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遊記 || 2015年牛背山徒步之行全記錄(二)

2020-11-02 百變笑笑生


鄧軍長的客棧(網圖)


此時此刻外面又在下雨,2020年冬天感覺硬是要冷些也,這個國慶節,在我印象中沒晴幾天,幾乎天天下雨。

繼續更新我的牛背山回憶遊記吧,快遞森馬的等到雨停再去取。

我和Z君從鄧軍長家出來,沿著後山前行,搞不清楚哪條路是近路,就老實走大路,只在最開始上山那段路途,遇見下山的同志們,後面幾乎就只有我們兩人了。整個通宵遇見兩撥人,有一隊跟我們有照面,但他們要走小路,趕著去看日出,我跟Z君沒跟他們同行,彼此鼓勵後又回歸各自的路線。另有一隊,就看見手電筒射出的光線,沒見著人,互相吼了幾嗓子打招呼,整個黑夜,幾乎是看著彼此的光線,在黑夜中為伴。

最開始上山由於新鮮,體力尚好,我跟Z君一路上走走停停,打打鬧鬧,邊看邊照相,逍遙自在。在我們去之前,就聽說牛背山即將被開發,也想趕在開發之前看看野生牛背山。

一路上,發現很多被挖斷的山路,還有碎石壘起來隔斷道路阻擋車輛前行,我們來之前了解了一些情況,很多人因為獨自開車上山,導致事故頻發,傷亡不斷。當地是不允許外地人獨自開車上山的,這條路對於徒步上山來說其實還好,如果開車的話,非常考驗車以及司機的技術,路非常的不好走,完全屬於機耕道,原始狀態。但那個時候,還是有很多不聽勸阻的人,獨自開車上山,所以就乾脆挖斷了山路,或是設置路障。

我們到達蒲麥地的時候,本打算住宿,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再出發:一是想著白天出發人多,互相照應不至於迷路,二是唯一剩的房間,太潮溼,被子褥子摸著全是溼溼的,就不住了,那個時候天真無牙,第一次來牛背山,沒什麼概念,那曉得前路如此艱險。

我跟Z君邊吃泡麵,邊商量,到底是走還是留,Z君告訴我,要不我們再走走,前面有個活動板房,也可以住宿。於是就愉快的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吃完開拔上路,打算走到活動板房那裡再看情況,如果不行就繼續上山走通宵登頂,不帶怕的。

山裡太黑,又沒什麼燈光,記得從蒲麥地出來,看到很多螢火蟲,漂亮。我們經過了一個小溪溝,過了一座用木頭拼搭的小橋,連續上坡,最後走到了活動板房。當時有兩口子出來,問我們要不要住宿,我們那時處在興奮中,不覺累和辛苦,認為自己充滿了無限力量和可能,時間不太晚,就拒絕了老闆的好意。並向老闆打聽上山的路要怎麼走,他給我們說得很詳細。並一再叮囑我們,他家的門一直開著,要是實在走不動,可以返回來家裡住,我們應許了,真的非常感謝老闆兩口子。


網圖侵刪


網圖侵刪


整個徒步過程,為了節約用電,只開一個手機用來應急,一路上打著手電前行。從活動板房出來後,我跟Z君沒走多遠,其實就已迷路,但我們全然不知。

大晚上,沒路標,看不見山路,只能沿著大馬路前行,而且在某一處岔路,一邊是走牛背山,一邊是走四人同,當時也搞不清楚,分叉口是那邊,只記得,我們隨意選了個分路就繼續前行。還算運氣不錯,沒走向四人同的方向,不然真的慘了。

我前面有提到,牛背山的上山路,很不好走,很多碎石子,走得我腳疼。而那時天色太晚,也不敢走小路,原因在我,是我不敢走小路,誰知道這山裡面有什麼啊,況且萬一迷路了怎麼辦,我可不想就這樣交代。

跟著感覺走吧,到了爬山的後半段,Z君的攻略已完全沒有任何參考意義,黑燈瞎火的,哪裡曉得路標在哪裡,岔路口在哪裡嘛。安全起見,保險起見,我們就老實的跟著盤山公路慢慢前行。

從活動板房出來,感覺走了很久,也不知道走到了哪裡,一圈圈的轉山。走著走著,看見前面有根樹倒在路中間,我們小心翼翼跨過傾倒的大樹,又繼續往前走,差不多走了接近二十分鐘吧,突然發現不對勁兒。

手電一直照射著前方道路,四周漆黑一片,我們只知前路,而不知四周,在發現不對勁的那一瞬間,其實也是本能反應,我就覺得不對,馬上讓Z君照了四周,一照,才發現,我們走進了一個礦洞裡,還好進的不深,只是在門口不遠處(我不曉得能不能稱其為礦洞,牛背山是礦山,所以我就一直稱那個洞為礦洞)。當時非常的害怕,一瞬間腦袋裡面出現的畫面是高中時候和小夥伴去南岸老君洞探洞的情形,蠟燭突然熄滅,嚇個半死,瘋狂往洞口奔跑。還有一直浮現各種屍骨,蝙蝠,怪獸,深不見底的大洞畫面,吞噬著陽光等等,有時候想像力太好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情。

於是,以最快的速度原路退出來,在往回走的過程中,才慢慢發現,那顆傾倒的樹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山壁,我跟Z君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一個小岔路上,但我們明明一直在走大馬路呀,後背又是一陣冷汗。完全不敢想其他的,雖然心裡害怕,但是步伐並沒有顯得慌亂,這種伸手不見六指(我倆都喜歡說六指)的地方,不能出錯,太危險。

已完全記不清楚走了多久,感覺應該是半個小時吧,但這種感覺往往是錯誤的,終於走到,我們認為的大馬路上。停下,站著休息,剛一停下,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我說:

「我想拉粑粑。」

「不是吧?你!這個時候。」

「是的。千真萬確。」

Z君無奈,退到一旁給我放哨,其實這麼黑也不用放哨。他說:

「萬一,哈兒有人來了,看到一坨白色的移動物,把人嘿到了,要負責,還是放個哨,提醒哈別個。」

「.…..」

「滾!」

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候想上廁所,主要原因是,我只要一緊張就想拉粑粑。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經歷的小夥伴?




我這個緊張就想通暢的情況呢,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在體檢的時候,但凡體檢,去到醫院第一件事就是先通暢一下,然後去稱體重,嘿嘿,會少點重量。體檢最怕就是稱體重了,那簡直就是我的夢魔,不想面對,那是吃貨最後的尊嚴和死性不敢的吃貨本質,所以寧願自欺欺人的活著。

待通暢完,一切搞定後,我們察看了周圍的地形,發現居然真有岔路,而我們就走到那條小岔路上去,關於為什麼走到岔路上百思不得其解,不至於寬窄分不清楚呀。於是合計了一下,我們又從另外一旁的路繼續走。

這個時候,Z君已不想再繼續走大馬路,他的理由是山頂就在頭頂上,我們走這條小路一直往上爬,只往上,肯定會到山頂。但當時我們忽略了,牛背山山頂,並不是我們爬到頂就是山頂的,而是要翻過這座山後,還要再繼續翻山,還有就是如果路走偏,那就不知道會到哪裡,會不會像剛剛那樣再去到另一個礦洞,還是說又會怎樣。但那時根本沒想到這些,只能說我們運氣很好。於是又再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從另一條小路出發。

這條路,走了一段後,又出現岔路,而這條岔路是屬於上下兩個方向,並不是左右方向,瞬間懵逼。我們商量,一個人站在路口不動,另一個先走,中間的間隔保持手電筒光亮的最亮照射距離,就這樣Z君在上面那條岔路探路,而我在下面這條岔路探路,走完一段距離後,再回頭給後面的人照亮腳下的路,這樣接力著走。經過這樣的配合,發現我們在一個點重合,但重合後方向卻是往下,而不是沿著山坡往上,所以當即判斷,走錯路,於是又沿著原路退回到主路上。

Z君建議我們返回活動板房休息,明天再走,白天看得清楚,人也多有照應。但我想繼續,我們就站在路上分析,這趟夜爬勢在必行的原因,總之最後又被各自說通,決定不猶豫了,繼續前行,但前提是必須慢下來,不急,寧願走慢點也不要搶時間,但我們由於迷路已浪費掉三個多小時。

開始慢慢回憶,活動板房老闆說的上山路線,邊想邊回憶後發現我們已錯過了老闆說的那條上山的小路,老闆說順著小路爬完這座山就到街心花園,從活動板房出去後,走不了好久,路旁有個電線桿就是路標,旁邊就是小岔路。而我們一路走來,就沒發現電線桿,於是決定往回走,尋找電線桿。這次,很輕鬆就發現了路旁的電線桿,於是果斷走入旁邊的岔路。

這條上山路,是屬於土山路,沒有石頭階梯,純屬泥巴路,慶幸沒下雨,不然又是悽慘。在進入岔路時,先用手電筒照了兩邊,發現一邊是懸崖深淵,一邊是山壁。於是,我們再次按照前面的行走方案,一人走一段路後,另一人再接著走。並一再強調,走路的時候不要說話,不要分神和往後看,如果突然重心不穩一定往山壁這邊倒。

Z君比較擔心我,在過程中老是往回看,也腳滑了幾次,被我罵了後,才沒有再回頭,掉下去那是真的撿不起來,我可不想他豎著來橫著出去,我回去無法交代呀,只能以死謝罪,我還有大把青春得嘛,可不想那樣,哈哈哈哈哈哈。

整個過程,Z君是先走那個人,而我是後走那個人,原因很簡單,我個子高大,如果我先走,會把光亮擋住,這樣不利於後面人的視線和心理建設。你想嘛,前面一個人走遠了,又被大個子遮擋了光線,留給後面的就是一片黑暗,山裡太黑風又大,風聲聽起是很恐怖的。所以,就讓他先走,至少我在後面也能看到電筒的燈光,等到走到一個位置後,找一個好落腳的地方,站好,再轉身,給我照亮前行的路,我再繼續前進。這段路,我們走了很久,路不好走,夜晚有水露,雖然不是很滑,但也增添了難度,尤其是最後,馬上要走回到大馬路的時候,最後那點簡直是,椒麻了!我試了幾次才最終爬上去,手腳並用那種。

在這段爬山路中,有個地方,我覺得特別像墳墓,而我們應該是從墓前走過,那個時候我是真害怕,心裡一直默默叨念,請求故人諒解,這個事情,我在整個夜爬的過程中,並沒告訴Z君,也是在後來我們閒聊的時候,才說起這個事情,他表示他完全沒注意。也難怪,我當時也只是感覺像,總之我叨念了一個通宵,祈求原諒。



回到大馬路上後,我們總算鬆了口氣,心想下一個目標就是找街心花園。找到,會發現另一個小路,這樣就可以繼續走小路,那麼離目標就更近了。一下子就充滿了力量,但還沒興奮多久,隨後失望接著來,走了很久,沒看見街心花園,直到在後面下山的時候才發現,我們走的那條小路,並不是活動板房老闆給我們說的那條,我們自己走了一條比較難走且陡的岔路,走完其實已離街心花園很遠了,然而當時我倆並不知道。又在不停的想,是不是又走錯了,老天爺。

慢慢發現,並不是一直往上走,就會到山頂呀,這牛背山的山頂,還遠著呢,要翻幾座山呢。於是又迷糊了,我倆不曉得在哪裡,所以沒敢貿然穿小路,又走了一段大馬路。突然發現,路邊有個牌子,寫著牛背山爬山小路,還有個箭頭,於是又高高興興的穿小路去了,真的是太天真無牙了。

人啊,只要一高興,有目標和方向,就會特別有幹勁,我們有了經驗之後,在走這段小路時,就沒之前那麼慌亂。越往上走,海拔越高,也越冷,Z君那小身板有點受不了。我們停在路邊他加了些衣服,我沒加,本來就怕熱,穿多了更是不好走。也不曉得走到哪裡了,反正就這樣走啊走。

現在回憶,也記不清楚在什麼地方,突然看到有手電筒的燈光,太開心了,終於這山裡,不再是我們兩人。突然間,就有了莫大的勇氣。也就是我前文提到的,遇到的第一撥徒步者,他們好像人還挺多,我印象中好像有五六個。

匯合後,大家互相打氣,由於我知道自己的體力,也不想拖人家後腿,所以當時就謝絕了他們同行的邀請,我跟Z君仍然保持著我們的節奏繼續往前走。

也不曉得走了多久,一路上遇見了很多路障,幾乎都是大石頭擋在路中間。山裡的氣候變化特別快,都有自己的局部小氣候。

有一段路,在下雨,直覺告訴我應該是露水,也有可能是小雪,還有點冷,於是把雨衣穿上繼續前進。這段下雨的路,不太好走,且只有這段路在下雨,當這段路走完後,我們突然發現,其餘路段沒再下雨,且身邊有雲霧,能很清楚的看見遠處的山。

除了走小路時我們用手電照明,其餘時間都沒有,其實一點都不黑,完全可以看清楚路面。基本上後面有段時間,我們就走的大路,也再沒見著指路標識,同時擔心海拔升高露水打溼路面,小路難走。

完全走完這段下雨路段後,轉彎處給我們大大的驚喜,有雲海,並且看見了月亮,太漂亮。我們有段路程感覺就是完全走在雲海裡,四周都是山,雲霧起來,被團團圍住,突然覺得好幸福呀,真的很開心,哈哈哈哈哈哈哈。

雖然當時是晚上,但月光很亮,照在雲海上,就像棉花糖,軟軟的,絨絨的,特別想躺在上面,想去咬一口。真的會有錯覺,有縱身一跳的衝動,我當時還真的就是那種感覺,我跟Z君開玩笑:如果我會飛,想從山頂,閉著眼睛背對著雲海跳下去,然後重重的落在這些棉花糖身上,滾來滾去,Z君說他也想躺上去。

從那以後,告訴自己離山邊遠一點,別衝動。

一直走盤山馬路,真的好累,我能感覺,Z君已接近極限。看完雲海後,我們走到山的另一邊,又有路障,翻過去之後,繼續走,看見了廢棄的板房。然後Z君,突然大聲說:

「不是吧,雲海人家,我們還沒走!到!」

「那意思是,我們還早得很喲?」

「是的。哎」

其實吧,我真的一點不累,只要不爬坡上坎,不走像峨眉山那種全是梯坎的路,我可以走很久,平路的話走得更是得心應手。Z君就不行,他是想馬上快速到達山頂,他身上背的不是登山包,肩膀又沒肉,全是骨頭,磨得他難受,他不想這種磨磨唧唧的走,感覺無盡頭,他受不。又加上後半程,尤其是凌晨兩點之後,他體力下降明顯,小身板不耐寒,情緒一觸而發,不停在叨念,到底還有好久到山頂,我每次都回答,翻過這個山口。哈哈哈哈哈哈。

我不停跟他說話,給他打氣,吹龍門陣,想分散他的注意力,儘量減少疲憊感。其實整個徒步過程我真的不覺得太累,反而覺得輕鬆,Z君不信,說我吹牛逼,安慰他,其實真的沒有,我真的不覺得累,我喜歡走這種山路,不喜歡走石頭梯坎路,走山路我反倒覺得輕鬆。正當我們聊得起勁的時候,突然我定住了,Z君問我怎麼了,我壓低聲音,悄悄在他耳邊說:

「別出聲,前面好像有問題,我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

「不是吧你。」

「你的無敵粑粑不是已經鎮住這裡的妖魔鬼怪了麼。」

「滾蛋,老子說的是真的。」

「你小聲點,往左前上方看嘛。」

於是,Z君順著我指的方向看。他連退了兩三步,順勢也把我往回拉了幾步:

「我靠,那是什麼?」

「誰知道。」

「咦,有點兇險喲。」

「那不是,嗨呀!老子,囊個辦也?我們都走到這裡來了,現在往回走路程也太遠了撒。」

「冷靜一下,冷靜一下,沒得嫩個邪門。」

「你說,那是撒子?」

「我囊個曉得嘛。」

「要不,我們不理他,直接往前走,走的過程不看他,悶到腦殼走,要得不?」

「我覺得,闊以。」

「牛背山,嫩個多人來,沒說遇到邪門的,不可能我們兩個運氣嫩個好撒,走!雄起!」

於是,我們兩人,手挽手的,大步向前走,直到走過那個神秘之地,連腦殼都沒轉一下。完全不想看,最後幾步路感覺是目前為止,人生中最大的跨度。

順利通過後,由於過度緊張,手挽手走了一段路後,突然發現前面路中間,有無數圓圓的亮點,一閃閃的。我們又緊張了,心理暗示,難道是鬼火,不是吧,今天!如果能活著下山我要去買彩票,中個五百萬不是夢,我堅定的給自己打氣。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這些圓點點居然在動,我們面面相覷,我感覺自己後背發涼,一直冒冷汗。

什麼情況啊!今天!

難道我一路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沒效果麼。

「我覺得前面那些圓點點是犛牛,那是犛牛的眼睛在黑暗處反光,它們在路邊休息。」

Z君突然開口,著實嚇了我一跳,主要是我思維已經飄遠了,再次感嘆想像力豐富的人真的傷不起啊。

「是不是喲,真的是犛牛嘛?」

「是的,你想嘛,黑暗處眼睛要反光,這個地方除了犛牛還有撒子小動物嘛?」

「萬一是熊或者是狼也。」

「不可能,只能是犛牛。」

「哎呀!」

「你咋子,驚乍乍的叫喚。」

「它們得不得來拱我喲。」

「它拱你咋子喲?」

「我的背包是紅色的得嘛,牛不是最見不得紅顏色麼。而且我衣服又是果綠色,嫩個騷色,嫩個亮。哎呀,萬一刺激了牛眼睛囊個辦喲。」

「不得,你是西班牙鬥牛士表演看多了嘛,不得,走嘛。」

Z君給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後,我們開始繼續前行,在走的過程中,我真的非常擔心那些犛牛過來,一下把我撞到山腳下,那我不是白爬了一夜的山路麼。




在通過犛牛群的過程中,居然有隻犛牛朝我們的正面走過來,我又緊張了,Z君讓我不要停,自然點,還安慰我說犛牛是色盲。我天,我當時居然信了。

平安通過犛牛群後,大概在凌晨五點左右,我們突遇埋伏!這次是五隻流浪狗!我大聲呼喊,希望把它們嚇走,但是根本沒用。它們好聰明,齜牙咧嘴的邊狂吠,邊慢慢向我們靠攏,然後逐漸縮小包圍圈,最後把我和Z君圍在中間,其實一開始沒這麼窘迫,Z君最開始讓我趕緊走,不要怕,走快點衝出去。但是野外的狗,說不怕那是不可能的,沒打疫苗,萬一被咬了怎麼辦呀,想想就緊張。

由於我的耽誤,錯過脫險的最佳時間,導致狗狗們包圍圈越來越小,離我們越來越近,氣氛一度異常緊張,我倆只能選擇背靠背,拿著登山杖一人盯兩隻狗,左右揮舞,慢慢移步前行。然,還有另一隻小狗,一直狗狗祟祟的在一邊緊跟,我感覺它像是在找機會,襲擊我們。好在,最後我們順利脫險,小狗見我們一直在揮舞登山杖反抗,沒什麼機會,後來就走了,又脫險一次,我真的很怕在野外遇見狗狗,尤其是有攻擊性的。

第二次遇見是在徒步虎跳峽的時候,那狗狗也是,一路緊跟,我們快,它快,我們慢,它慢,好幾次差點被襲擊。

通過這段險程後,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終於來到了雲海人家,大概早上六點左右。當時,店主小哥,已起來,看見我們有點吃驚,得知我們是通宵徒步上山,給我們倒了兩杯熱水,真的非常感謝。我們休息了一陣後,又繼續啟程,期間,問了小哥山頂還有多遠,小哥告訴我們起碼還要再走兩個小時。Z君聽後驚呼,他不相信還有兩個小時,也不願意面對這個事實,因為站在雲海人家那裡,看見牛背山頂真的就在眼前,目測不可能要兩個小時,然而事實是我們走了不止兩個小時,哈哈哈哈。

相關焦點

  • 回憶遊記 || 2015年牛背山徒步之行全記錄(一)
    -冷磧鎮-成都-重慶2015年10月3日重慶-成都東 動車 2015年10月4日成都-冷磧鎮 班車冷磧鎮-鄧軍長家 包車鄧軍長家後山-爬山之路開始 2015年10月4日-5日一直在爬山中,整了個通宵 2015年10月5日住在山上等第二天的日出
  • 遊記|徒步牛背山
    今天翻手機相冊無意中發現了自己的徒步照片,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戶外徒步是我曾經休假時期的最愛。在還沒有孩子牽絆的時候,一到年假或者工作變動的間隙總會抽出幾天時間出去走一走。),帶上登山杖,坐幾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去看一些不那麼容易看到的風景,「假裝」自己也在感受不一樣的人生。
  • 貴州回憶遊記|荔波小七孔和黃果樹瀑布之行(二)
    此橋建於清道光年(1835年),橋下七孔,橫跨響水河。走在橋上觀賞四周景色是件愜意的事情,河面是藍綠色,當然,如遇下雨或是上遊下大雨,河水會變渾濁,甚至變成黃色。那麼你就會看到微縮版的黃河之水。因小七孔河水清澈,水中有樹,偶爾會遇到棲息於樹梢的紅蜻蜓,難怪有人稱之為小九寨。
  • 回憶遊記|2016年春節虎跳峽徒步之行
    (3人)我們一般去麗江都會選擇晚上9點多那班飛機,到達麗江大概是晚上11點左右。(以上文字,純手工複製粘貼百度百科,謝謝度娘。)如果想徒步的朋友,我作為過來人建議大家避開高原的雨季(一般是7,8月份),下雨天路滑,且虎跳峽徒步線遇到下雨不好走。很對碎石,泥巴路,當然我們, 當然我去的時候是2016年,也許最近幾年修繕也不一定,但是建議大家最好是避開雨季。在冬季最好也儘量不要去走徒步路線,尤其是身體條件不好的朋友,只因冬季太冷了,帶的行李也多,當然各種強驢隨意咯。
  • 徒步中國最大的雪山觀景平臺牛背山 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上)
    雖然上山公路僅僅只有四十多公裡,但是路途的艱難須得行車4個多小時才能到達,並且需越野車才行。 徒步的話會走小路,路程只有20公裡左右,一般從冷磧鎮的魚進溝村出發,從海拔1700米(魚進溝村)直接上升到3630米(山頂的最高住處),有許多上山小路幾乎是步步拔高,很艱辛。徒步時間視身體狀況不同大約7-10小時,指不走錯路的情況下,走錯路時間就不好推算了。
  • 回憶遊記 | 2016年張家界看石頭的那段時光(二)
    宋 佚名 《詠張家界》回憶遊記zhang jia jie由於那邊屬於沒開發(我不曉得現在有沒有開發,我去了三次,都是沒開發的狀態,景區內的旅遊巴車不去。可在住宿地找客棧老闆,幫忙找車,也可以自行前往。自行前往這個就比較費腳費鞋,如果是徒步愛好者,喜歡甩火腿的朋友,值得一去,那邊有住宿,住下後第二天起早看個日出,愜意!)
  • 2015年的廣西之行(二)
    2015年的春天開始了自己的一次廣西之行自助遊,時間歷時10天,從4月20日至5月1日。出行時為了讓家人和朋友們放心,沿途我做了旅遊筆記發送給我的家人和朋友。為了讓更多的朋友和關注我的朋友了解我的那次廣西之行的全過程,我把當時的旅遊筆記整理後發表在這裡,有的文章後面可能會有當時朋友的留言。《2015年的廣西之行》,標題後面會標有序號。
  • 峨眉山|2014年那一場酣暢淋漓的徒步修行(二)
    ——百變笑笑生2020年6月13日1突然發現第一篇寫了這麼多,最基本的行程卻未曾交代,哇哈哈哈,真太丟人了!由於從沒去過峨眉,就在網上翻找其他網友的遊記攻略,當時大部分遊記寫得並不完整,記錄比較散。峨眉前山A線徒步路程,網上標註全程是58公裡,我們走下來APP(咕咚)顯示是61公裡,不清楚那多出來的幾公裡是怎麼冒出來的,這個大家作為一個參考就行。峨眉山分了幾個部分,低山段,中山段和高山段,起點從零公裡開始,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體力合理安排路程。是選擇全程徒步,徒一半,還是坐觀光車,這個隨意。5A景區,服務設施都一流的。
  • 深冬徒步「娘娘山」遊記
    每次徒步回來都會不忘記的來篇簡單的遊記,但是每次等記錄的時候,很多路上的美好的事、物、人,都知道怎麼來描述,唯有見過那聖潔的雪色,成為我記憶的留白。偶然,一個哥們(熱愛戶外的知己)一條簡訊:「妞,去不去牛背對面的娘娘山,可以看貢嘎,日出雲海」...大概就3秒,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兩天後便一同出現在了前往神往之地的大巴上。【娘娘山簡介】娘娘山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興隆鎮 境內,主峰娘娘頂的海拔高度約為3900米,當地老百姓又將其稱為娘娘山的大包。
  • 川西美景自駕遊之牛背山全景觀雲海,攝影師徒步愛好者們的天堂
    在藏漢交界處的山巒中,以貢嘎雪山為首之王,而延伸出來的山脈,也群雄並起,在瀘定、康定等一帶巍峨雄偉的駐守藏東高原一隅,將高原的寒冷空氣擋在了自己的後面,給川內的天氣更好的保護
  • 回憶遊記|2016年春節虎跳峽徒步之行
    (3人)我們一般去麗江都會選擇晚上9點多那班飛機,到達麗江大概是晚上11點左右。(以上文字,純手工複製粘貼百度百科,謝謝度娘。)如果想徒步的朋友,我作為過來人建議大家避開高原的雨季(一般是7,8月份),下雨天路滑,且虎跳峽徒步線遇到下雨不好走。很對碎石,泥巴路,當然我們, 當然我去的時候是2016年,也許最近幾年修繕也不一定,但是建議大家最好是避開雨季。在冬季最好也儘量不要去走徒步路線,尤其是身體條件不好的朋友,只因冬季太冷了,帶的行李也多,當然各種強驢隨意咯。
  • 牛背山旁邊免費徒步聖地,雪山雲海星空盡收眼底,還拍到流星雨
    本次出行所有美景和精彩回憶都放在了頭條號的視頻VLOG中,看完後真的還想再去一次。預感會很順利,但沒想到如此完美!雪山、雲瀑、雲海、日落、星空、流星雨、日出,盡收眼底。難忘每當流星划過時的驚喜與尖叫,更珍貴的是拍到難度極高的流星滑落貢嘎畫面。天時地利人和,本年度最人品爆發的出行,2019年的倒黴事全部消失吧!!!
  • 回憶遊記 | 2016年張家界看石頭的那段時光(一)
    從沒想過寫什麼遊記,在遊玩時只記了大概,照片也是,這次能派上用場的選不出幾張,可惜了。我這幾篇回憶遊記都只能邊想邊寫了,還真的是符合題目「回憶遊記」啊。在記敘上會有點點凌亂,圖片都是自己拍攝的,是三次融合在一起的圖片,請各位朋友不要介意啊。
  • 牛背山景區將在2020年底開園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9月27日,「牛背山十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滎經縣舉行,並同步召開「開啟新體驗·探索新發現」主題交流會(滎經片區),牛背山景區將在2020年基本達到開園條件,屆時,遊客可登上「亞洲最大360°觀景平臺」,一覽牛背山日出、金山、雲海、夕陽、佛光、星軌等盛景。
  • 「亞洲第一觀景平臺」牛背山景區開工 2018年坐索道上山
    牛背山位於滎經縣與瀘定縣交界處,山頂海拔3666米,自2009年《國家地理雜誌》讚譽報導後,牛背山始為人知,因其獨特的360°高山觀景平臺,集雪山、雲海、佛光、星空、花海等壯麗奇觀為一體,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驢友、攝影愛好者的熱烈追捧,被譽為「亞洲最美觀景平臺」,讓無數人心嚮往之。
  • 15天,6人拼車西藏行,詳細遊記(合集)
    引言我的西藏行來的很倉促,拼車老闆已經找好了4個人,別克商務車(GL8)還有一個空位,臨走前一天,老闆才找到了我。拼車費4千,他還想讓我路上能幫他開上一段,我倒挺樂意,我喜歡駕車的感覺。經過一番猶豫,我決定去吧!
  • 牛背山將「閉關」3年,2018年再相見!
    關於牛背山閉關的新聞,一直都沒有斷絕過!
  • 徒步中國最大的雪山觀景平臺牛背山 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下)
    這家店真的挺不錯的,為人厚道,店名是牛背山之旅客棧。因為夜裡還有遊客要上來(已打過電話),所以爐子一直點著,自然也就屋裡一直都有很多煙,開門窗放的煙似乎沒有爐子產生的煙多。晚飯時店家跟我商量說今晚就不發電了,我非常能理解,這家是汽油發電機發電,如果光為我一個人發電的話恐怕連油錢都不夠。
  • 【星野戶外】3.11徒步雲海之巔-牛背山,360度觀景平臺
    今天的路經過街心花園、雲海人家,路況一般,沿途觀田園和山谷風光,從街心花園開始可以看到連綿的雪山,可供大家休息,補充能量繼續前行~開始徒步,,不用帶帳篷和睡袋 (愛乾淨的可以自己帶個抓絨睡袋),預計徒步時間6小時左右,整個路程都相對好走,徒步走無絕壁險路。預計當天下午4點左右可以到達山頂,找好自己的房間,隨意攝影。
  • 滬外遊集:徒步新昌牛背山,驚險刺激玩崖降
    作者是上海本土青年一枚,喜歡戶外徒步旅行。這些年走了不少地方,所以準備寫下這本遊集,記錄自己曾走過的路,看過的山,趟過的溪,划過的水,我給它起名叫《滬外遊集》。我夢想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在醉美的時刻遇到最美的「你」,帶上我的相機拍下一幅幅美照,記錄下我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