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指出,旅行限制並非長久之計,現有經驗已經證明,社交隔離和佩戴口罩才是阻止病毒傳播的必要舉措。
據外媒報導,在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出現反彈後,由於擔憂第二波疫情可能到來,一些當地政府選擇重啟旅行限制,或收緊防疫措施。
歐洲旅遊業再受打擊
在歐洲,距離歐盟申根區內部開放邊境不過一個半月,略有起色的當地旅遊業再次因為疫情受到影響。
法新社稱,西班牙曾經是全球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但現在卻被各種嫌棄。
上周末,英國政府突然宣布把西班牙移出「安全(旅行)國家」的名單,反對所有除了「必須」之外到西班牙的旅行,同時規定所有從西班牙旅行回來的遊客都需要在家隔離14天。
從數據上看,西班牙最近疫情有所抬頭。以巴塞隆納為首府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成為重災區,目前已宣布對400萬居民實行禁足,並禁止10人以上聚眾;同時,所有夜生活場所全部關閉,以防止出現第二波疫情。
英國的決定讓歐洲其他國家的遊客心存忐忑,他們擔心歐盟內部更多國家因為疫情臨時關閉邊境。25日,挪威宣布將對來自西班牙的旅客施行10日的隔離措施。法國也已經在考慮是否需要對西班牙再度關閉邊境。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疫情的反覆恐再次打擊歐洲旅遊業和航空業,這兩大產業才剛剛扛過第一波疫情。
根據法國度假村Siblu和市調公司Toluna7月發布的調研報告,25%的法國人已取消假期計劃,18%受調研的法國人將旅遊地從國外調整到法國本土。
自5月歐洲逐漸解禁以來,各國都鼓勵民眾在歐盟內部旅行,但現在顯然「歐盟內部」也不安全。專家指出,當夏季假期遇上大流行病,情況可能不妙——在35℃到40℃的高溫下,遊客在公共場所都要戴口罩,即便是在太陽炙烤下的沙灘,也要在落腳後才能摘下口罩。但能真正嚴格遵守這些規定的遊客寥寥無幾。
亞洲防疫更趨謹慎
據路透社報導,在局部地區新增病例上升後,一些亞洲國家在防疫上也變得愈發謹慎。
越南近日就因數名新增病例而疏散8萬名遊客。據報導,在近3個月本土未出現新增病例後,越南25日以來已報告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這些病例都出現在峴港市或附近地區。
隨後,越南重新進入高度戒備狀態,約8萬人正在從峴港撤離,其中大部分為越南國內遊客。
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出現新冠新增病例上升的現象。
在中國香港,由於感染人數已達到新高峰,當局禁止酒吧和餐廳營業,並且在公共場所外和戶外所有區域都規定必須戴口罩。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已表示將為超過50萬人提供免費病毒檢測。
此外,印度疫情近期也在急速惡化,病例較前一周增長20%,累計確診逾143萬例。然而,印度中央政府為拯救經濟,將從8月1日起開始第三階段解封,並可能有條件開放電影院營運。不過,學校和地鐵服務仍將關閉。
全球擔憂第二波疫情
路透社稱,隨著全球範圍內疫情數據不斷走高,不少國家都在擔憂第二波疫情可能到來,因此紛紛收緊防疫措施。
在美國,疫情「震中」正從東部向西部轉移。在疫情最嚴重的加州,根據過去14天檢測數據,該州中部的8個縣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已上升到18%,導致新增住院患者大幅增加。另據美聯社報導,過去5天內,美國每天有1000多人死於新冠病毒。目前,美國新冠累計死亡人數已超過15萬人。
受疫情影響,美國總統川普26日表示,已決定推遲原定8月出席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紐約洋基隊主場開球的計劃。許多州長也表示,正考慮採取新措施,以減緩病毒傳播。
在歐洲,隨著民眾越發擔心夏季旅行可能引發感染激增,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27日表示,德國將加大病毒檢測力度,對從危險地區返回的旅客強制進行檢測。
在北非,當地時間28日,摩洛哥封鎖了卡薩布蘭卡和馬拉卡等幾個大城市,以遏止新冠病毒。從27日起,摩洛哥新增了600多例感染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7日表示,「殘酷的現實是,疫情遠未接近結束。儘管許多國家(疫情防控)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疫情實際上正在加速蔓延。」
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