龍為這支鏡頭搭配的eBAND超寬頻譜多角度抗反射鍍膜以及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不無關係,很大程度上能減少眩光以及鬼影的光反射。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變焦環和對焦環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帶有鏡頭變焦鎖

雖然是一支標準變焦鏡頭,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仍然為這支鏡頭配備了變焦鎖定撥杆,通過這個撥杆能將鏡頭的焦距固定在24mm,這樣外出攜帶時不會出現鏡頭自動下落的現象。此外,其變焦環在鏡頭的前部,對焦環在鏡頭的後部,也比較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而這兩個環的阻尼設計比較適中,轉動起來不會有發乾發澀的感覺。

本次測試我同樣也採用了佳能EOS 5D MarkIII作為測試機身。

我是按照我個人正常拍攝的習慣採用站立姿勢,使用70mm端,每擋快門速度採用單張拍攝,並只拍攝3張。按照我們的標準,3張照片中有2張拍攝清晰即為防抖功能有效。綜合來看,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可以實現4擋多的有效防抖。

騰龍SP 24-70mm G2的鏡頭結構為12組17片,其中包含了2片XR高折射率鏡片、3片LD低色散鏡片、3片GM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配合1片複合非球面鏡片以及高透光率的玻璃材質,並採用了恆定F2.8的光圈設計。

在虛化測試方面,我採用了三腳架固定,逐級調整光圈、保證曝光一致的方式來進行拍攝,並截取部分位置來給大家展示。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虛化過渡還是比較自然的,在最大光圈F2.8時,真的可以做到主體與背景的一個很好的剝離感,同時也沒有明顯的二線性出現。

TAMRON · 70mm  F2.8  1/400s  ISO100


高光區域100%截圖


在色散測試方面,我找到了一個高光反差較大的場景,並採用三腳架固定拍攝,並截取部分位置來給大家展示。通過實際測試,我發現這隻鏡頭在色散方面的表現非常的到位,即便是在最大光圈F2.8下,也很難找到紫邊等現象出現。而在眩光測試實拍方面,騰龍由於在鏡頭上採用了eBAND超寬頻譜多角度抗反射鍍膜以及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逆光時候可最大程度的減少眩光以及鬼影的產生,而實際拍攝的結果來看,效果還不錯。


24mm畸變實拍


70mm畸變實拍

通過實際拍攝,騰龍SP 24-70mm G2的畸變在24mm端時較明顯。需要說明的是,這支鏡頭搭載的3片GM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配合1片複合非球面鏡片,就是為了有效矯正球面像差和畸變的。這樣的畸變表現應該說還算不錯。

·24mm解析度測試

用戶購買這支鏡頭使用最多的還是在戶外和室內環境,所以在解析度畫質測試項目中,我選擇了戶外拍攝,採用了三腳架固定、關閉鏡頭防抖拍攝同一場景並100%截取中心和邊角的畫質來進行測試。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USD G2的最大光圈為F2.8,最小光圈為F22。

最大光圈下的中心和邊緣成像都還不錯,收縮二到三擋之後達到最佳,即便是到了F11,畫質表現也相當穩定,即便是到了最小光圈F22,畫質依然有著不錯的表現,整體來說,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在24mm端時的畫質表現非常穩定,相當的可圈可點。

·70mm解析度測試

在70mm端,我同樣採用了三腳架固定、關閉鏡頭防抖拍攝同一場景並100%截取中心和邊角的畫質來進行測試。由於這支鏡頭採用了恆定F2.8光圈,所以在70mm端時,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最大光圈為F2.8,最小光圈為F22,和24mm端一樣。

在70mm端時候,最大光圈下的中心成像還不錯,收縮二擋之後達到最佳,即便是到了F16,畫質表現也相當穩定,和24mm的表現一樣,但即便是到了最小光圈F22,畫質依然有著不錯的表現。

24-70mm這個焦段的鏡頭是職業攝影師最常配置的一隻工作鏡頭,因為它兼備適當的廣角端和長焦端,能夠滿足複雜多變的工作環境的拍攝需求。

通過實際的拍攝,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作為一隻專業鏡頭是絕對合格的,能夠適應人像、街拍、風光、室內、夜景等多種題材的拍攝。(以下樣片未經過任何的後期處理)

TAMRON · 70mm  F2.8  1/250s  ISO320

TAMRON · 70mm  F2.8  1/200s  ISO1600

TAMRON · 70mm  F2.8  1/80s  ISO1600

TAMRON · 70mm  F3.2  1/80s  ISO1600

TAMRON · 70mm  F2.8  1/250s  ISO100

TAMRON · 24mm  F2.8  1/800s  ISO100

TAMRON · 24mm  F8  1/1250s  ISO1600

TAMRON · 61mm  F5.6  1/500s  ISO1600

TAMRON · 45mm  F4.5  1/2000s  ISO160

TAMRON · 70mm  F2.8  1/1000s  ISO100

TAMRON · 50mm  F8  1/320s  ISO200

TAMRON · 61mm  F2.8  1/500s  ISO100

TAMRON · 24mm  F2.8  1/200s  ISO1600

TAMRON · 70mm  F2.8  1/640s  ISO100

騰龍SP 24-70mmF/2.8 Di VC USD G2在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之後的表現完全可以用驚豔來形容。通過實際的拍攝,我覺得無論是對焦速度還是畫質、銳度等表現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像範圍。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外觀漂亮做工細膩。對於一支「大三元」鏡頭來說,如果光圈全開的畫質表現不理想,也就失去了「大三元」標變的意義,好在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的綜合畫質表現非常穩定,素質很高。目前市場售價8400元,景明售價7980元,真的是超級物有所值,非常值得入手!

更多SP 24-70mm鏡頭詳情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 END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24-70mm鏡頭詳情

相關焦點

  • 適馬24-70mm f/2.8 DG OS HSM ART | 單品測評
    24-70mm f/2.8 DG OS HSM ART的單品測評。先給只想看結論黨放個結論:解析度:★★☆☆☆色散控制:★★★☆☆其它素質:★★☆☆☆性價比:★★☆☆☆主觀評分:★★☆☆☆與同類產品的性能位次排序:不如佳能EF 24-70mm f/2.8L II,也不如索尼FE 24-70mm f/2.8GM。
  • 超越之作,騰龍 SP 70-200mm F2.8 G2 評測
    70-200mm/f2.8乃是兵家必爭之地,長焦大三元焦段實用,光圈大,虛化好,相信每個影友都擁有或嚮往著這樣一支鏡頭
  • 新「鏡皇」騰龍SP 24-70mm/f2.8 G2到手,先來開箱!
    騰龍的初代24-70mm/f2.8 VC,也就是A007,是最早實現防抖的2470大三元。
  • 全方位的「大師級」,索尼 FE 24-70mm F2.8 GM 試用報告
    來自索尼官方網站可以看出,除了在 70mm 長焦端 f/2.8 光圈全開的情況下邊緣畫質略有下降,FE 24-70mm F2.8 GM 在大多數時候從中心到邊緣都有極佳的成像表現,作為一隻擁有 F2.8 光圈的變焦鏡頭
  • 【億中器材】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鏡頭評測
    作為世界三大鏡頭廠商之一,其產品一直以高成像質量、體積小巧、通光量大而著稱,另外較高的性價比也是其優勢之一。其中,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鏡頭是一款加入VC防抖功能的產品。同時,還集成了快速和無聲對焦超聲波自動馬達,併集成了一定的防潑濺特性,成為目前市場中功能最全面的24-70mm鏡頭。
  • 實力不俗 尼康24-70mm f/2.8E ED VR體驗
    而到了今年,終於輪到尼康發力了,全新的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鏡頭終於和廣大尼康粉絲見面了,這款姍姍來遲的旗艦鏡頭究竟有哪些出色的表現和進步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吧。這次的主角是尼康的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鏡頭,作為上一代鏡頭的升級產品,我們在這裡也不能忘記功勳赫赫的上一代產品AF-S 24-70mm f/2.8G ED,發布於2007年的AF-S 24-70mm f/2.8G ED是隨著尼康D3一同來到用戶面前的,這款鏡頭搭載ED超低色散鏡片、SIC超級綜合鍍膜、Nano Crystal Coat
  • 索尼FE 24-70mm f2.8 GM鏡頭簡測.
    圖:索尼FE 24-70mm f2.8 GM鏡頭控制按鍵布局圖。 索尼發布三枚全新的G-Master系列鏡頭。這次推出的GM鏡頭主要強調了鏡頭的解析度,焦外以及更高的光學素質。圖:索尼FE 24-70mm f2.8 GM鏡頭結構圖。
  • 大三元新王者 適馬70-200mm F2.8 Sports測評
    適馬在歷史上已經發售過五款70-200mm F2.8鏡頭,被影友們親切的稱為「小黑」。不過最近的一款70-200mm F2.8依然要追溯到2010年,隨著數位相機性能的不斷提升,歸屬於SGV產品線的70-200mm F2.8 DG OS HSM Sports也終於在2018年問世,時隔八年的時間推出的新版鏡頭自然也受到廣大用戶的關注。
  • 體積小、畫質高的尼康Z 24-70mm f/4 S鏡頭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尼康Z 24-70mm f/4 S則是尼康於2018年推出的Z系列的第一支「小三元」。7.5×88.5mm的尺寸,使這支鏡頭看起來十分「瘦溜」,便於收納;只有805g的重量,這支鏡頭具有攜帶輕鬆的特點。
  • 稱職掛機頭,尼康Z 24-70mm f/4S評測
    對於「 24-70mm f/4 」這個規格,我們並不陌生,但在尼康系統屬於「罕見」規格。近年來f/4標變為了和f/2.8標變差異化,更多選擇長焦端加長,「24-105mm f/4」反倒越來越多。此次尼康推出的Z 24-70mm f/4 S定位和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類似,屬於中高端「套頭」。相比「24-105mm f/4」,Z 24-70mm f/4 S倒是可以和未來的「Z 70-200mm f/4S」無縫銜接。
  • 無反專業F2.8標變 索尼24-70 GM現場試用
    2016年2月19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蜂鳥聖點藝術空間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FE卡口恆定F2.8光圈標準變焦鏡頭——FE 24-70mm F2.8 GM(以下簡稱索尼24-70mm F2.8 GM鏡頭),開創「GM」系列專業級別鏡頭的同時,也標誌著索尼希望憑藉FE卡口全畫幅微單相機和GM系列鏡頭,能夠與專業級別的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及鏡頭進行競爭,扭轉只有單眼相機和鏡頭才能進行專業拍攝的固有觀念
  • 平價高畫質人像鏡 索尼FE85mm F1.8鏡頭評測
    FE 85mm F1.8的濾鏡尺寸為直徑67mm,這個濾鏡尺寸與同門FE 24-70mm F4 ZA OSS鏡頭口徑一致,考慮到24-70標變與85定焦兩者在焦段和拍攝題材上的互補,擁有同口徑大小的這兩支鏡頭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
  • 【新品上市•現已到貨】尼康 AF-S 24-70mm f/2.8E ED VR
  • 索尼微單A6300及24-70mm F2.8GM鏡頭實測
    但是這篇文章是我在峇里島使用索尼微單A6300和24-70mm F2.8GM的實拍體驗。大師級24-70mm F2.8GM鏡頭高解析度+迷人背景虛化△索尼A7RII+24-70mm F2.8GM拍攝樣張畫  面我將索尼大師級G鏡頭24-70mm F2.8GM分別放在A6300和A7RII兩臺機身上進行了拍攝,
  • 騰龍這款高性價比24-70鏡頭來補位
    這款產品配備的VC光學防抖系統,最多可降低約5擋快門速度,這對於高像素機身手持拍攝來說非常實用。鏡頭的尺寸和重量控制理想,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88.5×113mm、805g)和尼康AF-S 尼克爾 24-70mm f/2.8G ED(83×133mm、900g)其實相差無幾,防塵防滴的全天候密封結構也能保證在更加惡劣的環境完成拍攝。
  • 評測丨 騰龍SP 15-30mm f/2.8 G2
    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三年來一直是佳能和尼康數碼單眼相機最佳性價比之一的廣角變焦鏡頭。而這支新款G2鏡頭,還能延續上一代的勢頭嗎?通過實驗室的測試結果貌似不是這樣。在成像性能方面,一切都保持不變,僅僅有少數幾項進行了改進。而多出的額外費用是否值得呢?
  • 騰龍新品 革新光學設計 拓展無限可能 SP 70-200mm F/2.8 G2
    綜合光學產品製造企業騰龍公司,全新推出一款適用於35mm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的大光圈長焦變焦鏡頭「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型號A025)」(以下簡稱A025)。
  • 騰龍全新SP 24-70mm F2.8 G2鏡頭價格您猜對了麼
    關注我們 ↑ ,查看更多攝影知識、攝影外拍,免費攝影課程騰龍全新SP 24-70mm F2.8
  • 新品 | 適馬24-70mm F2.8 Art試用手記
    -70mm F2.8 DG OS HSM | Art,我個人有著無限的期待。外觀印象:本人拿到適馬24-70mm F2.8 Art的第一印象就是體積相比各家原廠的24-70更加小巧,但是用手掂量一下卻發現,這隻鏡頭的重量一點也不比任何一隻原廠鏡頭來得輕便
  • 新標變鏡皇 佳能RF 28-70mm f/2首發評測
    佳能RF 28-70mm f/2與佳能EF 24-70mm f/2.8 II外觀及光學結構對比EF 24-70mm f/2.8 L II USM是佳能於2012年發布的第二代L級標準變焦鏡頭從兩支鏡頭的實物對比來看,佳能RF 28-70mm f/2 L USM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 L II USM明顯要粗大一圈;從內部的光學結構來看,佳能RF 28-70mm f/2 L USM採用了13組19片的光學設計,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 L II USM 13組18片的光學設計還要多出一枚,其19枚鏡片中包含了1枚超級UD鏡片,2枚UD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