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入門書:呼吸也是一種享受

2021-01-13 鳳凰衛視

聖嚴法師《禪鑰》自序:禪是給你一把鑰匙,你必須自尋門戶、自投鎖孔、自開悟門!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反被多姿多彩爭豔鬥妍的指陣所迷。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邊。

梁文道:當然了要學佛呢,是不能夠只是光看書而不修行的。但是問題是修行該怎麼修呢?很多人一談到修行就會想到苦行,或者覺得修行特別特別的困難。

那麼在這方面呢,聖嚴法師曾經做過非常多的指導,雖然聖嚴法師,我們這幾天一直介紹他的學問真的那一面,但是他今天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底下有那麼多的信徒皈依呢,主要是因為他指導大家禪修。

根據他自己的自述呢,其實他還是到了七十年代,到美國去開禪宗性,在那邊指導大家禪修的時候,才緩緩的變成一個教人禪修的禪師,他過去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

沒錯,他身兼(朝動、靈界)兩個禪門正宗的法脈於一身。那麼當然很有禪修的功夫跟經驗。所以呢,這時候他就重新自己運用出來,然後在裡面發覺一些新的方法來教大家。這個教法都很簡便,而且說的也都很清楚,他寫過很多書,去教大家怎麼去做禪修,每個人買來自己看,在家自習,也是不錯。當然最好還是得去跟老師了。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本《禪鑰》。那麼,這本書就是可以說得上是一本禪修的一個入門書。理解下起碼你不是跟著它做,你先知道禪修到底是幹什麼的?也就是說,這裡面就提到了佛教一向重視禪定的修行,不論原始佛教、大乘顯教、金剛乘密教,都有各自的禪修方法。

而其中最共通又最基本的呢,就是所謂的五停心和四念處。這兩種呢都是早期佛教論點就記載了。那麼什麼叫做五停心和四念處?聽來很複雜。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些最簡單的東西,比如說五停心裏面第一種最簡單的法門就是數吸觀。數吸,什麼叫數吸呢?數吸呢,我們要注意就是一個最入門的方法,然而它又不止是最初淺的基礎。因為它也是可以由淺到深的,怎麼個淺法呢?你就這麼好好的在家這麼坐著,雙盤腿,單盤腿都行,或者你舒服怎麼坐就怎麼坐。然後呢,去數呼吸,專心的數自己的呼吸。把全部的注意力,輕鬆的放在享受呼吸的感覺上面。感覺到氣從鼻孔出去的時候,數個一。然後下一回再出去的時候,數個二,數到十之後,一個巡迴再來,就這麼不斷的數。

這麼不斷的數,慢慢數,慢慢數,你會覺得身體越來越輕鬆,而且你就開始越來離心越近。漸漸的有可能能夠修到一個禪定的層次出來。但是呢,有幾個問題,我保證你在家一試,你就會遇到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很多雜念,數著數著可能想些別的東西,數著數著,甚至你想我數到幾了,這都叫做雜念,或者叫做妄念、妄想。這個時候怎麼辦?提一提氣,集中精神,回頭再來。

那麼,假如說你光是這麼數,你仍然覺得自己的妄念很多的話,不行還是不夠專心。那麼你呼氣、吸氣你都數上去,那麼這樣數的東西多,你的精神就會更集中一點了。

下一頁:數吸的人也可以問在數呼吸的這個人是誰 

相關焦點

  • 禪修入門書:呼吸也是一種享受
    根據他自己的自述呢,其實他還是到了七十年代,到美國去開禪宗性,在那邊指導大家禪修的時候,才緩緩的變成一個教人禪修的禪師,他過去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沒錯,他身兼(朝動、靈界)兩個禪門正宗的法脈於一身。那麼當然很有禪修的功夫跟經驗。
  • 禪修入門練習:松、靜、自然
    放鬆、入靜與自然,是禪修入門最基本要求。不論後續是主修止、還是觀的哪個階段都必須符合這一基本準則。在練習過程中,松、靜、自然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悟解和做到,需要經常練習。因此,禪修練習首先要從消除身體和意識的緊張狀態入手,把患得患失等憂患放在一邊,先使精神儘量放鬆。只有精神不緊張才能做到身體的真正放鬆。所謂身體放鬆,也不是完全鬆弛、鬆懈或鬆散無力,而是松而不懈、松中有緊、緊而不僵,這和太極拳的要求一樣,肌肉群剛好維繫身體的各種活動,做到一羽不能加的意境。
  • 禪修入門練習:松、靜、自然
    放鬆、入靜與自然,是禪修入門最基本要求。不論後續是主修止、還是觀的哪個階段都必須符合這一基本準則。在練習過程中,松、靜、自然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悟解和做到,需要經常練習。靜,是指禪修練習過程中,意識先有一個靜的大目標,但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後續的九種心住法,逐步訓練意識的入靜狀態。松與靜是同時要求並互相促進的,放鬆可以幫助入靜,入靜可以進一步放鬆。自然,是指禪修時要保持「三自然,即心情自然、姿勢動作自然、呼吸自然。練習中不要用意過強,主觀追求境界和效果。
  • 《禪悅——快樂呼吸16法》
    《禪悅——快樂呼吸16法》(Mindfulness,Bliss,And Beyond)[英]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柳奇奇譯 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定價28.00元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禪修入門指導書的佼佼者,為禪修新手和經驗豐富的修行者提供了詳實有用的禪修指導。
  • 修心坊05《圖解觀呼吸—學會呼吸 改變人生》
    人人都會呼吸,我們通過觀呼吸有意識地觀察進出的氣息,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調整心境,消除負面情緒,這也是人人都能輕鬆學會、隨時隨地踐行的方法。它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後,已經成為一種廣泛適用的心理療法,幫助現代人走出各種精神障礙,更有效地思考,更快樂地生活。
  • 內觀禪修是最簡單但也是最難的禪修方法
    內觀禪修教導我們如實觀察。認知如果缺少了身體力行的智慧(wisdom-in-action)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真正的認知必須包含身體力行的智慧。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去獲得有關自己的知識,並進而獲得有關宇宙中其它事物的知識。
  • 什麼是禪修?兩分鐘教你最簡單的禪修方法
    禪修的方法有數十種,佛教的入門禪修是「二甘露門」,也就是出入息觀和白骨觀。看到這裡已經有粉絲看不懂了,所以大部分相對高深的禪修方式,都需要深刻的理解,最好再有個合格的老師指導,佛陀曾說,能做禪修老師,要會兩種神通,將會對弟子禪修有非常好的作用:宿命通和他心通。能觀察到弟子的修行根基和狀態。
  • 內觀禪修是最簡單但也是最難的禪修方法
    內觀禪修教導我們如實觀察。認知如果缺少了身體力行的智慧(wisdom-in-action)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真正的認知必須包含身體力行的智慧。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去獲得有關自己的知識,並進而獲得有關宇宙中其它事物的知識。
  • 有一種行走叫做「禪修」
    「禪修旅遊」吧,這是給你最親切的答案。它帶你去看挺拔雄偉的山、清澈恬靜的水、曲徑幽深的洞、淳樸聰慧的人……一路走去,滿眼是天然情趣,「禪修旅遊」將修心養性與休閒度假結合起來,已成為時尚旅遊的新寵兒,為都市白領舒展身心、減輕壓力的絕佳途徑。走吧,去聽禪院鐘聲,去品清風朗月,以石為床,以白雲作被,擁滿山的風景入懷,拋卻寵辱、名利和欲望,好好享受那份愜意與自在吧!
  • 禪修真的會走火入魔嗎
    禪修的基礎必須持戒,在持戒的基礎上修定,在定的基礎上修慧。我們修習佛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般若智慧。 在家居士要想修習禪修,首要的就是持戒。也許有人說我做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持戒。佛陀所定的任何一條戒律不僅僅是一種約束,更有其修行上的意義。持戒就是在清淨你的內心,當你打坐禪修時,不持戒的人妄想就會不斷,心不淨,打坐有何意義?
  • 冥想,禪修,佛系青年入門指南
    (為什麼頂級科技公司熱愛打坐冥想|大象公會)我參加的十日內觀課程,是緣起於印度釋迦摩尼的一種禪修方法。「內觀」(Vipassana),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這種禪修方法在印度已經失傳,卻在緬甸的一小群人裡保留了下來。
  • 初學禪修感悟:禪修的作用和意義
    2018年8月,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參加了一次為期一天的禪修入門課程的學習。時間雖短,卻讓我對禪修產生了興趣。如今練習禪修已經兩年多了,雖然沒有做到天天練習,但禪修還是使我的心理和認識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讓我在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時,能夠更加淡定和冷靜地去面對和處理。很多名人都在練習禪修,比如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就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 正念禪修:美好的東西總是毫不費力,你值得體驗輕而易舉的富足
    我們的頭腦總是喜歡避重就輕,喜歡輕鬆的活,不願意太費力,這也是為何我們更喜歡手機刷文章,卻不願意拿起一本厚重的書去閱讀。因為文章篇幅短小消化快,話題新鮮多樣,閱讀一本書太費勁,太枯燥。但事實是,如果你想要掌握系統知識,你想要有一個系統知識的獲取,讓你的生活有大的提升,還是要花費不少心力的,最笨拙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法。
  • 禪修入門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禪修方法,介紹了明清以來禪宗中最易入手的禪修方法,即如何參話頭禪。這是全書的精華,特別是《參禪的先決條件》和《參禪法要》兩篇是禪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領會,依之修習,就會對禪宗有個入處,從而深入堂奧,見性成佛。第二部分是虛雲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江西雲居山的禪七開示,是對參禪者的當面提點。
  • 《禪悅—快樂呼吸16法》
    二、幫助禪修者排解禪修疑難禪修時常會遭遇各種形式的障礙,包括欲貪、嗔怒、昏沉、疑懼等,作者以過來人的經驗協助讀者克服禪修中的疑難問題。例如,當憤怒阻礙禪修時應該如何對治,以及如何安置「守門人」以監督並保證禪修免受幹擾,都是非常詳盡珍貴的指導。
  • 妙練呼吸——三種呼吸練氣入門方法
    呼吸原本是一種隨時可練,久則見效的養生長壽方法,時下流行的健身方法,無非藥物、器械、操練幾大類,大都不完全適合體弱多病者或老年人。倘若悟得呼吸妙法,不但無副作用,隨時可練,且輕鬆自如,只要呼吸尚在,絕無不愈之理。
  • 華高萊斯丨文旅瞭望:禪修旅行(五)——禪修,我們幹什麼?
    很多禪修場所將禪定與瑜伽相結合,打造瑜伽禪定——即以坐姿和呼吸的「靜禪」為主要修習方式,結合簡單動作進行禪修,時長基本為1個小時,10分鐘為一個小節。通過簡單入門式,體驗「向心內的探索」。還有一點就是行腳的時候,外面不斷變化的環境,是檢驗修行是否到家的試金石,這也是行腳的一個很重要的意義。
  • 正念禪修營 | 學員歸零禪修感悟
    這一期,是我第一次體驗禪修,我們這個班總共近四十人,超出了禪修中心預算的人數。當我來到禪修中心的第一天,我便感到來參加禪修的學員都如我一般,一、百忙之中,萬緣放下;二、不惜辛勞,信念堅定;三、時刻保持一顆渴求真理的心,以及對正念的渴求已超越基本的物質享受。但是大家也沒有過多的熱情交流,因為登記完就得止語。
  • 禪修真的會走火入魔嗎
    禪修的基礎必須持戒,在持戒的基礎上修定,在定的基礎上修慧。我們修習佛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般若智慧。 在家居士要想修習禪修,首要的就是持戒。也許有人說我做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持戒。佛陀所定的任何一條戒律不僅僅是一種約束,更有其修行上的意義。持戒就是在清淨你的內心,當你打坐禪修時,不持戒的人妄想就會不斷,心不淨,打坐有何意義?
  • 禪修入門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禪修方法,介紹了明清以來禪宗中最易入手的禪修方法,即如何參話頭禪。這是全書的精華,特別是《參禪的先決條件》和《參禪法要》兩篇是禪修的精髓所在,悉心領會,依之修習,就會對禪宗有個入處,從而深入堂奧,見性成佛。第二部分是虛雲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和江西雲居山的禪七開示,是對參禪者的當面提點。依此修習,可以撥雲見月,廓然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