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2020-12-18 水木然

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一個人境界的最高處,萬物、自己原是一體;一個人智慧的最高處,悲傷、欣喜兩無差別。

既然萬物一體,何來厚此薄彼?既然兩無差別,何來愛憎分明?

人之所以看人不順,是因為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因為智慧不夠。

1

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

《莊子·齊物論》:「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理由,沒有什麼不是天地自然的產物。

人之所以看不慣,是因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

東郭子問莊子:「道在哪裡?」

莊子說:「道無所不在。」

東郭子追問 :「請指出一個具體的地方。」

莊子說:「道在螻蟻裡。」

東郭子問:「道至高無上,怎麼在先生口中這麼卑微呢?」

莊子又說:「道在雜草裡。」

東郭子驚道:「怎麼更卑下了?」

莊子說:「道在磚瓦裡。」

東郭子很疑惑:「怎麼越來越低微呢?」

莊子最後說:「道在屎溺裡。」

《莊子·天下》:「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屎溺裡尚且蘊藏著大道,更何況其他事物中呢?

真正高尚的人品,不是居高臨下,趾高氣昂,反而甘居人下,混同於世俗。

如果你看人不順,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提升一下自己的境界,也不失為一個完美的答案。

老子也說:「和其光,同其塵」,就是要我們與人我自然一視同仁。

2

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莊子·天地》: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不因長壽歡樂,不因短命悲哀,不因通達榮耀,不因窮困羞慚。

世間萬物是一個整體,生死也只是形式不同,不存在本質上的分別。

有位老太太,總是不快樂。

雲遊的道士看見了,就問她:「您為什麼悶悶不樂呢?」

老太太說:「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二兒子賣鞋。」

她又說:「一到晴天,大兒子的傘就賣不出去;一到雨天,二兒子的鞋就會滯銷,我怎麼快樂得起來呢?」

道士笑道:「您可以這樣想啊!一到晴天,您二兒子的鞋一定賣得很好;一到雨天,您大兒子的傘一定暢銷。無論是誰,都有好福氣啊!」

老太太聽後,笑逐顏開,再也沒有發愁。

《莊子·至樂》:「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世界上最大的快樂,是無苦亦無樂;世界上最大的榮譽,是無辱亦無榮。

真正有智慧的人,內心總保持著一份清靜恬淡,左右兩邊都不沾染。

當一個人參透苦樂,懂得無樂之樂,才會真正成熟。

《莊子·養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安於時俗而順其自然,喜怒哀樂都不能動搖我心。

人生活到最後,活的就是一個心態,好的心態一半由境界撐起,一半由智慧澆灌。

見事事是好事,看人人是好人,不是紅塵裡沒了紛擾,而是你心中收穫了安寧。

相關焦點

  • 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一個人境界的最高處,萬物、自己原是一體;一個人智慧的最高處,悲傷、欣喜兩無差別。既然萬物一體,何來厚此薄彼?既然兩無差別,何來愛憎分明?人之所以看人不順,是因為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因為智慧不夠。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莊子·齊物論》:「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理由,沒有什麼不是天地自然的產物。人之所以看不慣,是因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
  • 有一種智慧,叫做會看人
    在我們的一生中,要遇到很多人,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中的一些合作,要與小部分人來往甚密,所以,如果我們懂得如何看人,人生會順遂很多。現在很多人都相信「人不可貌相」這樣的說法,確實,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確實不能由他的外在容貌去判斷,任何以美醜判斷人好壞的行為都是片面的,不公平的。
  • 信佛後,人生為什麼會越來越不順,看完你就知道了!
    相信許多人最初接觸善知識,其目的應該是想離苦得樂、解脫煩惱,為人生多修些福報,少些痛苦。都說善知識慈悲為懷,為何我如此真誠禮拜,佛菩薩卻不庇佑我?是不是學佛無用?當然不是。信佛後,人生卻越來越不順,這是怎麼一回事?
  • 信佛後,越來越不順,是怎麼回事?看完你就明白了!
    身邊有很多信佛的朋友,在學佛的過程中信心出現動搖,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內心已經足夠虔誠了,但自己的命運似乎並沒有什麼改觀,甚至越學佛越感覺不順,覺得信佛學佛並沒有什麼用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學佛真的是無用功嗎?本篇文章,小編為大家解讀。
  • 人有八大覺,對照自己的心,領悟當前的境界
    正因世上無常之事太多,所以戰事天天有,《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戰爭的目的是資源爭奪,而資源爭奪的根本是欲望的不滿足,是人心的禍亂。《心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達到「五蘊皆空」、「四大皆空」的境界時,那個「人我」便去除了。這樣的境界太高,需要去「悟」,而「悟」的過程是「覺知」的過程。
  • 看不慣別人,是自己的境界不夠(深度好文)
    3 平和是人生最貴的修養 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則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弘一法師去世之前說: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 塔羅:感情不順、分手加冷戰,他對這份感情目前的想法是怎樣的?
    那麼我們就用一個簡單的塔羅牌測試,來看一下我們今天的測試問題:當你的感情遭遇不順,分手或者冷戰的時候,他目前對這段感情的想法是怎麼樣的?測試規則,平靜你的心情,默念測試問題(XXX對我們目前這段感情的想法是怎麼樣的?)然後憑你直覺在下面選一張塔羅牌,不需要有太多的猶豫,選好之後看後面的結果。
  • 曾國藩:教你從3個小細節看人的性格人品,一看一個準!
    做人做事不要太過於驕,你明明是個不錯的人偏偏在做人上傲,不懂你的人覺得你這人不怎麼樣,開始遠離你。所以說一個人日常的說話,日常的舉止很重要,往往這些小細節看出一個人的人品還有性格。曾國藩與各式人都有接觸,他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看人技巧,通過觀察他人一些特徵,推斷他人的人品性格。
  • 一直很不順,之後卻轉運並改變人生的例子,網友:第四個太勵志!
    在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很多人都覺得人生是很不順的,認為自己的人生比較坎坷,但在生活中有很多得人他們是很幸運的,下面這些就是一直很不順,之後卻轉運並改變人生的例子,網友直呼最後一個太勵志,到底是什麼樣的例子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點亮心靈之燈,開悟聖賢之道,老子謹慎自保的智慧
    明達此理,豁然開朗,心靈枷鎖頓時解開,災難病苦源於自私我小,可是我本不小啊,歸根結底,世界觀改變了,掌握了心法,學會調心,一念迴光返照,海闊天空,無所障礙,煩惱當下就是智慧,自在解脫。解鈴還需系鈴人,沒有任何人和事能束縛我們,自己的心境完全在於自己把握,沒有任何的痛苦和不自在,所謂的挫折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要在不斷磨礪中前行,這都是我們自己在讓我們體驗自心的千變萬化,神通遊戲、自在無礙的感受罷了,逍遙灑脫,快樂無比。
  • 佛說: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三種情緒共存,為至高境界
    其實意思就是說,一個人遇到了真正能夠讓自己傷心欲絕的事情時,反而流不出眼淚,只有心裡無盡的苦澀;當一個人只是明白了生活中一點小道理的時候,就會喋喋不休,喜歡到處跟人炫耀,而若是真正的明白了一些大道理的時候,反而不會說太多的言語,只是心裡的通透而已;當一個人真正遇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會特別的開心,但是並不一定會笑出聲來,只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這個時候一個淡淡的微笑可能就概括了所有
  • 為什麼學佛後反而不順了?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為什麼學佛後反而不順了?現在學佛不順有人說是重罪輕報了。或者說自己還不夠好,可至少應比以前好呀,反而不如以前了還特不順。學佛順利了就說佛法真實不虛佛菩薩加持,學佛不順就說其它,感覺說服力太小。既然學佛是實證修行,我就找人交流真實的學佛感應,可問群裡好多次都沒人說出明顯的感應。幾百人修行就是有十來個經濟生活工作環境有改善的好像也不能證明什麼。
  • 佛心禪語中的人生智慧,看後讓人心靜!
    人生難免會遇到風雨和坎坷,對於生活中的諸多不順,不要心懷不滿、怨氣衝天,也不必耿耿於懷、一蹶不振。是福是禍,都得面對;是好是壞,都會過去。與其背著包袱彎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與其徒勞地抱怨命運不公,還不如淡定從容地笑對人生。2.人生有三種苦:得不到,痛苦;得到了,卻不過如此,也會痛苦;輕易地放棄之後才發現,原來它在生命中是那麼重要,還是痛苦。
  • 境界和智慧,不會嫌大,只會嫌小,莊子的逍遙遊如是說
    莊子在逍遙遊中,用大鵬鳥的寓言故事,給了我們一個無比廣大的意境,用廣大的意境來擴大我們的心量,又指出心量、境界、智慧都是越大越好、越高越好,又用了堯讓天下和姑射山神女的故事,表示了道是真實不虛的,把自己修養到道的境界是可以實現的,又用了堯見姑射山四子的故事,說明學道並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學道並不是失敗挫折之人的心靈雞湯,而且有了道就一定能有大用,不可能學了道而沒有用。
  • 有時候,人的痛苦,源於活得太明白(精闢)
    很多時候,人生的痛苦,源於活得太明白,看得太清楚,看到太多的醜惡,糾纏太多的是非,剪不斷,理還亂,心不甘,放不下。心,本是收藏快樂的地方,如果常常困於計較中,就會陷入無法自拔的煩惱和痛苦中。生活,本不應該糾結在對錯是非中煎熬苦痛,而是通過別人的對錯,來審視自己的不足,從而來不斷完善自我;人生,總有跌宕起伏,不要抱怨什麼,簡單的活著就好,看得太清,活得太苦,遠離塵囂,才有幸福。人,最大的痛苦,是活得太明白,最大的智慧,是適時的糊塗,才能讓生活更快樂,更幸福。
  • 臥室床注意不要出現這些問題,容易影響運勢,讓我們越來越不順
    臥室床注意不要出現這些問題,容易影響運勢,讓我們越來越不順。平時我們臥室床的擺放,可能很多人不太會在意,關於風水的問題,特別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家裡的裝修風格,也是比較追求特色的,但是我們臥室的裝修擺設,不光跟我們的風水相關,平時也是直接影響,我們家裡的運勢,平時我們家裡的運勢不好,或者家裡人不夠和睦,其實都跟風水擺設,有一定的關係,雖然說生活中,我們人與人難免會有摩擦,但是如果摩擦大了,也很容易影響感情,特別是夫妻感情
  • 不能通達』三量』境界,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就無從分別了
    要是裡頭哪裡出毛病了,那時你的小量境界毫無用處,那時「心境緣拘」。四大分散,死亡的痛苦所能你拉住了,一樣的起恐懼,一樣的沒有用處。大家平常作功夫,自己以為了不起,真到了四大分散,還不要四大分散,病了時就不行了。所以《百丈清規》也說,修道的才希望有病。有病的人才會小心,才肯修道。
  • 為什麼說:人的一切痛苦,實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作家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實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句話非常睿智,是經過風雨的人領悟到的真知灼見。那麼,我們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這裡指的痛苦,不是指肉體的痛苦,而是指心靈的痛苦,也就是煩惱。房子小也歡樂?沒上過大學也豁達?肥胖也快樂?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那個欲望,要達到怎樣怎樣後才滿足,沒有這心態,所以也就沒了那個相應的煩惱。那就有人說了,如果這樣無欲無求,那麼,做人豈不是太消極了?其實並非是這樣人無欲無求,只是對生活沒有要求太多,容易滿足罷了。錢不一定要達到多少,才可以活吧?
  • 注意單車太多太危險!
    出門左轉走個六百米就到了,太原街明顯改造了,人流量沒有中街人多,有些商場也倒閉了,有些依舊繁榮, 修剪的綠化很漂亮人流還可以,不是太擁堵,中街就太鬧挺了,都看人了瀋陽這次步行街改造很漂亮很成功!大連需要學習了,尤其像購物小鎮奧萊這樣的,大型商超購物,遊玩,觀景,影院,免費停車場等配套,絕對火,香爐礁那太局限了,交通不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