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進藏,去了兩次布達拉宮。每一次去都是一次洗禮。
布達拉宮是歷代達賴喇嘛的住所,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集宮殿、城堡、寺廟為一體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傳說是吐蕃王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分紅宮和白宮,主樓高約200餘米,外十三層,內九層,依山而建,群樓重疊,氣勢雄偉。第五版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就是布達拉宮的風景圖案。
兩次朝拜參觀後,我還是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在她的面前總有一種詞窮的感覺。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在反反覆覆的權衡掂量之中,我冒著挑戰自我的心情,揣著一顆渴望見你的心情,來到了雪域高原,來到了你的身旁:我痴迷日久的布達拉。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陽光下的你,紅白鑲嵌的身姿屹立在紅山之巔更顯其巍峨雄偉。
當人們懷著朝聖般的心情湧向你時,你淡然處之,不悲不喜;
當人們向你不斷傾訴他們的喜怒哀樂時,你靜默安然,不舍不棄。
你見證了千年的歷史風雲變幻,你鎖住了人們對你千年不變的眷戀,你珍藏了人世間無數的奇異珍寶,你記錄了博大精深的藏文化......
千年的風霜雨雪也曾讓你千瘡百孔,可如今的你鶴髮童顏,聖潔莊嚴的尊容,不斷的吸引著海內外無數的朝聖者在你的腳下長跪、在你的面前祈拜。
一個小時的參觀,我不可能完全熟悉了解你的豐富內涵和那厚重的歷史承載,但是你那紅頂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告訴我:
你是我們民族的瑰寶,你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你這顆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會在新中國的版圖上更加熠熠生輝。
華燈下的布達拉是鐫刻在雪域高原上的一幅金碧輝煌的壁畫,只可仰視不可觸摸。氣勢恢弘的場景,聖潔而華麗。
面對此情此景,無論你是多麼的理智,你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衝動,你一定會駐足,停留在她的面前,痴痴的凝望著;你一定會心跳加速,淺吟低訴著對她的仰慕和愛戀。
當你靜靜的站在她的面前時,你也許會想,那個千年前 不遠萬裡來這的美麗女子是不是會有這麼華麗的場面來迎娶她?
你或許還會想那個叫倉央嘉措的喇嘛會不會不顧清規戒律用酥油燈造就一個燈海給他的情人?
沒有靈塔的他今日轉世又做了誰家的情郎,此時是否也會和他的情人一起在他曾為大王的宮殿外流連徘徊?
沒有慧根,沒有靈性、沒有天眼,我看不到前世來生,我只能在晚風中放飛我的思緒,想像著那些千年前美麗的故事情節,默念著那些流傳千年的美麗情詩: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是啊,我因仰慕你、痴念你,飛越千山萬水,忍著難受的高原反應,只為今日一睹你的尊容,了卻我多年的夙願。
那些靈塔中的活佛是不是會靈身重現,又聚集在宮殿中念經誦佛?
那些千年的珠寶是不是在夜光中閃閃發光?
那些白天我們看不到的白色宮殿中是不是有班禪在為弟子們傳經講法?
那些酥油燈下是不是還會有喇嘛在寫情詩?
是不是那高高的塔頂上還會有新的倉央嘉措想逃出來?
深邃、靜謐的夜空下,布達拉靜靜的矗立在蒼穹下,他沒有了白天的威嚴,沒有了燈光下的多彩,他像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靜得那麼的高深莫測。
我收回紛飛的思緒,不敢再胡思亂想來褻瀆他的莊嚴,一步三回頭,帶著他的美麗影照,作別。
美麗的布達拉,神奇的布達拉,你的容顏已鐫刻在我的心頭。
「這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
這天,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這天,我攀登在山路上,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這夜,我聆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氣息;
我轉山轉水,不為修來生,只為能與你相見。」
我翻唱倉央嘉措的情詩以表達我對你的愛戀。
短短的一天時間,我只能在你的周圍徘徊,不管我多用心,我都難以深入到你的內心。
我只能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我對你的痴迷和眷戀,珍藏我撲捉到的你那瞬間美麗來感悟你的博大、深邃,直到永遠。
作者:念奴嬌,本名胡夢姣,一個從臨床醫療轉戰醫療保險戰線後的退休婆婆,湘潭縣作協會員,「知音真實故事」、「樊登年輪」等公眾號籤約作者。雖已鬢角染霜,但仍懷夢想,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能與時俱進,優雅的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