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雄心勃勃的航母計劃中的第一艘,其後包括三艘同級艦和兩艘「烏裡揚諾夫斯克」級超級航母,但鑑於資金和其他原因,「庫茲涅佐夫」號成為了這個計劃中唯一完工的一艘,最後一艘半成品則因為各種原因成為了現在的「遼寧號」。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在其服役期間因為各種不幸而「享有盛譽」,曾經多次因為資金、技術和事故原因差點終結了俄海軍的航母時代,特別是由於資金的嚴重短缺,這艘航母在建成服役以後,大多數時間都在港口趴窩,2000年至2015年的15年時間裡,「庫茲涅佐夫」號只進行了屈指可數的少數幾次演習和訓練,大規模的活動也很少參加,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10月「庫茲涅佐夫」號竟然冒著黑煙奉命奔赴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可見這艘航母的妥善率有多麼的不靠譜。
黑煙籠罩下的庫茲涅佐夫號
不過,隨著俄海軍大量艦艇因為老化和資金等原因陸續退役,造船工業也無以為繼,「庫茲涅佐夫」號作為俄海軍帳面上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俄羅斯還是想保住它,2017年上半年,俄羅斯開始對「庫茲涅佐夫」號進行現代化改裝和維修,首先就是把排黑煙的老化鍋爐拆了,並且計劃逐步安裝現代化電子通信設備和對艦艇整體進行排查翻新等,原本預估的時間是在2021年前完成,不過,正如局座說的那樣,「庫茲涅佐夫」最高的目標就是保住自己不出事,2018年正在接受升級維護的「庫茲涅佐夫」號因為浮船塢發生斷電,一個重達70噸的起重機把「庫茲涅佐夫」砸了一個大洞,事後俄羅斯才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維修的船塢了,升級改造計劃也被打斷,預期時間已經無法計算。
除了被起重機砸,也發生過火災事故
事故發生後,「庫茲涅佐夫」號已經被拖到附近的船廠,即摩爾曼斯克的第35船舶維修廠開始新一輪的維修,據悉升級改造工程也將一起完成,艦上的大量設備開始進行拆除工作,為後期安裝新的設備做準備,最新的升級改造計劃包含動力系統、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等全方面的大改造,包括安裝新型的相控陣雷達系統,新的攔阻系統等等艦上的防空系統也將使用S-300的艦載版,垂直發射裝置也將擴大,還有使用更大的P800反艦飛彈替換掉原先的P700,發射單元也可能由原來的12個改成48個,類似的升級方案正在「基洛夫」級上實現。
新船塢進行升級改造的庫茲涅佐夫號
但由於經濟實力的下降,自用和出口需求減少,其軍用造船工業已經嚴重萎靡,到目前為止,俄羅斯軍用造船工業只能以造小型艦艇為生,軍用大型艦艇的建造和設計工作已經有數十年的空白期,雖然其底蘊可能還在,但從沒有船塢可以放下「庫茲涅佐夫」僅僅65000噸的身板上就可以看出,俄羅斯造船工業的輝煌已經不在了,普遍懷疑俄羅斯還能不能把自己唯一的航母改造出來。
雖然是同級艦,但是遼寧號還是比較漂亮
而鑑於其升級改造工作的緩慢和質疑,很多人會問,俄羅斯為什麼不去尋求中國的幫助?要知道中國可是把「庫茲涅佐夫」號的同級艦「遼寧」號改裝的相當成功的,普遍分析可能是因為面子問題,畢竟中國海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俄羅斯造船工業的客戶,突然來個逆轉,俄海軍無法適應,但是這個分析過於感性了,俄海軍過去也曾放下面子去找「潛在敵國」法國購買兩棲攻擊艦,雖然到最後即將交艦的時候,雙方還是沒有談攏,但已經算是開了一個頭,如果論國際地位,中法同屬五大「流氓」,中國造船工業的崛起已經受到認可,加上全球化的流行,英美不是一樣用中國製造的大型龍門吊造軍艦甚至航母嗎?俄羅斯不可能這樣固執的。
英國航母還是用的中國產龍門吊
我們也不用沾沾自喜地認為我們的造船工業用多強,等著俄羅斯拉下臉來求幫助,因為雙方都有各自的想法,以「遼寧」號改裝的成功和國產航母的持續建造累計的經驗,我國的造船工業當然有這個能力把「庫茲涅佐夫」改裝的很好很先進,但筆者並不認為中國幫助其升級改造「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一個好主意。
俄海軍的新航母模型,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建成
另外,對於俄海軍來說在,這艘航空母艦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雖然服役多年,但從來沒有作為主力使用過,甚至還沒有編入過正常的戰鬥艦隊,因此利用這艘航母的改裝工作,培訓自己的航母技術人員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即使尋求到中國幫助,也至少需要3到5年完成改裝,這個時間裡足以對軍用造船工業完成一輪培訓,而新的航母方案也在俄海軍的考慮中,雖然是比較輕型的航母,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它還是具備建造新型航母的能力的,其設計、建造、維修等一系列過程都是比較完善的,相比向中國尋求幫助改裝「庫茲涅佐夫」號,自己動手的價值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