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行測的常識判斷是很多考生心裡不可言說的痛。常有人調侃,「常識存在的目的,只為證明自己沒有常識」。大家似乎只看到了常識無涯範圍廣的一面,卻忘了「術業專攻可作舟」。今天將從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角度來看看那些年的常識判斷。
杖朝之年是指多少歲?
A:70歲
B:80歲
C:90歲
D:100歲
我們來逐個分析一下
A選項:70歲,男子70歲一般用古稀之年來表示,該成語是出自詩聖杜甫的《曲江二首》,有兩句詩非常有名,叫做: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它的意思就是說:上朝回來天天去典當行,典當春衣,換了錢每天到江頭買酒喝,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如果能活到70歲,古來也是非常少的。
B選項:80歲,一般用朝杖之年來表示,朝杖之年的意思是指年過80,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出自《禮記.公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意思就是過了50歲可在家拄拐杖,60是可在鄉拄拐杖,70可在國中拄拐杖,80可在朝上拄拐杖。
C選項:90歲,一般是用耄耋之年來表示,耄耋的意思就是指年紀很大,一般是指80-90歲,出處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意思就是老人都能夠等到壽命終結而逝去,連草木蟲魚都會受到恩澤。
D選項:100歲,一般是期頤之年來表示。期頤一般就是指100歲老人,期是期望,頤是養,人活到100年是期望中的高壽,基本上是需要子女照顧,所以到了這個年齡,就需要很好的養起來,也是出自《禮記》,跟朝杖之年一樣,都是古代的禮制,所以本道題的正確答案是選擇B,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