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8日訊(記者 高越 通訊員 王蜀蘇)3月22至23日,由宜賓市人民政府主辦,並與四川省外事辦公室、四川省教育廳、共青團四川省委員會、中國—東協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瀾湄區域對話·教育合作論壇」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此次活動以「同飲一江水,共贏新時代」為主題,來自中國、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6國的300餘名嘉賓齊聚長江首城, 西華大學副校長費凌代表該校參加本次論壇。
匯聚六國資源 推動教育發展
據了解,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是指中國、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6國圍繞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實施可持續開發和開展互惠務實合作,旨在深化6國睦鄰友好合作,促進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縮小地區國家發展差距,助力東協一體化建設和地區一體化進程。論壇聚焦瀾湄6國經濟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通過人才培養、科研合作、人文學術交流,打造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和瀾湄區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主動參與瀾湄合作機制,匯聚瀾湄6國教育資源,推動宜賓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宜賓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國際留學生基地,加快建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
聚焦開放合作 該校與泰國高校籤訂教育交流合作備忘錄
論壇期間,泰王國前副總理功?塔帕朗西先生、寮國前副總理宋沙瓦?凌沙瓦先生、宜賓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振華先生、外交部亞洲司參贊李志工先生等領導先後致辭,瀾滄江—湄公河青年巴蜀文化暨創新創業交流活動項目正式發布,宜賓市教育對外交流協會揭牌儀式在此舉行。隨後在舉行的籤約儀式上,宜賓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東協中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籤訂了合作協議,西華大學與泰國易三倉大學籤署教育交流合作備忘錄,兩校未來將在學生互派、教師交流和合作科研等領域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項目,並計劃在該校聯合設立中心,為項目學生提供語言培訓,設立本升碩、碩博和聯合博士培養等項目,為該校學生出國留學、教師進修深造搭建平臺,提供多種選擇。
據悉,易三倉大學創立於1969年,位於泰國首都曼谷,是一所在全球享有盛譽的英制高等學府,東協10國教育中心的引導者。該校提供本、碩、博層次的學位,並通過中國教育部認可。大學所有專業課程均全英文授課,擁有來自40個不同國家的1000餘名國際師資隊伍,共有17個學院、65個學科,其中工商管理、創新技術管理等專業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
通過參加本次論壇,該校主動融入「瀾湄區域對話」及「瀾湄周」開放合作國際化進程,有效地推動了該校與瀾湄地區的友好合作與深入交流,進一步服務地區間社會與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