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一條數軸,是一個大紀實表,在數軸上刻著每一年的年份,將發生的特定事件對應上去,再將格外需要注意的年份額外標註出來,比如1912年溥儀退位,宣告封建王朝結束,再比如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我國以全新的面貌站立世界舞臺,都是大紀實表中額外標註的時間。
然而1645年,卻是更加值得我們標註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實在是太過於矚目了,發生了五件世界級的大事,其中四件發生在中國,足以讓我國改朝換代,還有一件發生在歐洲英國,成為了英國裡程碑式的一年。1645年,正值我國明清換代之際。
早在1644年多爾袞與吳三桂結盟,在山海關外聯合夾擊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由此清軍大舉入關。於1645年正月清軍攻破潼關,直逼李自成大順政權腹地長安,李自成被迫外逃,逼走南明將領左良玉,佔領武昌作為自己的新據地,此時的大順政權已經四面楚歌,不得不小心翼翼。
然而在5月17日,李自成率領20精兵外出探路,卻在九宮山被當地的村民誤殺,一代闖王沒有戰死在沙場,被一介草民殺死了,大順政權正式覆滅。而後吳三桂歸降於清廷,清兵長驅直入,為了樹立威嚴,多爾袞下令屠殺大明子民。
1645年4月18日,南明將領降服於清廷,率領10萬清軍來到揚州,要求揚州守將史可法投降,但是遭到了揚州城內士兵的激烈抵抗,於5月20日揚州城內彈盡糧絕,史可法以身殉職,最後揚州城被破,十萬大軍進入城內就展開了瘋狂的屠殺。
據《明季南略》記載,清兵屠戮劫掠,時日不曾封刀,這10天裡,揚州城內血流成河、積骨如山,後來統計得知,整整有80萬明朝子民慘遭屠戮,要知道大明朝的總人口也就4000萬。統治最高明的手段,就是攻破對方心理,因此清軍入關後,除了屠殺大明百姓以樹立威嚴,更重要的是從心理上馴服他們。
於是清廷發布了剃髮令,要求大明子民都要剃去前額的頭髮,和他們一樣蓄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對大明子民來說是極盡的侮辱,因此遭到了反抗,然而吳淞總兵李成棟當即帶領五千精兵前來屠城,據統計嘉定城中的10萬百姓被屠殺殆盡。
同年清軍一路南下來到南京,由於清軍一路凱旋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南京南明朝廷的耳朵裡,因此清軍來到南京時,南明皇帝朱由崧等人早就逃走了,然而南京陷落,直接宣告大明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除了四件大事,1645年6月英國也爆發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克倫威爾率領自己的新模範軍,對國王查理一世展開了宣戰。
新模範軍 足足有14000人,然而查理一世的王軍 進剩下7400人,其餘的都選擇了革命倒戈了,最後以新模範軍傷亡400人,王軍傷亡1000人宣告結束,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由此走上了徹底革命化的道路,因而1645年,也被英國成為是裡程碑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