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醫廢最終去了哪裡?口罩、防護服廢棄後的隱秘產業鏈調查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財聯社

脫口罩後不可觸碰口罩外側以防二次汙染。這段鍾南山院士教怎麼脫口罩的視頻曾刷屏網絡。類似地,防護服、棉籤等醫療品都有二次汙染風險,當它們成為垃圾後又該如何規範處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大量醫用防護用品投入市場,加強對廢棄物的末端處理也變得愈發緊迫。有機構投資者認為,醫療廢棄物處理將成為疫情期間繼口罩、消毒劑、雲辦公後的第四大行情。

《科創板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相關的市場需求早已存在,但受制於種種因素未能被徹底激發,而今受疫情刺激,行業又將呈現怎樣狀況?

醫廢的最終去向

在業內,醫療垃圾被稱為醫療廢物,簡稱醫廢,一般包括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由於醫廢屬於危險廢物,處置需要申領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使用過的口罩是一種典型醫廢,在醫院,它會被扔到黃色的垃圾桶中。

「醫用垃圾扔黃色垃圾袋,普通垃圾扔黑色垃圾袋,針頭等尖刺物扔在銳器盒裡。」 上海某三甲醫院護士李小亭(化名)向記者表示,「每天,有專門的師傅來收垃圾,上下午各一次。」李小亭說,這些都是常識,「扔錯要被扣錢。」

上海市環境保護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佰會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描述了醫廢的後半段旅程。

首先,它們會被暫存在醫院。48小時內,專業的第三方醫廢處置中心會駕駛著醫廢轉運車將之接走,並在專門的處置中心將之處置掉。

「目前普遍採用的處置方法有填埋和焚燒,考慮到土地資源保護等因素,焚燒更為主流一些。」陳佰會說,其實整個處理過程和一般的城市幹垃圾處理方式大同小異。「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主要是要做好飛灰處理、廢氣過濾淨化等。」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醫廢處置設施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獨處置醫廢的設施,另一類為同時處置危險廢物和醫廢的設施。一般在大、中型城市,每個地區都有一家。

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2019年年報,截至2018年,全國持證處理機構共有407家,其中383家為單獨處置醫廢設施,24家為同時處置危險廢物和醫廢設施。2018年,上述機構實際共處置醫廢98萬噸。

被低估的市場

「行業群從大年三十晚上就開始討論醫療廢物處理的問題。」另有行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醫廢市場非常巨大,但一直以來都被沒有被激活。「你可以想像一下,建了多少醫院、動了多少手術就會產出多少醫廢。」前述人士表示。

近年來,隨著大型外科手術人次增多,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增加,醫廢的產量穩步上升。一份賽迪顧問的報告指出,預計行業增長率為15%,到2022年末將突破85億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該領域內的企業體量。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聯盟理事長、住建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張益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醫療廢物處置行業小微企業較多。

「雖然國內醫療廢物處置方面的政策、法規、標準比較完善,但還是應該從頂層設計開始就重視醫療廢物處置。目前城市汙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已經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但醫廢沒有單獨列入專項規劃。」張益表示。

疫情或將極大刺激醫廢市場的發展。需求首先在疫情集中地的湖北省爆發,其中尤以武漢為甚。

根據《武漢市2018年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信息公告》,2018年武漢市醫廢產生量1.73萬噸。今年1月20日至2月13日不到一個月內,武漢全市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123.8噸,約佔2018年全年的6.5%。

武漢唯一一家醫廢資質單位為漢氏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中心,產量規模為1.8萬噸/年。根據中新經緯報導,疫情期間上述機構每天處理醫廢50噸,是平日的數倍。企業負責人楊帆表示,隨著收集量的增加,運輸裝置出現不足。

隨後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治理工作中。比如,高能環境(603588.SH)承擔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防滲工程等任務,同時為火神山醫院的醫療廢物、廢水處理處置提供運營服務。

行業具有強壟斷性

這種市場熱情能否延續到疫情後時代?對此,業內人士持觀望態度。

「醫廢行業是高壟斷性行業。」陳佰會表示,在多數城市此類項目的實施主體為政府機構,民營企業很難「插足」。

比如說醫廢垃圾的收集就是一大問題。

據陳佰會介紹,通常,醫院會按照床位數支付給醫廢處置中心清運費,費用基本在每張床每天100-200元不等。如果沒有政府背書,「醫院為什麼要把垃圾賣給你呢?」陳佰會表示,一旦垃圾「吃不飽」,企業就會虧損。

此外,醫廢處置最大的關鍵點在於醫廢轉運。「必須確保轉運時不會發生病毒洩露、交叉感染等問題。」陳佰會表示,具體相關規定均由國家衛健委專門制定。參考生活垃圾清運,定時、定點、定人、專車專運不是一般企業可以做到的。

「醫廢處理不僅僅是末端處理,更包括了一整套回收體系、精細化管理。」 陳佰會說,最後還涉及到政府補貼等各種問題。

但是,相關產業鏈企業仍可作為第三方部分參與進來。據前瞻經濟學人分析,醫廢產業鏈中遊包括設備提供商和工程承包商。比如焚燒爐、煙氣過濾設備及材料等。「在這方面,國內企業的技術也已經很成熟了。」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口罩無法帶動市場

坊間,有媒體估算認為,疫情期間全國每天要消耗7500-8000萬個口罩,這將極大刺激醫廢處理市場。這一觀點多次被媒體轉載。

實際上,這種估算並不合理,因為它將非湖北地區的家用口罩同湖北地區的家用口罩及醫用口罩混算了。「非湖北地區的家用口罩沒有必要走醫廢處理渠道。」陳佰會表示,普通家庭口罩一般不需要特定的轉運渠道,走幹垃圾渠道即可。

上海市疾控管理部門對家庭用廢棄口罩的規定證實了上述信息。「宜採用塑膠袋密封后投放在幹垃圾容器內。」上海疾控管理部門相關規定如是表示。

另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為紓困武漢醫廢轉運難題,出現了一種移動式醫療垃圾應急處置方艙。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已有23臺移動式處置設備,共56噸/天處置能力馳援武漢、孝感、黃岡等地。

其中有一款移動處置設備由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氣汙染控制團隊參與研製,《科創板日報》記者聯繫相關負責人,其表示,「該裝置有20尺標準貨櫃大小,體積約為30立方米,每日可焚燒、無害化處理醫廢5噸。」

上海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瞿贊介紹說,「該項目本是為解決船舶上的垃圾處理問題而研製,而後接到了武漢方面的需求訂單,因其移動式、體積小很適合應急救災。」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英國、法國,部分醫院也會自己購買一些小型醫廢處理機器直接在醫院處理,從而減少了轉運風險及成本。

那這種移動式醫廢處理裝置能否是新的市場機會?

張益認為,在非常時期其可用於應急處理醫療垃圾等,在平時用處不大。「這不好控制,有一定風險。」

相關焦點

  • 廢棄口罩激增,被丟棄後去了哪裡?
    廢棄口罩一般可分為兩類:普通人群佩戴過的口罩,病人、疑似病人及護理人員用過的口罩。這些廢棄的口罩最終去了哪裡呢?中國疾控中心提示,普通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使用後按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病人、疑似病人及護理人員用過的口罩,需按醫療廢物收集、處理。
  • 記者一線探訪|廢棄口罩到哪裡去了?
    實際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早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就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在各居民小區和商場、飯店等公共場所醒目位置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點收集桶,同時請廣大市民將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點投放至專門的收集桶。那麼,這些丟棄的廢棄口罩都去哪裡了?記者一線探訪。
  • 記者調查 看西青區廢棄口罩處置如何做?
    記者馬曉萌對此進行了調查,來聽報導: 1月28日,記者來到西青區、河西區、和平區、津南區,走訪了6個社區,看到和平區和西青區都設置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而在河西區、津南區,這種垃圾桶還沒有普及,市民可以隨意處置廢棄口罩。記者在津南區碧桂園社區、河西區龍瀚東園小區看到,這些小區裡沒有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市民對廢棄口罩如何科學處理並不清楚。
  • 用過的口罩去哪兒了?醫廢處理市場兩年後將破85億元
    廢棄口罩去哪兒了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通常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第一種和生活垃圾一塊處理的日常口罩也應該提高收集和處置標準,比如,在社區內設立專門的口罩收集桶。」他建議,日常居家隔離時,應該把自己丟棄的口罩,與日常生活垃圾區分處置,經過酒精或者是消毒液簡單消毒後進行單獨包裝,再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密封起來扔到專門垃圾桶裡去。
  • 廢棄口罩、醫療廢物處理好了嗎? 來看湖州答案
    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湖州危廢綜合處置需求快速上升,該項目完成後將有效緩解全市危廢處置壓力。   實際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危廢,尤其是醫療廢棄物處置需求都猛地凸顯出來,並在一段時間內到達了高峰段。湖州也不例外,而危廢處置項目建成後帶來的危廢處置能力的提升,顯然符合預期。
  • 如何確保上海疫情醫廢日產日清?上海環境打響醫廢應急收處攻堅戰!
    相比普通醫廢收運人員的標準防護要求,疫情醫廢收運人員嚴格執行最高防護要求。為此,他們特邀衛生防疫專家對一線人員進行崗前安全培訓,指導他們規範穿脫防護服、護目鏡、口罩、雙層手套、頭套,從頭到腳全副武裝,並且按照標準流程做好車輛和人員的消洗措施。
  • 防「疫」的隱秘戰場 生態鐵軍築牢醫廢處置防線
    防「疫」的隱秘戰場 生態鐵軍築牢醫廢處置防線 2020-03-18 09:52:59 來源: 南通網 醫廢處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另一個戰場。
  • 康定680公斤醫廢哪裡去了?看完你就放心了!
    規範廢棄口罩收集規範足量設置廢棄口罩定點收集桶,通過加強廢棄口罩投放行為的宣傳、引導和監督,引導廣大群眾在指定位置定點投放廢棄口罩,做到日產日清。每天對回收桶、垃圾轉運車輛、垃圾箱等進行消殺,降低醫廢物二次汙染,堅決制止隨意丟棄、不按規定投放廢棄口罩行為。目前,在新老城區公共區域共設置廢棄口罩回收桶72個,小區設置60個,212個村共設置廢棄口罩回收桶242個。
  • 美國國會發布「737 MAX空難調查最終報告」,全怪波音?
    今天,#波音737MAX空難調查報告# 上了微博熱搜,許多媒體和博主都把這個由美國國會發布的《737 MAX調查報告》當成「空難調查最終報告」來解讀,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歷時一年多,美國國會針對波音737 MAX的調查終於結束。
  • 「直擊發布會」答記者問:建議廣大市民將廢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
    問題一目前,我市醫療廢物特別是涉疫醫廢收集處置情況進展怎樣?觀察隔離點產生的垃圾如何處理?當前使用後的口罩如何處理?溫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 黃曉忠:(一)有關醫廢處置情況。我們專門建立了醫廢處置「快車道」,建立醫療廢物專人、專車運輸制度,確定35輛運輸專車進行運輸。目前,我市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有2家,均正常運行,合計處置能力達每天28噸。自1月20日至2日5日,累計實際處置醫療廢物337噸,其中處置了9家定點救治醫療機構、33家發熱門診涉疫醫療廢物28.68噸。按照目前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的運行情況和相關統計數據,我市產生的醫療廢物均能全部安全處置。
  • 「生態文明建設看示範」廢棄口罩去哪兒了?貴州習水這家廠每月處理...
    一次性口罩使用之後如何處理?收集醫療廢物的垃圾箱被運往了何處?近日,記者在習水縣佳境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看到,一個個裝載醫療垃圾的黃色轉運箱正在卸載。在這裡,廢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廢物都將進行集中處置,做到零汙染無害化排放。
  • 河北將廢棄的口罩、防護服、隔離衣、手套納入疫情醫療廢物管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月17日,記者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根據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通知要求,河北省將安全、規範、有序、高效處置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汙水、廢棄口罩,嚴防病毒擴散傳播和次生衍生環境汙染事件,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
  • 廣州網上預約口罩後到哪裡去購買?
    網上預約穗康口罩後到哪裡去購買?  預約分為「線上結算,快遞到家」和「線下結算,到店自取」兩類,預約時只能選其一。如果選擇「線下結算,到店自取」,須選擇具體的自取門店。  (二)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
  • 廢棄口罩如何處理?深圳推行「2+2」工作法
    專人專車專線,嚴防廢棄口罩二次汙染▲收取用過的口罩等易感染廢棄物前,收運人員先對垃圾桶四周進行消殺。▲消殺完後,收運人員將裝有易感染廢棄物的垃圾袋取出打包。2月14日上午,一輛車身標有「觀湖街道廢棄口罩處理專用車」的垃圾收運車在雨中緩緩駛入龍華區馬壢新村,兩名身穿防護服、佩戴口罩、護目鏡及手套的垃圾收運人員正對新村內用過的口罩等易感染廢棄物進行收集、轉運。
  • 丟棄的口罩去哪了?巢湖:多次消毒後作為醫療垃圾處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市民外出都採取了佩戴口罩的防護措施。為避免市民隨意丟棄廢棄口罩而造成二次傳染,巢湖市城管部門在城區專門設置了 1000 多個廢棄口罩收集處,同時在各鄉鎮(街道)和自然村也設置了 3000 多隻廢棄口罩回收點。
  • PRADA防護服、GUCCI口罩,這屆「奢侈品」愛了!
    PRADA醫用防護服和口罩(圖片來源於品牌)奢侈大牌集體轉產防護服、消毒洗手液義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應託斯卡納地區需求,已調整旗下位於Montone工廠的生產線,為醫護人員供應8萬套醫用防護服和11萬個防護口罩。
  • 印度德裡街頭醫療垃圾亂丟,廢棄口罩防護服堆成垃圾山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更多有趣有料的國際事件,等您閱覽據《今日印度》6月25日報導,最近,印度德裡的火葬場、墓地及街頭出現了大量由口罩、防護服、手套等高傳染性醫療廢棄物堆成的「垃圾山」,這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隱患。報導稱,印度當局曾一再敦促民眾妥善處理這些具備高傳染性的垃圾。
  • 廢棄口罩去哪了?醫廢處理產業短時間內被調動起來
    來源:時代周報廢棄口罩去哪了時代周報記者 陳婷 發自上海疫情暴發後,為了徹底杜絕二次汙染的產生,醫療廢物(下簡稱「醫廢」)的妥善處置成為了保障戰「疫」勝利的關鍵之一。除了一線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之外,涉疫的廢棄口罩也需按照醫療廢物標準處理。3月8日,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節能環保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馬巍威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涉疫區域醫療用的口罩都算作醫療廢物處理,在處理流程上較平時更加嚴格,必須經過嚴格的規範化集中收集、定時消毒、專車運輸和定點處理。
  • 全球戰「疫」之中國擔當與科技力量
    這背後,是在得知這兩家醫院醫療物資告急後,騰訊緊急捐贈4萬隻口罩,以緩解「燃眉之急」。隨著義大利疫情蔓延,再度通過義大利駐華使館捐贈3萬隻N95口罩,2萬套防護服,2萬隻防護面罩,9000副醫用手套和100萬隻醫用口罩。
  • 陽光下穿雨衣的人:一天走70多個小區剪碎廢棄口罩
    這最近這段特殊的時期,雨衣就是他的防護服。 離廢棄口罩 最近不到一臂遠 一隻手用長夾夾住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