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常熟銀行2018常熟國際半程馬拉松在「江南福地」常熟活力開跑,賽事分為半程馬拉松(21.0975公裡)和短程馬拉松(約10公裡)兩個項目,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萬名選手參加了本次馬拉松比賽。
常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健、蘇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志芳、常熟市政府副市長趙紅、常熟市政府副市長許浩、江蘇省省體育產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徐光輝、江蘇省田徑運動協會副秘書長兼馬拉松委員會主任張拴太、常熟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雯華、常熟市虞山尚湖旅遊度假區(虞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蔣向陽、常熟市文旅公司董事長陳勇、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莊廣強、蘇州田徑協會副會長、蘇州匯創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皞出席了本次賽事的起跑儀式。
2018常熟國際半程馬拉松由中國田徑協會和常熟市人民政府主辦,常熟市體育局、常熟市旅遊局、常熟虞山尚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常熟文旅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蘇州匯創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唯一運營推廣機構。
賽事在風景秀美的5A級的尚湖風景區舉辦,舒適的天氣加上優美的賽道環境,也使得參賽選手取得了不錯的好成績,來自衣索比亞的ODA BERHANU HEYE拔得頭籌,以1小時4分1秒的成績獲得了男子半程冠軍,來自衣索比亞的ESHETE HAILEYE AMDEMARYAM和TELA KAHSU SELEMON以1小時5分30秒和1小時6分53秒的成績分別獲二、三名;女子組方面,來自衣索比亞的MENIGSTU TIGIST GEZAHAGN以1小時13分47秒的成績獲得半程冠軍,衣索比亞的BERE ASAYECH AYALEW和HAILE MANAHLOSH TIGABU以1小時 13分50秒和1小時17分的成績分別獲二、三名。
短程項目,國內選手趙盼飛以36分45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短程冠軍,孫玲弟、姜大元分別以40分27秒和41分13秒的成績獲二、三名;沈玉以47分55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短程冠軍,陳燕、牛秀琴分別以48分52秒和49分46秒的成績獲二、三名。
大眾跑者在本屆常熟半馬中,也收穫了不小的驚喜,來自蘇州的楊毅和蔡惟分別獲得了組委會賽事大獎,即蘇州籍半程男、女第一名的選手,他們將獲得2019年黃金海岸馬拉松的參賽名額和往返機票。
作為常熟國際半程馬拉松的全新亮相,本屆常熟半馬以「中國田協金牌賽事」標準打造,在多個方面進行了賽事升級。
一、創意升級
本屆常熟半馬在賽前就開啟了官方配速員徵集、急救跑者徵集、口號徵集、logo徵集、攝影大賽等主題活動,讓跑友們通過馬拉松能夠進一步了解常熟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在體現國際馬拉松賽事本身特質的同時,也展現了眾多常熟元素,致力於打造全新的創意賽事。而且本屆賽事的logo、獎牌和參賽服的設計也創意性的融入了常熟特色。
logo解讀:常熟市,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常熟是書香萬裡的江南福地,logo設計採取具有動感的書籍形狀,整體風格採用中國傳統刻章的風格,中間是小篆體的「虞」字,虞字中所包含的「吳」字,又進一步設計成為奔跑的跑者,寓意著常熟國際半程馬拉松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
獎牌解讀:常熟別名「琴川」,古時常熟城內有自南向北平行排列的河道,七溪流水皆通海,像古琴的七根弦,因此而得名」琴川「。
今年常熟半馬的獎牌就以」古琴「為主形態,古琴的琴弦和琴面又組合成一張古卷,上面書寫著「吳」、「蘇」、「虞」以及篆體的「虞山」、「曾趙園」等常熟歷史名勝、名人和美食,以巧妙的形變展示出常熟的歷史人文。琴頭部分運用了蘇式花窗樣式,琴弦固定處形似橫著的」8「字,呼應常熟半馬的」8字形「賽道。琴弦上雕刻著常熟的市花」臘梅「,將體育精神與臘梅堅韌的品格聯繫在一起。琴尾部分以彩色花瓣作為修飾,賦予整體以活潑和張力,既有古韻也不至於很刻板,將常熟的古典與現代巧妙結合在了一起。
參賽服解讀:參賽服選用亮橙色,彰顯著青春與活力。獎牌將「七溪」化為「琴弦」,而參賽服上的主圖案將「琴弦」又還原為」七溪「,而這些河道之上,還承載著常熟的山山水水,名勝古蹟和傳統美食文化。虞山、曾趙園、尚湖、拱橋、飛鳥、大閘蟹……這些元素在圖案上都有體現。本屆賽事的賽道就在尚湖景區內,將運動融入了常熟自然風光之中,這一點在參賽服上也有體現。
二、宣傳升級
本屆賽事採取全媒體宣傳策略,不僅在微信、微博、網站等新媒體平臺對賽事的籌備、亮點和各項賽事信息進行推廣,還在很多戶外廣告牌等戶外平面媒體上進行了針對性的宣傳。
此外,賽事當天有近四十家國內外電視媒體和自媒體在現場進行實時跟蹤報導。
三、賽道氛圍升級
本屆常熟半馬的賽道設在尚湖景區內,以「8」字形的路線環繞尚湖一周。賽事當天,組委會在賽道邊定點布置了樂隊、啦啦隊、cosplay、古箏古琴演奏、街舞、武術、魔術、旗袍秀、瑜伽、健身操、廣場舞、非洲鼓等特色賽道氛圍,而且每個公裡點都有一位古裝美女為參賽者打氣加油,不僅體現常熟的特色風情,也增加了賽道的趣味性,給跑者帶來愉悅的運動體驗。
四、補給升級
今年賽道上共設置11個飲水/飲料站/用水站,7個能量補給站。組委會除了選取能量膠、鹽丸、香蕉、小番茄、黃瓜、火龍果、橙子、巧克力、小麵包等作為常規補給,還精選了常熟本土的特色小吃,比如叫化雞、醬鴨、蟹粉豆腐、紅豆湯、桂花糕等作為賽道的特色補給,讓跑者在參與賽事的同時也能嘗到常熟味道。而且終點嘉年華區域還為參賽者們準備了熱薑茶,完賽補給包中還有礦泉水、卡拉寶、綠茶、飯粢糕、小麵包(半程)、素肉(短程)等飲料和食品,堪稱國內半馬最壕補給。
五、保障與服務升級
志願者是馬拉松賽事非常重要的後盾,沒有志願者的默默付出,就沒有賽事的成功舉辦。本屆賽事,組委會共招募志願者1086名,並在賽前組織志願者進行了理論培訓與實地演練。比賽當天,志願者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參賽者們也感受到了志願者溫暖貼心的服務。
安保方面,組委會制定了嚴格的防爆、反恐、防擁擠、防踩踏機制,為參賽選手及觀賽人群提供安全保障。
醫療保障方面,組委會採取四位一體、九級聯動的救援體系,設立了醫療救護站10個,調用救護車11輛,救援直升機1架,設置賽道救援組合、賽道救援加強組合計16組,並成立了現場綜合指揮部,嚴格強化競賽組織管理,以最大的醫療保障能力和科學的排布來保證參賽選手和觀賽市民的安全。
此外,組委會細緻入微的服務也得到了眾多參賽者的好評。賽事當天參賽者憑號碼布可以免費乘坐常熟市內公交;車站有志願者引導;半程和短程項目的計時晶片都貼在號碼布後面,佩戴起來非常簡單方便;賽前組委會安排了現場派送KT肌貼,防止參賽者肌肉損傷;移動廁所裡還貼心地準備了廁紙和香薰;賽道上的降溫海綿方便參賽者隨時降溫,而且降溫海綿有三種顏色三種形狀,紅色的愛心、雪白的雲朵、鵝黃色的花瓣,為賽道增添的一絲夢幻;每個公裡點的古裝美女更是讓綠蔭環繞的賽道多了一層古典的韻味;在賽後還有專業的團隊為參賽者提供浸腳、拉伸等排酸服務,幫助參賽者更快更好地恢復。組委會的用心散落在賽事的方方面面,包括以上這些細微之處,給了跑者一次近乎完美的參賽體驗。
2018常熟國際半程馬拉松已完美落幕,期待明年帶給大家更多的精彩,明年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