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家孩子已經準備三歲了,但是今天我們還是來聊一下正確的衝奶粉方法吧。
不同的奶粉,有不同的衝調方法。
我家孩子自從斷奶之後,就一直喝著君樂寶樂鉑三段。而它的衝調方法是:用50-60°的溫水,每一平勺奶粉就要30毫升的溫水,按照我家孩子的奶量,我們是喝210毫升,所以需要7平勺。首先,先把210毫升的溫水倒入奶瓶中,然後倒進7平勺的奶粉,不多不少,剛好是平勺,然後放在手心搓勻,待奶粉充分融入水中之後,扭開瓶蓋,把裡面的空氣放出來,然後就可以給孩子喝了。
這裡強調三點,水的溫度為什麼要嚴格按照呢?因為奶粉裡面的益生菌會因為溫度過高而被消滅,每種奶粉的特定溫度都不一樣,不過基本都是45-60°之間。奶粉為什麼要平勺呢?多了孩子容易不消化,少了會因為濃度太稀而不夠營養。奶瓶蓋為什麼要扭開呢?因為在搓勻奶粉的過程中,奶瓶裡會因此而產生空氣,孩子長期喝這樣的奶粉,肚子容易脹氣從而不舒服。
不管是剛斷奶的那時候(1歲2個月),還是現在準備3歲,我一直堅持這樣的奶粉衝調方法,因為我相信,科學育兒對孩子還說還是有益處的。
其實餵母乳真的挺辛苦的,從一開始的兩個小時餵一次,到後來的四個小時餵一次,最大的後果就是睡眠嚴重不足,而且,孩子吃奶的力氣是非常的大,經常會被孩子吸到乳頭痛,脫皮,甚至出血,再大一些的時候還會用牙床來咬乳頭。等等等等。總之,餵母乳我覺得是很辛苦的。
但是科學來說,母乳最好餵到2歲,最早都應該是1歲,前6個月堅持純母乳餵養。所以我才堅持到1歲2個月才斷奶。無可厚非,孩子的免疫力確實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