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有用戶正在使用的手機號碼一夜之間「被靚號」,需要額外繳納39元最低消費,只因為尾號是個「8」。
還有這樣的操作?究竟什麼號碼才算「靚號」呢,目前「靚號」市場情況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某運營商展示的「靚號」。圖片來源:某運營商官網截圖
運營商最新回應「被靚號」
近日,有媒體報導,廣東電信用戶蘭曉月用了數年的號碼突然被「靚號加身」。
「工作人員告訴我,我的號碼以8結尾,屬於『靚號』,除了繳納每月的主副卡套餐費用199元以外,副卡還需要額外繳納39元最低消費。」蘭曉月稱。
截至發稿,中新網記者暫未收到中國電信對此事的回應。
在浙江,類似事情也有媒體報導,當地移動用戶王楠發現,自己的「靚號」合約雖然三年到期,但最低消費限制要到2099年才能結束。
不過中國移動跟中新網記者表示,經過調查,浙江移動的「靚號」用戶中沒有叫「王楠」的,「上述文中的記者也提供不了客戶的手機號碼,所以無法進一步查證。」
↑某商家在出售手機「靚號」。圖片來源:截圖
「靚號」門檻低,何為「靚號」商家說了算
尾號帶「8」就算「靚號」?這反映出「靚號」市場的一個特點,即「靚號」市場門檻非常低,哪些號算「靚號」,全是商家說了算。
調查發現,除了大家公認的帶有「888」、「666」的號碼算「靚號」外,一些諸如「199****2772」也被商家當做「靚號」,按他們的解釋,因為符合尾號「ABBA」的規則。
而尾號為「178」意思是「一起發」,尾號「168」意思是「一路發」,尾號「1349」是風水號,都屬於「靚號」。
總之,各種號碼在商家嘴裡都變得有趣起來,「彰顯身份、面子十足、保價升值」,這些都是商家的推銷字眼。
但有用戶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要不是商家解釋,有些號碼我都看不出『靚』在哪?」
↑幾乎所有的「靚號」都設定了不低的每月最低消費。圖片來源:某運營商官網截圖
想要「靚號」,代價不小,每月還得高額消費
看不出來不要緊,這並不影響「靚號」市場的火爆。在運營商官方網站,尾號格式為「AAA」(即尾號為3個一樣的數字)的號碼基本沒有;尾號「1314」更是想也別想。
而且「靚號」是得到不易,養著更難。因為幾乎所有的「靚號」都有預存話費和每月最低消費的限制。
例如「199****3030」這個號碼,即便不怎麼「靚」,但除了要預存400元外,每月套餐最低消費也要99元。
「這不算貴,尾號如為『AAA』的,每月最低套餐要199元。」有商家對中新網記者表示。
這樣的套餐最低消費基本都超出運營商公布的人均月消費額度。以中國移動為例,其財報顯示,2017年每月每戶收入(ARPU)為57.7元。
比這更過分的是,想要「靚號」,不但要預存話費和設定最低消費,還需要「買號費」或「選號費」。
和基礎運營商不同,很多通信商家都公然出售「靚號」,且不明碼標價,要一對一私聊。
近日,天貓上某個通信專賣店工作人員對中新網記者透露,卡號尾號為「AAA」的基本上售價在千元以上。
以上述店家提供的「177*****555、中國電信號碼、歸屬地為北京市」為例,對外售價1218元,其中720元是預存話費,這意味著剩下的498元就是「買號費」,且該號碼每月需最低消費199元。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截圖
電信經營者出售「靚號」違法
工信部發布的《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取得碼號使用權後,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佔用費,如有違法,工信部可以視情節輕重可以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上述辦法還規定,轉讓、出租碼號資源或將碼號作為商標進行註冊的,工信部可以收回已分配的碼號資源。
↑一些好的「靚號」在運營商渠道很難搶到。圖片來源:某運營商官網截圖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狀?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運營商相關人士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目前,消費者很難通過正常渠道獲取「靚號」,需要到代理市場高價購買;另一方面,不法分子還會囤積號碼,高價炒作,造成了號碼資源的浪費。
「通信行業沒有規定明確什麼算『靚號』,但一些受歡迎或好記憶的號碼本身就具備市場價值。」
「運營商不會向用戶收『選號費』,將不同級別『靚號』對應不同資費套餐供客戶選擇,也是為了讓優質資源能真正投放市場,以避免被少數人囤積和牟利。」上述人士說。
通信行業獨立分析師付亮表示,運營商的號碼都是以號段為單位申請購買來的,其中即包含「靚號」,也有普通號碼,甚至「差號」,但全都需要運營商付費。
「因此在轉售使用權時,運營商會對『靚號』進行預存話費、月最低消費限制等規定,以達到平衡收支。」
(見習編輯:於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