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補貼再補貼,拚經濟?

2021-01-20 U臺說

觀光局宣布擴大「旅遊暖冬遊」方案,獨漏臺北、桃園、新竹三市,讓桃園市長鄭文燦一度破口大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起來,民進黨敗選後真的有在反省。繼計畫推出廉價菸、取消機車加裝ABS等「惠民」措施後,觀光局宣布擴大「國旅暖冬遊」方案,將原本僅適用於東部及高屏的補助擴大到十九縣市,卻獨漏臺北、桃園、新竹三市。在鄭文燦破口大罵「走著瞧」後,觀光局昨天悻悻然「髮夾彎」了。

 

鄭文燦怒氣沖天不是沒緣由,這種「跳棋式」政策,一定有排擠作用。觀光局政策一宣布,被跳過的三市立刻出現「退訂潮」,桃園估計住房率會掉兩成。可笑的是,觀光局之所以排除北桃竹三市,是因為它們的住房率比較高;而今,其他縣市尚未受惠,這三市已先受害了。

 

美其名「旅遊暖冬遊」,其實就是政府「補貼救觀光」,搶救因陸客不來、退休軍公教不出遊的市場萎縮。用政治術語來說,就是全民出資搶救蔡英文錯誤的兩岸政策及年金改革;補貼再補貼,要拚觀光救經濟。事實上,同樣手法早就用在「新南向」的觀光招攬,但那些「好康」是落在外籍旅客身上,臺灣人根本無法分享。直到民眾用選票狠狠教訓了民進黨,政府腦袋才開了竅。

 

補貼確實有刺激旅遊的作用,但它是短期措施,「治標不治本」,補了甲地,乙地就被削掉一點。根本之計,應該是降低敵意讓兩岸交流恢復。但是,現在蔡英文的腦袋仍轉不過來,葉菊蘭還阻止觀光協會人員參加上海的旅遊交易會。如此一來,就只能補貼再補貼了。


相關焦點

  • 北海道向本地居民發放每人最多1萬日元的旅遊補貼
    人民網東京6月8日電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從7月開始,以日本北海道境內市民為對象,北海道政府將向每位外出旅遊的市民最多給予一萬日元的旅行補貼。 北海道擬通過補貼遊客,來扶持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陷入經營困境的道內旅遊行業機構。
  • 日本:繼札幌和大阪後 東京、名古屋或將暫停旅遊補貼項目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網站報道,鑒於當前陷入疫情最嚴峻的時期,日本政府13日稱計劃將疫情蔓延的東京都和名古屋市移出「Go To Travel」旅遊補貼項目,並限制使用從這兩個地區出發的旅行套餐。預計將於14日晚間召開的新冠病毒對策總部會議上作出最終決定。 日本政府7月下旬推出鼓勵消費的補貼項目,包括為消費者減半住宿費、提供餐飲優惠券。
  • 日本「解封」後將鼓勵民眾旅遊 國內旅遊一半費用給補貼
    如果是日本國內旅行,政府補貼旅行費用的一半,每晚住宿最多補貼2萬日元。用於這項活動的財政預算已經納入到了2020年第1次補充預算案裡,資金規模達1.7萬億日元。   當天,日本政府宣布全國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後,表示要在7月末之前將分階段放寬「呼籲民眾保持克制減少外出」的限制,盡快重啟經濟和恢復正常生活。
  • 日本疫情持續惡化 全國暫停旅遊補貼項目
    原標題:日本疫情持續惡化 全國暫停旅遊補貼項目   新華社東京12月15日電(記者華義 姜俏梅)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最新統計,日本14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47例,追平8日創下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最高紀錄,累計死亡2649例(修正後),累計確診182305例。
  • 觀察│中央地方齊心拚經濟
    ,而國民黨縣市長競選時的共同訴求就是「拚經濟、顧民生」,現在新科縣市長已經上任,在兌現拚經濟的承諾及壓力下,地方諸侯向中央要錢、要權,已是共同心聲。面對日益嚴峻的內外經濟情勢,未來中央和地方在施政上,能否放下政黨本位立場,分工合作,備受各方矚目及關切。
  • 印尼經濟呈現改善勢頭(國外經濟觀察)
    原標題:印尼經濟呈現改善勢頭(國外經濟觀察) 印度尼西亞財政部長穆莉婭尼近日表示,印尼經濟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印尼經濟在第三季度雖仍是負增長,但已開始復蘇。印尼中央統計局局長蘇哈裡揚託認為,當前,印尼所有行業發展均出現改善勢頭,經濟在第四季度將回升向好。
  • 評論│「安心旅遊」洩漏的財政不安心
    消息一出,讓許多已申請九、十月出遊的民眾大表不滿,地方政府和旅遊業者也紛紛要求中央再加碼。交通部長林佳龍擬再挪十六億元部內經費支撐,但行政院長蘇貞昌以「人民血汗錢應用在刀口上」冷回應。 三倍券的發放與安心旅遊補助的配合,確實推動了一波暑假島內旅遊熱潮,為地方旅遊注入活水。在這種情況下,安心旅遊計畫經費提前耗罄,當然是可以想像的事。
  • 短評│他買票,你埋單
    這項補貼政策,九月傳出要耗資三十億元,十月卻說僅投入九千五百萬。偌大的差距,更增添大補帖的政治神秘性。
  • 日本政府補貼增設行李寄存點 笨重行李箱與遊客說拜拜一身輕遊日本
    服務點增設費用的三分之一將由日本政府買單,設置服務點多語種標識相關經費也由政府提供補貼。9月底之前,國土交通省將招募相關企業。 隨著訪日旅客的急劇增加,儲物櫃、行李放置地不足的問題愈加突顯,奧運會、帕運會舉辦期間世界各地的旅客將一齊湧向東京,增設「空手旅行」服務點勢在必行,這也是向世界展示日本高水準配送服務的大好時機。
  • 向"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轉型 網信中國9大看點
    虛擬網絡空間不斷深化、拓展,給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影響﹔「網際網路+」「智能+」風起雲湧,深刻變革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緊緊抓住現代信息科技革命機遇,新時代的中國正在大踏步向「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轉型嬗變。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達9.40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
  • 臺商│東莞臺博會 電商拚線上不落幕
    翟所領指出,雖臺灣小吃向來是東莞臺博會的主力,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不是只求吃飽穿暖,還要學著欣賞美學,因此今年把臺灣的各類美學精品品牌,像是臺灣好合苑、幸福盛會、吉時刻和臺灣藝術博物館帶入東莞。 今年的展館設有臺商產業館、臺灣農業產品館、青年創新創業館和自動化產業館四大專題館。
  • 短評│發鈔票 貼破牆
    不愧是民進黨,振興不了經濟和觀光,政府至少會撒錢封你的嘴。問題是,交通部不是才得意洋洋宣布來臺觀光人數連續三年突破千萬人次嗎;如果旅遊那麼旺,數字那麼漂亮,觀光業幹嘛還要勞煩蔡政府「振興」,撒錢請民眾到指定縣市去遊玩?這麼一來,交通部也就戳破了自己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