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芳村地鐵站,步行10分鐘,就來到了沿江圍蔽的「三館合一」項目工地。據項目總承包中建三局廣州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已正式進場施工,明年可以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預計2023年,這座嶺南文化新地標就將開門迎客。
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工地,位於珠江前後航道交匯處,與沙面島、和廣州西關的歷史街區隔江相望,白鵝潭沿江一線已經建起長長的圍蔽,圍蔽內已經有不少機器開始作業。圍蔽也在江邊留出了人行通道,供周邊行人通行。
據「三館合一」項目總承包單位中建三局廣州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三館合一」項目已於8月底拿到施工許可證,正式進場施工,預計明年可以完成主體機構施工,開始安裝和裝修階段的工程,預計2023年,這座嶺南文化新地標,將能夠開門迎客。
據介紹,「三館合一」項目位於廣州市荔灣區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地塊總面積約7公頃,總投資25.9億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展覽、休閒、教育為一體的大型文化中心,構建荔灣文化高地和旅遊標杆。項目總建築面積138000平方米,包括廣東美術館(含廣東當代美術館)65140平方米、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26000平方米、廣東文學館17330平方米。
除了建設三大館之外,項目還將建設公共配套服務區、公園綠地、市政道路以及戶外親水空間等附屬工程。
近年來,廣州打造精品工程,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而「三館合一」項目作為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自然也被作為精品打造。「三館合一」項目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領銜的華南理工大學團隊操刀設計,展館外形酷似一條揚帆起航的帆船,項目建成後,將打造成為廣州西部的文化藝術長廊,延續一江兩岸的連續沿岸。
為了為市民提供一個欣賞一線江景的平臺,據介紹,該項目還擬在建築四層屋頂設置屋頂花園面積約10150平方米,並在二層、四層局部設置空中花園。作為大型公共文化設施,項目還利用一線珠江的水岸資源,打造親水空間,將在展館外的珠江江面上新建長約540米、面積7800平方米的親水棧道。未來芳村碼頭也將向東移到項目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