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帝出三江口」是反詩?錯,這是鄔思道跟雍正帝的暗號

2020-12-10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之死可謂驚天動地,這位不可一世的大將軍,就因為殺害了孫嘉誠,就因為阻礙了新政的推行,最終落得自盡的下場。

很多人都覺得,年羹堯就是太作,不是有句話叫「no zuo no die」嗎?實際上,他的作,只是一個安全隱患,真正釀成事故是多種安全隱患夾雜在一起,並最終觸發了死亡倒計時。

而這個觸發器,早在多年前就準備好了……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年羹堯之死早就在鄔思道策劃之中!

一、

前面也提到了,雍正帝即位後僅有的一次下江南,除了推行新政和黃河賑災以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尋找處理年羹堯的理由。

通過他此行的所見所聞,看到的所謂「年選」官員汪道臺,還有黃倫對待新政的態度,異常憤怒。實際上他們倆的態度就是年羹堯的態度,當初得勝回京,雍正帝就新政問題請求過年羹堯。可惜提出的三個請求,包括削減軍隊,降低軍費開支,推行「火耗歸公」等,都被年羹堯一一拒絕,雍正帝無奈,這才派孫嘉誠去西北。

可是從孫嘉誠去西北的那一刻起,雍正帝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種是年羹堯跟孫嘉誠合作的準備。一種便是除掉年羹堯的準備,既然要除,必然需要理由,而這個理由,就藏在下江南的路上。

有讀者提出,康熙帝和乾隆帝的下江南,並不是指去長江以南,而是去江南省。江南省指的是上海、安徽、浙江、江蘇一帶,在清朝時,該省賦稅幾乎佔了朝廷收入的一半。

所以,李衛在江蘇推行的「攤丁入畝」制度,就是在最富裕的省進行的。

雍正帝此行首先是奔著鄔思道去的,結果撲了個空,退而求其次,再次到了李衛那裡。通過這次下江南,雍正帝獲取到的信息主要以下幾點:

李衛和田文鏡全力推行新政,而且並不買年羹堯的帳;其次就是,年羹堯選拔上來的那群人,成為了推行新政的阻礙;三就是,除掉年羹堯,也是李衛等支持新政派的訴求:

「乾脆,把他的大將軍給免了!」

只是有這些理由,還不足以讓雍正帝下定處罰年羹堯的決心,他還缺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鄔思道!

二、

鄔思道何許人也,當年是老四胤禛派年羹堯在江南找出來的,並全家拜為老師!

除此之外,鄔思道跟年羹堯還有一層關係,那就是他們是同一年科舉考試,而且同時參加的鄉試。可以說他倆關係十分密切,這也是老四胤禛當年派年羹堯去尋找鄔思道的一個原因。

更重要的是,年羹堯不僅找到了鄔思道,還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年秋月派過去伺候,足可見他對鄔思道的重視。

一個帝王要成就帝業,有幾項大權是要牢牢抓在手中的,分別是政權、兵權和財權:

毫無疑問,雍正帝即位之後,年羹堯就象徵著雍正帝的兵權,這很容易理解,西北大將軍嘛。而把李衛和田文鏡等心腹之人派往富庶之地,也就等於牢牢抓住了財權,不管正史還是戲說,李衛和田文鏡收稅還是有兩下子的。再有就是政權,當然是控制在雍正帝手中,雖然也有老八胤禩或者老十四胤禵蹦出來挑戰一下,但無異於隔靴搔癢。

除此之外,要想牢牢坐穩江山,還需要一點點權謀之術,也叫帝王之術!

而鄔思道,就是能讓帝王之術得以施展的最佳人選,這一點上,鄔思道和雍正帝一清二楚,互相提防。

當年老四胤禛明明知道鄔思道跟年秋月互相愛慕,卻硬是耍了個心眼,給生生拆散。不是他冷酷無情,而是不敢冒險,冒什麼險?

就是冒年羹堯跟鄔思道聯合之險,雍正帝即位當晚,就急匆匆趕回府邸,為的什麼?

就是為了除掉鄔思道,除掉所有參與奪嫡,知道很多秘密的人員,因為他不敢冒險。

三、

我們來推導一下雍正帝的權謀之術:

第一個展現出野心的是年羹堯,比如拜見老八胤禩,比如給張廷玉送禮,比如血洗江夏鎮。所以,雍正帝需要敲打一下年羹堯,於是年羹堯就有了在雍親王府跪了一天的經歷,也才有了李衛被安插到年羹堯身邊監視之事。

監視年羹堯這件事是鄔思道跟雍正帝合作做的,隨後倆人又合夥試探了李衛:

還記得李衛那次進京嗎?李衛早早就步行至老四胤禛身邊,又給孩子起名叫李忠四爺,這只是第一關。最難的試探在後面,老四胤禛跟李衛寒暄之後,講道:

「你們先去看看福晉,過後李衛到楓晚亭,鄔先生那等我。」

後面就是四福晉的試探,還好他們順利過關,最後就是終極試探,為什麼非要到楓晚亭?就是因為這會經過李衛的好朋友坎兒的老房子……

鄔思道就在那裡試探的李衛,大家看看鄔思道說的話,話中有話:

「多少人讀書十年寒窗求之不得這官帽,狗兒,你要好自為之。」

為什麼叫他好自為之?就是怕他忘本,就是怕他因為坎兒的事質疑四爺,就是怕他會對四爺產生不滿。

李衛又是何等聰明,馬上回答:

「鄔先生,您說的意思我明白!做人跟做官一個理兒,就是不能忘本!」

有了李衛這次表態,鄔思道相當滿意,給了一句五個字評價:

「孺子可教也!」

所以,雍正帝對手下人的管控是一環扣一環的,李衛監視年羹堯,鄔思道考驗李衛,雍正帝試探鄔思道……

四、

雍正帝試探鄔思道不是一次兩次,早在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開始試探了:

還記得「死鷹事件」之後發生的事嗎?老四胤禛弄了幾箱子金銀財寶給鄔思道,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無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這點東西不成敬意,送給你安度後半生吧!」

你看老四胤禛自比誰?李世民啊,李世民怎麼奪得皇位的?話說到這份上,鄔思道會不明白?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為什麼對年羹堯說「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3期)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有一個情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將軍時的上諭,其中有一句是:「朕聞得早有諺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之語。」那麼雍正帝說的這句話背後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本期話題:雍正帝為什麼在年羹堯的奏摺批示說「帝出三江口,嘉湖變戰場」?
  • 雍正帝給年羹堯的口諭說「帝出三江口」,是指哪裡?實情如何?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將軍時得一上諭,其中有一句「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此橋段並非二月河先生杜撰,歷史上雍正帝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但並非是年羹堯被貶時期。小說中此言是雍正帝引用民間諺語,用意在於輿論引導,煽動百官對年羹堯的彈劾,從司法流程上達成對朝廷命官抓捕查辦的效果。
  • 雍正所說的「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該作何解?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罷免大將軍一職後,被降為杭州將軍。雍正帝在上諭中訓斥了年羹堯的種種不法之舉,並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那麼,雍正帝的這句話該作何解呢?雍正帝在清代諸帝中較為迷信,尤其相信這一類天人感應的話,所以他很重視。所謂的「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其意思不難理解,「三江口」指的是曹娥江、錢清江、錢塘江三水的入海口;「嘉湖」則是指杭嘉湖平原。至於讖語中的「帝」是誰?雍正帝不得而知,於是便將年羹堯派往杭州擔任將軍。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他最終消失在劇中是在田文鏡處,他帶著四千兩銀子夥同侍女如月,在雍正帝到來的前一刻,火速逃跑,從此再無蹤跡。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王朝:半隱的鄔思道如何向雍正帝傳遞「綏遠大將軍」人選的?
    二,雍正帝想起了謀士鄔思道:在康熙四十七年,雍親王府就養著一個神秘的人物,那就是「鄔思道,」雖然這是二月河作品一位杜撰出來的人物,但是有奪嫡,奪嫡的各位皇子們就會有謀士,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就是這位鄔思道幫助雍正登上大位的。
  • 《雍正王朝》年羹堯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什麼意思?
    《雍正王朝》是所有清宮戲中口碑最好的,因為整部劇的所有演員的演技都是非常完美,雖然說《雍正王朝》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所有的情節還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其中有段就是要殺年羹堯時,頻繁的出現了一句話,這句話是「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年羹堯自從擔任大將軍以後便開始飛揚跋扈,濫殺無辜。
  • 雍正王朝:康熙帝在暢春園駕崩當晚,雍正帝繼位的危機在哪裡?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精彩不斷,關於雍正帝篡位一說似乎在這部劇中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可是無論如何解釋也避不開他們兄弟之間對於皇位的爭奪,最終還是通過軟暴力手段上位,那麼作為雍親王的皇四子胤禛在康熙帝駕崩的當晚,雍正帝的靈前繼位是否存在危機,這些危機又在哪裡?
  • 雍正王朝:同為大太監,為什麼李德全能笑到最後,高毋庸卻被殺?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同樣揣有秘密,為什麼李德全笑到最後,而高毋庸不能?一、看過《雍正王朝》的人到後期會有一個疑惑,作為老四胤禛府邸的大太監高毋庸,為什麼後期沒有再出現呢?而一直跟在康熙帝身邊的大太監李德全,為什麼還能繼續跟著雍正帝,甚至再傳給乾隆帝?
  • 雍正王朝:鄔思道怎麼知道雍正馬上就要來了
    顯然,他不想見雍正,所以才那麼著急。那麼問題來了,鄔思道憑什麼就能判斷出雍正在那一天晚些時候會出現在田文鏡的幕府呢?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有三個地方說明鄔思道能夠判斷出雍正大概什麼時候來!第1個地方,官府的邸報。
  • 雍正王朝中一共出現過三次《牧童》歌曲,每一次都讓人淚流滿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12期)在雍正王朝中,讓人感動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年羹堯被賜死的時候,那首《牧童》想起,讓人不禁淚下。其實這首歌在劇中一共出現了三次,每一次出現,都是一段讓人感傷的故事。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賜死時的歌曲一共出現三次,每次都讓人落淚!
  • 李衛為什麼跟雍正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是暗示年羹堯要...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這句話是李衛所說。當時雍正為了視察新政的推行情況,來到了江蘇李衛處,在交談中自然提到了年羹堯這個人。 其實「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已經流傳了很多年,在康熙年間就有很多類似的話在江浙一帶流傳,這句話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所以這句話的出現,與年羹堯壓根沒有一絲的聯繫。
  • 《雍正王朝》裡鄔思道離開雍正後,為何沒有投奔年羹堯而去李衛那
    引子:鄔思道在《雍正王朝》中近乎於妖,對帝王心術了解到了細思極恐的地步,沒有他分析不透的事,四阿哥胤禛藉助於他的智慧從「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雍正帝。所以說鄔思道離開雍正之後,選擇的中隱於李衛那裡並不是出於自己的本意,而是被迫的選擇。那麼關於這件事情的詳細情形,且聽我細細道來!
  • 雍正王朝-歷史簡介
    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布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鄔思道 | 演員 李定保 雍正帝身邊的謀臣,出獄後被雍正聘為兩位王子的師傅,進入了雍正的幕府。為雍正皇帝的即為出謀劃策,雍正帝登基後離開京城。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幫雍正出謀劃策,康熙知道他的存在嗎?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神機妙算,是一個難得的曠世奇才,對朝廷局勢洞若觀火,在九子奪嫡幫雍正出謀劃策,當然要是沒有鄔思道,雍正在奪嫡之路很難得勝,更別提登上皇位了。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明哲保身而退,也是大智慧者了。鄔思道是個厲害人物,可以說沒有他胤禛難奪位,順利登上皇位。
  • 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被抄家時,為什麼說弘曆才是最心狠手辣之人?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8期)上一期我們講了弘晝的奪嫡路線,當然,他的這個心思比較隱秘,也屬於旱澇保收的策略,他的憨厚老實也蒙蔽了太多的人,最後做了一個「荒唐」王爺,也算是得以善終。在老八胤禩被抄家時他曾經對弘時說弘曆才是最心狠手辣之人,他說的對嗎?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弘時比弘曆狠?
  • 雍正王朝:雍正帝的大手筆,八王議政逼宮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圈套
    在《雍正王朝解密》上一期我們談了轟轟烈烈的八王議政逼宮事件,在這場逼宮大戲中,貌似老八胤禩一直佔據主動,實際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雍正帝的掌控之中。雍正王朝解密97: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註定失敗,三個細節說明雍正帝早有安排!一、我們先來解釋為什麼雍正帝設的局並沒有包含老十三胤祥的戲份?
  • 《雍正王朝》雍正在繼位當晚為什麼還要返回潛邸,並非只為鄔思道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主要講述四爺胤禛繼位成為雍正皇帝並處理的一系列事情,四爺胤禛經歷萬難的「九子奪嫡」並從中脫穎而出,在暢春園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大家知道在胤禛繼位後並沒有待在皇宮裡,而是返回了潛邸。很多人覺得雍正回來主要是為了鄔思道,那麼真是如此嗎?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什麼喊八叔是阿其那?老八胤禩:跟我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5期)上一期我們談到了雍正王朝中弘時的滅亡,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貪婪害了自己,同樣都是師從鄔思道,可惜弘時的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關鍵時刻非要撒尿,結果沒有聽明白鄔思道說的萬事講究一個「理」字!
  • 雍正王朝:康熙帝駕崩當晚,手中權力大到可怕的人物是哪一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2月20日)在北京暢春園駕崩,皇位繼承人之爭落下了帷幕,皇四子胤禛登基做了皇帝,這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他的皇帝位置得來實在不易,我們從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看到了許多驚險,特別是康熙帝駕崩當晚甚是精彩,一度讓一位殘疾人掌握了最高權力!