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同學來日時間:2019.9,合格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科。
與眾多一邊就讀語言學校一邊備考修士的同學不同,房同學對自己的長處與短板分析明確,赴日之前便直接申請了上智的研究生。
對此,她的解釋是這樣的:「我在國內就讀的是日語專業,因此日語成績和英語成績一早就準備好了,沒有必要讀語言學校。但另一方面,我在經濟經營的領域又是零基礎,所以想申請上智大學經營方面的研究生,能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
非常有理有據的一席話。
當許多留學生還沉浸在赴日之初的新鮮感中時,房同學已經冷靜地走入了自己規劃好的方格之中,一步一個腳印開啟大殺四方的旅程。
零基礎轉專業,還能半年內考上東大——對於這樣堪稱「活著的傳說」的人物事跡,筆者決定最大限度保留房同學的原話和節奏感,為大家展示的一個學霸真實到可怕的備考布局與思維模式。
學霸20問
1.問:你在國內就讀的是哪一檔的大學,方便透露嗎?
答:是211。
2.問:為什麼想轉專業學經營學呢?
答:因為文科裡面我只對經營學感興趣,所以開始學經營。
3.問:你的報考計劃裡一共有哪些學校?
答:當時我是和名校志向塾的於翔老師一起商量的,定下了東大,一橋,早大,首都大四所。
*名校志向塾合格牆一景
4.問:那你覺得這個list合理嗎?
答:我覺得非常合理。原先我不打算報首都大,因為這幾所裡面只有首都大是MBA課程,而我想去的是研究者類的課程,不過一起商量研究之後發現,從時間順序來看一橋會是第一個考的,我覺得在一橋這樣真正的目標校之前沒有「緩衝」不行,所以加上了首都大。
5.問:所以你覺得在目標校之前加緩衝校是有必要的?
答:是的,尤其在面試方面是這樣。從我的經歷看,就相當於在塾裡的模擬面試之後再加上一個首都大的「模擬面試」。前期你可能可以通過塾裡的模擬面試做足準備,但實際上真的經歷了實戰你才會發現,哦,原來真正的面試是這種感覺。而我第一次在首都大的面試確實就磕磕絆絆的,緊張到我自己也想不到的那種。
6.問:那麼在這些學校裡,東大是你最想去的目標校嗎?
答:沒有,我一開始最想去的是一橋,準備得最充分的也是一橋。說到這裡其實有個值得吐槽的點……那時候我過了筆試,面試是第一個進去的。我們一共四個人進面試,按理來說這種情況下我應該是筆試第一。面試本身發揮得也不錯,那時候我出來就覺得穩了。結果最後那個教授一個學生也沒收,可能從一開始他就不打算收學生吧。
(筆者內心:???此人不講考德啊)
7.問:我覺得這段經歷很打擊人啊,它有沒有影響你之後的考學?
答:有啊。一橋出結果的兩天之後就是早大筆試,我當時就覺得沒道理不要我啊,有點鬆懈了,最後早大筆試就沒過。就只能說買個教訓吧,不到最後千萬不能放鬆。
8.問:我記得東大是最後考的吧,關於「考東大」這件事,你覺得是比較難還是比較輕鬆的?
答:比我想像中簡單一點。東大因為疫情取消了筆試,所以只有一個面試。關於這個情況,原先我和於老師討論過很多,我們都覺得說不定面試會問很多比較難的問題,還會延長什麼的。實際上和往年基本沒什麼區別,氣氛也比較偏向聊天,只問了一些「你知道你的研究領域還有哪些教授研究這些呀」之類的問題。
9.問:那縱觀整個考學期間,你覺得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答:那肯定是筆試。筆試的話,因為東大取消筆試了嘛,我就重點講一講一橋好了。一橋筆試有三個大題,一般第一題屬於非常基礎的,大家都能答的那種;第二題稍微有些難度,但只要學得還可以的基本也沒問題;第三題就非常難了,而且不僅題目難,你還得做到答案的「差別化」。我覺得尤其差別化是這裡面最大的難點,你想,現在每年那麼多人來考經營學,你必須寫點和別人不一樣的才能脫穎而出。這種差別化不是一下就能學會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思考模式的訓練。想考好學校的,一定要學會差別化。
10.問:你是怎麼進行這種訓練的呢?
答:我做題是這樣的——看到一道題,不會馬上去寫,而是放在腦子裡過兩三天才去動筆。在這個兩三天裡,我就會思考怎麼和別人寫得不一樣,努力抓到幾個靈感再去寫。這樣的話我平時寫的就和常見套路不一樣,那我考試時候寫的也會不一樣。
11.問:還有一點,我想很多人都會好奇你零基礎只學了半年就合格東大,你覺得要怎麼準備才能在短時間把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全學起來?
答:我也學了五個月多一點,不到六個月這樣。主要還是靠背。當然我也知道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就聽了於老師的意見,買了一塊黑板,方便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隨時寫寫畫畫。他還告訴我說,看書的時候你不要光看,你要一邊看一邊給自己講出來,這樣才算記住,才算你真正看懂了。
*名校志向塾高馬校區
12.問:所有經營學知識點之中,你覺得會有優先級嗎?如果後面還有備考時間比較緊張的後輩問你,哪些需要重點準備,你會怎麼答?
答:我覺得最好還是用足一年準備吧。有一年時間的話,我建議經營學所有方面,市場、戰略、組織三個大方向都要準備到;如果和只有半年的話,看個人的需求,對於絕大多數同學來說如果不考市場,那戰略和組織是重點,考市場的那市場方面是重點。不過如果要衝刺一橋東大這些學校,最好還是全部學一遍。
13.問:這樣不會時間特別緊張嗎?
答:那沒辦法,既然想考這些學校,時間又短,就只能自己擠時間了。像我還有上智大學的課要上,好在是錄播,所以我就每天吃飯時候聽上智的課,省下來其他時間備考。
14.問:申請上智大學研究生這個經歷有沒有給你帶來幫助呢?
答:有。因為我是零基礎開始學經營學,所以一開始很難進入系統性的學習,有種無頭蒼蠅的感覺。而上智研究生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跟著上學部的課,所以不僅能大範圍學習專業知識,還能及時補充最新的研究。
15.問:所以你認為研究生備考會比語言學校備考好一些?
答:在學術語言環境方面好一點吧。這可能是我教授個人的問題,他其實是不想收修士和研究生的,所以手下根本沒有修士生和修士zemi(筆者註:即修士研究會),導致我平時也只是上上學部方面的課。不過在鍛鍊學術發表能力和語言運用方面,肯定比語言學校有優勢。
16.問:那在研究計劃書和申請方面,上智的教授有進行過具體的指導嗎?
答:這個其實沒有太多。因為我出願的學校裡有上智,所以教授就對我說,他不能指導我的研究計劃書,這樣對其他同學不公平。後來我所有的指導都是找名校志向塾的於翔老師一對一完成的。
17.問:所以於老師在這方面對你幫助很大?
答:是啊,剛剛我也說了很多。還有,當時不說別的,我在上智的教授就沒有帶過研究生和修士,他給我選了很多統計學的課,但我其實完全用不上,弄得我研究計劃書也有點跑偏。於老師一看就說不行,你這個必須重寫。就相當於在上智的前半年就浪費了,還好於老師那邊給我及時拉回來。
*名校志向塾小教室
18.問:這確實很重要。還有一些我個人想問的,比如在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備考。你覺得在家備考這件事有沒有影響你的進度?我採訪的挺多同學會遇到自律之類的問題……
答:我從小就比較自律呀。
問:……,嗯,好的。
19.問:在備考之餘,你有沒有什麼休閒的活動?
答:我從來沒把自己弄得特別累過,所以也不需要特別去放鬆什麼的。我一般平均每天學7.5個小時左右,有時候6小時,反正就是絕不超過8小時。
20.問:哦,原來如此。那麼最後,你想給其他考生哪些建議呢?
答:第一,趕緊買塊黑板吧……哎,真的,我覺得寫寫畫畫挺重要的。就像於老師說的,你不一定每句話都要記,但重要的條理一定要理清楚。其次,除了教科書之外,有餘力的建議多看看論文。尤其要考東大的,東大的考題就真的會很雜,需要你平時多看。
採訪完房同學的筆者,內心已經經歷了一次升華。
希望看到這裡的同學,能真正汲取一些經驗,而不是「一看就會,一學就廢」。最後,名校志向塾祝大家考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