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卡脖子!華為公布光晶片技術專利,但並非取代傳統晶片

2021-02-25 老鐵談娛樂

在華為晶片被禁之後,如何解決我國科技公司在晶片領域被國外卡脖子這個事兒,就顯得很關鍵了。儘管很多人寄望著我國完全自主不依靠海外技術的光刻機和晶片流程,但實際上從目前的科技發展來看,我國自己的光刻機還沒有正式商業化,生產晶片也無從談起。另外國內目前自主研發的光刻機,也只有28nm的工藝,遠遠達不到目前先進位程的水準。

這種情況實際上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國內傳統晶片製造和光刻機部分依然要很大程度依賴於海外科技,而像華為這樣的公司想要獲得晶片,基本是不可能依靠國內,特別是華為在消費者業務上所亟需的先進位程晶片,國內短時間內是無法自主製造出來的。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國內晶片設計公司只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是希望自己不要像華為、中興、中芯國際那樣受到限制和禁令;第二是希望國內晶片自主技術能加快發展;第三就是採用其他技術來取代現有的傳統晶片技術,並同時達到類似的效果。第一條道路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顯然不太現實,所以華為目前走的正是第二條和第三條道路。

前段時間就有很多報導,稱華為投資了不少國內晶片廠商,這顯然是為了未來打基礎,至少能在我國晶片自主技術有了發展之後,不再受人鉗制。而同時華為自己也在新的光晶片技術上發力,之前華為的武漢光晶片工廠就已經開始建設並已經封頂,儘管離量產和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但華為顯然是希望將光晶片這一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不受禁令遏制。而當未來這一技術進一步發展後,如果華為技術能夠達到,也能期待擺脫傳統光刻機的限制。

說到光晶片技術,這種基於矽片的雷射技術可使光子學更廣泛地應用於計算機中,並使得晶片製造不再依賴於傳統光刻機。在目前晶片技術越來越先進,對製程工藝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傳統矽基材料已經無法滿足工藝要求。目前世界上有在研究用炭基作為材料的,也有研究用新型的光子材料極來製造晶片,而用光子材料極製造的晶片,就叫做光子晶片。

除了在武漢建廠專門研發生產光晶片之外,華為最近也公布了一系列專利,其中就有相關光晶片的專利。華為公布的這個專利名為 「光計算晶片、系統及數據處理技術」的發明專利,其主要涉及一種光計算晶片、系統及數據處理技術,這意味著華為在AI晶片方面將快速進步。

不過要注意的是,華為目前公布的這項專利,其實技術用途並非簡單用來取代傳統晶片,它實際上是在使用光晶片也開始取代電晶片,在矽基材料上實現光信號的傳輸。這個專利真正的用途是用於高精的AI晶片和5G技術上,它不是那種在全局上徹底替代傳統晶片的未來光晶片。而且這類技術目前在全球應用其實已經不少,而國內類似的產品大多數多依賴於海外進口,目前國內能夠生產高端光晶片的企業主要有海威華芯、海信寬帶多媒體、新易勝、光迅科技、華為海思、華工科技,以及以收購索爾思切入光晶片領域的華西股份等。

之前華為海思自己也能生產光晶片,不過和海外相比,在高端技術上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25G的發射晶片領域,而這也是華為為什麼要自研發光晶片的原因。因為這部分高端成品之前靠進口,在禁令下如果不自研發光晶片的話,那麼華為在AI、5G等安身立命的業務上,甚至都可能被限制。

我們再一次強調,目前華為在武漢建立的光晶片廠商,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是那種可以替代傳統晶片的黑科技,而是一個在世界範圍上已經廣泛使用的技術,而這個技術目前高端產品基本都是掌握在海外廠商手裡,國內廠商在高端光晶片、光模組上大多數都是依靠進口,華為在武漢建廠更多是彌補自己在這一領域上的一些不足。

至於那種可以直接替代傳統晶片的光晶片技術,目前全世界最牛的廠商是Intel,Intel很早就開始研究這種技術,並希望真正可以在不需要傳統光刻機的基礎上,生產出這種晶片。目前Intel已經成功研發出了世界上首個採用標準矽工藝製造的電力混合矽雷射器,這標誌著用於未來計算機和數據中心的低成本、高帶寬矽光子學設備產業化的最後障礙之一被解決。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宣布要建光晶片工廠,光晶片和傳統的矽晶片有什麼區別?
    自從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聰明」在全球打壓華為以來,華為在國內的知名度就直線上升,華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的神經,凡是與華為相關的信息很容易就能上頭條。這兩天又有一個新聞刷爆朋友圈,就是華為要自建晶片工廠。
  • 別急,上交大的光晶片技術或將改變格局
    2019年,華為海思麒麟晶片被迫停產讓中國半導體落後的窘境正式擺上檯面,原來我們引以為傲的「國產芯」竟然要依靠國外技術才能生產出來
  • 華為三個新專利突然公布,晶片、電池技術均有新進展
    也就是因為研發資金投入高,華為技術在很多領域內都處於領先地位。例如,在通訊領域內,華為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5G端到端服務的廠商,不僅5G專利數量全球第一,5G技術更是領先全球1-2年的時間。在晶片技術方面,華為能夠自主研發設計麒麟、巴龍、鯤鵬以及凌霄等多種晶片,其中,麒麟晶片能夠與高通、蘋果高端晶片相媲美,巴龍5G晶片更是全球領先。
  • 鐵礦石能卡中國脖子?澳大利亞想多了
    據了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全球共計超過1/3的晶片都會出口到中國,單單是進口額,就超過3000億美元,達到世界需求的一半,足以可見中國市場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因此 也就有了「卡脖子」這樣的說法,而在當下,廣大的網友也在害怕,害怕會有另一個東西卡中國脖子,它就是鐵礦石。最近一段時間,鐵礦石的價格飆升,很快突破千元大關,讓很多國人表達擔憂。
  • 已成「國家頭號戰略」的矽光子晶片,到底牛在哪兒?(附概念股名單)
    由於這一技術未來將在數據通信、生化醫療、自動駕駛、國防安全等大顯身手,矽光子技術正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歐美一批傳統集成電路和光電巨頭通過併購,正迅速進入矽光子領域搶佔高地,以傳統半導體強國為主導的全球矽光子產業格局悄然成形。
  • 任正非宣布要建光晶片工廠,它與傳統的矽晶片有什麼區別?
    任正非宣布要建光晶片工廠,它與傳統的矽晶片有什麼區別?
  • 華為推出全新雲手機!或可取代傳統手機:解決麒麟晶片斷供危機
    【9月5日訊】自從華為遭受到史上最嚴「晶片禁售令」以後,很多網友便開始擔憂一旦華為晶片庫存使用完畢以後,華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5G基站等產品也會遇到困難,因為以目前國內的晶片產業鏈技術而言,在中端、高端晶片領域,依舊還無法繞開晶片禁令、繞開光刻機、繞開半導體材料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即便華為啟動了「塔山計劃」,但想要在短時間內讓麒麟晶片重出江湖,還是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
  • 中國有哪些技術被卡脖子?
    本文就來為大家盤點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多項產品:製造晶片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晶片性能的上限,還有功耗的問題。‍‍‍‍‍‍‍‍‍‍‍‍中國的晶片技術發展其實很早,但因為種種原因,中國的晶片研發被耽擱了,前面還為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當年晶片造假事件,讓中國晶片發展停滯了十幾年》。
  • 【專利解密】傳統單個大晶片策略式微,AMD小晶片專利勾勒未來GPU小晶片設計;挖掘直播平臺潛力主播 騰訊技術賦能直播行業
    【專利解密】挖掘直播平臺潛力主播 騰訊技術賦能直播行業;2.傳統單個大晶片策略式微,AMD小晶片專利勾勒未來GPU小晶片設計;3.蘋果提醒一款以知名毒品命名macOS應用儘快改名 否則將被下架【專利解密】挖掘直播平臺潛力主播 騰訊技術賦能直播行業;【嘉德點評】騰訊發明的確定潛力主播的方法,不需要人工觀看直播內容來確定潛力主播,同時結合主播多個時段的數據進行分析,不僅提高了效率,也避免因突發因素導致的排名異常,提高了確定潛力主播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 全球晶片市場大洗牌!亞洲晶片巨頭登頂第一,臺積電地位被取代
    縱觀全球的晶片市場發展我們能發現,目前世界主要的晶片技術都被美國科技企業所掌控,作為全球半導體晶片的發源地,美國不僅擁有著高通、英特爾、蘋果這些偉大的晶片巨頭企業,而且還擁有著各種晶片研發技術,所以在晶片領域,美國也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製造基地,每年我們對晶片的消耗都是巨大的,但由於我們在晶片領域發展起步較晚,所以國產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晶片也幾乎都是依賴於進口而來
  • 數量級效率優勢,原生適配AI計算:光晶片的下一個技術突破要來了
    近年來,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讓計算機的算力需求暴增,但隨著摩爾定律失效,傳統晶片性能提升速度卻開始大幅放緩。
  • 2021年是電動車自駕車元年,中國卻在晶片上被卡住了脖子
    在電動車的時代,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將取代原來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成為新的汽車三大件。這三大件中,目前中國在電池方面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中國非但在電池技術方面領先全球,也控制了電池最上遊的原材料領域。但是,在電機、電控方面,依舊是美國說了算。這裡面最關鍵原因是美國掌握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
  • 華為將在英國建「光晶片」工廠,為何?
    來源:芯頻道今天,據外媒報導,華為在英國購地550英畝,將建自己的光晶片工廠!
  • 光通信:光器件、光晶片及電晶片
    業務員小哥上門拉光纖的時候,現場做光纖焊接,還特別小心的提醒了一句……結果小哥搬出光纖熔接機,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比起當年我們眯著眼睛顫顫巍巍去對接光纖頭,熟練度多了,這是一門技術活兒。廢話不多說,我們今天聊聊光通信,光器件,以及剝掉光器件外殼,裡面的各種光晶片、電晶片……我們都知道,5G時代已經來臨,基站也在緊鑼密鼓地投資建設中,5G制式手機已經成了標配。但這都屬於無線層面,5G網絡建設不僅僅包含無線接入網絡建設,eMBB增強移動寬帶的通信需求,對承載網、骨幹傳輸網的建設也同樣提出了要求。而承載網、骨幹傳輸網的主角,就是光通信網絡了。
  • 真正卡住華為脖子的,其實並非美國人,而是流向海外的中國人
    但遺憾的是,國內的晶片產業鏈卻存在嚴重的晶片人才流失問題。而華為就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而任正非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對於人才的重視。眾所周知,華為目前正面臨嚴重的晶片卡脖問題,麒麟晶片無法量產,射頻前端晶片研發難題等,都將矛頭指向一個集中方向,這便是晶片人才的短缺。
  • 光電晶片「陝影」顯現,華為緣何瞄準它?
    那一刻,他感受到資本對於光電晶片的狂熱。投資人對陝西源傑的這番熱情,或許也與近期的一輪投資入局相關。彼時,這家位於陝西的雷射器晶片公司,獲得哈勃投資的注資,佔比4.36%。眾所周知,哈勃投資是華為旗下負責投資業務的核心公司之一。究竟為何,讓華為也對陝西源傑半導體伸出橄欖枝?
  • 光晶片廠商源傑半導體擬A股IPO 已獲得華為哈勃等機構投資
    資料顯示,源傑半導體聚焦光通信行業,主營業務為雷射器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光纖到戶、數據中心與雲計算、5G 移動通信網絡、工業物聯網等科技前沿領域,成功實現了2.5G、10G及25G分布反饋(DFB)雷射器晶片的量產,並得到國內多家光通信行業公司認證通過。
  • 華為與英特爾聯合開發晶片!華為技術搭載英特爾能否取代臺積電?
    9月22日,華為舉行了名為「合作共贏,共創行業新價值——FusionServer Pro V6上市發布」的活動。在大會上華為發布了同英特爾聯合開發的新一代伺服器晶片FusionServer Pro 2488H V6。
  • 手機晶片被國外卡脖子,為何上百萬一顆的北鬥晶片,我國卻能搞定
    晶片根據可靠性分為宇航級、軍工級、工業級和消費級,像近幾年美國斷供華為的一類晶片,就是商業消費級,而宇航級、軍工級更早前就被美國人禁運了,但中國已經在這兩類晶片上實現了獨立自主。看到這裡有人或許會有疑問,幾百元一塊的手機晶片被西方卡脖子,為什麼我們卻能搞定百萬級別的宇航級晶片呢?過去史上最貴的晶片,是美國賽靈思公司的宇航級FPGA晶片,單價500萬一顆。
  • 華為公布晶片封裝新專利,努力實現突破,麒麟晶片回歸還需要時間
    晶片被約束的華為,終究有了關聯的辦理計劃,斬新的專利代表華為海思團隊是連續在前進的。2020年以前的華為手機,正迎來本人開展的黃金時分,高端機環境趨勢職位緊緊坐穩,在環球銷量也慢慢攀升,和三星、蘋果穩佔環球前三。不過,自從蒙受了多輪制裁打壓以後,華為手機交易快跌入低谷,其自研的麒麟晶片也無法平常製造。這對華為來說,無疑是一個龐大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