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塊磚、一片瓦,建一座博物館,這12座專題博物館在收藏什麼?

2021-01-14 騰訊網

《國家寶藏》第三季已經播出大半,博物館你逛到哪裡啦?

此前為大家介紹了一些國內偏冷門的博物館。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專題博物館。和綜合類博物館不同,專題博物館是以某一題材,比如青銅、瓷器、簡牘等某一具體方面為主的專業性博物館。它們大都個性鮮明,具有地方特有的文化底色。

除了那些你沒想過、沒聽過的「寶貝」,被好好珍藏著。那麼,這12座專題博物館,都在收藏著什麼呢?

南陽漢畫館

刻於石頭上的漢代百科全書

地址:南陽市臥龍區漢畫街398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8:00-17:30,周一閉館

我們每天說漢語、書寫漢字,為漢代曾是中國最強大的王朝而感到強烈的自豪。只是,漢代地上建築已經蕩然無存,要想尋找漢代歷史的蹤跡,只能去塵封2000餘年的地下。

陽烏

許阿瞿觀舞賞樂

了解漢代,漢畫像石非常重要。漢畫像石是漢代墓室、祠堂、石闕上裝飾石刻藝術,漢朝人把他們的故事鐫刻在石頭上,作為建築和裝飾的材料,歷經劫波,一直留存到今天。

這是一部以刀為筆、以石為地,鐫刻於青石之上的「繡像的漢代史」

南陽是兩漢時期群英薈萃、豪傑輩出的地域之一,也是全國出土漢畫像石最多的地域之一。作為中國第一座漢代畫像石刻專題博物館,南陽漢畫館也是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館藏漢畫像石總量超過兩千。

嫦娥奔月

在展廳能夠看到二百餘塊精品,題材琳琅滿目,涉及生產勞動、建築藝術、社會生活、神話、舞樂、祥瑞升仙等八大部分。幾乎涵蓋了漢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堪稱為一部圖畫式的漢代史。

鴻門宴

魯迅說,「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在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一個時代比漢代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當時現實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來。

了解漢朝,不賞覽這部刻在石頭上的漢代百科全書,一定會深感缺憾吧。

中國文字博物館

最有「文化」的博物館

地址:安陽市北關區人民大道東段656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新石器時代 龜腹甲刻符「八」,河南舞陽賈湖出土

漢字的發明,無疑是中國歷史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數千年來,中國文字不斷變化,各種文字的載體記錄了中國文字的發展脈絡,熔鑄了中國人的智慧,是內涵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縮影。

戰國竹簡 河南新蔡葛陵楚墓出土

中國文字博物館就坐落在甲骨文的發祥地——河南安陽。

館藏文物4123件,涵蓋從甲骨、青銅器、玉器、陶器到竹木、碑刻、紙質在內的所有文字載體,全面講解古漢字的構形特徵展現漢字的演化歷程。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中國」二字的由來

地址:寶雞市渭濱區中華石鼓園內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圖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寶雞,是個不折不扣的青銅器之鄉。

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寶雞就開始出土青銅器。晚清更是出土了震驚海內外的『四大國寶』: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至今仍保持著幾個記錄:

大盂鼎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盤

散氏盤

毛公鼎:歷代出土商周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

虢季子白盤:已發現青銅器中,體積最大的一件

大盂鼎:西周最大的銅鼎之一

據統計,寶雞地區發掘出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器,數量大,種類多,銘文價值和藝術價值十分可觀。

西周早期 何尊 首批禁止出國文物 ,銘文中的「營建洛邑,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為什麼寶雞能出土這麼多青銅器?

寶雞處於渭河之西,是周秦故地。寶雞市的岐山縣、扶風縣和眉縣接壤處為周原地區,為周人的發祥地,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為了族人不受戎狄的侵擾,率眾人由豳地遷居於此。

西周 折觥

西周 牆盤,首批禁止出國文物

此後文王武王雖遷都豐、鎬(今屬西安),但西周井、虢、(弓魚)、夨等重要宗族仍分封於此,或者將墓地選在此處。作為周秦文明的發祥地,這裡發現了數以百計的西周貴族們遺留下的家族青銅器窖藏坑。

何尊銘文中的中國字樣

雖然很多出土的青銅器被或徵或借到了其他博物館,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仍然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國家一級青銅博物館。館藏還有不少精品,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就是何尊,愛好青銅器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這裡。

國家典籍博物館

最有」文化「的博物館+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6:00,周一閉館

國家典籍博物館位於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2014年正式開館,館藏全部來自國圖的古籍特藏珍品。

它全面地展示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的中華典籍,從3000多年前的甲骨,到金石拓片、敦煌遺書、善本古籍、輿圖、樣式雷圖檔、西文善本,再到現當代名家手稿,在這裡都能看到!

宋 《金剛經》,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

金石拓片展廳的一塊完整的牛肩胛骨,記錄了3000多年前,商人連續11天卜雨的情況

在敦煌遺書展廳,有中國現存唯一一卷漢文摩尼教經典:《摩尼教經》。波斯人摩尼創立的摩尼教,在歷史上曾盛極一時,但也屢屢遭禁,存世文獻幾近湮沒,直至包括《摩尼教經》在內的三件摩尼教經卷寫本被重新發現,這個早已死寂的宗教才逐漸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資治通鑑》殘稿 司馬光親筆

善本展廳裡,只殘存29行、465字的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卻是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它是《資治通鑑》最早的版本,是非常難得的原始資料。

典籍文獻忠實地記載著中華民族綿延數千載的歷史,它的收藏與散佚,是民族文化興衰變遷的縮影。如今它們靜靜躺在那裡,等待著接受後人的瞻仰。

長沙簡牘博物館

首座簡牘專題博物館

地址: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為什麼要看簡牘?

在紙張發明之前,它是中國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主要載體。所以,除了甲骨和帶有銘文的青銅器之外,簡牘是記載古代歷史信息最直接的資料。

在長沙簡牘博物館所藏文物中,收藏了總數約在10萬餘枚(目前已辨識出有字簡牘76551枚)的走馬樓三國孫吳紀年簡牘,藏品還包括數百枚東漢簡牘和2千餘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

不僅數量驚人,更有無可取代的歷史價值。因此,它的發現曾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西漢 「陛下贈物」木楬

當風流人物、一時豪傑都被雨打風吹去後,簡牘為我們記錄了一個更加真切、更加立體、更接地氣的先民生活圖景。

洛陽鏟博物館

洛陽神秘且獨具特色的」特產「

地址:洛陽市伊濱區吉慶路6號洛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二樓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8:00-18:00,周一閉館

隨著《鬼吹燈》等盜墓影視小說的走紅,洛陽最神秘、最有特色的特產——洛陽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都,洛陽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洛陽北邙山上古墓眾多,幾無臥牛之地。

也許是生活所迫,也許是求財謀利,盜墓之風屢禁不止,洛陽鏟應運而生。

但一把器具的好壞,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使用它的人。在盜墓賊手裡,洛陽鏟是尋寶挖墳的利器;但在考古學家手中,洛陽鏟就成了考古發掘活動中的絕佳幫手。

洛陽鏟博物館全館藏品300多件,涵蓋洛陽鏟的雛形期、發展期、成熟期和演變期,收藏有各種形制的洛陽鏟、考古用品和考古出土文物。

探針式洛陽鏟

館內這些洛陽鏟都是參加過考古發掘的「功臣」,其中不乏參加過二里頭遺址、三星堆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重大考古發掘。

洛陽鏟在世人心中早已成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透過洛陽鏟感受洛陽歷史文化之厚重,一定會帶來特別新奇的體驗。

洛陽古墓博物館

前方古墓集體出沒

地址:洛陽市老城區機場路45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寫小眾博物館推薦的時候,洛陽古墓博物館的呼聲很高。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

它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畫館三大展區。藏有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數十座墓室,均由原址搬遷而來,並在地下展區按墓葬形制復原展出。

通過墓葬形制的整體展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視角去了解墓室建築、出土文物、墓室壁畫、磚雕藝術和文物所在的空間環境,了解我國歷史上各朝代典型墓葬形制的最好的課堂。

然而。它還有一個稱號是:」世界上最陰森博物館「。實際體驗感受如何,可以看看以下的反饋,給大家做參考:

「行走在地下展館,從墓頂、牆壁、地磚到棺木全是原件,燈光都是熒熒的綠光或紅光,本來已是陰森的環境再加上心裡暗示,讓人步步驚心。」

「古墓博物館裡陳列的多是家族墓,在一些家族合葬墓內,鑽進墓門後赫然呈現好幾個墓室和好幾道墓門,遊客進去之後,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後面的門可以關死,嚇得我們紛紛往外擠。」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唯一的古鐘專題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大鐘寺甲31號

票價:20元/人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建於清雍正 11 年(1733 年),佔地三萬多平方米,寺院呈長方形,座北朝南,曾是清帝祈雨的場所之一。

目前全國唯一的以收藏、展覽、研究、開發利用古鐘和古鐘資料、傳播古鐘文化知識為宗旨的專題性博物館。

大鐘樓

館藏古鐘類文物品種比較齊全,有樂鍾、朝鐘、佛鐘、道鍾、金剛鈴等古鐘類文物400 多件,其中一級文物 6 件。

大鐘樓內珍藏的國寶級文物「永樂大鐘」,是明代永樂皇帝朱棣下令鑄造的。鐘體內壁、外壁、口沿、鍾鈕、懸掛結構上遍鑄銘文,有漢、梵兩種文字,包括《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等漢文、梵文經咒一百多種,共計二十三萬多字。堪稱世界第一。

永樂大鐘

在古人的心目中,鐘有著崇高、公正、賢明的象徵意義。 中國的古鐘文化已經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鍾在古代承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樂器,又是禮器,還是法器、政治符號和文學意象。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

目前國內館藏瓦當數量和品類最多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區雁翔路一號雅森上林苑

票價:35元/人

開放時間:9:00-17:00

瓦當,古代建築中用於頂簷上的一種小小的建築裝飾構件,其作用是保護屋簷的椽頭不受風雨的侵蝕,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護木構的屋架部分。

既便於屋頂漏水,起著保護簷頭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築的美觀,其樣式主要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共收藏展示西周至明清各個時期、各種紋飾的瓦當和古磚2600多個版別總計3050塊。

展品陳列按照不同類別分區展示,包括瓦當的使用及功能展區、瓦當發展史展區、瓦當分類展區、古磚展示區、佛像瓦當展區、瓦當王展區以及漢宣帝杜陵遺址保護展示區。

各種紋飾的瓦當,各成系列、古樸典雅、形態生動、美觀和諧。一些難得一見的孤品瓦當,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每一片瓦當都包含著大量的歷史信息,三千片瓦當藏品,就是一部完整的秦漢歷史民俗畫。

成都宇曜古燈文化博物館

「首家以古燈收藏為主題的文化博物館」

地址:金府路668號金府燈具城3樓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及周六閉館

在這家古燈博物館裡,一共陳列著1200多件古燈。漢代石燈、明代玉燈、清代瓷燈以及德國的馬燈、蘇聯戰場上的照明燈,應有盡有。

藏品跨越時間之大,類型之多,恰與博物館的名字相呼應——「宇曜」,宇宙之光,這裡收藏著世界的光明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好拍又震撼的"網紅"博物館

地址: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西路95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

雖然叫「御窯金磚」,但當然不是真用金子做的。

古籍《金磚墁地》裡說:「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稱『金磚』。所以,金磚是規格為二尺左右的大方磚的雅稱,因為敲起來聲音像金屬才得名的。

它是中國傳統窯磚中的珍品,從明、清開始,就成為了皇宮建築的專用。據說故宮的每一塊金磚,都來自這裡。

前些年,相城的「御窯金磚」被納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座「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應運而生。

著名建築大師劉家琨,主持設計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他將北方建築的宏大磅礴與南方建築的精雕細琢巧妙結合,營造出一種互相融合的文化感和藝術感,意外地使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成為了新晉網紅打卡地。

博物館最「吸客」、最適合拍照的是館內建造的窯洞,可以輕而易舉地拍出大片的感覺哦~

四川宋瓷博物館

頂級宋瓷專精品

地址: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西山路613號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9:00-18:00,周一閉館

龍泉窯的中心窯址位於浙江省,但如果要看最美的青瓷,就要去四川遂寧了。在四川遂寧,有一座以收藏有頂級龍泉為主打招牌的四川宋瓷博物館

1991年,遂寧金魚村發現了一處大型宋瓷窖藏,出土宋瓷近千件。這是我國陶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已發現的最大一宗宋瓷窖藏。其中,以龍泉青瓷荷葉蓋罐為代表的一批宋瓷精品最為珍貴。

館藏文物以此次出土南宋窖藏瓷器為特色,展現了宋代高超的陶瓷燒造工藝,是宋代文化氣質和審美情趣的高度提煉。如果你是龍泉窯玩家,那金魚村窖藏的龍泉一定要看。

青銅、瓷器、秦磚漢瓦,它們是古老文明留下來的造物史,更是我們審美情趣、禮儀制度的重要物證。

如今,它們帶著文明的基因,散落在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期待著你的拜訪,共同寫就這首獻給中華物質文明的讚美詩。

互動話題

#這些博物館你逛過嗎?#

請在留言中和我們互動,

留下你的參觀體驗哦~

-END-

編輯|朵雲、蟲蟲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為紀念故宮裡的每一塊磚
    蘇州的博物館現在越來越多了,除了最有名的蘇博,我們還介紹過蘇州狀元博物館、評彈博物館、崑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等等,而在蘇州相城陽澄湖西路這片黃金地帶,還有一座有關「御窯金磚」的小眾網紅博物館——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 深山的古村落,全村不見一塊磚、一片瓦,1000多年房子沒倒過一間
    高蕩村是貴州省現存少有、保存完善的布依族古村落,因寨子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猶如群峰上託著一口鍋,布依語因形而名「翁座」, 漢語意為「高蕩」。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千年布依族古寨高蕩航拍圖。(圖片來自東方IC)村子裡看不到一塊磚、一片瓦,全部是用石頭建起,石瓦、石牆、石井、石巷、石器...這是一座全部與石頭有關的村子。
  • 七旬老人收藏瓦當40年成「磚家」 曾在廢墟中找瓦摔倒昏迷
    片瓦遮頭,寸土落腳,是人們對歸屬感最原始的詮釋。千百年來,屋簷上的瓦當,是中國傳統建築重要的構件。72歲的董紀法對瓦當很痴迷,在他眼裡,瓦就是「玉」。說起瓦當,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嘉善幹窯。幹窯據傳是「千窯」的謬稱,曾經窯墩數以千計,盛產瓦當京磚。
  • 安徽的一座小眾博物館,媲美蘇州博物館免費開放,在古縣衙上建造
    績溪,這是一個許多人都很陌生的地方,但是在名字上仿佛就可以感受到這裡的美。績溪是古徽州的六大縣之一。績溪的山水非常的美,在山野之間點綴的一座座黑瓦白牆的建築徽派民居,再結合者周圍的鬱鬱蔥蔥的景色,就是一幅美麗的江南畫卷。績溪是一處旅遊勝地,這裡的景點也有很多,這裡的龍川、徽杭古道、績溪博物館是最出名的三個。其中績溪博物館是最能代表績溪的一個地方。
  • 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這16座博物館了解一下!
    [↑↑點擊可了解更多]蘇州園林博物館最早位於拙政園住宅區域內,是中國第一座園林專題博物館。除了終年風調雨順氣候宜人之外,「寶藏」的確不少,蘇州御窯金磚就是一塊寶。如今的「金磚」藏身於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內,它是國內獨家以「御窯金磚」為主題的博物館。內部收藏了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清朝宣統年間1439塊珍貴文物金磚,也是在陸慕御窯址(陽澄湖西路95號)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
  • 泉州風光--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也是研究大陸與臺灣關係史特別是閩臺關係史的重要學術機構。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先後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秦皇島這座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秦皇島這座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咱們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被認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啦!
  • 什麼情況?廣西這座城市兩年要建十幾座博物館!
    >新建3家縣級綜合性特色博物館(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各1家);新建9家以上專題特色博物館(大藤峽博物館、李宗仁博物館、貴糖博物館、桂平市廣西特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平南縣「勞五暴動」紀念館、港北區中秋起義紀念館
  • 這座國家級的園林式博物館原址,曾經是杜月笙舊居
    在杭州西湖西泠橋邊,「孤山公園」門外,有座磚木結構、高大寬敞的兩層樓房,中西結合,豪華氣派。更為氣派的是正門西側赫然矗立著一尊高4.2米的漢白玉龍鈕巨印,邊款為已故西泠印社社長、著名佛學家、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所題寫的七個大字"中國印學博物館"。
  • 一兩黃金一塊磚?御窯金磚博物館,論一塊磚的如何走向皇朝
    一塊磚的修煉以人而言,造磚的是心力與工藝。以磚而言,成磚的是自然與時間。在時間的線索中,磚的物性逐漸顯現,自土成金。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是由著名設計師劉家堒主持設計。主要是通過「御窯金磚」博物館,來全方面展現鮮為人知的「御窯金磚」的歷煉過程。
  • 一個小鎮5個博物館,諸暨市東白湖鎮要建博物館聚落?
    「博物館+古鎮」的絕配  冬日天寒,江南的風也不見了溫潤。  走進諸暨市東白湖鎮,最大的感覺是「靜」。這個「靜」不是指街上毫無聲響,而是古木參天,白的牆、灰的磚、黑的瓦、慄色的門窗和青石鋪就的老街,一街一巷都自有一種百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沉靜氣韻。
  • 武漢這幾座博物館和美術館,趁暑假來逛逛吧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是首義文化區的核心建築。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漢陽月湖堤畔,是目前國內第一家綜合性工業博物館,也是目前國內關於張之洞與「漢陽造」的唯一專題博物館。
  • 青島"磚家"收藏萬塊漢磚 欲建屬於青島的"漢城"
    隨著藏品日增,他萌生了藉助漢磚上的圖案,全面復原漢代人生活場景的宏願,建一座屬於青島的「漢城」。  痴迷 30年收藏萬餘塊漢磚  6日下午,記者來到嶗山區的青島崇漢軒漢畫像磚博物館,似乎用「壯觀」都很難表達記者的震撼感。
  • 樊建川:我的夢想是建100座博物館
    他自籌資金建立轟動全國的建川博物館群落。他把收藏者的個人愛好,和心繫天下的民族責任合為一體,他把對歷史的追思和當今的文化建設熔於一爐。他自稱「大館奴」,俯首甘為孺子牛,其雄心壯志和四川人的性格互為配合,把個人和家國命途放在一個切面衡量,他是四川文博人的英雄。他迄今收藏的文物達八百萬件,數量列全國私人收藏之首。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曾立下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將建川博物館捐贈給政府。
  • 最早的「中國」二字,不在北京,不在西安,而在這座冷門博物館裡
    前段時間,參觀一座陝西「冷門」博物館時,我在一件國寶文物上見到了3000多年前出現的最早的「中國」兩字。這個國寶文物名叫【何尊】,是一件3000多年的西周青銅器。其不僅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我國首批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堪稱國寶級文物。
  • 天津的這幾座博物館,你去過幾個呢?
    天津的這幾座博物館,你去過幾個呢?新館陳列以「家園」為主題,是全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是一座園林式的偉人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也是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
  • 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結果出爐,大邑縣這座博物館入選!
    至此,四川一級博物館總數達12家!其中大邑縣入選1家一級博物館——四川建川博物館! 烙下珍貴的印記 為前人紀念往日的豐功偉績 為世人詮釋當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為後人一睹我大華夏之風採風貌 大邑縣的這座全國一級博物館 是社會給予我們的一場饋贈 為我們講述曾經的紅色記憶和眾志成城
  • 馬巖松給喬治·盧卡斯設計一座博物館,3月在洛杉磯破土動工
    多年來,喬治·盧卡斯一直在為建一座屬於自己的「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奔走,開工日期拖了好幾年,連選址也換了好些地方。不過好在目前這一切已經塵埃落定。3月14日,這座博物館終於在洛杉磯破土動工,並計劃於2021年開館。
  • 南京將建首家「碑刻博物館」
    南京需要碑刻博物館西善橋街道地處南京市西南,是南京的「文物富礦」。2012年,西善橋歷史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這也是南京首個街道級博物館。由於要建一條市政道路,博物館面臨拆遷和搬家,於是西善橋街道給博物館謀劃新址,擬將岱山保障房片區規劃中的社區配套用房置換出來,建設博物館。有豐富的碑刻藏品,又有相對合適的場地,打造「南京碑刻博物館」的想法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