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衛生部長死了40多萬美國人他不辭職,卻以國會事件為由辭了

2021-01-20 一天熱點

美國川普政府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阿扎爾,我們中國人並不陌生,甚至是比較熟悉。

他在2018年1月正式出任川普政府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直至今日。

我們熟悉這個本來並不重要的美國政府的衛生部長,一是因為美國超級巨大災難級的疫情,他無所作為、浪費戰勝疫情的良機,配合川普的民粹主義最終導致美國的疫情無法收拾。更重要的,是他的強硬反華的嘴臉。

去年8月9日,這個身為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的阿扎爾代表美國政府訪臺。下飛機後,這個阿扎爾開始了奇葩的表演。他在機場發表了簡短的講話,以川普政府衛生部長的身份推翻中美外交基石,揚言代表美國政府正式承認臺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還「警告中國政府,不要妨礙臺灣的主權獨立,以及臺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決心。」叫囂「美國會讓中國付出慘重的代價。」

怪不得美國的疫情這麼嚴重、怪不得美國人民死了超過40萬,原來是他們的衛生部長不關心疫情卻關心臺灣去了!

截至北京時間1月16日晚,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累計2410萬2429人,死亡累計40萬1856人。單日新增確診254019人,單日新增死亡3862人。

本來,美國依靠先進的醫療系統和裝備,完全可以避免這一場史詩級的災難的。

@地瓜熊老六 曾經列出一個美國單日死亡排行榜了,挺生動!

1.1900年大海嘯,單日死亡8000人

2.2020年4月16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921人

3.2021年1月13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386人

4.2021年1月7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326

5.2021年1月14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293人

6.2020年12月31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199人

7.2021年1月8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152人

8.2020年12月10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149人

9.2021年1月15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066人

10.2021年1月9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062人

11.2020年12月23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4052人

12.南北戰爭安提塔姆戰役,單日死亡3875人

13.2020年11月20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659人

14.2020年4月17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656人

15.2020年12月17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556人

16.2021年1月6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541人

17.2021年1月1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437人

18.2020年12月30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397人

19.2020年12月24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394人

20.2020年11月29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305人

21.2020年12月18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300人

22.2021年1月10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276人

23.南北戰爭蓋茨堡戰役,單日死亡3155人

24.2020年12月9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103人

25.2020年12月12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3011人

26.1906年舊金山地震,單日死亡3000人

27.2020年12月16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982人

28.911事件,單日死亡2977人

29.2020年12月19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916人

30.2020年12月25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848人

31.2020年12月3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802人

32.2020年12月2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777人

33.2020年12月4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669人

34.2020年4月24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562人

35.2020年12月20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559人

36.2020年4月18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534人

37.2020年5月7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524人

38.2020年6月26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504人

39.2020年4月29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463人

40.2020年4月30日美國肺炎,單日死亡2403人

41.日本偷襲珍珠港,單日死亡2403人

那麼,昨天單日新增死亡3862人,應當排到美國史上單日死亡人數排行榜第13名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身為美國的衛生部長,肩負著美國抗擊疫情重大現任的阿扎爾卻一直穩坐釣魚臺,沒有承擔責任的意思,更沒有辭職的意思。

可是前中國公知、現英國公民鍾宜霖曾經發微博告訴我們說:「中國人真是被洗腦洗暈了。我這麼說吧。要是在歐美某國發生這麼大的慘案,第一件事,就是首相會出來向國民道歉,國家安保部門向全國人民道歉,然後會是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地控訴殺人犯和控訴執政黨的昏庸無能,執政不當,才會導致如此傷亡,然後最多一兩個月以後,首相就會在輿論壓力下辭職下臺。」

特麼的,現在美國人都死了超過40萬人了,居然連個承擔責任的都沒有。甚至如理應承擔直接責任的衛生部長都一直賴著位置不辭職。

更不用說總統去承擔責任、辭職了!

真是那句話啊:信公知、變白痴!

還有政委的那句話:保持健康、遠離公知!

然後,更奇葩的事就要發生了。那個死賴著就不辭職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終於宣布要辭職了。

為什麼說更奇葩呢?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阿扎爾宣布辭職的原因不是因為處置疫情有錯、造成美國疫情大災難,而聲稱「暴徒衝擊了國會」。

第二呢,是阿扎爾辭職、離任的時間。阿扎爾宣布辭職的時間是1月15日,卻聲稱要到1月20日才正式離任。

呵呵,鬼都知道1月20日那天阿扎爾的老闆川普要下臺,美國新總統拜登正式就任,新一屆美國政府要成立,新的衛生部長要宣誓就職了。

你阿扎爾不辭職也得走人了!

分明是想把部長做到底卻偏偏宣布要辭職,這臉怎麼就這麼厚呢?視死去的40萬美國人如不存在,這心怎麼就這麼黑呢?

這麼不要臉的衛生部長,如果美國有一個廳級作家方方,它一定會寫道:「而更讓我心碎的,是我的醫生朋友傳來的一張圖片。這讓前些天的悲愴感,再度狠狠襲來。照片上,是美國殯儀館內扔得滿地的四十萬部無主手機,而他們的主人全已化為灰燼。」「我記錄在此。等著阿扎爾的道歉。或許近期他不會,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他會,如果他尚有基本的常識、判斷以及良知的話。我不知道阿扎爾有什麼偉業,但是造成美國人死了超過四十萬將會是他一生的汙點,即使現在就辭職離開也無法洗去這個汙點。」

相關焦點

  • 荷蘭衛生部長疫情時刻辭職,議會上發生了什麼?部長都不幹了!
    荷蘭衛生部長布魯因斯今天突然辭職,由負責國家衛生的副總理德容格暫時接替。荷蘭政府新聞處尚未宣布自民黨部長辭職的原因。昨晚,他在國會關於新冠肺炎爆發的辯論中暈倒,感到不適。後來,據說是工作過度,筋疲力盡。
  • 國會騷亂後又掀辭職潮:美國安顧問奧布萊恩想辭職,副手波廷傑已經...
    奧布萊恩此前被外界認為是川普政府最忠誠一員,一些美國外交界人士直呼他是「馬屁精」。而波廷傑4號因其反華言論,被中方點名批駁。CNN:白宮高級國家安全官員們正考慮辭職據彭博社1月6日援引消息人士稱,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後,白宮內對始料未及的暴力場面感到憤怒和驚恐。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傑對看到的場景感到「震驚」並辭職。
  • 國金早報|烏克蘭總統、財長、防長、國會議長、衛生部長等政要相繼...
    02國際烏克蘭政要相繼感染新冠病毒據《塔斯社》11月15日報導,烏克蘭衛生部長斯捷潘諾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繼總統澤連斯基11月9日透露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後,烏克蘭多位高層近日相繼宣布感染新冠病毒。秘魯多地抗議罷免前總統,新總統無意辭職據法新社11月15日報導,自秘魯前總統比斯卡拉9日被國會罷免後,秘魯多地發生抗議活動,民眾抗議國會以「貪腐」為由彈劾比斯卡拉,稱國會此舉是「政變」。
  • 菅直人辭職時間仍不明朗 日本國會或延期至10月中旬
    環球網實習記者趙文杰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21日消息,昨晚日本首相菅直人與民主黨幹事長岡田克也等黨內高層進行會晤,雖然被要求明示辭職時間,但菅直人以《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還未獲通過為由,仍然沒有明示引退時間。同一天,岡田在執政黨和在野党進行的幹事長和書記局長的會談中,提出將22日就即將到期的國會延長至10月中旬。
  • "傷痕累累"的國會大廈…美媒盤點這裡曾發生過的暴力事件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新媒體專電 美聯社1月6日刊發一篇報導,盤點了美國國會大廈220年來發生過的暴力事件。全文摘編如下:在220多年時間裡,美國國會大廈還從沒見過這種情況:一群鬧哄哄的示威者強行穿過大理石柱,幹擾權力的交接,暴力衝擊國家的中心。但這絕不是國會大廈首次遭到暴力活動的傷害。
  • 四十年了,美國走出水門事件了嗎?
    自2013年6月以來,由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率先揭露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海外情報監控醜聞——稜鏡門事件,沸沸揚揚,至今仍在發酵,其最終影響尚難評估。水門事件主要涉及美國國內情報監控和情報濫用,並最終導致尼克森的辭職。迄今為止,水門事件的涉事記者及爆料人,以及尼克森均出版了相關圖書,本報特邀學者劉磊撰文,追述水門事件及其對美國憲政制度發展產生的影響。
  • 疫情嚴重反彈 捷克衛生部長辭職
    疫情嚴重反彈 捷克衛生部長辭職陳立希捷克衛生部長亞當·沃伊捷赫21日辭職。9月以來,捷克新冠確診病例激增,主管衛生工作的沃伊捷赫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什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感謝沃伊捷赫的努力與付出,稱讚他在疫情暴發初期取得的成績。巴比什21日晚些時候宣布,捷克流行病學家、衛生部前副部長羅曼·普裡穆拉將接任衛生部長。
  • 川普高調訪問阿拉莫——被解讀為蔑視讓他辭職的呼聲
    2021年1月11日,《美聯社》發表評論:川普在要求辭職的呼聲中仍然在挑釁!川普準備前往德克薩斯州的阿拉莫——歷史上一小群德州人為爭取獨立而鬥爭,在經過13天的奮戰後全部犧牲的地方,阿拉莫之戰——被美國人認為是自由意志下勇氣和犧牲精神的象徵。
  • 國會大廈擋不住「暴民」?美國國會發現不對,查出10多個「內鬼」
    專家:唯有一國可以我們製造水泥航母遭各國嘲笑,用途曝光後,才知道有多麼重要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都是誰?我們排名意外,俄羅斯坐不住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2日消息,川普支持者"攻佔"美國國會大廈之後,國會警察局已經開始清查"內鬼",目前有10多人正在接受內部調查,至少有2名國會內部職員已經遭到了停職處罰。
  • 國會騷亂發生後,美國第一夫人幕僚長格裡舍姆辭職
    暴力抗議爆發的當天下午,作為川普夫婦的「死忠」員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幕僚長、前白宮通訊聯絡主管、新聞秘書史蒂芬妮·格裡舍姆(Stephanie Grisham)便提交辭呈,辭呈立即生效。CNN報導截圖作為川普任期內任職時間最長的官員之一,格裡舍姆就這樣突兀地結束了自己在白宮的職業生涯。
  • 巫統議員指馬哈蒂爾辭相位 造成馬國政局混亂
    巫統昨天在國會議會中,指馬國目前的混亂政局是前任首相馬哈迪(馬哈迪爾)造成的。馬哈迪則堅持有權選擇合作對象。馬哈迪辭任首相一事是昨天國會議會的焦點,還引發了朝野針鋒相對。玻璃市巫統亞婁區國會議員沙希淡表示,巫統、土著團結黨和砂拉越政黨聯盟(GPS)當時支持馬哈迪,但馬哈迪不願意。「一切都由於馬哈迪,我們當時支持他,但是他不願意讓步,我們唯有找其他人選。」
  • 美國會山經歷「淪陷」後,國會正式確認:拜登贏得大選
    在經過約8個小時的辯論後,當地時間7日凌晨約3時40分(北京時間7日下午4時40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正式確認,拜登以306對232張選舉人票贏得了大選。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儘管今天我們的民主遭到了可恥的攻擊,但我們仍向世界展示美國(民主)是由什麼構成。」她還祈禱這一天的暴力成為「美國治癒的頓悟」。不過,不知道佩洛西說這句話時,是否記得在一年多前將香港騷亂稱作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在國會大廈暴動事件後,民主黨人開始準備第二次彈劾川普
    據路透社1月8日的報導,美國國會民主黨人正在接近歷史性的一步,他們正在權衡是否要第二次彈劾總統川普,因為兩天前,他虛假的選舉舞弊指控幫助煽動了一群暴徒攻入了美國的國會大廈。
  • 作為美國總統,他有沒有權利解散國會
    作為美國總統他沒有權利和理由解散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美國嚴格恪守三權分立。而在其他西方國家,政府是有權利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比如英國首相可以解散上下兩院。法國總統一年有一次資格解散國民議會。日本首相也是也一樣。
  • 倫敦進入「重大事件」應急狀態;美國高官接連辭職|電商日報
    目前英國倫敦每10萬人中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多達1000人,意味著每100人中就有1人感染。倫敦市長表示,倫敦已經有超過7000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比去年疫情最高峰時人數多35%,醫院接近滿員。  倫敦前幾次宣布進入「重大事件」應急狀態,分別是在2017年格倫菲爾大廈發生火災、英國議會大廈遭遇恐怖襲擊和倫敦橋恐襲事件時。
  • 副總統宣布「帶隊辭職」,民眾闖入國會大廈,大火持續燃燒10分鐘
    根據美國媒體11月22日的報導,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近日連續爆發「天災人禍」,在遭受大西洋颶風「約塔」和「艾奧塔」的襲擊後,國內矛盾再次爆發。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瓜地馬拉又通過了一項引起公眾反對的有爭議的法案,兩次颶風造成了人們的恐慌。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首都,曾有一次在國會大廈縱火。
  • 【美國研究】陳佳駿:政變還是暴動?美國1•6衝擊國會事件解析
    在集會上,川普及其家人和朋黨不僅繼續宣揚選舉被「竊取」的陰謀論,川普還發表煽動性的講話,呼籲支持者「走到國會大廈去」,去「展現力量」「玩命般地戰鬥」,「奪回我們的國家」。最終,這些人包圍了國會大廈,和平抗議演變成騷亂,數百名抗議者衝進國會大廈並與國會警察爆發衝突,導致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六人在事件中或事件後死亡。
  • 美國介入?玻利維亞領導層辭職震動美洲
    這位南美洲在任時間最長的左翼領導人表示,不希望國內發生對抗,辭職是為了維護玻利維亞的和平、恢復社會的穩定,「我決定辭去總統職務,以便梅薩(玻前總統及莫拉萊斯的競選對手)和卡馬喬(玻反對派領導人)不再迫害玻利維亞兄弟姐妹,不再讓他們受到傷害」。在莫拉萊斯宣布辭職後,玻國內出現了關於他被下令逮捕以及出逃的消息。
  • 美國介入? 玻利維亞領導層辭職震動美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 玻利維亞衛生部長蒙塔諾10日稱,玻警方計劃逮捕前總統,之後卡馬喬也透露了這一信息。莫拉萊斯在推特上證實,他已被下了逮捕令。不過玻警察總司令卡爾德隆否認對莫拉萊斯發出逮捕令。此外,有消息稱,莫拉萊斯打算「逃跑」,可能飛往委內瑞拉。對此,這位前總統表示,他並未計劃離開玻利維亞,「我無需逃跑。我希望玻利維亞人民知道,我什麼也沒有偷」。
  • 拜登經國會認證當選總統 川普聲明將進行有序交接 國會最黑暗的一天 挺川民眾入侵議場中斷認證總統 伊凡卡稱闖國會民眾為愛國者遭砲轟
    圖為警方在國會大廈外以鎮暴瓦斯驅散示威者。(路透)原本是要確認總統當選人拜登的聯席會議,卻成了美國國會200年來最黑暗的一天;大批支持川普總統的民眾入侵國會,中斷認證會議,騷亂造成1人死亡;華府宵禁、動員國民兵,國會晚間復會;驚魂甫定的兩黨議員在復會後,熬夜朝完成確認拜登與賀錦麗為下一任美國正副總統努力。前總統歐巴馬說,「現任總統煽動造成今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