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第三季已經播出大半,博物館你逛到哪裡啦?
此前為大家介紹了一些國內偏冷門的博物館。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專題博物館。和綜合類博物館不同,專題博物館是以某一題材,比如青銅、瓷器、簡牘等某一具體方面為主的專業性博物館。它們大都個性鮮明,具有地方特有的文化底色。
除了那些你沒想過、沒聽過的「寶貝」,被好好珍藏著。那麼,這12座專題博物館,都在收藏著什麼呢?
南陽漢畫館
刻於石頭上的漢代百科全書
地址:南陽市臥龍區漢畫街398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8:00-17:30,周一閉館
我們每天說漢語、書寫漢字,為漢代曾是中國最強大的王朝而感到強烈的自豪。只是,漢代地上建築已經蕩然無存,要想尋找漢代歷史的蹤跡,只能去塵封2000餘年的地下。
陽烏
許阿瞿觀舞賞樂
了解漢代,漢畫像石非常重要。漢畫像石是漢代墓室、祠堂、石闕上裝飾石刻藝術,漢朝人把他們的故事鐫刻在石頭上,作為建築和裝飾的材料,歷經劫波,一直留存到今天。
這是一部以刀為筆、以石為地,鐫刻於青石之上的「繡像的漢代史」。
南陽是兩漢時期群英薈萃、豪傑輩出的地域之一,也是全國出土漢畫像石最多的地域之一。作為中國第一座漢代畫像石刻專題博物館,南陽漢畫館也是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館藏漢畫像石總量超過兩千。
嫦娥奔月
在展廳能夠看到二百餘塊精品,題材琳琅滿目,涉及生產勞動、建築藝術、社會生活、神話、舞樂、祥瑞升仙等八大部分。幾乎涵蓋了漢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堪稱為一部圖畫式的漢代史。
鴻門宴
魯迅說,「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在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一個時代比漢代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當時現實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來。」
了解漢朝,不賞覽這部刻在石頭上的漢代百科全書,一定會深感缺憾吧。
中國文字博物館
最有「文化」的博物館
地址:安陽市北關區人民大道東段656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新石器時代 龜腹甲刻符「八」,河南舞陽賈湖出土
漢字的發明,無疑是中國歷史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數千年來,中國文字不斷變化,各種文字的載體記錄了中國文字的發展脈絡,熔鑄了中國人的智慧,是內涵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縮影。
戰國竹簡 河南新蔡葛陵楚墓出土
中國文字博物館就坐落在甲骨文的發祥地——河南安陽。
館藏文物4123件,涵蓋從甲骨、青銅器、玉器、陶器到竹木、碑刻、紙質在內的所有文字載體,全面講解古漢字的構形特徵展現漢字的演化歷程。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中國」二字的由來
地址:寶雞市渭濱區中華石鼓園內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圖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寶雞,是個不折不扣的青銅器之鄉。
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寶雞就開始出土青銅器。晚清更是出土了震驚海內外的『四大國寶』: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至今仍保持著幾個記錄:
大盂鼎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盤
散氏盤
毛公鼎:歷代出土商周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
虢季子白盤:已發現青銅器中,體積最大的一件
大盂鼎:西周最大的銅鼎之一
據統計,寶雞地區發掘出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器,數量大,種類多,銘文價值和藝術價值十分可觀。
西周早期 何尊 首批禁止出國文物 ,銘文中的「營建洛邑,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為什麼寶雞能出土這麼多青銅器?
寶雞處於渭河之西,是周秦故地。寶雞市的岐山縣、扶風縣和眉縣接壤處為周原地區,為周人的發祥地,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為了族人不受戎狄的侵擾,率眾人由豳地遷居於此。
西周 折觥
西周 牆盤,首批禁止出國文物
此後文王武王雖遷都豐、鎬(今屬西安),但西周井、虢、(弓魚)、夨等重要宗族仍分封於此,或者將墓地選在此處。作為周秦文明的發祥地,這裡發現了數以百計的西周貴族們遺留下的家族青銅器窖藏坑。
何尊銘文中的中國字樣
雖然很多出土的青銅器被或徵或借到了其他博物館,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仍然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國家一級青銅博物館。館藏還有不少精品,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就是何尊,愛好青銅器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這裡。
國家典籍博物館
最有」文化「的博物館+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6:00,周一閉館
國家典籍博物館位於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2014年正式開館,館藏全部來自國圖的古籍特藏珍品。
它全面地展示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的中華典籍,從3000多年前的甲骨,到金石拓片、敦煌遺書、善本古籍、輿圖、樣式雷圖檔、西文善本,再到現當代名家手稿,在這裡都能看到!
宋 《金剛經》,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
金石拓片展廳的一塊完整的牛肩胛骨,記錄了3000多年前,商人連續11天卜雨的情況
在敦煌遺書展廳,有中國現存唯一一卷漢文摩尼教經典:《摩尼教經》。波斯人摩尼創立的摩尼教,在歷史上曾盛極一時,但也屢屢遭禁,存世文獻幾近湮沒,直至包括《摩尼教經》在內的三件摩尼教經卷寫本被重新發現,這個早已死寂的宗教才逐漸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資治通鑑》殘稿 司馬光親筆
善本展廳裡,只殘存29行、465字的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卻是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它是《資治通鑑》最早的版本,是非常難得的原始資料。
典籍文獻忠實地記載著中華民族綿延數千載的歷史,它的收藏與散佚,是民族文化興衰變遷的縮影。如今它們靜靜躺在那裡,等待著接受後人的瞻仰。
長沙簡牘博物館
首座簡牘專題博物館
地址: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為什麼要看簡牘?
在紙張發明之前,它是中國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主要載體。所以,除了甲骨和帶有銘文的青銅器之外,簡牘是記載古代歷史信息最直接的資料。
在長沙簡牘博物館所藏文物中,收藏了總數約在10萬餘枚(目前已辨識出有字簡牘76551枚)的走馬樓三國孫吳紀年簡牘,藏品還包括數百枚東漢簡牘和2千餘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
不僅數量驚人,更有無可取代的歷史價值。因此,它的發現曾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西漢 「陛下贈物」木楬
當風流人物、一時豪傑都被雨打風吹去後,簡牘為我們記錄了一個更加真切、更加立體、更接地氣的先民生活圖景。
洛陽鏟博物館
洛陽神秘且獨具特色的」特產「
地址:洛陽市伊濱區吉慶路6號洛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二樓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8:00-18:00,周一閉館
隨著《鬼吹燈》等盜墓影視小說的走紅,洛陽最神秘、最有特色的特產——洛陽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都,洛陽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洛陽北邙山上古墓眾多,幾無臥牛之地。
也許是生活所迫,也許是求財謀利,盜墓之風屢禁不止,洛陽鏟應運而生。
但一把器具的好壞,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使用它的人。在盜墓賊手裡,洛陽鏟是尋寶挖墳的利器;但在考古學家手中,洛陽鏟就成了考古發掘活動中的絕佳幫手。
洛陽鏟博物館全館藏品300多件,涵蓋洛陽鏟的雛形期、發展期、成熟期和演變期,收藏有各種形制的洛陽鏟、考古用品和考古出土文物。
探針式洛陽鏟
館內這些洛陽鏟都是參加過考古發掘的「功臣」,其中不乏參加過二里頭遺址、三星堆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重大考古發掘。
洛陽鏟在世人心中早已成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透過洛陽鏟感受洛陽歷史文化之厚重,一定會帶來特別新奇的體驗。
洛陽古墓博物館
前方古墓集體出沒
地址:洛陽市老城區機場路45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寫小眾博物館推薦的時候,洛陽古墓博物館的呼聲很高。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
它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畫館三大展區。藏有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數十座墓室,均由原址搬遷而來,並在地下展區按墓葬形制復原展出。
通過墓葬形制的整體展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視角去了解墓室建築、出土文物、墓室壁畫、磚雕藝術和文物所在的空間環境,了解我國歷史上各朝代典型墓葬形制的最好的課堂。
然而。它還有一個稱號是:」世界上最陰森博物館「。實際體驗感受如何,可以看看以下的反饋,給大家做參考:
「行走在地下展館,從墓頂、牆壁、地磚到棺木全是原件,燈光都是熒熒的綠光或紅光,本來已是陰森的環境再加上心裡暗示,讓人步步驚心。」
「古墓博物館裡陳列的多是家族墓,在一些家族合葬墓內,鑽進墓門後赫然呈現好幾個墓室和好幾道墓門,遊客進去之後,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後面的門可以關死,嚇得我們紛紛往外擠。」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唯一的古鐘專題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大鐘寺甲31號
票價:20元/人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建於清雍正 11 年(1733 年),佔地三萬多平方米,寺院呈長方形,座北朝南,曾是清帝祈雨的場所之一。
目前全國唯一的以收藏、展覽、研究、開發利用古鐘和古鐘資料、傳播古鐘文化知識為宗旨的專題性博物館。
大鐘樓
館藏古鐘類文物品種比較齊全,有樂鍾、朝鐘、佛鐘、道鍾、金剛鈴等古鐘類文物400 多件,其中一級文物 6 件。
大鐘樓內珍藏的國寶級文物「永樂大鐘」,是明代永樂皇帝朱棣下令鑄造的。鐘體內壁、外壁、口沿、鍾鈕、懸掛結構上遍鑄銘文,有漢、梵兩種文字,包括《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等漢文、梵文經咒一百多種,共計二十三萬多字。堪稱世界第一。
永樂大鐘
在古人的心目中,鐘有著崇高、公正、賢明的象徵意義。 中國的古鐘文化已經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鍾在古代承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樂器,又是禮器,還是法器、政治符號和文學意象。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
目前國內館藏瓦當數量和品類最多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區雁翔路一號雅森上林苑
票價:35元/人
開放時間:9:00-17:00
瓦當,古代建築中用於頂簷上的一種小小的建築裝飾構件,其作用是保護屋簷的椽頭不受風雨的侵蝕,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護木構的屋架部分。
既便於屋頂漏水,起著保護簷頭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築的美觀,其樣式主要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共收藏展示西周至明清各個時期、各種紋飾的瓦當和古磚2600多個版別總計3050塊。
展品陳列按照不同類別分區展示,包括瓦當的使用及功能展區、瓦當發展史展區、瓦當分類展區、古磚展示區、佛像瓦當展區、瓦當王展區以及漢宣帝杜陵遺址保護展示區。
各種紋飾的瓦當,各成系列、古樸典雅、形態生動、美觀和諧。一些難得一見的孤品瓦當,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每一片瓦當都包含著大量的歷史信息,三千片瓦當藏品,就是一部完整的秦漢歷史民俗畫。
成都宇曜古燈文化博物館
「首家以古燈收藏為主題的文化博物館」
地址:金府路668號金府燈具城3樓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及周六閉館
在這家古燈博物館裡,一共陳列著1200多件古燈。漢代石燈、明代玉燈、清代瓷燈以及德國的馬燈、蘇聯戰場上的照明燈,應有盡有。
藏品跨越時間之大,類型之多,恰與博物館的名字相呼應——「宇曜」,宇宙之光,這裡收藏著世界的光明。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好拍又震撼的"網紅"博物館
地址: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西路95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
雖然叫「御窯金磚」,但當然不是真用金子做的。
古籍《金磚墁地》裡說:「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稱『金磚』。所以,金磚是規格為二尺左右的大方磚的雅稱,因為敲起來聲音像金屬才得名的。
它是中國傳統窯磚中的珍品,從明、清開始,就成為了皇宮建築的專用。據說故宮的每一塊金磚,都來自這裡。
前些年,相城的「御窯金磚」被納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座「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應運而生。
著名建築大師劉家琨,主持設計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他將北方建築的宏大磅礴與南方建築的精雕細琢巧妙結合,營造出一種互相融合的文化感和藝術感,意外地使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成為了新晉網紅打卡地。
博物館最「吸客」、最適合拍照的是館內建造的窯洞,可以輕而易舉地拍出大片的感覺哦~
四川宋瓷博物館
頂級宋瓷專精品
地址: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西山路613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8:00,周一閉館
龍泉窯的中心窯址位於浙江省,但如果要看最美的青瓷,就要去四川遂寧了。在四川遂寧,有一座以收藏有頂級龍泉為主打招牌的四川宋瓷博物館。
1991年,遂寧金魚村發現了一處大型宋瓷窖藏,出土宋瓷近千件。這是我國陶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發現的最大一宗宋瓷窖藏。其中,以龍泉青瓷荷葉蓋罐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為珍貴。
館藏文物以此次出土南宋窖藏瓷器為特色,展現了宋代高超的陶瓷燒造工藝,是宋代文化氣質和審美情趣的高度提煉。如果你是龍泉窯玩家,那金魚村窖藏的龍泉一定要看。
青銅、瓷器、秦磚漢瓦,它們是古老文明留下來的造物史,更是我們審美情趣、禮儀制度的重要物證。
如今,它們帶著文明的基因,散落在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期待著你的拜訪,共同寫就這首獻給中華物質文明的讚美詩。
互動話題
#這些博物館你逛過嗎?#
請在留言中和我們互動,
留下你的參觀體驗哦~
-END-
編輯|朵雲、蟲蟲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