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感受滇桂創新發展新氣象

2020-11-17 二三裡資訊南寧

藍天、白雲、紅嘴鷗,昆明滇池沿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讓無數遊客流連忘返。 何運斌 攝

在中國大陸版圖的南端,有一對鄰居「執手相握」,他們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山水相連,自然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交融,同為國內熱門旅遊目的地;他們是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與窗口,中國與東協交流合作最活躍、平臺機制最完善、發展潛力最大的先行區……這對好鄰居便是廣西和雲南。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之下,兩省區都在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各自標定了發展新坐標新方位,順應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大勢,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業態。

從北部灣畔到彩雲之南,本報赴雲南採訪組感受到滇桂兩省區都升騰著高質量發展新氣場,迸發創新發展新氣象。

生態打底 文旅融合

遠山如黛,薄霧冥冥,靜謐的滇池湖水與遠處的天空水天一色;青翠湖畔,海鷗翩飛,林木蔥蔥,漫步其中,如臨仙境。

這是記者來到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星海半島溼地公園看到的優美景致。

「滇池曾經是全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這些年,通過建設湖濱溼地、進行生態修復等強有力的措施,滇池的水質逐漸好轉。『十三五』以來,滇池的水質從V類穩定到Ⅳ類。」星海半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李宇涵說,之前極少見的紅嘴鷗、白鷺如今都成群結隊來這裡安家落戶。

經過生態治理的滇池,重新綻放「高原明珠」的光彩,成為昆明旅遊必經的「打卡地」,大型文旅項目陸續落戶滇池周邊。

在昆明西部的草海片區,距離主城區6公裡的滇池畔,一座別具一格的文旅城坐落於此。

去年12月,這座佔地約3500畝的大型文旅城正式開城,以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為內核,著力打造主題樂園、特色旅遊小鎮、溼地公園、星級酒店群、品質住宅等。

一座「城」,帶動一片「區」。落戶昆明近一年來,該文旅城為昆明當地文旅發展、區域經濟活力、消費升級提供強大助力:提供就業崗位約3000個,間接帶動5000人就業,年遊客量將超過千萬人次。

今年5月,廣西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程指揮部組成調研組,在赴昆明調研該文旅城等項目後認為,雲南省以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重大項目開發原則,全力打造新產品、新業態、新項目,推動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發展的經驗做法,值得廣西學習借鑑。

廣西,也有著「金不換」的生態優勢。近年來,廣西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不斷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在此基礎上,廣西把大健康和文旅產業放到事關全局發展的突出位置加快推進,把「山清水秀生態美」轉化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富民山」。

眼下,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雁山區也正在打造文化旅遊城。作為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文化旅遊城是桂林市文旅融合升級發展的代表性項目,以「在最美的桂林,建設最美的文旅城」為目標,把廣西文化旅遊產業的龍頭舞起來。

數字賦能 產業升級

新時代的雲嶺大地上,不只有風光旖旎,更有現代化、智慧化的新氣象。

近年來,雲南以數字經濟賦能八大重點產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旅遊文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等產業站上智慧轉型的「風口」。

再過一個多月,雲南白藥將迎來118歲生日。這個百年老字號,近年來也「玩」起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

與「南國神草」三七打了100餘年交道,雲南白藥深知這味珍貴的中藥材,亟須一個有效的整合平臺,改變大大小小從業企業及農戶各自為政、無序發展的格局。11月7日,雲南白藥數字三七產業平臺在雲南省文山三七產業園區雲南白藥七花公司揭牌,雲南白藥一期投入5.4億元建成的數字三七產業平臺正式啟用。

「平臺建成後,三七產業將藉助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的數位化技術形成一個『熱帶雨林』生態,全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及各關聯參與者可以有序進入,互相協同,各自發揮優勢,獲取養分,一起把三七產業做大做強。」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中心主任張澤斌說。

雲南白藥選擇在文山建立數字三七產業平臺,除了文山是世界三七的原產地和主產區外,還有加強與廣西合作的考量。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與廣西百色市接壤。共同的綠水青山,是三七生長的最佳土壤。在廣西,三七也被稱為「田七」。近年來,百色市田林縣逐步將田七打造成農業產業新亮點。

「雲南白藥建設數字三七產業平臺不是為了一家獨大,而是希望藉助這個平臺與廣西共同帶動三七產業發展,甚至可以複製到其他中藥材產業合作上,共同開創大健康產業的合作空間。」張澤斌說,近期雲南白藥已經與廣西的知名企業就三七產業發展進行接觸洽談,下一步即將開展相關合作。

暢通循環 贏得未來

當前,廣西正以「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引領,實施更加主動的開放戰略。

談到兩省區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前景,張澤斌表示,從全國看,雲南和廣西都肩負著輻射「一帶一路」和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使命,區位優勢非常突出,兩省區要先循環起來互相協作,再攜手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南寧師範大學旅遊與文化學院副教授曹世武認為,「金不換」的生態優勢,為廣西和雲南人民生活生產、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底色和資源基礎,文化旅遊作為「無煙工業」可以且應該成為增長點、發力點的重要產業選擇,相互促進。

11月6日,在柳州市召開的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強調,新時代推進文化旅遊強區建設,要著眼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進一步科學謀劃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在旅遊資源上,廣西與雲南都擁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又有各自的獨特性,廣西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旅遊資源,雲南則擁有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地利。這為廣西旅遊向西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自治區文旅廳負責人表示,廣西要積極向西「走出去」,與雲南攜手,深化大湄公河次區域旅遊合作,共同建立孟中印緬和瀾滄江-湄公河大旅遊圈。通過旅遊先行,大力推進我國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瀾滄江-湄公河區域的經貿合作,為我區旅遊業對外開放開闢新的增長點。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啟動建設大滇西旅遊環線,深入推進「整治亂象、智慧旅遊、提升品質」旅遊革命「三部曲」,「一部手機遊雲南」重構了智慧旅遊、全域旅遊服務體系。

「廣西可以學習借鑑雲南的好經驗,在智慧旅遊建設、旅遊環境優化、旅遊新業態培育、全域旅遊發展、品牌旅遊目的地打造、大項目建設和旅遊合作推廣等方面加強創新,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曹世武說。(譚卓雯 楊秋)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滇桂深化文旅合作 推動成立智慧旅遊聯盟
    滇桂深化文旅合作 推動成立智慧旅遊聯盟 2020-12-13 10:14:28 、數位化技術、藝術創作生產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動成立智慧旅遊聯盟。
  • 探討與推動:滇菜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
    2020年12月18日,由昆明學院、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滇菜產業發展論壇」在昆明學院舉辦,來自餐飲產、學、研各界行家裡手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滇菜產業的發展思路,凝聚發展共識。   雲南大學馬列部金子強教授以「滇菜產業發展思考」為主題,分析了消費市場升級帶來的新特點、新需求、新變化,並通過雲南餐飲企業發展實例,分享了新形勢下從「滇味」到「滇系」的品牌鍛造,從綠色原樸到品味提升,從打造特色餐飲、名品需張揚等守正創新的有效途徑和舉措。
  • 國家級新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氣象擔當新作為
    2021-01-07 第02版:發展改革新聞 大 | 中 | 小
  • 智能製造院士專家峰會「聚」濱州,縱論高端裝備創新發展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2月17日,2020年山東省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大會暨智能製造院士專家峰會在濱州召開。此次會議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濱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決策部署,研討推動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發展的路徑措施,助力山東製作強省建設。「十三五」期間,山東裝備製造業堅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產業規模和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 國家級新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氣象擔當新作為
    2021-01-07 第02版:發展改革新聞 大 | 中 | 小
  • 秦榮生委員:加快產業鏈升級,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秦榮生委員表示,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發展,以品質、品牌為核心的優質供給存在不足。從產品結構看,低端產品供給過剩與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並存;從產品質量看,中高端產品和個性化產品缺乏,「中國製造」質量競爭力不夠強;從企業品牌看,自主品牌的培育能力、市場競爭力相對不足,世界級知名品牌偏少,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轉變任務艱巨。
  • 瞄準中高端產業 推動高質量發展
    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經濟發展貿易局招商處負責人肖紅俊介紹,經濟區在推動中高端產業發展上不遺餘力,提前布局,實現眼鏡文化創新產業園等中高端製造業的落地建設、開花結果。  眼鏡文化創新產業園快速起步,是經濟區招商引資的重要成果之一。
  • 高質量發展:珠海如何布局創新鏈產業鏈?
    「儘管經過多年來的積澱,珠海高校隊伍不斷擴大,但其與企業之間的聯繫還不夠,與產業相關聯研究型大學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需要通過創新資源的投入來更好地引導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他建議,未來的關鍵就是要結合產業的發展趨勢,向數位化轉型創新等方向進行產業鏈升級,比如高端裝備設備的研究開發,就涉及到創新能力的問題。
  • 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的意義與路徑
    【關鍵詞】產業鏈 創新鏈 經濟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F015 【文獻標識碼】A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更長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這是實現產業鏈國際循環轉向國內循環的關鍵。
  • 重慶對一批創新轉型項目予以支持 推動零售企業供應鏈向生產端延伸
    零售行業發展,民營企業是主力軍。重慶如何促進實體零售創新轉型,推動民營經濟發展?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市商務委副主任宋剛。支持實體零售重點轉型項目近兩年來,國務院、商務部及市政府出臺了不少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政策,我市商務系統對標對表,把這些政策落實到零售業創新轉型的具體實踐中。
  • 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高質量發展
    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我市將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連通創新鏈和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鍊,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進一步向縱深拓延,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切實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牡丹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多元融合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南京市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促進會成立
    南京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促進會的成立,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科研院所、專家人才等建立多元融合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推動南京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促進會章程,選舉產生促進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單位、副理事長單位、秘書長單位、監事人選,聘請執行委員會主任、副主任以及20位顧問專家。
  • 人民網專訪 | 火石創造楊紅飛:產業鏈協同 推動生物醫藥創新發展
    12月13日,由人民網、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的2020中國健康新勢力發展峰會在江蘇無錫舉行。作為協辦單位代表,火石創造創始人、CEO楊紅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的生物醫藥創新是一個基於數據的產業鏈協同過程,要用新的基於制度之下的模式去做產業治理和管理。 楊紅飛指出,生物醫藥是一個研發周期特別長,投入特別大的產業。
  • 糖業產業鏈延伸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
    5月26日下午,2019年中國糖業博覽會暨世界糖業研討會分論壇《糖業產業鏈延伸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 供圖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6日訊(記者 黃勇椋 通訊員 範波瀾)5月26日下午,2019年中國糖業博覽會暨世界糖業研討會分論壇《糖業產業鏈延伸發展論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會議中心舉行。本論壇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廣西製糖學會聯合主辦,由蔗糖產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糖業及綜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
  • 廣西延伸高端綠色家居產業鏈條——深挖產業富礦 形成特色聚集
    近年來,廣西現代林產加工業逐漸向下遊高端綠色家居方向發展,全區已建及在建的各類林產加工園區33個,入園企業2300餘家,園區工業總產值約615億元,崇左-龍贊東協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廣西山圩產業園、南寧科天水性科技產業園、廣西桂中現代林業科技產業園等林業產業園區發展迅猛,產業集聚能力顯著增強。
  • 從"要素拉動"向"創新驅動" 連雲港東海矽產業轉型挺進綠色高端
    2017年4月,東海在高新區成立江蘇省東海矽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去年7月,科創中心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龔惠興組建「江蘇東海矽產業院士工作站」,依託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強大科研能力,整合東海矽產業資源和產業人才儲備優勢,推動東海矽產業鏈由低端向高端延伸。
  • 「黑寶藥業」推動市場銷售網絡延伸產業鏈
    「黑寶藥業」推動市場銷售網絡延伸產業鏈 發布時間:2013-05-29   走進黑龍江黑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熊膽粉產業鏈項目建設現場
  • 聚焦核心產業 對接高端需求 創新驅動邁向高質量發展--安泰科技迎...
    秉承「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材料改善人類生活」的使命,上市二十年來,安泰科技年營業收入從3億上多漲至最高50多億元,產品涵蓋先進功能材料及器件、高端粉末冶金材料及製品、高品質特鋼及及焊接材料、節能環保與高端科技服務業四大核心領域,主要服務於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廣泛應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及設備、高檔數控工具機及機器人
  • 滇派百工造物雲南——2020雲上文博會 新時代 新文創 新賦能
    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羅傑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我們堅持守正創新,抓住時代脈搏,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的發展趨勢,通過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有機融合,把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搬到了線上、雲上,藉此推動雲南文化企業轉變思路,轉型升級,實現創造性地轉化,創新性地發展。
  • 關注中國新氣象 推動亞太新發展
    中國國際影響力進入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國新氣象。透過十九大報告,品悟中國的新論斷、新特點、新目標、新要求,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贏得世界讚譽。峴港APEC會議在即,人們普遍預期中國推動亞太合作力量將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