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頭銜在英國的醫院、院校、軍隊等機構中非常常見,如皇家馬斯登醫院、皇家音樂學院、皇家空軍&皇家海軍等等,然而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地位和皇家海空軍齊平的英國陸軍卻沒有「皇家」頭銜。事實上,沒有皇家頭銜的陸軍不僅英國陸軍一支,海空軍種帶有皇家頭銜的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陸軍也都沒有「皇家」二字,這是為什麼呢?
圖註:英國皇家空軍徽章
在很早很早以前,中文網絡上就已經有人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在17世紀的英國內戰中,克倫威爾領導的議會軍,也就是英國陸軍的前身,在大敗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後還把查理一世給宰了。由於有弒君的不光彩歷史,此後的英國王室一直拒絕為英國陸軍授予皇家頭銜。這個答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了中文網絡上的眾多網民,其中不乏某乎上的眾多高知,但事實是,這個答案是錯誤的,英國陸軍之所以沒有皇家頭銜,並非因為「陸軍」(後來的英國陸軍和內戰中弒君的軍隊沒有關係,不存在因弒君致使王室記恨而不給頒發皇家頭銜的情況,故加注引號)有弒君經歷,而是因為陸軍的編制問題。
圖註:查理一世被處決的場景
從中世紀初開始,英國軍隊一直實行的是臨時徵召制度,國王只有在戰時才能徵召軍隊作戰,平時是不維持常備軍隊的。而即使在戰時,這些軍隊也不受國王直接領導,而是受當地封建領主(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封建諸侯)領導參與作戰,戰爭結束之後就地解散,解甲歸田。換句話說,歷史上的英國陸軍就是臨時工,需要的時候拿起火槍作戰,不需要的時候回家扛鋤頭種地,不像公務員一樣有固定編制,王室自然不會將象徵王室權利的皇家頭銜頒發給對於這樣的一支臨時軍隊。而受陸權思想的影響,由於陸軍有可能被用來擴大國王權力,上至議會下至領主都反對國王建立效忠於自己的「皇家」陸軍,因此英國陸軍後來一直沒有得到「皇家」頭銜。
圖註:英國皇家空軍宣傳海報,注意這名士兵的臂章為RAF(皇家空軍)
但是後來組建的海軍和空軍就不一樣了。由於海空軍種的技術性、專業性要求很高,需要維持日常訓練才能執行作戰任務,顯然臨時工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因此王室必須出資組建常備的海空軍。自己掏錢、自己管理,王室將皇家頭銜授予海空軍名正言順。
圖註: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士兵在女王騎馬檢閱時暈倒
陸軍沒有皇家頭銜不代表英國陸軍下屬的師團沒有皇家頭銜。在目前的英國陸軍編制中,有不少師團擁有皇家頭銜,如皇家近衛師團、皇家憲兵團、皇家工兵團、皇家輕騎團、皇家牙醫部隊等等,相對於整支英國陸軍,這些師團「血統」更純正、和王室走得更近一些,因此享有皇家頭銜。
圖註:遠徵科威特的英國陸軍
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沒有「皇家陸軍」這一編制的原因不像英國那麼複雜,這些國家沒有「皇家陸軍」純粹是為了向英國看齊,因為這些國家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類似編制問題上直接沿襲了英國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