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鞏義:或是詩聖杜甫的誕生窯,或是北宋的七帝八陵,又或是神一樣的回郭鎮。
這個位於中國最中心省份的中心城市,歷經更迭無數、古蹟遺留遍地,無論榮譽如何變換,名頭如何演變,它們卻都帶著統一的標籤:
鞏義:鞏固不拔,東都鎖鑰
鞏義市位於洛陽與鄭州之間的中原腹地,地理坐標北緯 34°31'一34°52' ,東經 112°49'一113°17,東西長43公裡,南北寬39.5公裡,南以嵩山與登封為界,北臨黃河與溫縣、孟縣遙遙相望,東以橫嶺、浮戲山與滎陽接壤,西沿休水與偃師毗鄰,東南接新密市,西北鄰孟津縣。
因河洛交匯,地貌多態,山河險要,故得鞏縣之名,即「鞏,固也,山河四塞,鞏固而不可拔也」。又因地扼古都洛陽,故史有 「東都鎖鑰」 之稱。
1991年6月,撤縣設市,名為鞏義,取鞏縣孝義之意,即為今天的鞏義市。
身處於洛陽盆地之中,鞏義南有中嶽嵩山橫亙,北有黃河橫貫。一條可連接淮河的洛河,從境內蜿蜒流過,又在鞏義匯入黃河。
山川構成的天然屏障、黃河書寫的歷史榮光,共同構成了鞏固不拔的鞏義。
圖片攝於嵩北森林公園
圖片攝於浮戲山
圖片攝於五指嶺
圖片攝於康店天河龍灣
工業神話,一馬當先
鞏義市是中國鄉鎮企業的搖籃,工業基礎雄厚。1975年,鞏義市回郭鎮因領辦社隊企業,被毛澤東同志譽為「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
自1992年開始,鞏義市曾延續22年憑藉著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南省縣域首位,連續13次躋身全國百強縣,被譽為「中原第一縣」。
圖為鞏義市部分年份百強縣排名
更有大眾熟知的豫聯、恆星、太龍製藥等知名集團企業的持續輝煌,敢為人先,共同組成了神一樣的鞏義工業。
北宋遺脈,風水寶地
一千多年前,趙匡胤射向鞏義的一支箭,讓幾乎整個北宋皇室皆長眠於鞏義。
北宋皇陵位於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於五國城外,其餘七個皇帝及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
鞏義北宋皇陵分布圖
北宋皇陵南靠白雪山、金牛山、少室山,東依青龍山,北面是猶如玉帶一般的伊洛河。與眾多依山而建、拾階而上的皇室陵園迥異,宋陵坐北面南,南高北低,是中國陵寢建築史上的孤例。
鞏義北宋皇陵地勢圖
客觀上來說,宋王朝「重文輕武」,雖戰爭不斷、積貧積弱,科技、文學、文化卻成果輝煌,是中國古代文化最繁榮、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之一。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項都出自北宋—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宋詞登峰造極、已入化境,《嶽陽樓記》千古絕唱,《清明上河圖》已成孤本,五大名瓷令人嘆為觀止,「交子」開了紙幣交換先河……說不盡的北宋文明,因黃河的一再決堤而隨都城開封一併埋藏在黃沙之下。唯有北宋皇陵屹立不倒,成為研究北宋歷史的活史料。
永昭陵全景
永定陵全景
宋陵石像生
詩畫山水,靈秀鞏義
多樣化的地勢地貌不僅造就了鞏義的物華天寶,也造就了鞏義的奇山秀水。他們共同組成了鍾靈毓秀的鞏義
豫商精神家園—康百萬莊園
中原地區喀斯特地貌—浮戲山雪花洞
中國最早的寺院—青龍山慈雲寺
中原地區紅葉長廊—竹林長壽山
中國偉大詩人杜甫的家鄉——杜甫故裡
最珍貴的石刻孤品—石窟寺
這,就是鞏義!
這,也不只是鞏義!
以夢為馬再千年!
來源:靈秀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