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蘭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風雨蘭」,一遇風雲便開花,所以叫它風雨花,它和平常我們看到的彼岸花是有一定的親戚關係的,都是石蒜科的植物,都是用鱗莖來繁殖的觀賞花卉。
如果你想要栽種一些韭蘭,不妨在花市或網上選購一些韭蘭的鱗莖,買回家就能栽種,在秋季栽培的韭蘭第2年就能持續不斷開花了。
如果你覺得太麻煩,甚至可以直接買一些韭蘭的盆栽,種在窗臺或陽臺上,都能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如果冬季環境溫度也能保持在18度以上,那它基本都可以保持一年四季持續不斷開花。
現在韭蘭的品種越來越多,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花色不同的品種,有的就是花瓣呈橘黃色的,觀賞期也是很長的,適合養成盆栽,在夏秋季節可以一直開花。
韭蘭特別適合養在偏南地區,在一些常年溫度比較高加上環境乾燥的地方,就適合種韭蘭,對於一些雨水較多的地方,就需要選擇一些比較好的土壤栽培,排水性一定要好,另外還要保持土壤呈微酸性,將它生長就更好了。
栽培韭蘭的土壤一般是選擇肥厚、疏鬆和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和泥炭土,也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沙質土,這樣可以保持更好的排水性,促進根系生長旺盛。
只要不是用黃泥土或鹽鹼土來栽培,韭蘭都是很好養的,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而且基本不會感染什麼病蟲害,也有較強的耐旱能力,對環境的生長是非常好的。
在選購韭蘭鱗莖的時候,要選擇那些顆粒比較飽滿、沒有什麼損傷,且重量比較大一點的韭蘭鱗莖,這樣的鱗莖養分會比較多,如果在春暖後栽培,那當年就可以開花,如果在今年秋天栽培,那來年春天就可以孕育花朵了。
養護韭蘭最害怕的其實就是土壤潮溼或積水,它很害怕水多的,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反而害怕的水太多,所以平常養護的時候一定不能過度頻繁給水,不要種在低洼的地方。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韭蘭比較害怕寒冷,冬天要避免被凍傷,所以盆栽養護的九韭蘭溫度降到7度以下,最好是搬到室內養護,避免被凍死了。常年無霜凍的地方,韭蘭可一直露養在戶外。
想要讓韭蘭更好開花,一定要養在一個陽光較多的地方,在遮陰處雖然也能活,但基本上就只長葉子不開花,而且底部的鱗莖也無法分生,也就無法不斷繁殖了。
韭蘭是很好繁殖的,它底部的鱗莖如果是養在合適的位置,一定要注意保持有充足的光照環境,也不能經常潮溼,加上在春夏季節定期補充肥水,它底部的鱗莖就能不斷分生,這些底部的側芽長了一兩年之後,就可以將它們分開重新栽種,就可以不斷繁殖了。
養韭蘭只要避免經常潮溼,加上環境通風透光,有充足的光照,冬天避免寒冷,它基本是沒有什麼病蟲害的,偶爾會感染一些葉斑病,可以及時噴灑百菌清或甲基託布津溶液。
上圖為蔥蘭
有些人就分不清韭蘭和蔥蘭,其實它們都可以被稱作風雨蘭,養護方法都是一樣的,不過他們的形態差別是很大的。
韭蘭的葉子是像韭菜一般的,而蔥蘭的葉子則象大蔥一般圓棍狀的,韭蘭的花朵一般都是粉紅色,有部分橘黃色的,而蔥蘭的花朵一般都是純白色的,花瓣會直立向上,而韭蘭的花瓣則略微向四周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